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检验实验课建设与改革实践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生虫学检验实验课建设与改革实践探讨
发表时间:2016-10-09T16:29:44.5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7期作者:刘晓焱姚文琴郑雷徐晓青白莎覃芸露
[导读] 有许多问题需深化和研究,还需前瞻性的进行较大样本研究,排除干扰因素,使教学改革落实在实处,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贵州省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检验教研室贵州都匀 558000)
【摘要】实验教学是《寄生虫学检验技术》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之一,在教学中占重要的地位,实验改革的目标在于通过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及创新能力而实现素质培养。

其表现在教学目标提高,内容增多,手段多样化等。

本文结合国内外医学院校的寄生虫学实验教学的有益尝试进行分析,并对发展趋势展望,旨在为寄生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以摸索一条有效可行的寄生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之路,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寄生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目标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339-03
《寄生虫学检验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也是医学检验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是研究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存繁殖规律的一门科学[1]。

也是学生从基础走向临床的桥梁过程。

寄生虫学检验实验教学是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理论结合实践的技术基础,培养学生解决临床问题能力,综合性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

为探索建立具有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路径,达到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实际运用能力,作者对寄生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现结合有关文献总结如下。

1.确立实验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属于从属地位。

观察寄生虫大体标本和镜下虫卵的重要形态学特征,验证课堂理论,掌握寄生虫的基本检查操作方法。

而现行的实验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强调素质教育。

实验教学是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核心组成部分,与理论教学具有同等的重要地位。

实验课不仅传授知识验证理论,培养实验技能还能锻炼学生系统性、综合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精神[2-3]。

这是寄生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只有更换教学观念,明确实验教学目标,教学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2.优化实验教学,完善实验考核制度
根据医学检验学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科学规范的实验教学体系是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改革顺利的根本保证[4]。

根据检验专业实验教学的目标、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为1:1,要有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材、实验要求、实验报告等内容,形成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应采取可调控性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丰富实验教学活动;组织现场病案和活体教学,结合临床实际采取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内容丰富实验教学体系的内容。

实验教学考核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也是考核教师完成教学的情况,正确而适宜的考核方式至关重要。

因此,实验教学成绩应占寄生虫学检验总成绩的40%。

实验成绩采取平时考核与实验考试相结合方法评定各占50%。

平时成绩包括实验操作、课堂教师提问、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等组成,期终进行寄生虫学标本考试即形态鉴别。

这样大大提高实验教学的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修订实验内容、明确实验教学目的
我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根据人群常见、多发的寄生虫病和地方性寄生虫病、掌握粪便检查肠道寄生虫卵的操作方法和常见线虫、吸虫、绦虫及寄生虫卵的形态鉴别;血片制作诊断疟疾和丝虫病的操作和形态学鉴定;查痰诊断肺吸虫等重要实验内容;为临床检验寄生虫病打下病原学诊断基础。

4.应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目的是培养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高级实用型检验人才,而教学中的灵魂是教学方法,因此教师要摸索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方法,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4.1 病例教学
学生在学习寄生虫学检验时尚未接触临床,对人体寄生虫病症状体征缺乏感性认识,通过引入病案教学可起到沟通理论与实践,迅速内化知识的作用。

亚洲带绦虫的系列研究是教研室的重点科研项目,有丰富的驱虫经验,经常有病人到学校驱虫。

实验教学中我们预约病人对学生进行生动的现场教学,学生通过询问病人症状、查体、找孕节片、粪便找虫进行诊断,并用南瓜子、槟榔煎药驱虫,最后进行虫体形态学鉴别,讨论总结。

这样方式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空前高涨,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4.2 启发式教学
在寄生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我们根据实验项目的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采用启发式教学。

作者在肠道寄生虫病实验的诊断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肠道寄生虫病病原学诊断的方法,准确的标本采集时间、检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操作技术和确诊依据、特别是肠道寄生虫及虫卵的特征鉴别等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维,发现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激发了学生兴趣,变被动为主动探索,提高了教学效果。

4.3 开展活体实验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科研小组和暑期社会调查
传统的寄生虫实验教学以“死”形态观察大体和玻片标本,内容呆板无趣,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在实验教学中。

