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大游钓渔业学期末考试资料

云南农大游钓渔业学期末考试资料
云南农大游钓渔业学期末考试资料

游钓渔业学

一、名词解释:

l、游钓:人们在满足日常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需要后,追求更高层次的物质上和精神上享受的一种社会现象。

2、钓饵:是指穿在鱼钩上钓鱼的饵料成为钓饵。

3、钩长:是指钩帽到钩背下缘的垂直距离。

4、光诱:利用鱼类的趋光反应诱聚鱼群,是我国海上捕捞作业的常用方法,称为光诱渔业。

5、钓线:鱼类在水中呼吸、摄食,会在水面泛起气泡。

6、糟食:是海竿远点钓使用的钓饵。

二、填空

1、钓钩的大小测量一般有钩长、钩宽、钩深等项。

2、根据鱼星的形态、大小、多少,也可判断水中鱼情:气泡大中带小,小中有大,大小不等,多半是草鱼和青鱼。

3、手竿游钓主要有长竿短线、长竿长线、短竿短线、短竿长线几种搭配方式。

4、我国的钓竿通常按结构和使用方法的不同分为手竿和海竿两种。

5、据《南海鱼类志》记载南海有鱼类860种,另据近年来南海诸岛的调查补充,总数已达一千种之多。

三、简答

1、我国有哪些古人遗留下来的著名钓鱼台?

答:①陕西省宝鸡县钓鱼台;②严子陵钓鱼台;③河北省南皮县钓鱼台;④韩信钓鱼台;

⑤屈原钓鱼台;⑥陶侯钓鱼台;张种钓鱼台韩愈钓鱼台金太祖钓鱼台陈白沙钓鱼台乾隆钓鱼台仙都钓鱼台;庄子钓鱼台;钓龙台;孙权钓鱼台等

2、简述选择钓钩的要求?

答:(1)钓钩的强度和韧性要好;

(2)钩尖要锋利;

(3)倒刺要适中;

(4)钩形要使鱼易吞难吐;

(5)钩帽的大小厚薄要适度。

3、常用的诱鱼方法有哪些?

答:(一)食诱,用食饵来诱聚鱼类,是游钓者非常熟悉的方法;

(二)味诱,利用鱼类对气味的特殊反应来诱聚鱼类;

(三)窝诱,是利用鱼类的栖息习性,在水体中人工形成,一定空间较为理想的活动场所来诱聚鱼群;

(四)光诱,利用鱼类的趋光反应诱聚鱼群,是我国海上二捕捞作业的常用方法,称为光诱渔业;

(五)声诱,利用鱼类对特殊声音的反应来诱聚鱼群。

4、简述游钓场的设计原则?

答:(1)节约的原则;

(2)充分利用地形特点,减少填、挖方,合理调度土方,减少运距;

(3)就地取材、因地制宜;

(4)规划时应根据市场调查材料,确定当前的经营规模与档次,同时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远景规划;

(5)要开展跨行业综合经营,游客的需求就是游钓场的经营方向。

5、简述海竿的特点?

答:①可以钓到远离岸边的鱼类;

②适应性很强;

③可以在流水场所游钓;

④可以同时使用多副钓竿;

⑤可以全天候游钓。

四、论述题:

1、结合课程内容,简述如何钓鲤鱼?

答:1、钓点鲤鱼喜欢弱光,好动,偏爱在有缓流的地方觅食。因此,水色深暗,透明度较低的肥水区;水面开阔,四周较浅,中间较深的低洼区;岸边树荫的弱光区,湖与河,水库与河流,河与河交叉处,桥墩下,池塘进出水口等流水区;水底坑洼处,河流的深潭,河堤的洞穴处等,都是鲤鱼常常聚集的场所。春末夏初,产卵季节,河塘湖库靠岸边有芦苇、蒲草等水生植物的边缘,也是它们常常活动的地方,这些都是游钓鲤鱼的好地方。

2、钓饵鲤鱼觅食,主要靠触觉,其次是视觉和嗅觉。因而,钓饵应以目标显著,味道香甜为特点。鲤食性杂,偏动物性,蚯蚓、红线虫、小虾、面食、米饭,糟食它都爱吃。养殖水域的鲤鱼对配合颗粒饲料,更是喜爱。因而以上述饲料为饵.效果都很好。如使用红线虫或蚯蚓,可先加香油浸泡,效果更佳;使用海竿还可用纯豆饼糟食或三合一糟食,游钓效果也十分理想。

3、钓技在钓点上撒下诱饵后,鲤进入窝子时,一般水面会有气泡逸出,一个接一个稍有间隔。在水面不会很快消失,有时钓点会泛起一阵密密麻麻的水泡(称鱼星)和水底腐殖质,这是鲤鱼在水底拱泥觅食引起的。这时下钩,饵料稍大些,鲤鱼会很快发现目标。如果是递钓,看见鱼星,要将饵放到气泡串的前面_点,动作要轻.声响要小,防止鱼因受惊而逃离。

下钩后,若见浮漂慢慢上浮少许,随后迅速斜向下沉,等水面浮漂没入水中,或散子沉入水中两粒,表明鲤鱼正在吞钩。由于鲤鱼善游,上钩后,它会在水中来回乱窜,甚至跃出水面,这时需要沉着、冷静,采取放线收线,来回往返,经过几个回合后,鱼的拉线力量自然会大大减弱,等鱼挣扎得精疲力尽后,应将鱼头轻轻提起,让它探出水面“呛气”,经过3—5分钟之后,再拉近岸边,用抄网对准鱼头抄鱼上岸。鱼越大,引遛的时间应越长,在一般情况下,1千克以内的个体,需引遛几分钟;2千克以内则需遛10分钟以上,3千克以上的大鱼,则需遛几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方可捞取上岸。

2、怎样提高游钓爱好者使用海竿、炸弹钩远投底钓的技术?

