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从政
人生三件事从政经商做学文
人生三件事从政经商做学文俗话说“尽人事,听天命”,想要步步高升,不能只靠运气,还要有良好的习惯,做好自己,严于律己,就会事倍功半。
晚清的四大名臣之首,曾国藩,为我国的近代化建设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他的提议下,我国建造了第一艘轮船和第一所兵工学堂。
英雄的小时候也是历经坎坷,运气不佳,他出生于湖南长沙的普通耕读家庭,曾经两次考取进士都不中,复习一年才得以步入仕途生涯,曾国藩有句话:“人生三条路,从政、经商、做学问”。
“余自十月初一立志自新以来,虽懒惰如故,而每日楷书写日记,每日读史十页,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此三事未尝一日间断。
”在《与诸弟书》中,曾国藩向弟弟表示自己每天都会写一篇日记,看十页的史书,再来一篇读书笔记,没有一天中断过,自律、自警、自省,是个狠人啊,也正是这三件事,他的仕途生涯才可以步步高升。
一、自律,每日一篇日记说到自律,早睡早起是最简单的,如果不是每日要上班打卡,相信很少有人能做到,更不要说每天写一篇日记和锻炼身体了。
自道光二十二年,曾国藩就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合理的规划,每天吃喝拉撒睡,都有精确的时间点,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每天坚持用楷书写每日的见闻,回忆自己当天所做的事情,反思做的不好的地方,并加以改正,用楷书写日记,还锻炼了字,一举两得啊。
二、自警,每日读史为鉴自警,就是每天对自己不断鞭策,将压力作为动力,充满正能量,才能不走下坡路。
曾国藩8岁就把四书五经背的滚瓜烂熟,《名史》简直都要被翻烂了。
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他每天如一日,从来不间断,一本又一本,一遍又一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道光十八年,他考取了进士,立志要效忠朝廷,将历史带入朝堂,为大臣们提警钟。
曾国藩一生奉行程朱理学,他坚持每天读十页的史书,写了不少著作,《治学论道之经》《冰鉴》等,还是“湘乡派”散文的创始人。
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史书是值得我们推敲的,以史为鉴,充实我们的头脑,拓宽我们的视野,古人的智慧令人赞叹啊!三、自省,每日一则读书笔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反思自我才能不断进步。
大兴读书学习之风做坚定清醒有作为的领导者
一
、
把读 书学 习 当作 一种政 治 要求 。 持学 以明 志 坚
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 , 对我们 的领导干部而言 , 书学习首先是一种政治要 读 求 , 现着 强烈 的政治 责任 。领 导干 部只有 坚持 把读 书学 习作为一 种政 治要求 , 体 用 科学理论武装头脑 , 才能从根本上廓清思想迷雾 , 明辨是非曲直 , 不断提高政治敏 锐性 和政 治鉴别 力 , 持政 治上 的清醒 和坚定 。 保 第一 , 要更 加 系统 和全 面地学 习理 论 知识 , 加强 理论 武装 。 当前 , 强 对 马克 加大兴读 源自学 习之风 做坚定清醒有作为的领导者
( 要) 摘
赵 洪祝
在 新 的历史 条件 下 , 以胡 锦涛 同志 为总 书记 的党 中央提 出了建设 学 习 型政党 和学 习型社会 的重 大任务 , 动全党 形成 了重视 学 习 、 推 自觉 学 习的 良好 氛 围。面对 新 的形 势 和任务 ,各 级领 导 干部一 定要 深刻 认识 读 书学 习 的重 要性 和 紧迫性 , 真
本色 。
第二 , 通过读 书学 习提 升从政道 德 。在新 的时代 条件下 , 要 领导 干部要 不断 提
高 自己、 完善 自己, 始终把读书学习与加强政德修养紧密联系起来 , 坚持在读书学 习中吸取精神食粮 、 锤炼道德操守 、 提升思想境界 , 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
理、 领悟 人生 真谛 , 成 崇高 的思 想 品德 、 尚 的道德 情 操 和特 有 的人 格魅 力 , 形 高 切 实经受 住各 种考验 。 第三, 要通 过读 书学 习推 进作 风建设 。
思 主义理 论 的学 习 , 就是 要 加强对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义理 论体 系这 一马 克思 主义 中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习近平我讲三个观点:一是领导干部要爱读书,二是领导干部要读好书,三是领导干部要善读书。
围绕这三个观点,我谈一些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和同志们交流。
