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施工中主要的地质灾害问题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处理方法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处理方法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隧道施工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隧道施工不仅需要面对复杂的工程问题,还需要应对各种地质灾害。
本文将就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处理方法进行探讨,并分为以下八个部分。
一、地质勘察分析在进行隧道施工前,地质勘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通过地质勘察,可以了解地质构造、岩层特征以及地下水情况等信息,为后续的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在隧道施工中,地质勘察的结果对地质灾害的处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地表沉降处理隧道施工中常常伴随着地表沉降问题。
地表沉降不仅影响周边建筑物的稳定,还可能对地下水管道等地下设施造成损害。
对于地表沉降问题,可以采取加固地基、控制施工时间和采取补偿措施等方式进行处理。
同时,在地下隧道施工中,还可以利用顶管施工等技术来减小地表沉降的影响。
三、地下水处理地下水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如果地下水流量较大,会对施工安全造成威胁。
对于地下水问题,可以通过井筒降水、反应井、围岩处理等方式进行处理。
在地下水处理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施工和监测,以确保施工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四、岩石冻融损害处理在寒冷地区,岩石的冻融损害是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冻融过程中,岩石容易发生开裂和剥落等现象,对隧道施工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处理岩石冻融损害,可以采取岩体内制冷、预应力锚杆加固等方法。
通过这些方式,可以降低岩石的冻融损害,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进行。
五、地震处理地震是地质灾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种。
隧道施工中,地震会对隧道的安全性产生巨大的威胁。
对于地震处理,可以进行地震危害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工程设计,采取各种防护措施。
常见的地震处理措施包括增加隧道的抗震能力、设置减震装置以及加固围岩等。
六、岩溶地质处理隧道施工中,遇到岩溶地质问题是比较常见的。
岩溶地质的特点是地下水丰富、地层溶蚀,易引发地表沉降、塌陷等问题。
在处理岩溶地质问题时,可以采取固化地基、注浆充填以及地下承压等方式,保证隧道的施工安全。
公路隧道施工常见地质灾害问题综述_刘春
道路桥梁Roads and Bridges260公路隧道施工常见地质灾害问题综述刘春(四川川交路桥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广汉 618300)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6)01-0260-01摘要:隧道围岩地质情况复杂多变,隧道在开挖过程中会遇到滑坡、膨胀性围岩、岩爆、岩溶、断层、瓦斯、流沙等多种不良和特殊地质。
本文主要阐述这些问题的现象及特点,以便定性地辨别地质灾害;同时也列举了灾害的防治及处理措施,为公路隧道设计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公路隧道地质灾害整治措施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隧道围岩地质情况复杂多变,各种不良地质所导致的工程事故屡见不鲜,因此针对不良地质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显得越来越重要。
1滑坡、崩塌、泥石流1.1 现象及特点滑坡、崩塌灾害主要是地壳重力结构变化引发的灾害,有时是因为地壳变动的自然力引起,而更多的则是人工开采使得山基松动。
滑坡是指山坡在河流冲刷、降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下,土层或岩层整体或分散地顺斜坡向下滑动的现象。
这种灾害的特点是瞬间性,面积大,动量大,破坏性极强。
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对隧道的施工和隧道的稳定都构成了威胁。
1.2 滑坡防治措施若滑坡为坡残积土沿基岩顶面滑动,滑坡后基岩裸露,且处于暂时稳定状态,推断进一步发展与扩大的可能性甚小,边坡不高,则宜以路堑方案通过。
采用抗滑桩和挡护结合整治的措施,并设天沟与渗沟拦截地表水和排除地下水。
如果滑坡沿开挖临空的坡脚滑出,滑面随开挖深度而变化,说明岩性软弱,不宜继续下挖,宜改用隧道和明洞通过。
如果滑坡地段是由于开挖失去平衡,加之雨水下渗,古滑坡复活,产生顺层推移式滑坡,则宜采用在滑体上部清方减载,回填反压,在滑体下部增加抗滑力。
若出现在洞口,则采取增长明洞,并将明洞与暗洞的衔接处采用钢骨架混凝土加强衬砌,在洞顶增设纵向截水沟,拦截地表水。
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主要施工地质问题及对策探析
复杂地质条件下隧道主要施工地质问题及对策探析隧道施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复杂地质条件,这些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造成了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隧道施工中的主要地质问题,并介绍如何制定对策来应对这些问题。
1. 岩爆问题:岩爆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地质问题之一,特别是在高应力和岩层薄弱的地质条件下。
岩爆不仅会对工人的安全造成威胁,还会对隧道开挖进度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岩爆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岩体预处理:通过使用喷浆技术对岩体进行加固,以增加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 采用钻爆法:在开挖过程中,采用钻孔爆破的方法,将岩石炸碎,减少岩爆的发生。
2. 土壤涌水问题:土壤涌水是隧道施工中另一个常见的地质问题。
当隧道穿过高含水量的土层时,土壤中的水会涌进隧道中,给施工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以下是解决土壤涌水问题的对策:- 采用隧道衬砌:在建造隧道时,在隧道壁上安装防水衬砌,以阻止土壤中的水进入隧道。
- 降低孔隙水压力:通过在孔隙中注入混凝土或胶结材料来降低土壤中的孔隙水压力,减少涌水的发生。
3. 斜层问题:在某些地质条件下,隧道可能会穿过斜层。
斜层的存在会导致隧道的稳定性受到威胁,甚至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以下是对抗斜层问题的对策:- 加固隧道壁:使用防水衬砌和锚杆等手段加固隧道壁,提高隧道的稳定性。
- 采用隧道补偿断层:当隧道穿过断层时,可以采用隧道补偿断层的方法来减轻地质应力的影响,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
隧道施工中会面临各种复杂地质条件,这些地质条件对施工工作产生了一定的挑战。