答:1、投准投远使用海竿游钓效果好、乐趣大,也更有利于把钓鱼与锻炼身体结合起来。但是使用它比手竿要复杂得多,游钓者初次使用时,最好在操场或其它空旷地带好好练习一下使用方法。投饵准,要求与送饵的理想地点差距不超过3-4米。投饵远,要求能把饵料远投到50米以外。放长线钓大鱼。这是使用海竿最基本的要求。(3分)

2、投饵姿势,海竿投饵姿势很多,主要有斜甩式和直劈式两种。短海竿一般采用斜甩式,这种姿势抛得不太远,但比较省力;粗海竿多用直劈式,它抛得既远且准。使用3米以上的硬尖海竿、旋压式绕线轮,多以双臂立姿,劈式上投.在抛投时,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正面对向目标,使铅砣和钓饵、钓竿、钓位三点成一线。

3、钓点分布使用多竿远投底钓,要求钓饵在水中分布适当,有的放矢;遇到障碍物,及时避开,先分散、后集中;抛出的钓线不重叠、不交叉;留有一定间隙,便于起鱼。若同时使用5支以上的钓竿,钓点可Yz"扇面形”或“月牙形”分布,其分布范围较宽,能较快地发现正前方的鱼道、.鱼窝,对零星分散的鱼亦可增加机遇。如果钓点呈梯形分布则可形成较强的引诱区,诱鱼前来觅食。若使用的钓竿较少,钓点可酌情适当变换,左右远近有计划地依次抛投,上鱼的位置可连续投钩,效果较好。

4、插竿形式使用海竿滩钓,插竿形式有立式、斜式、卧式等方式。立式插竿,由于竿与水面成90度角.鱼吞钩拉线反应比较灵敏。但易受风影响,稳定性差;且因竿尖位置太高。

不便观察。故2米以下短竿,在无风天气,才采用立式插竿斜式插竿最为常见,其特点是插竿、紧线、提竿比较方便,也便于观察,在无风或1--2级微风情况下使用较多。卧式插竿分横卧与直卧两种,可使风浪对钓线的影响减小,在3----4级风浪时仍可正常施钓。(4分) 5、提竿时机使用海竿远投底钓时,鱼吞钩后可能向各个方向游动,因而钓线可能发生多种反应。一般分为三种。其一是拉线。鱼吞钩后向离岸方向游去进入拉线区,钓线被拉动。根据鱼游动的缓急,挣扎的轻重,拉力的大小,出现竿尖颤动,连续点动竿身微弯,竿体大弯腰。甚至拖动竿体的现象。这时竿上附加的小铃、声光显示器、自动弹竿或自动钓鱼器等,就会发生作用,出现上述情况可及时提竿。其二是回线。鱼吞钩后向岸边游来,进入回线区,使原来绷紧的钓线松弛,竿体无反应,小铃不响,自动钓鱼器也不会转动,出现回线情况时也应及时提竿。其三为移线。鱼吞钩后正巧以竿尖为圆心作圆周运动,进入移线区,使抛出的钓线方位角改变,但钓线不松弛,竿体同样无反应,此种现象比较少见,如果发现,提竿也可得鱼。掌握提竿时机的前提是敏锐地观察,准确地判断鱼类吞钩信息,其观察的重点应放在钓线与竿尖的反应上。钓鱼辅助设备不可过分依赖,技术高超的游钓者应总结经验,视觉观察会更加可靠。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 附答案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2017-2018年电大专科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一--------,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家-------一。 2.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_的表现和结果。3.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学历等。 4.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和---------两个方面。 5.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一------------和------------- 6.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包括-----------、---------、和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A.南京鼓楼幼稚园B.劳工幼稚园 C.香山慈幼院D.江西实验幼师 2.家庭教养方式一般分为()。 A.溺爱开放专制放任 B.溺爱民主专制放任 C.溺爱民主强权放任 D.溺爱开放强权放任 3.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学前儿童全面、和谐地发展,指的是()。 A.发展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D.配合性原则 4.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 A.1-2岁B.1-4岁C.2-3岁末D.0-3岁末 5.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 A.课堂B.游戏C.环境D.教法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教育功能2.个体社会化3.同伴互助4.家长学校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2.简述实施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3.简述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设计的标准。 4.列举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方式。 五、论述题(13分) 你认为应该如何为学前儿童创设游戏条件? 六、案例分析题(15分) 新学期开始,李红和张霞担任幼儿园大班教师,她们认为大班幼儿马上就要进入小学学习了,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学前儿童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她们采取了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如教学内容以算术和写字为主,布置书面家庭作业等,学前儿童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的活动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等。 请你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该大班两位老师的做法。 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1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母育学校》夸美纽斯 2.学前教育功能 3.家庭教养方式 4.发展学前儿童的社会性的教育发展学前儿童个性的教育5.保育环境’教育环境 6.教学内容的组织能力教学活动的组织能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018年4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03708试题与答案