一、领导干部要爱读书当前领导干部读书的状况不容乐观,归结起来主要是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追求享乐、玩物丧志,不好读书;二是热衷应酬、忙于事务,不勤读书;三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不善读书;四是学而不思、知行不一,学用脱节。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的好处很多,如可以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可以陶冶性情、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等等。
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进步很重要,对于领导干部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工作更为重要。
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
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
古人讲,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
治心养性,一个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
列宁在1920年向共青团提出了学习的任务,指出:“只有了解人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
”列宁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读书学习和知识素养对于成长为真正共产党人的极端重要性。
还要看到,在现代领导活动中,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对于做好领导工作越来越重要,而人格力量的形成很重要的途径是读书学习。
周恩来同志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讲,要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
他把读书学习与加强世界观改造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崇高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特有的人格魅力。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经受住各种考验,就要坚持在读书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古代官员做官与读书
16清风 2016.04 第04期 总第76期Top i c 策划古代官员做官与读书_刘绪义两千多年前子夏一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将做官和读书联成一体。
当书还是刻在竹简上时,读书只是贵族的特权,所谓“学在官府”;等到春秋王官解纽,学术下移,还私学兴起,当时平民才有机会读书,所谓“学在四夷”。
读书成了平民做官上升的通道。
到了隋唐以后,科举制度更是将“读书做官”制度化。
白天做官,晚上读书读书是古代官场的主流。
读书人在古代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如果在乡间,家有秀才,那么其地位就会高于别家;在官场,书香门第同样是引以为傲的事。
因此,古代官员“白天做官、晚上读书”的现象十分普遍。
习惯使然。
历朝历代的官员大多年幼时就开始学习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寒窗苦读,养成了长年读书的习惯,做了官以后大多不改其习惯,能勤于读书,即使在休假中、退休后也依然手不释卷。
总之,读书是古代官场的主流。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价值观的推崇。
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品评官员往往看其出身门第,识其谈吐风度,论其书法辞章,讲究名望口碑等,有了这些不成文的尺度,官场上读书、作文蔚然成风,不读书之辈很难在官场里立足和生存。
宰相须用读书人,历代皇帝用人导向的指引,以及偃武修文、重用儒生的制度,都要求做官必须读书。
汉武帝时考核提拔官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能否通达儒学。
盛唐时期好学之风遍及朝野,官员士子对读书极为重视。
唐太宗常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告诫百官多读史书。
韩愈说,“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中唐以敢于进谏出名的阳诚因家贫无书读,便去做了抄书吏,昼夜不出门,“经六年,乃无所不通”,堪称“励志哥”。
上马杀贼,下马读书绝大多数武将出生入死之际,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重视谋士。
古代官员分文官和武官,文武之间最容易产生矛盾,互相瞧不起;但往往文武兼备者却能左右逢源,能“出将入相”在古代往往被看作一个官员最为荣耀的履历。
