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学数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共3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标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1-10单项选择,11-15多项选择)(30%)
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C)的过程。
A、交往互动
B、共同发展
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B)。
A、教教材
B、用教材教
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数学思考
B、过程与方法
C、解决问题
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A)不同程度。
A、学习过程目标
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
5、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C)
A、成绩
B、目的
C、过程
6、“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A)次。
A、一
B、二
C、三
D、四
7、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C)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C)。
A组织者合作者作者
B组织者引导者
C组织者引导者合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A)的过程。
A、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
B、主动和被动的生动活泼的
C、生动活泼的被动的富于个性
10、推理一般包括(C)。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1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
需要,使得:(BC)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AB)之上。
A、认知发展水平
B、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C、兴趣
13、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ABC)。
A、基础性
B、普及性
C、发展性
D、创新性
14、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ABCD)。
A、建立数感
B、符号意识
C、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D、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15、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ABC)关系。
A、过程与结果
B、直观与抽象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二、填空题。
(45%)
1、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2、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4、在各学段中,《标准》安排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5、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
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
式。
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6、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
7、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来数据分析观念,了解随机现象。
8、“综合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是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
9、《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10、《标准》中所提出的“四能”是指: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1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
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三、简答题。
(25%)
1、简述《标准》中总体目标四个方面的关系?
答: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
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
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
这四个方面的目标。
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
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学
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2、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与数量;能在具体的情境
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
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主要体现在:1、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和学生
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
2、在
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
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4、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答: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
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
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
发展。
启发式教学是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关系的有效途径。
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小学数学课标测试题(二)
一、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
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的、()的、()
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
经验基础之上。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与()。
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5、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地发展。
6、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与()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7、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和()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
8、《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等四个学习领域。
二、选择(1-10题为单选题,每小题 1.5分,11-15题为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5分)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联系生活学数学
B.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达到和谐发展的三维目标是()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
C.教师成长
D.情感、态度、价值观
3、下列对“教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A.教学即传道、授业、解惑
B.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试误”
C.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独立的过程
D.教学的本质是交往互动
4、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过程。
A.交往互动
B.共同发展
C.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5、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A.教教材
B.用教材教
6、《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的动词。
A.过程性目标
B.知识技能目标
7、各科新教材中最一致、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
A.强调探究性学习
B.强调合作学习
C.内容密切联系生活
D.强调STS课程设计思想
8、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不包括()
A.学生是发展的人
B.学生是自主的人
C.学生是独特的人
D.学生是独立的人
9、在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A.认知内驱力B.学习动机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10、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学习后应该()
A.及时复习
B.及时休息
C.过度复习
D.分数复习
11、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的过程。
A.生动活泼的
B.主动的
C.富于个性
D.被动的
12、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之上。
A.认知发展水平
B.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
1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标准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A.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B.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C.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4、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B.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15、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
A.数感
B.符号感
C.空间观念
D.统计观念
E.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
三、简答(每小题6分,共30分)
1、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2、三个“不要”指的是什么?
3、新时期下教师应如何进行自我反思?
4、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策略是什么?
5、小学数学教师自我反思的一般形式有哪些?
四、论述题(第一小题8分,第二小题11分,共19分)
1、小学考试就应这样,重点不在于“考”而在于“试”,不应成为甄别与选拔的“考具”,而应成为激励与进步的“试纸”。
“考”,有上对下的压力,学生无选择,更多地是被动与紧张;“试,”有下对上的努力,学生有选择,更多是主动和快乐。
对这种观点,你认同吗?谈谈你的想法。
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要谈谈如何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答案:
一、填空(每小题1分,共26分)
1、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现实、有意义、富有挑战性
3、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4、基础性、普及型、发展性
5、全面、持续、和谐
6、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7、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路、解决问题、情感态度
8、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
二、选择题(单选每小题 1.5分,多选每小题2分,共25分)
1-5、CBDCB6-10、ACBAA11、ABC12、AB13、ABC14、AB15、ABCDE
三、简答(每小题6分,共30分)
1、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1)、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2)、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3)、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4)、重视评价结果的处理和呈现。
2、三个“不要”指的是什么?
(1)、情节不要太多;(2)、环节不要太细;(3)、问题不要太碎。
3、新时期下教师应如何进行自我反思?
(1)、在教学实践中反思;
(2)、在与他人交流评价中反思;
(3)、在与学生交流评价中反思。
4、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策略是什么?
(1)、分项评价;(2)、激励评价;(3)、跟踪评价;(4)、延迟评价;(5)、协商评价。
5、小学数学教师自我反思的一般形式有哪些?
(1)课后备课;(2)教学后记;(3)教学诊断;
(4)反思日记;(5)教学案例;(6)观摩分析。
四、论述题(第一小题8分,第二小题11分,共19分)
1、小学考试就应这样,重点不在于“考”而在于“试”,不应成为甄
别与选拔的“考具”,而应成为激励与进步的“试纸”。
“考”,有上对下的压
力,学生无选择,更多地是被动与紧张;“试,”有下对上的努力,学生
有选择,更多是主动和快乐。
对这种观点,你认同吗?谈谈你的想法。
答案:关于“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两段
很重要的论述。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
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从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
由此可见,考试评价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为此,小学数学发展性考试评价应以
课程标准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数学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思考
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思维方法和数学交流等方面
的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发掘学生的潜能,建立自信培养情感,推动师生共同发展。
2、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要谈谈如何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答案: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
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
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
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
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
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
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
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
本学段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
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3)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十分广
泛的应用,在本学段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学段的教
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
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课标测试题(三)
一、填空题
1.第一学段知识技能目标要求学生,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在具体情境中,能进行简单的(估算)。
2、第一学段知识技能目标要求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
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3、第一学段知识技能目标要求学生,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4、第一学段知识技能目标要求学生,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5、第一学段知识技能目标要求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二、简答题
1、简述第一学段学生“情感态度”目标具体要求有哪些?
答:(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
密切联系。
(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2、第一学段“数学思考”方面的目标要求是什么?
答:(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2).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4).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3.简述第一学段对学生“问题解决”目标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4、简述第二学段对学生“数学思考”目标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
受随机现象。
(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
(4).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5、简述第二学段对学生“问题解决”目标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
(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6.简述第二学段对学生“情感态度”目标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