2018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 (课程代码 03708) 本试卷共 4 页,满分l00 分,考试时间l50 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 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 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 19 世纪初,向中国大肆走私鸦片的主要国家是 A .美国B.英国 C.日本D.俄国 2.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瑷珲条约》 3.基督教在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广学会发行的报刊是 A .《中国丛报》B.《北华捷报》 C.《字林西报》D.《万国公报》 4.中国近代史上人民群众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 A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抗击洋枪队的斗争 C.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5.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是 A .林则徐B.王韬 C.龚自珍D.魏源 6. 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A 。《原道觉世训》B.《十款天条》 C.《天朝田亩制度》 D .《资政新篇》 7.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A .《时务报》B.《国闻报》 C.《湘报》D.《新民丛报》

云南省2017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机密★考试结束前【考试时间:2017年7月10日,上午8:30-10:00,共90分钟】 云南省2017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7世纪西方人评价中国某一制度:“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将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2.右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两汉隋唐宋朝明代清朝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官员上朝礼仪日渐宽松和谐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君臣关系由隶属演变为平等 3.《新唐书》载:“初,唐因隋制,以三省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由此可知唐代三省长官() A.皆为皇族,分散君权 B.皆为宰相,分散相权 C.直辖地方,提高效率 D.共议国政,民主决策 4.“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和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此处“中国形象”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A.鸦片输入,国人吸食 B.西方的舆论宣传和偏见 C.中弱西强,不受尊重 D.西方学者刻意捏造事实 5.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持久的反法西斯战争,这一战争开始于()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八·一三事变 6.下列中国革命的圣地与取得的重大成就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云南农业大学生物化学期中考试卷

基础生物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年级____ 专业_____ 姓名______ 得分_____ 一、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0分) 1.在有解偶联剂存在时,从电子传递中产生的能量将以热的形式被释放。√ 2.辅酶Q是呼吸链上的非蛋白组分,其作用是传递质子 第 1 页共4页

和电子。√ 3.所有蛋白质都具有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结构。× 4.低温抑制酶的活性,温度越高酶活性越强。× 5.HS-CoA和HS-ACP都可作为脂酰基的载体。√ 6.电子总是自发地从正氧化还原电位向负氧化还原电位上流动。× 7.在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的情况下,如果加入足够量的底物,酶促反应的正常Vmax值也能达到。× 8.乙酰CoA会抑制丙酮酸脱氢酶的活性,但能够激活 第 2 页共4页

丙酮酸羧化酶。√ 9.3-磷酸甘油酸激酶是调控糖酵解限速反应的酶。× 10.脂肪酸的氧化降解是从分子的羧基端开始的。√ 11.生物膜的主体是磷脂-蛋白质复合物。× 12.米氏常数Km不受底物浓度的影响, 在数值上等于v=Vmax/2时的底物浓度。√ 13.只有偶数碳原子的脂肪酸才能在氧化降解时产生乙酰CoA。× 14.在EMP过程中伴随着3-磷酸甘油酸而生成的ATP 第 3 页共4页

是氧化磷酸化的结果。× 15.脂肪酸迅速合成时, 需要柠檬酸, 脂肪酸氧化不需 要柠檬酸。√ 16.细胞处于高能荷时, ATP生成过程被激发, 从而大量生成ATP × 17.细胞色素传递电子是通过与之结合的铁硫蛋白中的铁原子的价态变化来完成的. × 18.底物磷酸化是使酶促反应的底物与磷酸基团相连 接的过程. × 第 4 页共4页

00402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00402学前教育史复习资料 题型:单选20个;多选5个;名词解释5个,简答题;论述题 1、中国第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慈幼机构是哪个:及幼堂。 2、中国第一个提出早育教育的教育家是:贾谊。 3、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 4、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有哪些;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中国古代学前道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答:1、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齐家治国的基础;光耀门楣。 ; 2、中国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常规教育;文化知识教育。 3、道德教育的内容:孝悌、崇俭、诚信、为善。 5、中国古代流传最广的儿童识字教材是什么 影响最大的是三字经《千字文》 6、颜之推的儿童家庭教育思想的内容及原则; 答:1、提倡及早施教;2主张慈严结合 3、要求均爱勿偏 4、主张博习致用 5、重视风化陶染 7、胎教的目的有哪些;胎教的理论基础:外象内感说; 答:胎教的目的:避免“胎病”的发生,保证胎儿健康发育,提高新生儿的天然素质。胎教的理论基础: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提出的古代胎教学说的基本观点:“外象内感”,明代医学家万全从医学的角度对

情绪对胎儿的影响作了较为科学的解释。“外象内感”说:母亲所接触的外界物象会直接感应到体内胎儿。 · 8、颜之推(名词解释); 答:北齐文学家,早年接受家传儒学的教育,奠定了他作为一位儒家学者的学术思想基础。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的作者。 9、学记(名词解释);我国古代最早的一本教育学著作。 10、中国近代最早创立的公立学前教育机构是湖北省立幼稚园; 11、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叫什么名字;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12、朱熹的儿童教育思想; 答:1、重视蒙养教育;2、要求慎择师友;3、强调学“眼前事”;4、提倡正面教育为主 13、民末清初对中国影响最深的幼稚教育是教会幼稚教育; ] 14、蔡元培儿童教育主张:“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及这种方针包括的内容;答:“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五育”并举指的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5、陈鹤琴:活教育理论、五指理论的内容; 答: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体系,包括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目的论指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