通过采取相应的对策,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确保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对策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和隧道工程的特点来制定,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安全第一,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也要注重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公路工程建设常见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措施
公路工程建设常见地质灾害类型及防治措施条件变化大,地质灾害类型多且危险性大,应及时预防治理。
关键词】公路工程;地质灾害类型;防治措施公路是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公路交通条件日益改善,伴随而来的地质灾害问题也显著增加。
公路的修建常常需要跨越不同的地貌单元、地层岩性,会遇到多种地质环境问题,地质灾害类型较多,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冻土冻融。
1.公路工程建设项目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1.1崩塌、滑坡崩塌是指陡峻斜坡上的块状岩土体高速倾倒、翻滚、坠落于坡脚现象,崩塌的特点是垂直位移分量大于水平位移分量。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主要在重力和地下水作用下,沿着一定软弱面或软弱带以水平位移为主的整体向下滑动的作用和现象。
崩塌、滑坡地质灾害是山区公路工程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主要是由地质原因或人为开挖坡脚造成的。
由于山坡或路基边坡发生崩塌、滑坡,常使交通中断,影响公路的正常运输。
大规模的滑坡可以堵塞河道,摧毁公路,砸坏路基及公路桥,中断交通,破坏厂矿,淹没村庄,造成行车事故,甚至引起人身伤亡。
1.2泥石流泥石流是指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
泥石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在很短时间内摧毁一切工程设施和夺取千百人、甚至上万人的生命财产,是严重威胁山区人民和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
泥石流是公路,尤其是山区公路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且破坏作用及其强烈的公路水毁类型,是毁坏穿越泥石流沟的公路路基、路面及相应防治结构物的重要外在机制,危害方式只要是淤积、掩埋、堵塞、冲击及冲刷公路,我国公路每年因泥石流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亿至数十亿。
1.3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
有岩溶塌陷、矿山采空塌陷、黄土湿陷等类型,公路工程若在上述塌陷地区通过,经常会造成路面开裂、路基及路面变形、沉降甚至塌陷,影响公路正常通行,甚至威胁人身生命、财产安全。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隧道对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城市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地质灾害可能会导致隧道工程延误、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因此,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非常重要。
本文将主要讨论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一、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1. 地质构造破坏地质构造破坏是隧道工程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地质构造破坏主要是指在隧道掘进过程中,由于后期围岩的变形和破裂,导致隧道支护结构失效,进而引发地质灾害。
地质构造破坏的原因有多种,包括构造裂隙、断层和层理面等。
2. 地下水涌入地下水涌入是另一个常见的地质灾害。
当隧道施工穿越地下水丰富的地层时,地下水会通过围岩缝隙或者隧道洞口进入隧道内部,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下水涌入会给隧道工程带来严重的影响,如洪水、水压过大等。
3. 软弱地层失稳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软弱地层,这些地层具有不稳定性和易变形性。
当隧道掘进穿越软弱地层时,地层可能发生塌陷、滑动和流动等地质灾害。
这些灾害不仅会威胁施工人员的安全,还会导致隧道支护结构的失效。
二、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1. 监测预警系统监测预警系统是地质灾害防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
通过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实时监测岩体的变形和地下水的涌入情况,及时提供预警信息,从而采取措施避免灾害的发生。
2. 加固支护结构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加固支护结构是有效防止地质灾害的一种方法。
通过使用钢筋混凝土、锚杆、喷射混凝土等技术,加固隧道围岩,提高围岩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从而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3. 地质勘查和前期工作在隧道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查和前期工作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环节。
通过详细地了解隧道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包括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和地下水等,可以更好地制定施工方案和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从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4. 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对于地下水涌入这一地质灾害,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是很重要的。
浅析隧道施工中的常见地质灾害及防治
浅析隧道施工中的常见地质灾害及防治隧道工程具有工程量大、集中、工作条件差的特点,而且带有一定的风险,要求技术含量高,而且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是土建工程中的一种特殊构筑物。
隧道工程以其缩短路径、克服高程的优点见长,受到公路、铁路、水电等行业的普遍欢迎。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问题常常是影响隧道施工的关键问题。
标签隧道工程;地质灾害;围岩变形;涌水和突水;地面沉陷和塌陷在现代隧道建设中,发展趋势是隧道越建越长,穿越的地层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
长大隧道和复杂地层隧道的建设,对隧道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体来说,隧道工程的发展主要受控于2方面因素,一是隧道施工技术,二是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治。
