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B.克已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已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2.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3.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D.“天人感应”理论4.“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蕴涵着A.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B.墨子的“兼爱”思想C.庄子的辩证法思想D.韩非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思想5.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6.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勇敢是怯懦和卤莽的中道,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
”请你判断有类似思想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应当是:A.老子B.孔子C.墨子D.庄子7.孔子路过泰山,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
询问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虎吃了。
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搬迁,妇女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
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苛政猛于虎也!”。
由此,他提倡A.已所不欲,勿施于人B.人而不仁,如礼何?C.为政以德D.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8.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在周朝的力量衰朽已久,社会动荡和文化变迁威胁着周的国祚之时,孔子成了周朝政治秩序最伟大的捍卫者。
孔子的下列主张,能够说明他是周朝“捍卫者”的是A.“为政以德”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因民之所利而利之”D.“上好礼则民莫不敢不敬”2.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他们批判的是A.墨家的兼爱思想B.法家的法治思想C.儒家的仁政思想D.道家的无为思想3.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
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
这说明当时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B.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4.道家思想中其实一直有:“背反”式憧憬——其欲将社会各种制度全部推倒的冲动,只表明它对现实社会深怀绝望而并不意味着真的就希望人类社会横遭毁灭。
这反映了道家A.对国家统一安定的强烈渴望B.对“无为而治”政治的向往C.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悲观态度D.对“小国寡民”社会的追求5.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
这主要说明了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D.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国家政权6.《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文中的“他们”指的是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7.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栏目出了这样一道题,“□□道:‘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问□□应该是哪位思想家?A.孟子B.墨子C.韩非子D.老子2.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
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诈谋的国君。
这位思想家秉承的理念是A.克己复礼B.兼爱非攻C.无为而治D.以法治国3.西周时期的城市建置等级比较明显,天子的都城规模必须大于诸侯的国都规模。
战国时期,齐都临淄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和最为繁华的商业都会,齐国国君在此设立稷下学宫,吸纳各学派人才,学术氛围浓厚、思想自由。
材料反映的最主要信息是A.传统的礼乐制度遭到破坏B.城市的经济文化功能逐渐增大C.百家争鸣促进了经济发展D.个体商人及私人讲学已经出现4.“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
下列表述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有教无类④维护周礼,尊卑贵贱有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
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与法。
这说明当时A.荀子在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B.当时出现了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6.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6月月考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它“不仅降低了地方割据的威胁,还使得国内原来联系松散的各个地域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材料所说的“它”是A.分封制B.宗法制 C.郡县制D.郡国制2.中国古代“纳谏”好像含有限君权的因素,但实际上所谓“纳谏”离开君主的主导就无法运转,因为劝谏最终依赖于君主的德行。
据此可知,中国古代A.君主纳谏的结果是限制君权 B.劝谏是官僚享有的权利C.君主纳谏的前提是维护君权 D.官僚劝谏约束了君权3. 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
出现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削弱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4. “士的地位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在社会流动中,成为上下升降的汇聚之所,观念转变也较快。
”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 察举征辟制导致知识分子最善于接受新思想B. 九品中正制促成士中大部分成为社会的上层C. 科举制为知识分子的上升提供制度性途径D. 农民起义式的社会流动使知识分子不能上升5.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
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A.倾销鸦片B.传播宗教C.输出资本D.打开市场6.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战胜国“不满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B.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C.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D.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7.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积极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上述材料认为,百家争鸣出现的文化觉醒,最基本的原因是A.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B.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C.社会形成重文轻武的氛围D.教育不发达造成人才奇缺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有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3.对漫画《思想家的话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三人是儒家思想家B.他们的主张都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C.他们的主张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D.他们的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一位先秦思想家这样评论两位政治人物:齐桓公致力联系诸侯,设法合作维系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守正道的国君。