绝大多数武将出生入死之际,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重视谋士,如刘邦、刘备等。
读书心得(反腐倡廉)读书为廉政之
读书为廉政之基——看廉文《读书明志,以德从政》有感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培根在《论求知》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这是先贤在对待读书上的经典阐述。
可见,读书之重要。
愚见更以为“读书为廉政之基”。
何也?失去的才知道可贵,这是多少贪官在狱中的体会。
“昨日堂上吏,今日阶下囚;囹圄悔悟多,只恨读书少。
”贪官们在“忏悔录”中大多把不注重学习,放松世界观改造作为个人违法犯罪的根本原因。
书到用时方恨少,此时才迟迟地得到领悟,但为时已晚。
廉政需要教育,教育首重读书,读书可以明志,志存高远而后能筑牢廉政之基。
综观现阶段干部的读书现象,有些是连于谦《初度》诗:“清风一枕南窗卧,闲阅床头几卷书。
”中的“几卷书”都不读的。
更有甚者是“不掏腰包不买书,公费发书书不读;组织学习无时间,闲来娱乐乐翻天。
”干部的廉政之基由于不读书而日渐看“输”。
包拯在《乞不用脏史》中指出:“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当面对金钱物欲与道德至言让我们挑选,那么,我们是选择前者还是选择后者?智慧越高深的人,他的选择越精明;智慧越是粗下的人,其取求也就越低劣。
作为干部,个人品德和党性修养都要高于普通人,那么,我们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选择后者才是无价之宝!”而作出这种选择需要我们干部有高素养,高素养恰恰来自于对典雅书籍的孜孜以求。
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我们每一名干部必须要有“守书意识”,要学会在令人意乱神迷的社会和繁重复杂的行政环境中适时地抽出身来,独处一地清幽,独守一份“寂寞”,让自己工作生活的生态环境有意识地得到“净化”和“升华”。
“林中宜读王维诗,舟中宜观东坡文;生涯贱微择雅趣,朝政正气看典籍。
”最后,以此四句话作为读后感结语。
我的从政经验
我的从政经验我的从政生涯是从“村政治队长”开始的,虽然官职不大,却让我开始懂得:官,得为民办事,得真抓实干,得主持正义。
大学毕业后,在党的培养下,我从基层铜矿山调到中国铜铅锌集团,从国家经贸委调到国务院国资委,现在又回到了企业工作,丰富的政企工作经历,使我得到了党性修养的锤炼,夯实了理论基础,对宏观和微观经济管理领域都有了一定的理解。
下面,简单谈谈我的从政经验。
勤奋学习,打牢执政之基《论语》的第一篇是《学而》,第二篇是《为政》,这说明中国文化是把学习放在首位的,也说明只有先学习才能打牢执政之基。
我们党向来都具有勤奋学习的优良传统。
毛泽东同志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胡锦涛同志说过,必须坚持把学习作为全党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不断加强,不断推进。
习近平同志也曾指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对于我个人来说,每一项正确的工作决策,每一项工作成绩的取得,都是勤奋学习的结果,总结起来,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进行学习。
一是向书本学习。
无论是在基层搞矿山企业管理、在部委搞国企改革,还是当前搞海外投资并购,一项新工作摆在面前时,总是要请教书本,然后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着手工作。
二是向同事学习。
不管在什么岗位工作,要想干出成绩,必须拜老同志、同事和基层群众为师,虚心向他们学习,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
三是向实践学习。
应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企业基层去、到生产一线去,多多向实践学习。
只有“到乡间、走小道”,才能知真情、解民意;才能汲取力量、集中智慧,更好地推动工作、促进发展;才能为广大干部职工带好头、树榜样。
顾全大局,筑牢和谐奋进之堤不管是执政还是“执企”,和谐奋进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
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要顾全大局,带好队伍,凝聚集体智慧,筑牢和谐奋进大堤。
顾全大局,归根结底说的是人的胸怀。
作为“一把手”,要给班子成员创造一个能够表达真实意图的氛围,而不是要让大家以“一把手”意图为标杆。
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名人故事
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名人故事(实用版3篇)目录(篇1)1.引言:读书的重要性2.名人故事 1:毛泽东3.名人故事 2:巴菲特4.名人故事 3:J.K.罗琳5.结论:读书改变命运的现实意义正文(篇1)【引言】读书,自古以来就被视为人类进步的阶梯。
一个人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