云南省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卷

云南省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 1. (2分) (2017高二上·山东开学考) 下图说明() A . 三教合流成为社会潮流 B . 中外文明碰撞冲突不断加剧 C . 艺术作品日益世俗化 D . 外来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 2. (2分) (2016高一上·杭州期末) 忽必烈建元后,沿用前朝旧例频繁派中书宰执带相衔临时到地方负责行政或征伐事务。多数情况下该机构的性质仍然是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世祖末成宗初,才逐渐演化为常设的、固定的地方最高机构。这一机构体现了()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郡国并行制 D . 行省制 3. (2分) (2016高一上·双峰月考) 黄宗羲在《原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二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下列制度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有() ①中外朝制度②文臣任知州,并设通判③二府三司制④元朝的一省制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 4. (2分) (2017高三上·林芝月考) 观察漫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该漫画描绘的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B . 该漫画描绘的是新文化运动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C . 该漫画描绘的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D . 该漫画描绘的是洋务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5. (2分)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④②③ C . ①②④③ D . ①③②④ 6. (2分) (2017高一上·成都期中) 近代史上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设或人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这标志着()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 外国势力控制了中国官员的选拔 C . 列强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被粉碎 D . 清王朝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7. (2分)(2020·宁波模拟)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②枣宜会战 ③日军占领徐州,打通津浦路④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A . ②①③④ B . ③①②④

云南农业大学微生物学必考题

微生物学试卷甲(D)卷 1.单项选择题(10分) ( ) 1.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是 A. 细胞壁 B. 细胞核 C. 细胞膜 D. 芽孢 ( ) 2.担子菌产担孢子时通过 A.形成同型孢子囊 B. 形成异型孢子囊 C. 精子配合 D. 菌丝融合 ( ) 3.病毒粒子中核酸是 A. DNA+RNA B. DNA C. RNA D. DNA或RNA ( ) 4.大肠杆菌是 A. 光能自养型 B. 光能异养型 C. 化能自养型 D. 化能异养型 ( ) 5.次生代谢产物是 A. 蛋白质 B. 核酸 C. 脂肪 D.抗生素 ( ) 6.煮沸消毒可以杀死 A. 所有的微生物 B. 致病微生物 C. 所有的细菌 D.细菌芽孢 ( ) 7.在转导中特定基因的载体是 A. 供体DNA片段 B. 质粒DNA C. 噬菌体DNA D. 受体DNA ( ) 8.细菌与植物的共生体 A. 豆科植物的根瘤 B. 菌根 C. 苏铁的珊瑚状根 D.桤木根瘤 ( ) 9.参与硫元素循环的光能自养菌 A.硫细菌 B. 丝状硫细菌 C. 脱氮硫杆菌 D. 绿硫细菌( )10.下列细菌之一为G+菌 A.欧文氏菌 B. 假单胞菌 C. 枯草杆菌 D. 根瘤菌 2. 写出下列微生物的学名和微生物学术语的中文名称(6分) 1 Escherichia coli 2 Pseudomonas aeruginosa 3 Micrococcus ureae 4 Bacillus subtilis 5 colony 6 virus 3.判断题(15分,在题号前注“×”或“√”,若有错的,请予以改正) ( )1.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根本区别是在于前者没有细胞核。

山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史试卷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4 页 第 2 页 共 4 页 1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中考试试题 (时间:120分钟 共100分) 专业: 年级: 考试科目: 学前教育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因果关系的比较研究属于( ) A.情报研究b 、调查研究C.实验研究d 、行动研究 2.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婚姻家庭形式是( ) A.血缘家庭 B.普那路亚家庭 C.对偶家庭 D.一夫一妻制家庭 3.我国家庭规模的发展变化状况呈现出核心化趋势和( ) A.多极化趋势B.小型化趋势C.多元化趋势D.联合化趋势 4.以下选项属于家庭的历史功能的是( ) A.生育功能 B.性生活功能 C.生产功能 D.抚养赡养功能 5.人们对教育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认识是( ) A.教育手段B.教育方法C.教育观念D.教育原则 6.支配着学前儿童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行为及方式方法的 是学前儿童家长的( ) A.教育观 B.人才观 C.儿童观 D.价值观 7.中国有句俗话“儿子是自己的好”,这反映了家庭教育是一种( ) A 非正规教育B.充满亲情的教育C.稳定的持久性教育D.无所不在的教育 8.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称为( ) A.亲子关系B.道德关系C.母子关系D.情感关系 9.在进行家庭教育时,采取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爱护孩子,鼓励孩子独立和树立个人特质,这种家长教养方式是( ) A.民主权威型 B.绝对权威型 C.娇惯溺爱型 D.忽视冷漠型 10.鲍尔特温将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概括为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四类,他划分的依据是( ) A.父母教养行为与儿童个性的相关研究 B.家长的人格特点 C.家长教养方式的基本向度 D.接受-绝 1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决定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向和( ) A.规格B.效果C.未来D.希望 12.美国学者布卢姆认为儿童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是( ) A.4岁前-B.4-8岁C.8-17岁D.17岁后 13.胎教的内容主要是指音乐、胎儿体操和( ) A.游戏B.言语C.运动D.散步 14.乳婴儿家庭教育内容主要有基本的动作技巧、睡和( ) A.玩 B.吃 C.看书 D.听音乐 15.家庭教育的主要工作是培养儿童的( ) A.个性 B.学习能力 C.基本习惯 D.语言能力 16.学前儿童所表现出的行为不合乎家长所认定的社会行为属于( ) A.非期望行为 B.否定行为 C.鼓励行为 D .失望行为 17.通过操作增强物来影响并改变行为的技术被称为( ) A.古典条件反射 B.强化理论 C.行为改变技术 D.格式塔 18.沟通分析作为心理治疗理论最近几年被用来改善( ) A.亲子关系 B.亲子和谐 C.亲子合作 D.亲子冷漠 19.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对象是( ) A.家长 B.幼儿 C.民众 D.幼儿教师 20.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提倡( ) A.单一性 B.多样性 C.封闭性 D.客观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l 分,共10分) 21.依据经验总结的科学水平可以将其分为( ) A.具体经验总结 B.特殊经验总结 C.一般经验总结 D.科学经验总结E 、感性经验总结 22.属于家庭的固有功能的是( ) A.生产功能 B.性生活功能 C.生育功能 D.抚养赌养功能 E.教育功能 23.家庭关系的发展趋势表现为( ) A.从数量上趋于简单化 B.从数量上趋于复杂化 C.从交往密度上趋于减弱 D.从交往密度上趋于增强 E.家庭关系多样化 24.学习型社会要求人应具备的基本学习能力有( ) A.学会认知B.学会科学C.学会做事D.学会共同生活E.学会生存 25.民主权威型的学前儿童家长的表现为( )