结合工程实践,讨论了现代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塌方、突水、涌水、地面沉陷和塌陷等地质灾害,提出了具体的防治措施。
1 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问题分析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塌方、岩溶塌陷、涌水和突水、洞体缩径、山体变形和支护开裂、泥屑流、岩爆是常见的地质灾害问题。
尽管这些问题发生的条件不尽相同,但对隧道施工造成的危害却是类似的。
1.1 围岩变形破坏围岩变形破坏是隧道施工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表现为松散、破碎围岩体的冒落、塌方,软弱和膨胀性岩土体的局部和整体的径向大变形和塌滑,山体变形,支护和衬砌结构的破坏开裂,以及坚硬完整岩体中的岩爆等现象。
其中,塌方是隧道施工中最常见的灾害现象之由于围岩失稳所造成的突发性坍塌、堆塌和崩塌,常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如日本1984~1997年间,在隧道施工中死亡的220人中,因崩塌而死亡的占26%;意大利和瑞士之间的勒奇山隧道(14.6km)因坍塌死亡25人;我国成昆铁路415座隧道施工中有25%曾发生过大规模的塌方;川黔线凉风垭隧道(4.27 km)因断层泥遇水膨胀使平行导坑及正洞遭受巨大压力,从而出现拱顶大量塌方,支撑压裂拱圈和边墙;大秦线西坪隧道(0.298 km)一次塌方量达9000 m ,塌通地面;成昆线红庙隧道因大量涌水和严重塌方被迫改线。
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及相应措施
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及相应措施摘要:对于公路隧道而言,隧道灾害发生是难以避免的,尤其是运营阶段发生灾害的情况最为严重,本文对公路隧道灾害做出分类,并分析其成因,最后提出具体的防治方式,为人们提供更好地服务。
关键词:公路隧道;地质灾害;防治;策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而且公路隧道建设也在不断加快,尤其是将其运用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公路隧道在投入使用中,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或者随着时间延长,隧道会出现许多灾害,进而影响交通运输正常运行。
本文分析公路隧道的结构中所经常出现的灾害,并针对不同的类型而提出具体的防治方法。
1分析公路隧道施工中不良地质灾害类型1.1隧道结构发生裂损的情况由于隧道结构的作用主要是承担周围的土层和地表施加给隧道的压力,从容防止发生土体变形或者是坍塌的情况,因此,隧道结构中发生裂损主要的原因是:第一,岩土体的物理以及力学参数有误差[1],导致在设计隧道所承受的压力低于实际的压力;第二,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这也会导致公路隧道出现裂损的情况。
通过实践勘察可知,隧道结构发生裂损的主要类型有三种:第一种是横向裂损,第二种是纵向裂损,第三种是斜向裂损。
这对隧道稳定性带来较大的危害,在严重情况下,还会使得隧道发生坍塌的危险。
1.2隧道出现腐蚀的情况公路隧道通常是埋在岩石或者是土层中,这些不同环境再加上公路隧道的内部发生漏水情况,因此,使得隧道出现腐蚀的情况,即腐蚀物质(硫酸盐以及氯离子等)都可以对渗漏位置和各种毛细的孔而进入隧道的内部[2],进而导致隧道中混凝土的结构出现化学或者是物理上侵蚀,进而对隧道产生较大的破坏。
除此之外,由于混凝土质量以及水泥品质存在差异性,进而对隧道结构带来较大的破坏,从而降低隧道承受的能力。
1.3隧道发生渗漏水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发生许多沿海、江湖的城市中,主要由于在修建隧道过程中低于地下水位,尤其是在雨季,地下水位不断升高,导致隧道结构出现渗漏水情况。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程,隧道工程施工中地质灾害是一个常见而严重的问题。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地质灾害,施工单位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本文将从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入手,对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进行探讨。
地质灾害一:地层塌方地层塌方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为了有效防治地层塌方,施工单位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技术:1. 预先进行地质勘察,充分了解隧道区域的地质情况,找出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2. 选择合适的支护措施,如钻孔灌浆、钢梁支护等,加固易发生地层塌方的区域;3. 采取局部加固技术,对可能出现塌方的地层进行加固处理,确保施工安全进行。
地质灾害二:岩层崩塌岩层崩塌是另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隧道施工造成严重影响。
针对岩层崩塌,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技术:1. 采取钻孔爆破技术,对岩层进行合理的爆破,减少岩层崩塌的可能性;2. 引入支护工程,如喷锚网、锚杆等,对岩层进行加固处理;3. 按照规范要求,对岩层崩塌可能性大的区域设置警示标识,提醒施工人员避让。
地质灾害三:地表塌陷地表塌陷是隧道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严重时会导致道路塌陷或地基沉降。
为了防治地表塌陷,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手段:1. 预先进行地下水位监测,控制地下水位,避免地表塌陷的发生;2. 设置地表监测点,定期监测地表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3. 采用排水降渗技术,将地下水位调整到合适范围内,减少地表塌陷的风险。
综上所述,隧道施工中地质灾害防治技术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只有通过科学的地质勘察、合理的支护措施、及时的监测和处理,才能有效防止地质灾害对隧道工程造成的影响。
希望施工单位能够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高效进行。
隧道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
隧道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地质灾害是在隧道工程中常见的一种问题,对隧道的施工和使用安全造成了重要影响。
因此,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治理在隧道工程中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隧道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以及相应的预防与治理措施,旨在为隧道工程师提供有关地质灾害管理的参考。
一、地质灾害类型1. 岩层崩塌岩层崩塌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
岩层崩塌通常发生在地质构造破碎、岩层开裂或地表浸湿等情况下。
岩层崩塌会导致隧道内部的坍塌和人员伤亡风险增加。
2. 地表下陷地表下陷是由于岩体变形或岩溶作用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而引起的。
这种地质灾害会导致隧道工程遭受严重的损害,例如隧道开裂和顶部下陷等现象。
3. 水灾水灾是指地下水涌入隧道导致的灾害。
水灾会对隧道施工和使用造成重大影响,包括地基液化、地面塌陷和隧道内涌水等问题。