而这些都可以通过阅读来获取和提升。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许多名人都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坚信读书的力量。
【名人故事 1:毛泽东】毛泽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
他小时候生活在湖南韶山,家境并不富裕。
但他酷爱读书,通过自学,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这为他日后的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曾经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可以看出,读书在他生命中的重要地位。
【名人故事 2:巴菲特】巴菲特,全球著名的投资家,他的投资理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投资者。
他小时候生活在美国,家庭条件一般。
但他非常热爱读书,尤其是关于投资的书籍。
通过阅读,他掌握了丰富的投资知识,这为他日后的投资事业奠定了基础。
他曾经说过:“我的成功,离不开阅读。
”【名人故事 3:J.K.罗琳】J.K.罗琳,英国著名作家,她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风靡全球。
她小时候生活在英国,家庭并不富裕。
然而,她酷爱读书,这激发了她对写作的热爱。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作出了《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成为全球最畅销的作家之一。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读书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还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结论】读书,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获取知识,提升思维,激发创造力。
无论是毛泽东、巴菲特,还是 J.K.罗琳,他们的故事都告诉我们,读书可以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目录(篇2)1.引言:读书改变命运的重要性2.马云:从英语教师到阿里巴巴创始人3.奥巴马:从贫困家庭到美国总统4.J.K.罗琳:从单身母亲到哈利·波特作者5.结论:读书对个人命运的影响正文(篇2)【引言】读书改变命运,这是无数成功人士证明过的事实。
“读廉文-品廉意-话廉洁-践廉行”-──读书思廉---以德从政
“读廉文品廉意话廉洁践廉行”──读书思廉以德从政近日按照局里的要求,认真学习了《老将吕岱的清廉故事》、《担当为民心怀廉洁的社区民警——李百战》和《惹祸的老鳖》三篇文章,感想很多。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魏征喻为一面镜子,时时把魏征的谏言作为衡量自己言行过失与否的标准,成就了唐朝的太平盛世.“读书思廉”也应是公务人员的一面镜子,它把美与丑展现给我们,把廉者与腐者的最终结果告诉了我们;它告戒着我们每个公职人员,应以廉为荣,以腐为耻;也让我们时常对照着自己,你的思想行为偏差了没有。
在“读书思廉”过程中,我感悟到,廉者是党和人民的需要,应成为自己一生的追求目标.面对市场经济的诸多诱惑,读书思廉,如何保持干净清正的本色,对公务人员具有现实意义。
只有在自身的从政过程中处处明于自察,事事严于律己,自觉去经受各种考验,抵制各种诱惑,德行相随,始终保持思想道德的纯洁性,才能算是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
在实际工作中,要自觉以道德纪律来约束自己,恪守政德,坚决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勉。
要尊重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的声誉,塑好自己的形象,既不骄奢跋扈,又不妄自菲薄,特别是在“鲜花掌声"时,保持清醒头脑。
要经常“三省吾身”,时时检点自己所言所行是否符合公务人员的身份,防微杜渐,注重养成,特别是在无人监督时,慎独自律,洁身自好。
要管住小节,时时以党纪国法告诫自己,用廉洁原则来要求自己,特别是在面对名利诱惑时,谨慎用权,经受考验,牢牢绷紧以德从政之弦.要用高尚的精神激励自己,宏伟的事业鞭策自己,奋发进取,争创一流,特别是在取得成绩或遇到困难时,再接再厉,破难而进,不断砥砺革命意志,树立起市监人的良好从政形象。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公务人员,如何坚守入职前许下的承诺:忠诚于自己从事的市场监管事业。
个人的体会就是要始终保持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作风,自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正确看待自己的身份,诚心诚意接受人民监督,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地为促进国家的食品安全事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高职单招语文模拟试题