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行天子的礼仪,是个诈谋的国君。
这位思想家秉承的理念是A.克己复礼B.兼爱非攻C.无为而治D.以法治国5.道家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表明他A.强调“大一统”B.推崇法的作用C.主张顺应自然D.相信天人感应6.战国时期有人认为:“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
”由此,他主张治国应该A.民贵君轻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7.《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蒋传光在《略论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治”秩序》中指出:宋明理学又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
……具有浓厚宗教性的“礼”与统治者所宣扬的“天命信仰”“王权神授”相结合,同时也就上升为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从精神上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的官方意识形态。
由此可见宋明理学①以“礼”为核心,构建新儒学体系②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发展③通过强化伦理道德来巩固统治④使儒学上升为正统思想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2.下列各项中属于达尔文进化论内容的是①一切生命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②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③穷人是命运悲惨的弱者,富人是上帝选择的强者④生物不是不变的,而是会发生变异的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3.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对科学提出了迫切要求B.伽利略、开普勒等人的研究已有相当坚实的基础C.牛顿个人具有的伟大天才和所作出的巨大努力D.同时代的众多科学家的协同一致、通力合作4.中国古典文学领域群星灿烂,成就辉煌,不同时期的文学形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中①《离骚》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②汉赋反映了大一统时代恢弘的文化气度③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④明清小说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文化心理需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②③④5.我国古代在天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国古代天象观测记录,是世界公认最悠久最系统的B.《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C.石申用赤道坐标记录了八百多颗恒星的位置D.郭守敬创制了先进的天文观测仪----浑仪6.关于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描述,正确的是A.《九章算术》大约成书于西汉B.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国家C.中国古代的计算工具,早期采用的是算盘D.唐朝时期,珠算应用得到普及和发展7.18世界的启蒙思想家可以把苏格拉底视为先驱和战友是因为A.苏格拉底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B.苏格拉底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C.苏格拉底发现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价值D.苏格拉底是“哲学的创造者”、“智慧”的化身8.下面是1937-1945年侵华日军伤亡人员统计图,下列对其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日军伤亡比国共两党军队的要重B.相持阶段日军被迫放弃大规模进攻C.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之一D.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战的中流砥柱9.1861年前,清政府处理涉外事务的机构主要是理藩院和礼部,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以处理外交事宜。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2.《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A.维护周礼B.实行仁政C.强调教化D.为政以德3.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
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A.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B.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C.韩非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4.梁启超曾这样评价孔子:“吾将以教主尊孔子。
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信徒。
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
”这主要反映。
A.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B.儒家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C.儒家学说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D.儒学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作用5.“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
”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A.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C.法家、墨家D.墨家、道家6.下列古代思想家的观点,哪些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有一定合理成分和值得借鉴()①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墨子:“兼爱,非攻”③韩非:严刑峻法,残酷镇压④孟子:“民为贵”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7.孟子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一思想的进步之处在于()A.阐发以柔克刚的方法论B.促进天人关系的体系形成C.希望利用道德改造自然D.将人际关系的规范义理化8.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
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
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A.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B.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D.形成“天人合一”的哲学观2.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
……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
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
这里的“反动”是指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3.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