《中国近现代史》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先对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 A.冯桂芬 B.薛福成 C.曾国藩 D.张之洞 2.创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的人物是( ) A.严复 B.孙中山 C.康有为 D.郑观应 3.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曾任主笔的报纸是() A.《时务报》 B.《万国公报》 C.《国闻报》 D.《湘报》 4.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的标志是( ) A.《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 C.《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过 D.《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 5.在护国运动中,反对袁世凯称帝、宣布云南独立的将领是( ) A.黄兴 B.蔡锷 C.陆荣廷 D.唐继尧 6.中共一大确定的党的中心任务是( ) A.实现共产主义 B.加强无产阶级国际团结 C.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D.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7.中共二大提出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从没有采用过的革命方法是 ( ) A.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 C.武装斗争 D.党的建设 8.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是( ) 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9.中国共产党开创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晋察冀根据地 B.井冈山根据地 C.湘鄂西根据地 D.鄂豫皖根据地10.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的标志是() A.“二次革命”的失败 B.护国战争的失败 C.第一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D.第二次护法运动的失败 11.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 A.《孔乙己》 B.《药》 C.《狂人日记》 D.《阿Q正传》

云南省2020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云南省2020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选择题(共4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史记?周本纪》中载:“褒姒不好笑……(周)幽王为烽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 褒姒乃大笑。”与材料描述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察举制 2.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 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专权乱政”的教训,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三省六部制 B.实行科举制 C.设立内阁 D.废除丞相 3. “抬棺入疆”,率领清军打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名将是 A.左宗棠 B.张之洞 C.李鸿章 D.曾国藩 4. 某校历史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他们主要收集了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等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革命运动 5. 《中国全史》:“……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中国共 产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军史上的伟大转折。”材料所反映的事件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6.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白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 可分离的部分。”与材料相关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云南农业大学《混泥土结构平法》期末考试复习

1.在平面布置图上表示各构件尺寸和配筋的方式,分平面注写方式、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 写方式三种。 2.按平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时,应当用表格或其他方式注明包括地下和地上各层的结构层 楼(地)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 3.柱平法施工图系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4.在柱平法施工图中,应按规定注明各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尚 应注明上部结构嵌固部位位置。 5.注写各段柱的起止标高,框架柱和框支柱的根部标高系指基础顶面标高。 6.注写柱纵筋,将纵筋柱写在“全部纵筋”一栏中,注写箍筋类型号及箍筋肢数。 7.φ10@100/250,表示箍筋为HPB300级钢筋,直径为φ10,加密区间为100,非加密区间 距为250. Lφ10@100/250,表示采用螺旋箍筋,HPB300级钢筋,直径为φ10,加密区间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50. 8.当纵筋采用两种直径时,需再注写截面各边中部筋的具体数据。 9.在截面注写方式中,如柱的分段截面尺寸和配筋均相同,仅截面与轴线的关系不同时,可 将其编为同一柱号。 1.剪力墙平法施工图系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和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2.将剪力墙按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剪力墙梁三类构件分别编号。 3.墙柱编号,由墙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 4.墙身编号,由墙身代号、序号以及墙身所配置的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的排数组成,其中, 排数注写在括号内。 5.对于分布钢筋网的排数规定:(1)非抗震,当剪力墙厚度大于160时,应配置双排;当其 厚度不大于160时,宜配置双排。(2)抗震,当剪力墙厚度不大于400时,应配置双排; 当剪力墙厚度大于400,但不大于700时,宜配置三排;当剪力墙厚度大于700时,宜配置四排。 6.当矩形洞口的洞宽、洞高均不大于800时,此项注写为洞口每边补强钢筋的具体数值。 当矩形或圆形洞口的洞宽或直径大于800时,在洞口的上、下需设置补强暗梁。 1.梁平法施工图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 2.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示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3. 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HPB300钢筋,直径φ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 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13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HPB300钢筋,直径φ1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0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学前教育史考试资料