二、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措施1. 前期勘测与设计在隧道工程的前期阶段,必须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测和地质灾害评估。
通过了解地质构造、岩性分布和地下水位等信息,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根据勘测结果,需要合理确定隧道的位置和断面,并采取相应的支护措施。
2. 施工监控与预警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地质灾害的监控与预警。
利用现代地质监测技术,如地下水位监测、岩层位移监测和地质雷达等,可以及时发现和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若发现异常情况,施工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3. 支护结构设计与施工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需要设计和施工相应的支护结构。
例如,在岩层崩塌地区,可以采用喷锚网支护和预应力锚杆加固等措施来加强岩体的稳定性。
对于地表下陷地区,应加强地基处理,例如灌浆注浆和土层加固等。
4. 排水与防水工程为了预防和治理隧道工程中的水灾,需要进行有效的排水和防水工程。
这包括合理的地下水位控制、设置排水通道和安装防水层等措施。
同时,应定期对排水和防水系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5. 定期检测与维护隧道工程的定期检测与维护对于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至关重要。
隧道施工中的灾害防治措施详解
隧道施工中的灾害防治措施详解隧道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它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交通通道。
然而,在隧道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灾害风险。
为了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项目的顺利进行,必须采取一系列灾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详细讨论在隧道施工中常见的灾害,以及防治措施的选择和实施。
1. 高水压灾害的防治隧道施工中常面临着水压的挑战。
高水压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还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为了防止高水压灾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降低地下水位:通过抽水井或挖掘临时排水沟将地下水位降至安全范围内,减少水压对施工的影响。
- 封堵渗水源:利用注浆、砌体填充、阻割墙等技术手段,封堵渗水源,防止水压过高造成灾害。
- 调整施工方法:根据地质条件和水压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如盾构、喷射法等。
2. 土质灾害的防治土质灾害是隧道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
为了避免土方坍塌、滑坡等灾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土方支护:采用钢支撑、混凝土喷射桩等方法,增加土方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 地质勘察: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了解地层情况,根据地质特点制定相应的土方开挖计划。
- 施工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利用地下水位、应力监测等技术手段,及时掌握土体变化,预警可能的灾害。
3. 气体灾害的防治隧道施工过程中,气体灾害(如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等)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为了确保工人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通风系统:在隧道施工中设置合理的通风系统,及时排除有害气体,保持空气清新。
- 检测仪器:配备气体检测仪器,定期检测隧道内的气体浓度,及时预警可能存在的气体灾害。
- 安全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对气体灾害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4. 火灾灾害的防治由于隧道封闭、通风不畅,在施工过程中,火灾灾害很容易发生。
为了防止火灾发生和扩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阻燃材料:隧道施工中使用阻燃材料,减少火灾蔓延的可能性。
隧道工程施工常见问题
隧道工程施工常见问题一、地质条件问题1、地质勘察不足:地质条件对隧道工程施工影响很大,如果地质勘察不足,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遇到不可预测的地质问题,给施工带来困难。
解决方案:在隧道工程前期,需要加强地质勘察工作,全面了解地质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如地层突水、地层崩塌等情况常常会影响隧道工程施工,给施工带来安全隐患。
解决方案: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地质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3、地下水位高:地下水位高会导致隧道工程施工中遇到地下水涌入的问题,加大隧道支护难度。
解决方案:采取合理的排水方案,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下水对隧道工程的影响。
二、施工工艺问题1、隧道开挖技术:隧道开挖是隧道工程的重要环节,开挖技术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施工效率和安全。
解决方案:采用合理的隧道开挖技术,结合地质条件和隧道设计要求,制定详细的开挖方案,保证隧道开挖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2、支护方案选择:隧道开挖后,需要进行支护工程,不同地质条件和隧道设计要求需要选择不同的支护方案。
解决方案:根据地质条件和隧道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护方案,保证隧道支护的稳定和安全。
3、隧道衬砌施工:隧道衬砌是隧道工程的重要环节,影响隧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解决方案:采用合适的衬砌材料和施工工艺,保证隧道衬砌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安全管理问题1、施工人员安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面临着各种安全风险,需要加强安全管理。
解决方案: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隧道安全监测:隧道工程施工后,需要对隧道结构和周边环境进行安全监测,及时发现隧道安全隐患。
解决方案: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系统,对隧道结构、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隧道安全问题。