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
”这表明德清禅师()A.提倡儒、道、佛三教合一B.认为儒、道、佛三教相互矛盾C.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D.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典籍4.隆兴元年,朱熹对宋孝宗进言:“陛下虽有生知之性,高世之行,而未尝随事以观理,即理以应事。
是以举措之间动涉疑贰,听纳之际未免蔽欺,平治之效所以未著。
”下列观点与这一言论思想一致的是A.“大学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B.“存天理,灭人欲”C.“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D.“学者须先立志”5.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
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
这说明当时A.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B.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C.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D.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6.黄宗羲认为:“然则其(封建国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高二历史6月月考试题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6月月考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它“不仅降低了地方割据的威胁,还使得国内原来联系松散的各个地域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材料所说的“它”是A.分封制B.宗法制 C.郡县制D.郡国制2.中国古代“纳谏”好像含有限君权的因素,但实际上所谓“纳谏”离开君主的主导就无法运转,因为劝谏最终依赖于君主的德行。
据此可知,中国古代A.君主纳谏的结果是限制君权 B.劝谏是官僚享有的权利C.君主纳谏的前提是维护君权 D.官僚劝谏约束了君权3. 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无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
出现这一现象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削弱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4. “士的地位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在社会流动中,成为上下升降的汇聚之所,观念转变也较快。
”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 察举征辟制导致知识分子最善于接受新思想B. 九品中正制促成士中大部分成为社会的上层C. 科举制为知识分子的上升提供制度性途径D. 农民起义式的社会流动使知识分子不能上升5.中英《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五口作为通商口岸,其中“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且临近富饶的江浙”。
英国选择这些城市作为通商口岸的主要目的是A.倾销鸦片B.传播宗教C.输出资本D.打开市场6.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战胜国“不满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A.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B.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C.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D.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7.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
”《四库全书总目》中这段话体现的史学原则是①秉笔直书②言必有据③论从史出④以小见大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2.在“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书房内有一块匾额,匾额上有“正、清、和”三个大字,这三个字体现了老先生对传统文化的崇尚。
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A.正、清、和分别是道、佛、儒的精神内涵B.正、清、和分别是法、佛、道的精神内涵C.正、清、和分别是儒、道、佛的精神内涵D.正、清、和分别是墨、道、法的精神内涵3.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文明史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贤者曾留下睿智的言论。
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符合的是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之人之父”。
要“知行合一”。
乙:“工商皆民之本”。
“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辟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
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王阳明、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C.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D.王夫之、程颐、王阳明、顾炎武4.下图a、b、c、d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
对四个阶段分析不正确的是A.a:秦朝时儒学陷入低潮B.b:西汉“独尊儒术”,其他学派消亡C.c:魏晋南北朝隋唐时儒学受冲击D.d:明末清初时儒学正统思想受到冲击5.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董仲舒神化君权②黄宗羲强调民本③孟子倡导以德治国④都没有超越“君主”这一思想范畴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6.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史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
郭沫若释“美金”、“恶金”分别指青铜和铁器。
与郭沫若得出这一结论相匹配的历史事实是战国时期()A.青铜主要用作武器;铁器已应用于农业生产B.青铜颜色亮丽;铁器颜色深暗C.青铜高贵,宜作武器;铁器低贱,仅作农具D.青铜质地坚硬不易酸化;铁器质地粗糙且易锈蚀2.春秋战国时期,子产在郑国铸刑书,临终前对他的继任者说:“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由此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A.子产主张德政,宣扬儒家思想B.子产的治国理念违背时代潮流C.子产主张严刑峻法D.子产最早提出了民本思想3.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在江南地区出现儒贾、贾儒。
儒贾相通的社会趋势的出现说明()A.印刷术的进步促进商业繁荣B.经济发展加快社会阶层流动C.商人成为儒学主要传播者D.富家子弟厌恶科举弃儒从商4.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中已经断绝。
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
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由此可知宋代理学对儒学有所发展的是()A.继承“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B.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C.回归孔孟之道,使儒学思辨化并形成谱系D.否定汉代以来的儒学5.清初,江西、江苏、福建等省,“佃田者不输租”已经“积以成习”,地主在出租土地时,往往要求佃农缴纳押金,租约期满再行返还。
这从侧面说明()A.人身依附关系减弱B.佃农风险意识增强C.江南小农经济衰退D.清初土地兼并严重6.1948年,一批物资上贴有下面标签。