高职单招语文模拟试题1.正确答案为A。
改写:以下词语中标注的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是哪一组?2.正确答案为A。
改写: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哪一组?3.正确答案为C。
改写:请在下列句子的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词语,使句子通顺。
4.正确答案为D。
改写:以下哪个成语的使用不正确?5.正确答案为A。
改写:以下哪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规范?6.正确答案为A。
改写:以下哪个句子中使用了错误的修辞手法?D.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夸张)改写:小事情不必太在意。
7.下列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改为:下列划线词语使用错误的是()。
A、远处建筑物美轮美奂,十分壮观。
改写:远处的建筑物非常漂亮,很壮观。
B、他写作XXX不加点,卷面混乱。
改写:他写作文不打标点,卷面很乱。
C、夫妻之间应该相敬如宾,互相尊重。
改写:夫妻之间应该互相尊重,相敬如宾。
D、XXX把捡到的钱还给了同学,这种拾金不昧的品质值得研究。
改写:XXX把捡到的钱还给了同学,这种诚实守信的品质值得研究。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改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的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改写: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冤案迟迟得不到公正的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败坏。
B.“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和欧洲经济的萎缩,一些国际基金组织为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将目光转向亚洲尤其是中国这个日益扩大的市场。
改写: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和欧洲经济的衰退,一些国际基金组织为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将目光转向亚洲,尤其是中国这个日益扩大的市场。
C.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
改写: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的进程。
D.澳大利亚人麦士几十年来在许许多多厕所的门上画了彩画,给人们增添了生活情趣。
他去世后,群众虽然怀念他,但是艺术界却不把他列为艺术家。
让阅读成为快乐的事:从政者更该发现国学的魅力
让阅读成为快乐的事:从政者更该发现国学的魅力“半部《孙子》得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些话绝不是空穴来风,古人在探索与实践之中积累经验,著书立说,指导后来人,后来人从书中习得知识,运用到实际之中,这样意识指导之下的实践,出现的偏差,也好过茫茫然不知方向。
古人也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四书作为经典,但一律照搬,缺了自身思考,倒不如不读。
由此,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书,并且思考,能够消除迷惑,增长智慧。
而从政者,无论是基层公务人员还是国家首脑,能在繁忙公务之中抽出时间阅读,研读一番四书五经,不仅提升自身修养,对工作也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因为福利待遇、国家政策等原因,对公务人员的要求日益增多并更加严格,尤其是年轻的基层工作者,难免心有不平,工作中受挫难以心平气和,来自领导和群众的压力、自身修为的不足、能力的限制等等,都有可能使年轻人陡升拔剑四顾心茫然之感。
这些都是人之常情。
而阅读,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单是一部论语,有学而篇,像慈爱的良师轻声跟你说怎样学习、怎样摆正学习态度,有为政篇,像处事老道的益友,夜灯下和你分享工作经历、分享将工作做得更好的秘诀,有里仁篇,像一位学者高人三言两语令你明白君子为仁、修身之道,有子路篇等人物札记,如同列出一单模范榜样,在他们身上看到自身的不足并能懂得修正。
而诗经,悉心读下去,一幅幅民生百态图画般展开在眼前,仿若置身其间。
从政者从中习得四农有时,习得民之多艰,能体会黎民百姓的苦与乐。