()认为教育的任务就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都能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C.蒙台梭利 ()是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学前教育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B.<托儿所组织条例> ()是我国幼教史上男大学生当幼儿园教师的第一人。D.张宗麟 ()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从儿童的年龄特征来论述游戏的教育家。B.夸美纽斯 ()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 也是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它流传广泛 影响深远。B.颜氏家训 .()是中国封建社会最早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 也是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它流传广泛 影响深远。B.颜氏家训 .()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旦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D.卢梭 .()说:只有跑到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D.维果茨基 .()在南京郊区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D.陶行知 .“鞭挞绳缚,若待拘囚。”“视学舍如囹圄”、“视师长如寇仇”,是()对传统教育的批判。C.王守仁 .《孟母三迁》讲的是孟母择邻处的故事,体现了家庭教育()的原则。B.风化陶染 .《颜氏家训》的作者是()。B.颜之推 .《幼稚教育》是由()创办的。B.陈鹤琴 .1917年,张雪门在浙江鄞县创办了()。C.星荫幼稚园 .1922年,哪国政府制定的《青少年法》强调要设立白天的幼儿之家?()D.德国 .1951年,政务院命令公布施行《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我国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为()。B.幼儿园 .1951年,政务院命令公布施行《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规定我国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为()。B.幼儿园 .1966年英国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长发表了一篇呼吁大力发展幼儿教育的报告,即()C.<普洛登报告书> .1972年,英国发表(),提出把扩大幼儿教育定为将要实行的四项教育政策之一。B.<教育白皮书> .1972年,英国发表(),提出把扩大幼儿教育定为将要实行的四项教育政策之一。B.<教育白皮书>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学前教育出现大起大落局面。其背景不包括()D.反对修正主义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曾与陈鹤琴并称为“南陈北张”对我国的学前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是()。C.张雪门 .被称为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C.陶行知 .被誉为毁家兴学、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是()A.陈嘉庚 .倡导自然教育论,把儿童好动喜乐的天性视为教育儿童的基础和基本原则的我国古代学者是()D.王守仁 .成立于1919年的一所官督民办的综合性教育机构是()A.北京香山慈幼院 .多元智力理论的创始人是()C.加德纳 .福禄倍尔幼儿园引进后,法国开始()C.为上层社会创设幼儿园 .根据《幼儿园管理条例》的规定,幼儿园园长及教师的合格学历为()D.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毕业 .古代家庭教育中,注意培养孩子们勇敢、坚韧、顺从和爱国的思想品德的是()C.斯巴达人 .古罗马的学前教育普遍由()。B.家庭负责 .古罗马著名雄辩家和教育家是()C.昆体良 .古希腊教育家()强调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C.昆体良 .古印度哪一种姓的孩子完全被剥夺了受教育权?()D.首陀罗 .开笼放鸟而捕之,解缰放马而逐之,曷若勿纵勿解之为最易也。这两个比喻符合中国古代儿童家庭教育的()。B.及早施教原则 .康有为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于他的()。A.<大同书> .美国第一所公立幼儿园建立于()C.1873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试试题

河南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卷学习形式:自考助学年级专业层次:2012上卷A 姓名:学号:

A.惠州起义 B.河口起义 C.广州起义 D.武昌起义 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A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钦定宪法大纲》 D.《中华民国宪法》 9.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B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望道 D.毛泽东 10.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运动是( B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保路运动 D.五卅运动 11.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D ) A.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C.土地革命的总路线 D.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2.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动的工人运动是( C ) A.香港海员罢工 B.安源路矿工人罢工 C.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D.省港工人罢工 13.1930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是( A ) A.邓演达 B.梁漱溟 C.黄炎培 D.左舜生 14.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南京政权建立后,官僚资本的垄断活动首先和主要是( B ) A.从重工业方面开始的 B.从金融业方面开始的 C.从商业方面开始的 D.从农业方面开始的 15.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会议是( C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16.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结束长征并同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于( D ) A.四川懋功地区 B.西康甘孜地区 C.甘肃会宁、静宁 D.陕北吴起镇 17.1937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开始全面侵华战争的( D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华北事变 D.卢沟桥事变 18.1933年5月,国民党西北军将领冯玉祥在张家口成立的抗日武装力量是( B ) A.东北抗日同盟军 B.察哈尔抗日同盟军 C.东北抗日义勇军 D.察哈尔抗日义勇军 19.1941年3月,在抗日民主运动中成立的民主党派是( D ) 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B.中国青年党 C.中国国家社会党 D.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学前教育史复习题及答案