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现象是()A.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署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大西洋公约》的缔结D.经济互助委员会的成立7.“英国也许因为温和渐进,容易被人批评为不深刻。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14—15学年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命题人:李梅)考生须知:1、本试卷范围为必修一专题一至专题六第二节和选修一。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姓名、考号。
3、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须上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4分)1、“卿大夫朝考其职,昼讲其庶政,夕序其业,夜庀其家事而后即安。
”《国语》里的这一记述表明卿大夫()A.在所处的诸侯国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由所在诸侯国的国君考察其才德而任命C.在其“家”内,世代掌握所属都邑的军政大权D.是西周、春秋时国王、诸侯及士所分封的臣属2、“中国人总是作为他家庭中忠诚的成员生活着,非常关心亲族关系,对于辈分、男女性别和身分的区别很是敏感,从古代起,女儿都是嫁到别家去,儿子则将媳妇娶进自己家里。
”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体现了宗法制等级森严及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特点B.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权力的分配C.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的团结及内部的稳定D.体现了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3、《资治通鉴》记载了唐代宰相刘祎之的名言“不经风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天子之命)”。
这体现了()A.唐代政治的民主进步性B.决策中枢的分权制衡性C.统治之道贵在外儒内法D.君主专制政令不够通达4、中国古代为有效应对水患和北方游牧民族侵扰,被迫采取严格的指令性社会管理方式,并以儒家、法家等学说来论证这种社会管理方式的合理性,以强化指令性管理。
这种“指令性社会”指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中央集权制5、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杨继业是前方打仗的将军,本应该具有较大的自主权,但是却受到皇帝、▲、主帅和监军等多方面的制约,只能绝对服从,不得应变,最后战死沙场。
文中“▲”应该填写的内容是()A.枢密使B.知州C.丞相D.通判6、“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说:“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
……盖周时以嫡庶长幼为贵贱之制,商无有也。
故兄弟之中有未立而死者,其祀之也与己立者同。
”这表明A.周代全面继承了商代的承继制度 B.周代的承继制度比商代更合理C.周代在承继制度上确立了嫡庶差别 D.商代完全采取兄终弟及的承继制度2. 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A. 生产力的发展B. 生产关系的发展C. 诸侯争权夺利D. 井田制的破坏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 B.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C.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 D.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4.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
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A. 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B. 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 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D. 他像以前的诸侯一样拥有封地5.《通典》记载:阳嘉元年,尚书令左雄改察举之制,待中张衡上疏曰:自初举孝廉,到今二百年,必先孝行;行有馀力,乃草文法耳。
今诏书一以能诵章句、结奏案为限,虽有至孝,不当其料,所谓损本而求末者也。
文中“损本而求末”的“本”是指A.孝、廉的选官标准B.门第族望的推选依据C.科举考试的办法D.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下列能证明“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一结论的有①宰相辅佐皇帝处理军国大事②诏令需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③诏书需三省六部长官共同议决④拟诏、审核和执行机构共掌国是A. ①②B. 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7.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托马斯·阿奎那和詹姆士一世关于封建专制统治的学说,不同点关键在于A.国君与上帝的关系B.国王与法律的关系C.国家与教会的关系D.王权与教权的关系2.“我们认为下列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在在人民中间成立政府……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变成损害了这些目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这段话主要体现了哪些民主思想?①三权分立的思想②平等思想③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思想④人民革命权利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3.康有为、梁启超的民主思想主要包括①“中体西用” ②依靠清王朝进行改革③建立君主立宪④实现民权⑤实行共和制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4.《权利法案》载:“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对上述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A.国王与议会商讨国家大事成为一种制度B.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C.议会权力超过王权,国王“统而不治”D.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5.华盛顿认为“新宪法至少有一点可取之处,就是采取了比人类迄今所建立的任何政府所采取的还要多的防范和其他难以逾越的措施,以防止走向暴政。
”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A.总统由选举产生B.地方分权C.立法、司法、行政权分立且互相制约D.可以通过修正案弥补宪法的不足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在中美法制建设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它们①都颁布于两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时期②都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③都是各自国家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④都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②④D.②③7.1628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迫接受《权利请愿书》。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古籍记载:战国时期“孔墨之弟子徒属,充满天下。
”其反映的现象是A.儒家、墨家垄断教育;B.教育开始普及民间;C.各国推行儒、墨思想;D.私人办学现象出现2.孔子主张社会和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德民”。
这些主张产生共同的社会背景是A.社会动荡矛盾尖锐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步发展3.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的变化,反映了秦汉时期:A.封建制度建立并日趋完善B.儒法两派之争已有分晓C.“仁政”最终取代“法治”D.封建统治思想日趋成熟4.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A.经世致用思想B.批判君主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5.下图a、b、c、d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
