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中常见地质灾害的分析及防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路工程中常见地质灾害的分析及防治
摘要:公路是遇到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工程建筑之一,常常会遇到诸如泥石流、滑坡、崩塌、岩溶等地质灾害。

文章针对这些地质灾害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公路工程;地质灾害;防治
泥石流、滑坡、崩塌、岩溶等是公路工程总常发生的地质灾害,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与居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我们应该通过有效措施减少这些灾害的产生。

1滑坡及其防治
1.1滑坡危害及成因
1.1.1产生滑坡的环境多为构造上升区
滑坡一般由三大部分即滑坡壁、滑动面和滑坡体组成。

滑坡的规模不同,其危害程度也不同,大型滑坡的危害相当严重,可以造成公路毁坏、河道堵塞、水库淤积等。

1.1.2地质地貌条件
滑坡是松散岩类构成的斜坡破坏形式。

高陡的山坡或陡崖,上部土体或岩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易产生滑坡。

此外,河水侵蚀强烈的凹岸陡坎是滑坡易发地段。

1.1.3降水和地下水条件
降雨和冰雪融水提高了地下水位,使土体饱和、液化,往
往是滑坡的触发条件。

1.1.4人为因素
滑坡的人为因素影响主要表现在:工程施工开挖坡脚;不适当的大爆破施工;排水不当等。

除此之外,地震也是滑坡重要的触发条件。

1.2滑坡的防治
1.2.1在公路施工及营运中,应对滑坡易发地段进行监测
对开始蠕动变形地段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同时要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滑坡的防治主要有排水、支挡、减载等措施。

1.2.2排除地表水和疏干地下水,增加抗滑力
在可能发生或已发生滑坡的边坡周围设置环形排水天沟并进行坡面防护,同时填塞裂缝和消除坡体积水洼地、种植蒸腾量大的树木等。

对地下水可疏不可堵,其主要措施包括设置截水盲沟用于拦截滑坡外围的地下水。

1.2.3滑坡上方取土减载,减小下滑力
对滑坡的主滑地段可采取挖土卸荷措施;对抗滑地段采取堆土加重等措施。

当滑体呈发展趋势时,应及时排水并采取支挡抗滑措施,以防止滑体松弛后失稳。

1.2.4设置支挡结构,防止土体下滑
视工程需要及滑坡的规模、危害性等,修筑抗滑挡土墙或片石垛、抗滑桩等支挡滑体或把滑体锚固在稳定地层上。

1.2.5加固坡体,提高抗滑力
此外,对规模较大或一旦诱发将产生较大危害的滑坡,必须及时建立严密的监测机制,并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2泥石流及其防治
2.1泥石流的危害及成因
泥石流是一种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突然爆发,历时短暂,来势凶猛,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洪流。

它掩埋村庄,摧毁城镇,破坏交通,往往造成巨大的灾害。

泥石流之所以危害巨大,主要是它的剥蚀、搬运和沉积作用极为强烈,对地表改变很大。

泥石流主要有两类:粘性泥石流,指固体物质总量占40%以上的泥石流;稀性泥石流,指固体物质总量占40%以下的泥石流。

泥石流的发生取决于三个条件:①要有丰富的固体碎屑;②要有大量水体,水既是泥石流的组成部分,又是重要的动力条件;③要有适宜的地貌条件。

2.2泥石流的防治
2.2.1生物工程措施
(1)农业措施。

通过合理利用土地,改良农作物的种植方式,改善耕作条件,调整农业结构等,达到减轻水土流失,遏制泥石流的发生。

(2)种草措施。

保护或种植坡地草被,在裸露地带增加草类覆盖面积,以减轻土壤侵蚀,控制冲沟的发生和发展,从而达到防治泥石流的目的。

(3)林业措施。

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及泥石流发生发展趋势而分别采取不同的造林育林措施,恢复和增加森林覆盖率,达到削弱泥石流活动的目的。

2.2.2土建工程措施
(1)排导槽。

排导槽是由人工构筑的槽形建筑物,其作用是将泥石流顺利地排泄到指定的区域,使保护对象免受破坏。

排导槽结构简单、实用,功能可靠,效益明显,是泥石流防治中应用广泛的工程结构。

(2)谷坊及谷坊群。

谷坊是用于泥石流沟道治理的低矮拦挡建筑物,具有类似挡土墙形式的梯形横断面。

谷坊一般沿沟道成群布置,沿沟道形成梯级。

(3)拦砂坝。

拦砂坝是泥石流防治中的一种骨干工程,修建在泥石流形成区中下游或流通区内的永久性工程。

拦砂坝的主要功能是:拦蓄泥砂,调节下泻泥石流的流速、流量和规模,降低其危害作用,抬高局部沟床,稳定沟岸及崩滑体。

3崩塌及其防治
3.1崩塌的危害及成因
大规模的崩塌能摧毁铁路、公路、隧道、桥梁,造成巨大灾害。

它在工程建设上被视为“山区病害”之一。

崩塌主要类型有:落石、山崩、坍岸、坍陷。

崩塌的成因有以下几点:
3.1.1地貌条件
地貌是引起崩塌的基本因素。

一定的坡度和高差是崩塌发生的基本条件。

据调查,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斜坡,当坡度大于500或600,高差大于50 m时,就可能发生崩塌。

