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第一中学高二地理会考复习:必修三 第三单元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一、水土流失及危害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内陆腹地,黄河中上游地区和海河上游地区。
包括太行山脉以西,日月山以东,长城以南秦岭以北的广大区域。
黄土高原上黄土广布、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
使耕地土层变薄,质量下降,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直接或间接地诱发和加剧了自然灾害;
大量泥沙汇入,下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悬河”。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
(1)过渡性的地理位置(处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从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从森林向草原过渡、从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生态环境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恢复相当困难;
(2)黄土土质疏松、广布深厚
(3)降水多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
(4)地质灾害频繁,滑坡、泥石流、塌陷时有发生,加剧了水土流失。
2、人为原因:
(1)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农业活动、工程建设和矿产开发等;(2)破坏植被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固沟工程”“护坡工程”“保塬工程”
农业技术措施:轮作套种、选育良种、采用滴灌、喷灌等技术
生物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
第二节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一、鲁尔区发展的背景
1、区位优势:(1)位置优越(2)交通便利(3)资源丰富(丰富的煤炭资源和充沛的水源)
(4)广阔的市场
2.工业特点
经济结构以重工业为主,煤炭、钢铁是其主导产业,是德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钢铁基地和重型机械制造基地。
二、鲁尔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传统产业的衰落
◆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1)生产结构单一;(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5)环境恶化。
2、生态环境恶化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策略
1、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
2、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3.拓展和完善交通
4.发展高等教育,繁荣科技
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分布特点:不平衡
数量上:“总量多,人均少”
空间分布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时间分配上:“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各年之间变率大”
2、南水北调的水源区:长江
(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它干流长,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水量大,人均水资源占有大。
(2)长江年径流量稳定,季节分配较北方河流相对均衡。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东线:扬州-------天津
优点: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较小;水量大;
缺点:黄河以南地区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水质差;
中线:三峡——丹江口水库------郑州------石家庄-------北京
优点:可自流供水,水量大、水质好
缺点:需挖掘渠道,工程量大,移民搬迁费用大
西线:长江上游----黄河上游
优点:青藏高原地势高于华北、西北,可自流供水;水质好;
缺点:长江上游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中上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供水;工程量大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调入区)
(1)将有效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状况,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2)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社会条件,同时可以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
经济效益:促进调入区经济的发展。
生态效益: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
缓解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积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沉降。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1)长江径流减少,会引起海水上溯,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
(2)径流量减少会引起长江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3)调水会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4)东线工程范围内地势低洼,地下水位较高,天然排水条件较差,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5)东线工程位于长江下游,沿江工业园区众多,输水沿线有油田、煤矿及工业发达的城镇,大量的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