国学提上台面成为潮流有十多年了吧,自央视开了《百家讲坛》,国学爱好者越来越多,读书是一件享受的事情,放下功利性,习得的知识会在不知不觉之中改变一个人。
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
从政的人,不免染上些习气、不免愤愤然,花样繁多的娱乐使人们沉浸于逸乐,难得静下来阅读,加上带来的变化不能立竿见影,也使得很多人半途而废。
而事实呢,当阅读变成一种习惯,当理智思考替代浮躁迷惘,真切感受到“书中自有黄金屋”,感受到阅读本身的魅力,整个人也就沉静下来,一个在生活中善于思考、炼出一颗仁爱之心的人,又怎么会做不好工作呢?香奈儿艺术总监卡尔·拉格斐在纪录片《时尚大帝》中说,我不能一直面对人群,不能一直生活在闪光灯之下,我需要独处,我离不开阅读,不读书会使我抓狂。
“读书做官”古今谈
人们谈到“读书做官论”,总要追溯到孔夫子的“学而优则仕”。
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学而优则仕”语出《论语-子张》,原文是:“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可见,说这话的人并非孔子,而是他的学生子张。
当然这句话被收入《论语》,也肯定是体现或者说符合孔子的思想的。
“学而优则仕”这一观点,历来有诸多不同解释。
最流行的解释非“读书读得好了就可以去做官”莫属了。
但这种解释,却无法理解前半句“仕而优则学”,因为按照下半句的解释,前半句应该解释为“当官当得好了就可以去读书”,而这在逻辑上是无法讲通的。
把前后两句话联系起来看,就不难发现世俗的理解有很大的问题。
问题出在哪里呢?主要是出在对“优”字的理解上。
这里的“优”字,不是“优良、优秀、优异、优胜”的意思,而是指“有余力”。
这样一来,全句意思就豁然开朗、顺理成章了。
这样说有什么根据呢?当然是有的。
《说文人部》:“优,饶也。
”可知“优”的本义是丰富、充足、宽裕,后来才引申指优良,与“劣”相反。
宋代朱熹《论语集注》对此的解释就是:“优,有余力也。
仕与学,理同而事异,故当其事者,必先有以尽其事,而后可及其余。
然仕而学,则所以资其事者益深;学而仕,则所以验其学者益广。
”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对此的解释是:“《说文》:优,饶也。
饶,余也。
言人从事于所当务,而后及其余,不泛骛也。
”今人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把子夏的话译为:“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
”大抵是不错的。
但把“学”直译为“学习”,还欠准确。
在笔者看来,“学”,在这里指的是“学问,做学问的人”,全句应该译作:“从政的人,有余力了才(可以)去做学问;做学问的人,有余力了才(可以)去从政”,更为恰当一些。
子夏在这里强调的是什么呢?显然不是读书、学习、做学问与做官、从政的因果关系,而是说从政的人和做学问的人都要首先立足于本职,从政的人要首先把政务处理好,做学问的人要首先把学问研究好,然后才能去考虑其他。
读书思廉与廉洁从政
SI ANG M ANT XI AN
读书思廉与廉洁从政
◎刘伟芬
温 黧谶
的人格 、正确 的价 值观 , 就可 能 因 “ 不
全 ” 而缺 乏 良好 的 定 力 , 失足 跌 人 利
不 断 提 升 自我 ,完 善 自我 。要 读 “ 科
学” 之 书 ,提 高修 养 。将 读 书 学 习 作
学 习如 何 牢 记 使 命 、忠 于 职 守 的 大 局
习、善 于 交 流 ,形成 浓厚 的学 习风 气 。
深 化 作 风 建 设 ,依 靠 严 明 纪 律 ,做 妇 下 属 的教 育 、监 管 、 问 责 工 作 。 发 功
观 念 ,学 习心 系群 众 、亲 民爱 民 的 公 仆 精 神 ,学 习创 先 争 优 、追 求 一 流 的 进 取 精 神 ,学 习爱 岗敬 业 、默 默 无 闻 的 奉 献 精 神 ,始 终 关注 人 民群 众 的根 本 利 益 ,激 发 比学 赶超 的激情 和 动 力 , 在 平凡 岗位 上 作 出突 出贡献 。要 读 “ 贪 官” 书 , 之 闻者足 戒 。贪 官腐 化 的原 因 , 主 要 是 丧 失 信 念 、 交友 不 慎 、荒 废 学 习等, 贪欲 膨 胀之 后 , 一发 不 可收拾 。 就 前 车之 覆 ,后 车 之 鉴 ,要 自重 、 自省 、 白警 、 自励 ,抵 挡住 各 种物 欲 的 诱惑 、 腐 朽 思 想 的 侵 蚀 。 在 读 腐 败 典 型 时 切
“ 准” 不 ,将之 “ 内化 于心 ” ,以准 则 为
辨 是 非 , 以 “ 临 深 渊 、如 履 薄 冰 ” 如
的态 度 来 对 待人 民赋 予 的权 力 ,常 思
贪 欲之 害 ,防微 杜渐 ,干 净干 事 。
男儿读书,本为致君文言文翻译
男儿读书,本为致君文言文翻译男儿读书,本为致翻译:我们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替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利。
本句出自林则徐的家训“致君泽民”的为官之道训诫。
林则徐对为官子弟的教育很是重视,他不仅教他们报国恤民,而且给他们以政务、处世经验的传授,以培养其从政、立世能力。
林则徐告诉儿子出仕做官不应为了利禄、权位,而是为了“致君泽民”。
他对儿子说:“官虽不做,人不可不做”;“男儿读书,•本为致君泽民。
……服官时应时时作归计,勿贪利禄,勿恋权位。