对四个阶段分析不正确的是A.a:秦朝时儒学陷入低潮B.b:西汉“独尊儒术”,其他学派消亡C.c:魏晋南北朝隋唐时儒学受冲击D.d:明末清初时儒学正统思想受到冲击6.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韩非子主张“法治”。
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A.社会的长期动荡不安B.代表的阶级不同C.百家争鸣的趋同现象D.所处时代不同7.下列有关近代前期的维新派思潮、民主革命思想和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B.在中国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是爱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D.是进步和爱国的思潮8.1903年2月,蒋百里在《民族主义论》中写道:“三十年来之制造派,十年来之变法派,五年来之自由民主派。
”“制造派”是指A.地主阶级顽固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9.“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汉书·艺文志序》载:“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在这里,班固说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秦末汉初时期儒、道诸说沉渣泛起C.东汉末年以后儒、释、道三教共存的出现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混乱局面2.下列思想家及主张中,对应正确的是()。
①老子:制天命而用之;天行有常②孔子: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③墨子:兼相爱,交相利④韩非子: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⑤荀子:无为而治⑥庄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⑥D.①③④⑤3.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
”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4.电视剧《老大的幸福》播出后,曾引发了一场关于幸福的大讨论,老大“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越比越憋屈;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比,越比越幸福”的观点体现了一种“知足常乐”的洒脱。
与之最为接近的思想是()。
A.孟子“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B.老子“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C.韩非“严刑峻法”的法家思想D.荀子“人之性恶”的儒家思想5.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D.民水君舟6.汉武帝大力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秦始皇大搞“焚书坑儒”,实际上这两件事的根本着眼点有着惊人的一致。
你认为这“惊人的一致”应该是()。
A.压制知识分子B.完善法律机制C.满足个人喜好D.加强君主专制7.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一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定兴三中高二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共 44 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2小题,每小题1.5分,共6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
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
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
”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2.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
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3.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是A.“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C.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4.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栗,吾得而食诸?”由此可见,齐景公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A. 解决粮食生产问题B.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C. 维护社会等级名分D. 尊重知识分子意见5. 有学者在评价中国古代某思想学派时指出:“它虽然反经验知识,反社会,甚至反对现实人生的种种欲望,但它并不是虚无主义,它只是借‘反’的方式揭示另一种智慧”。
这里是在评价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6. 汉朝建立之初,大臣陆贾经常给刘邦讲儒家经典,刘邦很反感,认为自己的天下“马上得之,安事《诗》《书》”;陆贾反问:“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刘邦听后认为很有道理,于是让陆贾撰写《新语》,讨论“行仁义,法先圣”的道理。
这反映了当时A. 儒家思想已成为统治思想 B. 有人主张用儒家治理社会C. 军事无益于维护国家统治D. 《诗》《书》已成为统治工具7. 学者葛兆光认为汉代儒学的改革,使得社会上的知识分子阶层能够代天而言,拥有一些与政治抗衡,对君主制约的权力,下列汉代儒学的主张体现了这一作用的是A. 今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群儒首B.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C.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D. 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8. 清末维新人士谭嗣同十分推崇王夫之;革命党人章炳麟改名绛(顾炎武初名绛),明白宣示他是顾炎武学说的继承者;孙中山等则抽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分发革命同志。
河北省定兴第三中学高二历史3月月考试题
定兴三中高二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共 44 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2小题,每小题1.5分,共63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
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B、秦朝C、西汉D、宋代2.下列是《史记》中西周时期重要诸侯国受封情况的记载,其中属于同一类受封对象的是①“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太王之子,丽王季历之兄也。
”②“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
”③“召公爽与周同姓,姓姬氏。
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④“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
……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封之于陈”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左传》记载“诸侯立家,卿置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材料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作用B.宗法制的作用C.郡县制的作用D.君主专制的作用4.清朝学者万斯同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材料主要说明了A.大、小宗都存在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掌控D.宗法关系是维系当时政权的纽带5.公元前403年,晋国的赵、魏、韩三家大夫废晋静公,将晋公室的土地全部瓜分。
公元前376年,周王室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这一事件,在政治上有划时代意义,主要表现为A.社会基本统治秩序遭到破坏 B.王室衰微失去对诸侯的控制C.土地国有为土地私有所代替 D.诸侯国割据混战的局面加剧6.春秋末期某人,祖先是贵族,到他这一代时己无法享有食邑、俸禄,沦落为平民,以教书为业不再享有世袭特权。