本文从地质条件、施工工艺、安全管理等方面分析了隧道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隧道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合理规划和科学施工,方能保证隧道工程的顺利进行。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分析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分析隧道是连接山区、水域的重要交通通道,然而在隧道的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可能会给工程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
因此,对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进行准确分析,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隧道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
一、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类型1. 地层塌陷:地层塌陷是地下水位升高、土层湿度变化等因素影响下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或土体失稳,引起隧道围岩塌陷的现象。
隧道施工中,我们常见的地层塌陷类型包括冒顶、破顶等。
2. 水文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下水涌入、渗流、渗漏等导致的隧道工程安全隐患。
高压地下水会导致隧道围岩泥石流、涌水等问题,严重威胁隧道整体的稳定性。
3. 水压地质灾害:隧道穿越山区时,山体地下水水头差可能较大,如果不及时降低水头,高水压会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岩石稳定性造成威胁,甚至引发地质灾害。
二、地质灾害分析方法1. 前期勘察:在隧道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勘察工作,包括地质地貌调查、地下水文与地质构造调查等,全面了解施工地段的地质环境情况,为灾害分析提供依据。
2. 实地观察: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地质条件进行实地观察与监测,包括隧道周围地表沉降情况、渗水量、地下水压力等参数的变化,以及围岩的裂缝、变位等现象。
3. 地质勘探:利用地质勘探技术获取地下围岩的详细信息,如地下钻探、地震勘探等,进一步了解地下岩层的稳定性,为地质灾害的分析和应对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 充分加固:根据地质灾害分析的结果,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如对弱层进行加固处理、设置锚杆、喷锚等,提高地质体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2. 减轻水压:在水文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区域,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减轻地下水压力,保证隧道的施工和运营安全。
3. 观测预警: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地质监测系统,实时观测隧道周围地质环境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与顺利进行。
隧道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技术
隧道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技术隧道工程是现代交通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为城市交通提供了便利,但在隧道建设过程中,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给工程带来了巨大风险。
因此,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技术在隧道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地质灾害的类型、预防与治理技术以及实际案例等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隧道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地面沉降等多种类型。
地震是造成隧道工程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地震的地质效应会导致岩石破裂、断层活动等,给隧道工程带来严重的后果。
滑坡是指在隧道工程施工或使用过程中,由于地表土壤的松动而导致地表质量下滑的现象。
地面沉降是由于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下沉现象,这可能会导致隧道工程的破裂和破坏。
为了预防和治理隧道工程中的地质灾害,工程师们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
首先是地下水的预测与控制技术。
地下水对隧道工程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预测并控制地下水的变化。
其次是岩体稳定性的评估与治理技术。
通过对岩体的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岩体的不稳定现象,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此外,还有地震风险评估与抗震设计技术、地震动与反应分析技术等。
在实际隧道工程中,这些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中国的港珠澳大桥为例,这是一座雄伟的跨海大桥,其中包括隧道工程部分。
在该工程中,工程师们采用了先进的地质勘探与预测技术,在地质灾害高风险区进行了精确的防护措施。
此外,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工程师们还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尽可能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这一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重要性。
当然,在实际工程中,地质灾害的发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因此,除了预防措施,还需要建立应急预案,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当地质灾害发生时,需要立即采取紧急疏散和抢险救援措施,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
综上所述,“隧道工程中的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技术”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主题。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预防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预防隧道施工是一项涉及到大量的地质工程和工程地质学知识的复杂任务。
在隧道工程中,地质灾害的预防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隧道施工的安全和稳定性。
本文将从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入手,探讨如何有效防范和应对这些灾害。
一、地质灾害的种类及危害在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地层塌方、地下水涌入、地下水位变化、冻融和地震等。
这些地质灾害给隧道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和威胁。
1. 地层塌方:地层塌方是指隧道施工中地质层因承受负荷或其他外力作用失去稳定性而发生崩塌的现象。