中外教育史 一、选择题 1.在中国古代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主张顺导儿童性情的思想家是( D )。 A.贾谊 B.颜之推 C.司马光 D.王守仁 2.中国古代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童蒙读物是宋末王应麟所撰的( D )。 A.《百家姓》 B.《千字文》 C.《幼学琼林》 D.《三字经》 3.中国封建社会最早最完整的家庭教育著作是( B )。 A.《童蒙须知》 B.《颜氏家训》 C.《小学》 D.《传习录》 4.1904年颁布的癸卯学制规定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是( B )。 A.小孩察物学堂 B. 蒙养院 C.蒙养园 D.幼稚园 5.我国壬戌学制规定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为( A )。 A.幼稚园 B.蒙养院 C.蒙养园 D.幼儿园 6.癸卯学制规定蒙养院课程有游戏、歌谣、谈话和( C )。 A.常识 B.图画 C.手技 D.行仪 7.癸卯学制规定蒙养院的师资称( A )。 A.保姆 B.教习 C. 乳媪 D.节妇 8.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 C )。 A.北平幼稚师范学校 B.怀德幼稚师范学校 C.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 D.集美幼稚师范学校 9.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在培养幼教师资方面的特点是运用了( B )。 A.小先生制 B.艺友制 C.五指活动 D.行为课程 10.由陈鹤琴创办的实验性质的幼稚园是( D )。 A.香山慈幼院 B.湖北幼稚园 C.集美幼稚园 D.鼓楼幼稚园 11.将中国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更名为“幼儿园”的文件是( A )。 A.《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B.《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 C.《幼儿园暂行规程》 D.《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12.我国第一个乡村幼稚园是( D )。 A.香山慈幼院 B. 上海大同幼稚园 C.新安幼稚园 D. 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13.幼儿教育以信奉佛祖,吃苦修行、遵循教规、消极厌世为特征。这里指的是( A )。 A.古印度佛教的幼儿教育 B.古埃及的幼儿教育 C.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幼儿教育 D.古巴比伦的幼儿教育 14.在西方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按儿童年龄划分受教育阶段的教育家是( B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测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6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 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 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2.中国封建社会产生过诸多“盛世”,出现在清代的是( ) A. 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之治 D.康乾盛世 3.将中国领土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瑗珲条约》 4.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 A. 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5.1839 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 A. 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6.19 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 A. 俄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7.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是( ) A.1851 年 B.1853 年 C.1856 年 D.1864 年 8.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A. 永安建制 B. 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逝 9.最早对兴办洋务的指导思想作出完整表述的人是( ) A. 冯桂芬 B. 马建忠 C.王韬 D.郑观应 10.洋务运动时期最早创办的翻译学堂是( ) A. 同文馆 B. 广方言馆 C.译书局 D.译书馆 11.1898 年发表《劝学篇》一文,对抗维新变法的洋务派官僚是( C ) A. 李鸿章 B. 左宗棠 C. 张之洞 D.刘坤一 正确答案是: 12. 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 A ) A.《时务报》 B. 《国闻报》 C.《湘报》 D.《万国公报》 正确答案是: 13.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B ) A. 兴中会 B. 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14.武昌起义前夕,在保路运动中规模最大、斗争最激烈的省份是( ) A. 湖南 B. 湖北 C.广东 D.四川 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 A.《中华民国宪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孙中山在1913 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 A. 二次革命 B. 护国战争 C.护法战争 D.北伐战争 17.1930 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其主要领导人是( ) A. 梁漱溟 B. 黄炎培 C.张君劢 D.邓演达

《学前教育史》期末复习资料教学内容

学前教育史复习 2014年6月 一、基本概念 1、“行为课程”:我国现代著名幼教专家张雪门提出的一套有关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他认为,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他认为行为课程应自然地融合在儿童的生活中;应注意实际行为,并把生活和行动看作相互联系的整体。生活和实际行动是行为课程的两大因素。 2、1996 年我国发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是在 1989 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的基础上,经过试行和修改而成的。《规程》包括总则、幼儿园的招生、编班、卫生保健、教育、园舍、工作人员、经费、幼儿园与幼儿家庭和社区、幼儿园的管理工作及附则。《规程》规定了幼儿园的性质和任务,还具体规定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等。《规则》体现了时代的新需要和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对加强幼儿园内部的科学管理,提高保育和教育质量都起着重要作用。 3、《儿童教育论》:是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吉乌斯的代表作。在该书中,他就胎教以及初生婴儿的健康和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主张成人教育儿童时,要经常赞扬儿童好的行为、宽容细小过失,既要严肃认真,又要充满赤诚和爱;指出父母的楷模是良好教育的首要条件;认为儿童从懂事起就应接受高尚的礼仪教育。这些教育思想重在通过对幼儿进行人道化、个性化的教育,把上层阶级的儿童培养成有才干、身体健壮而又品德高尚的新贵族和商人。 4、自然后果法:这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所倡导的道德教育方法。他反对洛克那种"和儿童讲理论"的方法,反对进行道德说教,同时反对实行体罚。他主张以儿童的行为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去惩罚他,使儿童从自己的行为后果中得到自然教育。这种自然后果法有其积极合理的方面,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 5、白板说: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经验。 6、柏拉图的优生优育论 柏拉图从实现其理想国的目的考虑,在西方教育史上最先论述了优生优育问题。(1 分)他认为婚姻的目的是生育优秀的后代,而且只有 25~55 岁的健壮男子和 22~40岁的健壮女子才能生育优秀的后代。为了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国家要统一设置育儿院,把认定为优良的婴孩送入该院由专人照管,用摇篮曲、儿歌对婴儿施加影响性教育; 3 岁后送入附设在神庙里的儿童场,对儿童进行智、德、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 7、奥伯林编织学校 这是法国牧师奥伯林于 1776 年创设的保育所,在学前教育史上,被看作是近代学前教育设施的萌芽。它以 3 岁以上的幼儿和年幼的学童为对象,专门在农忙季节收容幼儿和学童,一周开放两次。该校有两名教师,一名指导手工技术,另一名指导文化、游戏,还挑选年龄大些的女孩作"助教"。学习都是游戏性或娱乐性的。在该校教育比保育地位更重要。奥伯林把该校作为开发他的教区的社会经济以及增进地区居民福利的重要手段,具有创新意义。 8、开端计划 是1965年美国联邦教育署提出的旨在实现幼儿教育机会均等的目标的一项重要计划。该计划要求对"处于困境者"家庭的子女进行"补偿教育"。具体做法是,由联邦财政拨款,将贫困而缺乏文化条件的家庭的 4~5 岁的幼儿免费收容到公立小学特设的学前班,进行为期数月到 1 年的保育。为消除他们与其他儿童的差异,一般对 4岁儿童进行 1 年的长期课程教育,对 5 岁儿童进行为期 8 周的短期课程教育。该计划规模大、历时长、效果显著。 9、蒙台梭利的感官教育论 蒙台梭利强调感官教育的重要性(或者具体地说认为幼儿正处在各种感觉的敏感期,应加强适当的教育,不失时机地使感官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感官训练是形成认识能力的第一道门)。她设计了一套符合儿童认识特点的“感官练习材料”对儿童进行了各种感官教育,有助于儿童智力的发