他面临此困境时的时代背景是A.周天子废除贵族特权 B.学校制度兴起C.宗法制度废除 D.“封建制度”逐渐解体7.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家”和“国”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对这种家国一体的政治造成冲击的有①宗法制;②郡县制;③三省六部制;④科举制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8.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部分后,不难看出秦朝以后中央机构分工的突出特点是A.保证了贵族的特权垄断地位 B.加强了封建中央集权统治C.儒家思想长期影响政治形态 D.提高行政效率和加强皇权并重9.“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河北高二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某学者认为:辛亥革命还只是在微弱的共和思想光环下的王朝更替。
关键不在于辛亥革命采取的理论体系,而是应该重新估价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发展速度。
根据现在的研究,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的前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以及国民的识字率都高于中国。
该观点强调的是()A.三民主义思想存在缺陷B.辛亥革命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高C.革命实际没有推动社会重大进步D.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封建制度2.明朝初期景德镇瓷器还是欧洲贵族用作炫耀的奢侈品,到了明朝后期景德镇瓷器已经成为欧洲普通人家里的日用品,其主要原因是()A.景德镇成为了瓷都B.制瓷行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新航路的开辟D.制瓷技术出现了重大改进3.秦统一后,“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这些官员A.定期朝觐皇帝B.监督监察百官C.负责地方行政D.拥有世袭权4.(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汤姆逊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也许就是最伟大的成就,它不是发现一个孤岛,而是发现了新的科学思想的新大陆。
”。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
因为相对论:()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B.借鉴了德国科学家普朗克的学说C.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D.修正了能量质量互相转化的理论5.在清宫廷剧《步步惊心》中,女主人公若曦从现代穿越到了清朝的雍正年间,她不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皇帝与宰相共商国是B.行省官员向皇帝述职C.军机大臣跪见皇上D.地方大员密折奏事6.《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阶级斗争学说B.谋求人类解放的目标C.无产阶级政党学说D.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7.1914年,荣宗敬兴奋地点燃了爆竹,庆祝自己在上海的第三家面粉厂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 分;命题人:张会永)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代爵位分五级:公、侯、伯、子、男,侯爵之名来自职称,其余均来自人的尊称或家族亲称。
甚至卿、大夫、士也不例外。
由此可见A.等级起源于血缘关系B.古代官职源自分封制C.周代分封造成等级森严D.宗法制度对后世影响很大2.“(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
……已破陈,即县之。
”“(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 B.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C.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 D.出现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局面3.“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4.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
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
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
”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A.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C.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D.通过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5.管仲认为:“有道之君……下有五横以揆(纠察之意)其官,则有司不敢离法而使矣。
”宋代学者王应麟指出:“至秦,人主自亲事从操制臣下”,“御史大夫遂与丞相分权矣”。
材料说明A.建立监察制度成为历史必然B.建立监察制度是为了社会稳定C.监察制的建立有助于维护君主统治D.在春秋时监察制度已经推行6.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
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
材料中未能体现出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7.“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养了顺从性。
”这是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A.战国的军功爵制 B.汉代的察举制 C.唐朝的科举制 D.明清的科举制8.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
这种观点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②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③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9.德国《共和报》曾载文称:“上海乃世界最富庶城市之一,在日本垂涎已久,在中国必以死力抵御,原属意料中事。
观于战况之烈,足见日本获胜之望尚属渺茫。
”此处所言战事A.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C.切断了日本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D.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0.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
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
”这说明当时中共A. 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B. 走以农村为中心的革命道路失败了C. 还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D. 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A.日本速战速决的失败B.日本攻占中国大片国土C.中国持久抗战的效果D.相持阶段的中日僵持12.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中说:“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下列关于这三回革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A.周朝的革命体现了族权和政权的结合B.汉朝的革命打破了夏商周以来官僚政治的局面C.辛亥革命使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D.辛亥革命开启了进步的闸门,使反动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13.1949年10月,面对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了自己的心声,而这一句话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被誉为“开国的绝唱”。