地层塌方会导致施工区域的土石方大量流失,甚至致使隧道坍塌,给施工人员造成安全威胁。
2. 地下水涌入:地下水涌入是指地下水通过渗流途径或孔隙流进入隧道施工现场。
地下水涌入不仅会增加隧道的渗漏风险,还会对施工现场的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如导致地质环境变坏,增加施工难度和风险。
3. 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位变化是指地下水位由于地质条件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波动。
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影响隧道施工中的排水和固结效果,降低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冻融:冻融是指地下水在冷热循环中形成的冻胀和融胀现象。
隧道施工中的冻融现象会导致地层的变形和破坏,威胁施工的安全性和持久性。
5. 地震:地震是指地壳发生震动的现象。
地震会对隧道工程造成直接破坏,导致隧道出现垮塌、裂缝等问题,给施工和使用带来严重威胁。
二、地质灾害预防的措施为了有效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质灾害预防措施:1. 地层塌方预防:地层塌方的预防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和评估,对地质层的稳定性进行分析。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支护措施,如钢架和锚索等,加固地层。
同时,在隧道施工前进行地下水抽降和喷射固结等工作,提高地层的稳定性。
2. 地下水涌入预防:地下水涌入的预防需要进行水文地质调查,明确地下水的来源和径流方向。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隔水层封堵和防渗措施,如注浆和隔水墙等,防止地下水的涌入。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问题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问题隧道工程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隧道施工中的地质问题是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地质问题的合理解决对于隧道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隧道施工中的地质问题的影响、地质勘察与设计、支护措施以及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进行论述。
1. 地质问题对隧道施工的影响隧道施工中的地质问题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首先,地质条件对开挖施工方式的选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例如,在软弱地层中,采取掘进爆破法可能会引起地层松动,导致隧道的不稳定甚至塌方。
其次,地下水位对隧道施工也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地下水位较高,需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否则可能导致隧道内积水,增加施工风险。
此外,地质构造、岩层性质、地下岩溶等问题都会对隧道施工带来挑战。
2. 地质勘察与设计在隧道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非常重要。
地质勘察应包括地质地貌、岩层情况、地下水位以及地下岩溶等方面的调查。
通过地质勘察,可以评估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的影响,为设计提供依据。
在地质勘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地质设计对于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至关重要。
地质设计应包括合理的施工工艺、支护结构设计以及合理的排水方案等内容。
通过地质设计,可以预测并解决地质问题,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3.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支护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隧道施工方式,需要采取相应的地质支护措施。
常见的地质支护技术包括:(1)初期支护:通常使用钢支撑、锚索以及喷射混凝土等手段,对隧道初始挖掘面进行支护,以防止地层松动或坍塌。
(2)中期支护:针对软弱地层,采取加固和加固措施,如压实灌浆桩、预应力锚杆等方法,提高隧道的稳定性。
(3)永久性支护:根据不同的隧道用途和地质条件,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岩爆锚网等方式进行永久性支护,提高隧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4. 地质灾害防治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地质灾害可能包括岩层松动、地层塌方、地下水突泉以及地下岩溶等问题。
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及处理措施
公路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及处理措施摘要:地质灾害是指以地质力为主要原因引起的、造成人类生命财产损失的严重破坏现象。
由于公路隧道在掘进活动等人类地质作用下改变了岩体的自然平衡状态,当应力超过其强度时就会发生变形,就可能产生突水突泥、塌方等事故。
本文重点对公路隧道施工中一些常见的地质灾害和预控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路隧道;岩爆;涌水;塌方一、岩爆(一)岩爆特点岩爆是高地应力条件下地下工程洞室开挖过程中,因开挖卸荷而引发周边脆性围岩产生强烈的应力分异作用,储存于围岩中的弹性应变能突然释放,且产生爆裂松脱、剥离、弹射甚至抛掷等破坏现象,是一种动力失稳地质灾害。
它直接威胁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影响工程进度,因此,对可能产生岩爆的地段应做好预测,确认会发生岩爆的地段应做好防治措施。
(二)防治措施根据岩爆产生的条件(即围岩应力必须超过围岩强度,围岩为坚硬的脆性岩石),对其防治应从改善围岩应力条件和加固围岩入手,主要措施有:1、改善围岩应力。
合理布置隧道位置,使其轴线方向尽量与主应力方向平行,选用合理的洞形;通过钻孔卸压法、钻孔水力破裂法(高压注水法)、分部(层、次)开挖及在岩面喷洒水使岩体软化等。
2、加固围岩。
包括对已开挖洞壁的加固和掌子面前方的超前加固,加固方法主要有锚喷、钢丝网锚喷、钢纤维喷混凝土、钢支撑和锚杆锚固等。
3、防护措施。
在台车上安装钢丝保护网以确保工人安全。
(二)工程实例某公路隧道主洞全长4176m,最大埋深760余m,处于深埋高地应力环境条件。
施工过程中,隧道发生了近百次岩爆活动,但大多属轻微、中等级别。
根据此公路隧道的岩爆特征,针对岩爆不同级别采取不同的防治工程措施,概括说来,对围岩的初期支护主要是采用喷射混凝土、锚固和挂网等工程措施。
岩爆地段开挖后,必须及时进行挂网喷锚支护,以达到以柔克刚的目的;从另一角度讲,当挂网喷锚支护作业完成后,即使再产生岩爆活动,也构成了第1道防线,不会因此而直接危及到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隧道工程中的地质灾害与防治
隧道工程中的地质灾害与防治隧道工程是现代交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缩短行车距离、改善交通状况的作用。
然而,隧道的建设常常面临着地质灾害的挑战,这给工程施工和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难题。