我们积极创造条件开展活体标本教学,如实验课预约蛔虫病人、亚洲带绦虫病人,让学生模拟临床,自行询问、检查、诊断、驱虫,观察活虫体特征等一系列检验程序,最后出检验结果报告。

再结合该虫的形态寄生部位联系致病作用及诊断,加深了对该虫的致病机制、诊断及防治的认识。

同时组织学生课外参加教研室的科研课题和大学生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实验教学的延伸部分,解决了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深受学生欢迎,受到90%以上学生好评。

4.4 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寄生虫学检验步入了现代化教学阶段。

多媒体、数码互动、网络技术已广泛用于实验教学[5-6]。

我校应用多媒体课件在实验课上播放,如蛔虫、疟疾、绦虫等虫体粪便检查的操作技术等。

课件以图文并茂、声音、动画等完美结合的形式,直
观地多层次、多角度的呈现实验教学内容,弥补了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实验效果。

但这种教学方式存在师生互动不足,不能体现教师课堂的作用[7]是今后值得研究的问题。

4.5 增加自主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传统的寄生虫学检验实验教学以验证理论性为主。

而自主性和设计系实验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联系临床实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校设计了人体粪检鉴别肠道寄生虫、透明胶纸法检查蠕形螨虫、蛲虫卵和绦虫卵;蔬菜检查寄生虫卵、猪肉、牛肉寄生虫病防治检查等6个设计性实验项目,供学生自行选择。

并通过查阅文献、讨论、询问方式自行组团设计实验方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星期六自行实验,写出实验报告由教师点评。

这种模式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加强,启发了创造能力,受到学生欢迎。

如何安排实验时间,增加实验次数是今后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必须研究的问题。

5.公共实验室模式的应用
我校寄生虫学、微生物学合并为病原学教研室,整合教学资源,建立公共实验室,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和学科综合资料,收到良好效果。

6.重视实验教学总结
我校教研室每学期对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总结一次,目的是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教师总结是否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有何不足。

学生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师带教进行评价,提出建设性意见。

通过实验教学总结的开展,有计划的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是寄生虫学检验教学改革的保证。

7.评价与展望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内许多院校都在进行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取得一些成果。

寄生虫学检验实验教学发生了三大变化:一是实验教学是寄生虫学检验课程的重要不可缺少部分,与理论课同样重要,不再是从属地位。

实验教学技能目标提高,不再局限对理论课知识的补充和强化,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是实验教学内容多,其内容不仅限于教材,需要及时与临床检验交流更新知识点。

三是实验教学手段多样化。

国内许多院校在这方面进行了研究报道,经过梳理主要包括:PBL等综合性实验教学;自主性和设计系实验教学;网络课程建设、数码显微互动技术的应用;CAI课件和新的多媒体教学课程的编写;实验教学评价方式的改进及公共实验室的应用[8]。

近年来,个别院校对微课应用于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初步探讨,对其必要性、设计原则、时长、素材和技术进行了可行性论证:结论是人体寄生虫学具有丰富的素材资源,可以创作出优质的系列化微课,符合新时代新型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及教学手段,有助教学质量提高。

教学改革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及创新能力而实现其素质培养[9]。

寄生虫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与建设的任务仍任重道远,有许多问题需深化和研究,还需前瞻性的进行较大样本研究,排除干扰因素,使教学改革落实在实处,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雍龙.人体寄生虫学[M].第7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苏曼玲,张凯,高锦章.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探讨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5(2):153-154.
[3]刘利,诸挥明,施雨露.医学寄生虫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完善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1,6(8):636-637.
[4]刘伟娜,杜玉民,王伟等.高等学校药学实验教学建设与改革[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5,26(6):643-644.
[5]周云,李平,王国英等.多媒体技术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层医学教育版),2008,10(4):491-492.
[6]崔玉宝,彭江龙,周鹰.多媒体技术在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中的效果[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8,3(12):960-961.
[7]李翠英,王文玲,王红等.CAI在“医学寄生虫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5(2):149-150.
[8]彭恒,陈超,李翔宇等.《医学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8(7):669-670.
[9]梁裕芬,韦俊彬,陈海英等.微课应用于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初步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9):669-6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