“时间开始了”是指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到来B.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C.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设D.进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14.2002年四川省成都市金牛乡淳风桥村村委会公开拍卖本村的两辆公车。
因为在村民代表大会上70多名村民代表提出:村里经济还相对落后,绝不能这么铺张浪费。
会议表决通过了卖掉公车的决定,这反映了A.基层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B. 直接民主更符合中国国情C.一些领导干部专制作风严重 D.中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普遍提升15.“我们亚非国家所需要的是和平和独立,我们并无意于使亚非国家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对立,我们同样需要同其他地区的国家建立和平合作的关系。
”这段话出自A.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 B.乔冠华在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讲话C.邓小平出席中美建交招待会时的谈话 D.江泽民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的讲话16.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的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承认: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
这是应该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
英国“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深受国内经济危机困扰B.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C.中国高超的外交技巧和不妥协的态度D.英国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17.任建林《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古希腊民主……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
”作者所指的“弱点和局限性”不包括A.民主的范围 B.民主的性质C.民主的过程D.民主的形式18.罗马法的旧式诉讼程序规定,以神官司审判一职,原告、被告双方供托保证金或牛羊于神圣之处所,诉讼结束后,没收败诉者之保证金或牛羊归于国库。
该规定A.充分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看似公允实则只为富人服务C.充斥着封建迷信和野蛮习俗D.维护了平民的基本诉讼权力19.苏格拉底认为雅典“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
上述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A.看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B.主张实行代议制C.对民主制度失去信心D.主张恢复君主制20.秦汉时期和罗马帝国时期是东西方文明的重大发展和成熟时期。
这里的“文明发展”和“成熟”的含义分别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B.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罗马法律建设形成完备体系D.世袭制度被彻底废除,罗马开始颁行成文法21.罗马法规定,货款月息不得超过货款额的百分之一,超过此限额者应处以四倍于所得利息的罚款。
这表明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B.债务人与债权人关系紧张C.高利贷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D.运用法律调节借贷关系22.英国在不久前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
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
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 B.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C.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 D.英王是英国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23.1832年英国的议会选举改革后,直接利益的获得者是A.工业资产阶级 B.工业无产阶级 C.掌权的新贵族 D.广大贫民阶层24.1785年左右,美国人用一幅题目为“联合或死亡”的政治漫画提示了美国面临的困局。
为解决困局,美国A.进行独立战争,赢得国家独立B.制定《邦联条例》,维护独立成果C.制定1787年宪法,确定联邦制原则D.进行工业革命,实现经济腾飞25.有学者指出,十月革命是否具有成熟的经济、政治、文化前提?“从政治上看,十月革命确实是一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社会主义革命,但从经济和文化上看,十月革命又带有明显的民主革命的性质”。
其意在说明十月革命A.是典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B.缺乏成熟的革命理论指导C.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D.并非完全的社会主义革命26.“孩子们,我这是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
柏林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学校只准教德语……新的老师明天就到。
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所以我请你们一定专心听讲。
”作家都德《最后一课》所讲述的故事应发生在A.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 B.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C.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时期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27.“俄国十月革命没有可以直接效法的样板,可以借鉴的只有几个先例。
其中布尔什维克掌权后准备实施的措施大部分来自巴黎公社的经验。
”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爆发的相似原因A.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指导 B.具备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所致28.《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
”这表明列宁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29.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
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从两极格局的形成到两极格局的瓦解30.在对“冷战”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某校学生定的以下主题不符合史实的是A.朝鲜战争:热战背后的大国角逐 B.欧洲联合:扩大生存空间的努力C.跨越鸿沟:中美外交关系的调整 D.苏东剧变:一场静悄悄的制度革命31.进入20世纪90年代,日本加快了向“政治大国”迈进的步伐。
1991年4月借“海湾危机”,战后首次向海外派兵;同年12月提出“争取在5年内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开始主导日美同盟 B.日本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C.日本急于开拓海外市场 D.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占上风32.A.香港已经回归,成为中国与西欧交往的重要桥梁B.改革开放前,中国没有与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捷克已加入欧盟,成为中国往西欧各国邮件的中转地D.新中国外交史上,苏联及东欧民主国家曾有特殊地位33.董仲舒曾向汉武帝建议:“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名田:名下的土地),以赡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