”林则徐的长子林汝舟少年得志,二十多岁就在京居官,深受官场不良习气影响,过于骄傲、圆滑,林则徐便提醒儿子要谨慎做人做事。
他在《训长子汝舟》的信中,批评林汝舟“阅历深而才学薄,虽折桂探杏,而实学实浅。
居京三年,所学者全官场习气。
根柢未固,斧斤已来。
”然后,又结合自己五十年的从政经验教训对儿子进行教育,•要儿子扎实为学为政,不要虚浮,贪图官位虚名。
他在另一封《致林汝舟》的信中说:世道险恶,不亚于大海上的汹涌波涛,如果自己不胸有成竹,立定脚跟,必不免为之席卷而去。
因此,他告诫儿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应该谨慎择友、交友。
他在信中,还以自己五十年的阅历嘱告儿子,为人处世“应息息谨慎,步步为营”。
如果自己的才学不足而希望侥幸成功,或者实力不及而想逾越等级,又或是胸无主见,这样的结果就像盲人骑瞎马,祸患随时都可能降临头上,甚至连旋转脚跟的时间都没有。
在总督云南期间,汉族和回族之间经常发生械斗,林则徐认为这与朝廷及地方官员对回族人民的歧视政策有关,并且将这种见解写在给朝廷的奏折中。
林则徐还将这些看法告诉从政的儿子林汝舟,目的显然是对儿子进行为官之道的间接教诲。
信中说:“从前入手时,原不必专指回民为匪,今中外并为一谈,滇中有折,注语上无不曰‘回匪’,曰‘回务’”。
他反问道:为土匪者难道仅有回人而无汉人吗?官员们的奏折中使用“回匪”、“回务”这种词语,好像汉人中没有匪人似的。
为政为学的感悟和体会
为政为学的感悟和体会咱中国人常说,“学而优则仕”,从政和为学,那可都是很重要的事儿呀!从政就像是在大海中航行,得有明确的方向和坚定的信念。
你得清楚自己要驶向哪里,要为大家带来什么。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就好比划船,你得掌握好力度和方向,不然船就容易跑偏咯!想想看,要是一个当官的不知道自己该干啥,那不是乱套啦?所以啊,从政得有责任感,得时刻想着老百姓,就像船长得对船上的乘客负责一样。
为学呢,就像是在挖宝藏。
你得不停地挖呀挖,有时候可能挖了半天啥也没有,但你不能放弃呀!说不定下一次就能挖到宝贝啦。
学习的过程就是这样,充满了未知和惊喜。
而且呀,学习可不能死脑筋,得灵活点儿,就像孙悟空一样,有七十二变,啥情况都能应对。
你要是死读书,那就像只知道埋头苦干的老牛,可能走了不少路,但没收获多少。
从政和为学其实也有相通的地方呢。
你想想,当官的要是没点学问,能行吗?那不是瞎指挥嘛!而做学问的人要是不了解社会,那他的学问又有啥用呢?就好像是在空中飘着的云朵,好看是好看,但不接地气呀!所以呀,从政的人要多学习,为学的人也要多关心社会。
咱再打个比方,从政就像是盖房子,得根基稳,结构牢。
你得有扎实的政策知识,了解老百姓的需求,这样盖出来的房子才能坚固耐用。
而为学呢,就像是给房子装修,得有品味,有内涵。
你得有深厚的学术素养,能给社会带来新的思想和理念,这样装修出来的房子才能让人眼前一亮。
从政的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这时候就得像战士一样勇敢面对。
不能退缩,不能逃避,得迎着困难上。
而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遇到难题呀,这时候就得像侦探一样,细心分析,找出答案。
咱中国人讲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从政和为学不就是修身和治国的重要途径嘛!你要是不好好从政,怎么能为老百姓谋福祉呢?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又怎么能有能力去从政呢?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呀!所以呀,不管是从政还是为学,咱都得认真对待,用心去做。
不能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政从正来,智从知来,财从才来,位从为来
政从正来
从政者,为官者,为人要有正知正念,处事要公平公正。心正才能念 正,念正才能行正,行正才能事正。积极履职,不谋私利,贪污腐败以权 谋私的路不会长久。为官者为人正且尽职尽责,上级就会赏识,下级更愿 意追随。
智从知来
知从何来?知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自己感悟 而来。一言以蔽之,知识来自阅读和见闻,经过思考和提炼,转化为智慧。 读书明理,养成读书的习惯,逐渐使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Fra bibliotek财从才来
通常来说,一个人的财富来自于他的才能。这个才能可能是专业才能, 也可能是管理才能、经营才能。在上述三种才能之上,是思维能力,即洞 悉本质、把握规律的能力。无论什么才能,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都要靠后 天培养,靠勤奋,靠磨砺。在正确的方向下,扩展智慧,转变思维,提升 能力,一定会走上财务自由之路。
位从为来
一个人地位的高低,跟他的作为有关。交给你一件小事,办漂亮了,表 现出色,领导才会放心把大事交给你去办,也就会给你更大的位置与舞台。 做事有担当、再难不退缩。有为才有位,有位才会更有为。
在职场中,为人正直,立场坚定,处事公平,阳光正面,不断累积智慧, 提升自己的才能,敢于担当,勇于负责,追求卓越,一定会成为受人尊敬 的职场达人!