因此,了解隧道工程中的地质灾害以及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原因在隧道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地表塌陷、地下水倒灌、地下水突涌、岩爆、滑坡等。
这些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地质构造:地震、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导致岩石层的破裂和位移,增加了隧道工程中地质灾害的风险。
2.岩土体性质:岩石和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直接影响到地质灾害的形成。
例如,岩层的岩性、强度、稳定性等因素都会影响到隧道的安全性。
3.渗流力学:地下水渗流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很大,地下水的突然涌入或倒灌会导致隧道出现严重的灾害。
二、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1.地质勘察和评估:在隧道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地质勘察和评估,以了解工程区域的地质状况和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为后续的施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2.工程结构设计:针对不同的地质灾害类型选择合适的工程结构设计,如设置抗滑坡措施、抗岩爆措施等,确保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地质预报和监测:利用现代地质勘探技术和仪器设备进行地质预报和监测,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为隧道工程的施工和使用提供及时的预警信息。
4.加固措施:对于已经发生的地质灾害,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进行修复,如加固土体、注浆加固等,确保隧道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5.紧急应对方案:制定灾害发生时的紧急应对方案,明确应急措施和疏散预案,以提高隧道灾害事故的应对能力和救援效率。
三、成功案例及经验借鉴1.山东威海隧道:通过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和分析,设计出了适应当地地质条件的工程结构,采用了高效的岩爆预警系统和疏散预案,保障了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
2.四川雅安隧道:该隧道面临严重的滑坡和地下水突涌问题,通过加固措施和地下水排除系统,成功解决了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问题。
隧道施工中常见地质灾害问题与防控措施
探讨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问题与防控措施摘要:隧道工程的进展主要受控于两方面因素,一是隧道施工技术,二是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控。
在隧道施工中,常遇到一些不利于施工的特珠地质地段,如这些特殊地段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安全和质量。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控措施,可供广大同行技术交流。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施工;地质灾害; 预测和防控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前言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并铺设铁路供机车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
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
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市隧道。
这三类隧道中修建最多的是山岭隧道。
根据隧道穿越地层的不同情况和目前隧道施工方法的发展,隧道施工方法可按以下方式分类:(1)山岭隧道:矿山法(钻爆法)和掘进机法(tbm),其中矿山法又分为传统矿山法和新奥法。
(2)浅埋及软土隧道:明挖法,盖挖法,浅埋暗挖法和盾构法。
(3)水底隧道:沉埋法和盾构法。
现代高度竞争的地下采矿与隧道工程要求成本集约,安全开凿与岩石加固等程序步骤。
采矿的机器设备必须安全可靠,并紧密跟随工业持续提高的生产力与飞速发展的经济步伐。
掘进机开挖法正在不断研究改进,并生产出各种新机械,其应用有广阔前景。
液压凿岩机不断更新完善,使隧道开挖进度大大提高。
光电测量仪器和激光导向设备的使用,使长隧道施工精确程度有所提高。
目前,航空勘测、遥感技术、物探技术、岩层中应力应变的量测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使隧道勘测设计技术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精确爆破技术,水平钻探技术和预灌浆技术的不断提高,有可能提高隧道开挖过程的安全性,并能保证隧道工程的质量。
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问题常常是影响隧道施工的关键问题。
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及防治措施探讨
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及防治措施探讨隧道施工中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下面是50条关于隧道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及防治措施的探讨:1. 地质灾害风险: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地质灾害,如地滑、地裂等,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和灾害预测,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2. 人员伤亡:隧道施工现场常常存在各种危险物和机械设备,如建筑材料、起重机械等,需要加强安全教育和规范操作。
3. 有限空间作业:隧道内的空间有限,作业人员容易受到限制,并且可能发生堵塞和逃生困难。
需要合理规划作业空间和确保紧急逃生通道畅通。
4. 爆破安全:隧道施工中常使用爆破方法,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导致爆破事故,需要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严格监管。
5. 水灾风险:隧道施工常涉及地下水问题,如水浸、涌水等,需要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如排水系统和加固措施。
6. 空气质量控制:隧道作业会产生大量粉尘、烟雾、有害气体等,可能对工人造成危害。
需要提供良好的通风系统和个人防护装备。
7. 坍塌风险:隧道施工中存在坍塌风险,需进行适当的支护和加固措施,并制定相关处置方案。
8. 紧急事件响应:隧道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紧急事件,如火灾、意外事故等,需要制定应急预案和组织紧急撤离演练。
9. 交通安全:施工过程中隧道附近的交通可能受到影响,需设置合理的交通管控措施,确保施工区域和通行道的安全。
10. 安全设备故障:隧道施工中使用的安全设备如照明、排风系统等可能出现故障,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11. 材料储存和运输风险:隧道施工需要大量的材料,需合理规划储存和运输,防止材料滑落、倾斜等情况发生。