云南地方史考试资料

庄蹻入滇:战国时期楚国向西南扩展影响的一次行动。前279年,楚顷襄王派将领庄蹻率军通过黔中郡向西南进攻,经过沅水,向西南攻克且兰,征服夜郎国,一直攻打到滇池一带。黔中郡原曾为楚地,后被秦一度攻占,前277年秦派蜀郡守张若再度攻取黔中郡和巫郡。翌年,楚不甘心失败,又调集东部兵力收复黔中郡部分地区,重新立郡以对付秦国。因黔中郡的反复争夺,庄蹻归路不畅,便“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史记?西南夷列传》)融入了当地民族中。关于庄蹻入滇的时间,史载有异说,《史记》和《汉书》的《西南夷列传》列为楚威王时事,《后汉书?西南夷传》则说是楚顷襄王时事。 “庄蹻入滇”传说一直被视为一座民族团结的丰碑,它增进了西南与内地的民族感情。 在教材中说:《华阳国志.南中志》与《史记》、《汉书》所记载的时间相同,并以“楚顷襄王时,楚国的势力衰落,无余力向西部的夜郎和滇国拓展”为由,主张庄蹻于楚庄王时期入滇。 但这其中有诸多不妥之处。首先,《华阳国志.南中志》在传抄过程当中出现了错误,据《华校补图注》中所述《华阳国志》原文中乃“顷襄王”。其次,“楚顷襄王时,楚国的势力衰落,无余力向西部的夜郎和滇国拓展”的说法更是牵强,便无说服力。 根据《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蜀黔中郡……”可知,要查出庄蹻入滇的时间可根据秦攻夺黔中郡的时间来推断。 在《华阳国志.蜀中志》中有记载:“(周赧王)七年(前308)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浮江伐楚,取商于之地为黔中郡。”而在《史记秦本纪》则记有:“(奏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使司马错发陇西,巴蜀楚黔中,拔之。”出现了两种记载时间,而据两人所统治的时期:楚威王(前339年-前329年),顷襄王(前298年-前263年),可看出:公元前308年既不是楚庄王统治时期,也不是顷襄王统治时期,而公元前280年却是顷襄王统治时期。由此可以看出,秦攻夺黔中郡的时间应为顷襄王统治时期。所以基本上可以将庄蹻入滇的时期定在顷襄王时期,时间约为公元前280年。 常璩:常璩,字道将,晋代蜀郡江原县人(江源常氏为巨族,颇多治学艺,善文辞,喜著述者)。公元4世纪,西北流民占据蜀建立成汉政权。常璩进入成汉朝廷中担任文官,撰写了《梁益宁三州地志》、《蜀汉书》。李势当政时,常璩担任散骑常侍。永和三年,桓温伐蜀,成汉灭亡,常璩被迁往建康,在建康修改旧作,撰写成为《华阳国志》。《华阳国志》作为中国最早的地方志为以后历代地方志所取法。 《华阳国志》:东晋常璩撰,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该书记叙了包括巴、蜀、汉中、南中等西南地区的神话传说、地理沿革、人文史事等。时间跨度自上古至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该书以地理志、编年史和人物志三方面结合的方式,开创了后世地方志的体例。 汉习楼船:西汉时期,北方的匈奴时时威胁中原的安宁,汉武帝集中兵力常年与匈奴作战,使人力和物力都耗费过大。武帝为此寝食难安,希望能联络西域的大夏国(今阿富汗)来夹击匈奴,以除心头忧患。为此,汉武帝早在公元前138年就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献上了他从大夏带回的“蜀布”、“邛竹杖”等西南物产。武帝见后说:“蜀布、邛竹杖乃西南物产,今从大夏带回,定是由身毒(今印度)运去。因此从西南必有通往大夏的道路。”当即便下令派使臣前往“西南夷”去寻求道路。 使臣兵分几路进入四川、云南地区。其中一部分翻过横断山脉,在洱海地区被强悍的“昆明族”阻挡,无法前行,就只有留居下来。这期间,他们对当地有了较深的了解。回到长安后,将滇池地区的宜人气候、肥沃土地和丰富的物产等等,禀报给武帝。武帝决定发兵征伐“西南夷”。但是,据从滇池地区归来的将领们说,“西南夷”势力强大,且熟识水战,而中原士兵不识水战,征伐之举必将受阻。汉武帝下令要在长安开凿一个人工湖,称之为“昆明池”,并修造有楼的大型战船,专供士兵操练水战使用。解决了水战的阻碍后,汉军征伐“西南夷”就由被动变成了主动。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武帝派将军郭昌入滇,先征服滇池东北方面劳浸、靡莫等部落,然后大兵临滇。滇人见大势已去,不得不降服于汉朝。汉武帝一方面在滇中心区域设立益州郡,一方面又封其统治者为“滇王”,并赐滇王金印一枚。这标志着从此云南地区接受了中央王朝的统治。 后来到了清代,乾隆皇帝非常景仰汉武帝开疆拓土的气魄和功绩,把北京西湖更名为“昆明湖”以表纪念。“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