3.1.2地质条件
岩性与地质构造也是崩塌发生的重要条件。

结构疏松、破碎的岩石易发生崩塌。

就区域新构造运动特点而言,构造运动比较强烈、地层挤压破碎、地震频繁的地区是崩塌的多发区。

3.1.3气候条件
强烈的物理风化是崩塌发生的基础性条件。

由于干旱、半
干旱地区温差大,高寒山区冻融过程强烈,因此在岩石风化强烈、悬崖陡坡最易出现崩塌。

暴雨、连日阴雨及冰雪融化等往往是崩塌的触发因素。

3.1.4人为因素
道路建设或改造中,因过分开挖山体边坡,或在坡脚大量采石取土,使坡脚支持力减弱而引起崩塌。

另外,在岩体较破碎地带,大爆破也会引起崩塌。

3.2崩塌灾害防治措施
3.2.1削坡
在较稳定的岩体斜坡上,将危险斜坡岩体按照一定的设计坡度进行爆破开挖,目的是减小斜坡体的重量,同时也是为了清除表面较松散的岩体,露出新鲜岩体表面,使斜坡坡度达到理想的稳定坡度。

但削坡不宜在岩体破碎强烈、开挖影响较大的岩体上进行。

3.2.2喷射混凝土
该方法技术成熟,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对地形适应能力强,也较经济。

同时该方法本身能通过添加纤维来提高强度和韧性,并常与锚杆、钢筋网或钢丝格栅结合使用,具有很高的承载能力。

此外,喷射混凝土非常好地隔绝了地表水下渗,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

但喷射混凝土对环境和自然景观具有破坏性,由于喷射混凝土的封闭作用,将毁灭坡面既有植被及其生长发育条件。

4岩溶及其防治
4.1岩溶的危害及成因
岩溶与工程建设的关系密切。

岩溶主要是溶洞、暗河、溶槽等地质现象,它能引起路面沉陷,破坏路面的平整,影响路基的稳定,如有溶洞、暗河在路基的主要受力范围内,在附加载荷和振动作用下,溶涧顶板塌陷,可使路基突然下降;溶洞、溶槽、石芽等岩溶地质形态造成基岩面起伏较大,或由于软土分布,可使路基不均匀沉陷;路基设在基岩上,若附近有溶沟、岩溶裂隙、落水洞等现象,会使路基下岩层向软弱结构面滑动,产生新的地质灾害。

在岩溶地区修建公路,应深刻了解岩溶发育的程度和岩溶形态的空间分布规律,以便充分利用某些可以利用的岩溶形态,避免或防治岩溶病害对路线布局和路基稳定造成的不良影响。

4.2岩溶防治措施
4.2.1避让措施
对于岩溶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强、危害大及危险性大的地段,治理成本大于搬迁成本或受其他因素影响暂时无法进行治理的,应采取避让措施,将灾点上人员及财物及时迁离危险区。

4.2.2工程措施
填充措施。

上覆土层较薄、土洞或溶洞埋深较浅的地基直接用混凝土、水泥砂浆充填土洞及浅埋溶洞;桩基措施。

对于大洞、溶洞较深,不宜采用填充法,可采用桩基穿过土洞或溶洞进入稳定持力层;跨越措施。

对不宜采用填充措施的浅埋土洞、溶洞,可采用梁、板跨越法;勘察区内的道路全部硬底化,用沥青或水泥混凝土覆盖。

4.2.3禁止措施
禁止在覆盖型岩溶发育区内,大量抽排地下水,以防止由于地下水流速加快,加大地下水对土体的潜蚀作用,产生地面塌陷和变形。

4.2.4监测预警措施
在相关地区实行地下水动态和地面变形定期监测,设立监测制度,尤其是雨季及枯丰季交替期必须加强监测,必要时还应建立预警预报制度,以便发现危险时能及时采取应急措施进行治理或避让。

参考文献
1 李凤明.地质灾害及工程治理实践[J].科学技术,2001(3)
Common Highway Engineering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Wu Guihua
Abstract: Road is experiencing the most serious geological disasters,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hazards, one often encounters such as mudslides, landslides, avalanches, karst and other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response to these articles began to explore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Key words: road engineering; geological hazards; preven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