12. 高温和缺氧: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高温和缺氧的情况,需要提供饮水和通风设备,确保工人的安全。
13. 起重设备安全:隧道施工中使用的起重设备如塔吊、龙门吊等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14. 内部坠落:隧道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区内工作时,需要采取安全带和安全网等防护措施,防止内部坠落事故。
15. 噪音污染:隧道施工中可能产生大量噪音,对施工人员和周边居民造成干扰和危害,需要采取有效的噪音控制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公路隧道施工中主要的地质灾害问题摘要
道路施工中可能会面对许多复杂的地质环境,会对公路隧道的施工造成严重的影响。
本文讨论了在我国施工中常见的一些地质灾害类型和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公路隧道;施工;地质灾害
1 引言
随着国内道路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公路隧道建设逐渐步入了迅速发展时期。
复杂地质条件下,各种灾害性地质所引发的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所以针对灾害性地质隧道的施工研究十分重要。
灾害性地质包括滑坡、崩塌、断层、岩溶、爆岩、软土地质等威胁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的灾害性地质条件。
这些特殊地质条件为公路隧道的施工安全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本文主要分析了实际地质灾害的现象与特点,以便更好的应对地质灾害;此外还列举了地质灾害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为公路隧道施工工作提供依据。
2 活动断层地质对公路隧道施工的影响
2.1活动断层的影响
活动断层主要是目前还在活动或断续活动的地质断层。
活动断层会导致岩体出现各种破碎岩面,例如断裂面及层间裂隙面等,使岩体发生破碎,渗透性增加,地表水和降水发生下渗。
当隧道需要穿越活动断层时,由于活动断层岩性松软,隧道容易出现塌方以及不均匀沉降,引起隧道结构开裂、漏水,洞口附近仰坡在雨季有滑坡、
错落等危险[1]。
2.2处理措施
隧道施工中经过断层无疑有很高的难度。
主要来源于断层的特点、断裂带的宽度、含水性以及断层的活动情况的组合关系。
目前常见的施工手段是路线选择上尽量规避活动断层,或利用深挖路堑穿越活动断层。
利用地质雷达预测、预报断层地质破碎岩体详细情况。
开挖前对围岩进行加固。
开挖后采用钢架加喷射混凝土作为结构支撑。
按设计要求使用混凝土支护,提高混凝土支护结构强度等级。
3炭质板岩地质对公路隧道施工的影响
3.1炭质板岩地质特点
(1)开挖易坍塌
炭质板岩地质环境下,隧道爆破结束,随着围岩在外部暴露时间增多,开挖面围岩逐步出现脱落,最终发生坍塌,若遭遇围岩裂隙水冲击,坍塌情况会更加严重。
(2) 炭质板岩遇水容易软化
炭质板岩遇水会出现膨胀崩解,软化的现象。
强度迅速降低,尤其在有水的层面施工时,开挖完成后围岩暴露持续时间过长,会引起隧道顶部围岩出现更大的松动,发生严重的坍塌。
(3)初期支护结构容易发生开裂破坏
当变形量超过极限值后,初期支护结构表面会发生开裂,随着应力的加剧,出现拱架结构变形或弯曲,若无法即时采取加固措施,可
能会引起整个支护结构的破坏,发生坍塌。
3.2处理措施建议
隧道施工前,采取提前支护准备措施,一般使用超前小导管进行预支护,保障拱部围岩有足够的支撑力,爆破完成后,防止围岩掉块,避免顶部围岩松动;采用爆破与台阶法结合施工,降低爆破对围岩的影响,保障围岩的承载力稳定。
现场爆破工作要按照围岩情况有计划的进行,确定装药量和位置;加快仰拱施工, 尽早保障整个断面的封闭,强化初期支护结构承载力,变形严重的地段,可在仰拱设置钢架,以加强支撑。
4 岩溶型地质灾害
4.1岩溶对隧道施工的影响
当隧道施工经过可溶性岩层,部分溶洞处在隧道底部,充填物很深,隧道基底施工困难,部分溶洞岩质稳定性差,容易出现坍塌;有时遭遇大的暗河,岩溶泥砂可能夹水大量注入隧道,当水不断进入
坑道时,可能会出现地表开裂,山体内压激增;部分溶洞、暗河错综复杂,范围大,施工工作难度很高。
岩溶程度不一,连通性也有差异,施工时一旦出现岩溶涌入水和泥砂,将会掩埋坑道、损坏机具、影响施工等事故[3]。
4.2 整治措施
隧道施工中经过岩溶地段时,应按照设计资料以及现场勘查情况,掌握溶洞的分布情况,岩层的稳定性以及地下水流状况,为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有效地质信息。
目前常利用引、堵、绕等措施。
(1)引排水
遇到暗河及溶洞水流时,首选引排的方法。
在测定出水源流向与隧道地理位置关系后,采用暗管及涵洞等设施引导水流,将水排出
隧道外。
水流位置高于隧道高度时,应开凿引水渠道,将水位先降低至隧道高度以下,再进行引排。
(2)堵填
对已经停止变化、跨径小、水量低的溶洞,可通过其与隧道的位置情况,采用混凝土和干砌片石等进行回填封闭,并基于地质条件
决定是否进行边墙基础加深。
(3)绕
在岩溶区条件下施工时,若部分溶洞处理出现困难时,可合理选择路线迂回绕过溶洞,继续开展隧道其它部分施工,以节省施工时间,加快工程进度。
5 岩爆型灾害
5.1岩爆特点
岩爆出现在高地应力环境中,地下工程开挖过程里,由于开挖而引起的周边围岩出现强烈的应力作用,储存在围岩内部的弹性应变瞬间释放,且发生爆裂、剥离破坏现象,属于失稳性地质灾害[3-4]。
它威胁着施工人力设备的安全,延误工程进度,所以对可能出现的
岩爆环境做好勘查,有针对性的做好防治措施。
5.2防治措施
基于岩爆出现的环境,防治工作应从强化围岩应力入手。
合理设
计隧道位置,保证轴线方向同主应力平行;利用钻孔卸压法、分部开挖手段并且在岩面喷水软化岩体等方法;强化围岩。
包括加固开挖洞壁与掌子面的超前加固,主要方法有锚喷、钢纤维喷混凝土和锚杆锚固等。
6 黄土地质对公路隧道施工的影响
6.1 黄土地层对施工的影响
黄土地质有多变构造,并有延续性。
在隧道施工时,土体易于顺着节理开裂或剪断。
黄土地层若出现在坑道顶部会引发隧道塌顶,位于隧道侧壁则容易发生侧壁掉土,处理不及时,常会引起更严重的坍塌。
经水浸湿后,易于突然出现下沉,使施工中的围岩丧失自稳性。
6.2 黄土隧道施工中的防治措施
隧道施工经过黄土地层时,首先要保障对黄土地层节理与分布情况充分的调研。
黄土暴露时间过长,会导致围岩风化松弛,进而引起塌方。
施工中多采用复合式衬砌,及时设置拱架支撑等初期支护设施,快速构建坚实的支护体系。
在含水量较大的地质条件下,要设计好排水方式,改善施工环境。
在开挖过程中多用短台阶施工法或分部施工法。
7 膨胀性围岩地质的影响
7.1 特点及危害形式
膨胀性围岩地质存在湿涨干缩以及往复变形的特性,干燥土质条件下的膨胀性岩层,质地较硬,易于脆裂,会出现明显的开裂隙,
如果被水浸湿,裂隙将会回缩变窄甚至闭合,地质强度显著降低。
软质地质的膨胀性围岩在断裂褶皱的环境下,出现破碎带,隧道施工中受风化作用的影响,出现体积膨胀,产生膨胀压力。
所以在这种围岩地质条件下施工中,常遇到围岩变形大,等不良现象。
通常会产生开裂、下沉、坍塌与破坏等危险形式。
7.2 整治措施
开挖前勘察围岩特性与规模,借鉴其他的工程实例,认真按照设计文件给予的技术要求进行施工。
还应对施工中的情况进行充分的检测和及时调整,分析其地质规律。
研究地下水分布范围和实际情况,掌握地下水对施工工作的影响,以便依据围岩条件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
总结
我国国土广阔,公路隧道建设中遇到的特殊灾害性地质环境也多种多样。
面对着多变复杂的施工环境,如何合理的应对处理,关系到我国公路隧道建设水平,需要我们更多的研究和学习。
参考文献
[1]孙富学,朱秀清.隧道工程塌方治理及工程实例[j].公路交通技术,2009(2):105-107
[2]朱苦竹,朱合华.滑坡与隧道相互作用机理实例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2(5):809-812,817
[3]邱道宏,陈剑平,等.深埋长大公路隧道岩爆预测及防治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2(6):950-955,961
[4]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jtg d70—2010.公路隧道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