南怀瑾中以政为德譬如北辰众星拱月中的赏析
南怀瑾中以政为德譬如北辰众星拱月中的赏析
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以德。
古人讲,“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读书即是立德”,说的都是这个道理。
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
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要不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廉、为政以民。
是一切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目的。
这是中国人本主义的政治观,也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的出发点。
所谓“修齐治平”,首先强调的就是个人的“修”。
在中国古人看来,政治体系设计得再精妙严密,最终都必须要落实到具体个人。
所以,个体的修养水平是基础和前提,只有能“修其心治其身”的人,才具备为政的基本素养,也是从政前的准备。
这种政治观,是以人为中心,所谓“人本主义”,是值得读者深入思考的。
关于政治读书心得体会
关于政治读书心得体会读书能够让我们开阔视野。
你知道关于政治读书心得是什么吗?接下来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政治读书心得,供大家阅读!关于政治读书心得篇1通过近一段时间来对两个《条例》原文逐字逐句的认真学习,使我们再一次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是切实搞好本次两个《条例》专题纪律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目的。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廉洁从政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
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不仅要有愿望和热情,更要有过硬的本领。
我们必须把自己担负的任务使命联系起来,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积极进取,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在具体岗位上切实提高执政为民的本领。
认真学习,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为民、务实、清廉”要求。
这不仅是个人行为,个人需要,更是社会责任;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进步,更关系到党、国家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
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学好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努力提高领导和创新能力,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决策,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才不会偏离执政为民的轨道。
当前最根本的就是要扎扎实实做好工作,以实际行为去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才能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本文来源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提高科学决策能力的根本目的。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作出任何决策,都要把实现和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必须时刻牢记,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的每一项决策都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
决策的范围越来越宽,面临的情况就越来越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防止盲目决策。
要以改革促进发展,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
要抓大局、抓大事、抓主要矛盾,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重点内容牢记心中,努力保证我们的决策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多办利民之事,做名副其实的人民利益代表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与从政
爱读书,从政才有底气。
当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没有统一的模式可用,不少领导干部都面临“本领恐慌”问题。
读书学习就是克服“本领恐慌”的有效途径。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每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都有局限性,而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遇到难解的问题,大都可以从书中寻找答案或受到启发。
面对现实问题,领导干部从书中汲取先进的理论、丰富的智慧、科学的方法后,就能结合工作实际,因地制宜,从无从下手到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从一知半解到触类旁通,从举棋不定到坚定前行,从而迅速打开工作局面。
现实中,很多优秀的领导干部在困难面前,总能气定神闲,游刃有余,就是因为他们书读千卷后,“胸中自有雄兵百万”。
爱读书,从政才有眼界。
没有广泛涉猎、成为知识上的“杂家”,就难以成为工作上的“赢家”。
当前,领导干部普遍在多岗位履职,但不论是哪个领导岗位,都具有综合性强、系统性强、协调性强的特点,都需要多方面的知识积累。
然而,有的领导干部眼光只在三寸之间,以为读书无用、读书见效慢、读书误事;有的认为自己经验丰富,闭着眼睛就能过河。
殊不知,没有“极目楚天舒”的视野,就不可能有“一览
众山小”的高度。
经常读书,广泛涉猎文、史、哲、艺、科技、法律等各方面知识,成为知识的“杂家”,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时,就能站位高、看得准,抽丝剥茧,抓住关键,更有效率、更有水平地解决问题。
现实中,不少优秀的领导干部在面临困难和矛盾时,总是比别人看得更远、想得更深、悟得更透、理得更清、做得更好,就是因为他们养成了手不释卷的良好习惯。
爱读书,从政才有门道。
没有“仕者必为学”的高追求,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内在规律、提高效率的新途径、破解难题的好方法。
固然,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是个好方法,但囿于时间、精力限制,领导干部不可能走遍每个角落,不可能全知全会。
这就告诉我们,掌握工作的规律,大部分来自学习。
“究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任何工作要取得成效,都必须按规律办事,这是做好工作的逻辑起点。
现实中,很多领导干部工作做到了“谋划时心中有数、行动时节节取胜”,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爱读书,学会了“拿来主义”,通过书本快速掌握了规律。
爱读书,从政才有情操。
没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情怀,就不可能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境界。
当今社会,领导干部附庸风雅者有之,夸夸其谈者有之。
究其原因,就是身上缺乏为官从政的品格和内涵,喜欢“嘴尖皮厚腹中空”式的卖弄与作秀。
“治天下者先治己,治己者先治心”,读书就是治心的
过程。
在书中,我们可以感怀志存高远、厚德载物的人生追求,感悟海纳百川、胸怀天下的胸襟气魄,感受夙夜在公、一心为民的人本情怀,感触刚正不阿、廉洁自律的一身正气。
现实中,不少优秀的领导干部,他们的人格魅力不仅感染了身边的同事,而且形成了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就是因为他们长期坚持读书修身养性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