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燃烧和灭火(2)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需要 哪些条件
呢
实验探究二、
引导猜想,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得出结论
白磷的着 火点:40℃ 红磷的着 火点:240℃
思考:
1、在相同温度下,为什么试管内的白磷燃烧而红磷 却不能燃烧呢?这个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虽然同是白磷,为什么试管内的白磷燃烧而热水 中的白磷却不能燃烧呢?这个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 么条件?
比较两种装置的优缺点
白磷
红磷
白磷
热水
装置一
装置二
我的课堂我做主
A
我爱成语
B 我爱生活
C
中考我 能行
A 我爱成语
煽风 原理:增加氧气含量,所以能燃烧 点火 理解:比喻鼓动别人闹事
釜底 原理:清除可燃物,所以能灭火 抽薪 理解: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火上 原理:增加可燃物,所以燃烧更旺 浇油 理解: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领 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 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 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 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
了
,使火势烧的更旺。
第三关:火灾中的自救方法
第三关:火灾 中的自救方法
第三关、
可燃物
氧气
灭火的原 理
燃烧的条 件
燃 烧 和 灭 火
达到 着火 点
119
火灾中的 自救方法
自救十二 招
板书设计
移去
可燃物
与氧气接触 隔绝
温度达到着火点 降温
缺一不可
只需其一
归纳小结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空气(氧 气)
3、降低温度到着 火点以下
第一关: 灭火的原理
只 需 其 一
我要闯关
第一关: 灭火的原理
以下情况应采取什么方法灭火?运用了什么灭火原理?
隔绝氧气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移走可燃物
第二关: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定义:通常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 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
第七单元 课题1、燃烧和灭火
课 题 1、燃 烧 和 灭 火
吉 尼 斯 中 国 之 夜
徐 新 国
第一关:灭火Hale Waihona Puke 原理实验探究一、灭火大比拼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把 蜡烛熄灭,看谁的方法最多
灭火材料和工具:
器材:烧杯、水、湿抹布、 剪刀 、书本、沙子等
成果交流、分析讨论
第一关: 灭火的原理
实验过程:
红
白
磷
磷
热水 白
思考:
1、在相同温度下,为什么试 管内的白磷燃烧而红磷却不 能燃烧呢?
2、为什么试管内的白磷燃烧 而热水中的白磷却不能燃烧 呢?
3、为什么用集气瓶罩住热水 中的白磷,热水中的白磷燃 烧了?
燃烧需要3个条件
1 可燃物 2 氧气 3 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
三者缺一不可
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着火点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无法升高或降低。
用嘴吹灭、用书本扇灭、用湿布盖灭、用水浇灭、用坩埚钳夹灭、用 一支烧杯将蜡烛罩住熄灭、用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将烛芯剪断……
通常状况下一些可燃物的着火点
物质
着火点/℃
白磷
40
红磷
240
木材
250--330
木炭
320--370
无烟煤
700--750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抱薪 原理: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旺 救火 理解: 比喻用错的方法消除灾祸,却使灾祸扩大
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蜡烛可以吹灭
森林失火,需打出隔离带 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液化气着火应先关闭阀门 棉花着火用水扑灭
B 我爱生活
使可燃物与 火源隔离
使可燃物与 空气隔绝
使可燃物的 温度降低到 着火点以下
C
中考我 能行
呢
实验探究二、
引导猜想,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得出结论
白磷的着 火点:40℃ 红磷的着 火点:240℃
思考:
1、在相同温度下,为什么试管内的白磷燃烧而红磷 却不能燃烧呢?这个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虽然同是白磷,为什么试管内的白磷燃烧而热水 中的白磷却不能燃烧呢?这个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 么条件?
比较两种装置的优缺点
白磷
红磷
白磷
热水
装置一
装置二
我的课堂我做主
A
我爱成语
B 我爱生活
C
中考我 能行
A 我爱成语
煽风 原理:增加氧气含量,所以能燃烧 点火 理解:比喻鼓动别人闹事
釜底 原理:清除可燃物,所以能灭火 抽薪 理解: 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火上 原理:增加可燃物,所以燃烧更旺 浇油 理解: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
《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操率领 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 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 逃。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使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木船上,“火箭”能 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
了
,使火势烧的更旺。
第三关:火灾中的自救方法
第三关:火灾 中的自救方法
第三关、
可燃物
氧气
灭火的原 理
燃烧的条 件
燃 烧 和 灭 火
达到 着火 点
119
火灾中的 自救方法
自救十二 招
板书设计
移去
可燃物
与氧气接触 隔绝
温度达到着火点 降温
缺一不可
只需其一
归纳小结
1、隔离可燃物
2、隔绝空气(氧 气)
3、降低温度到着 火点以下
第一关: 灭火的原理
只 需 其 一
我要闯关
第一关: 灭火的原理
以下情况应采取什么方法灭火?运用了什么灭火原理?
隔绝氧气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移走可燃物
第二关:燃烧的条件
燃烧的定义:通常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 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
第七单元 课题1、燃烧和灭火
课 题 1、燃 烧 和 灭 火
吉 尼 斯 中 国 之 夜
徐 新 国
第一关:灭火Hale Waihona Puke 原理实验探究一、灭火大比拼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把 蜡烛熄灭,看谁的方法最多
灭火材料和工具:
器材:烧杯、水、湿抹布、 剪刀 、书本、沙子等
成果交流、分析讨论
第一关: 灭火的原理
实验过程:
红
白
磷
磷
热水 白
思考:
1、在相同温度下,为什么试 管内的白磷燃烧而红磷却不 能燃烧呢?
2、为什么试管内的白磷燃烧 而热水中的白磷却不能燃烧 呢?
3、为什么用集气瓶罩住热水 中的白磷,热水中的白磷燃 烧了?
燃烧需要3个条件
1 可燃物 2 氧气 3 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
三者缺一不可
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着火点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无法升高或降低。
用嘴吹灭、用书本扇灭、用湿布盖灭、用水浇灭、用坩埚钳夹灭、用 一支烧杯将蜡烛罩住熄灭、用二氧化碳使蜡烛熄灭、将烛芯剪断……
通常状况下一些可燃物的着火点
物质
着火点/℃
白磷
40
红磷
240
木材
250--330
木炭
320--370
无烟煤
700--750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
抱薪 原理: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旺 救火 理解: 比喻用错的方法消除灾祸,却使灾祸扩大
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蜡烛可以吹灭
森林失火,需打出隔离带 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液化气着火应先关闭阀门 棉花着火用水扑灭
B 我爱生活
使可燃物与 火源隔离
使可燃物与 空气隔绝
使可燃物的 温度降低到 着火点以下
C
中考我 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