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六校联合体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抚顺市六校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历史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
合题目要求。


1.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不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不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不敢不
用情。

”这段话体现的是
A. 民本思想
B. 仁政思想
C. 礼法并重
D. 礼治为先
2. 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的著名思想家是
A.孟子 B.韩非子C.墨子 D.荀子
3.下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A.儒家思想的发展 B.君主专制的演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传统科技的兴衰
4.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

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 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 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5. 宋代路振的《九国志》记载,唐哀帝时(十世纪),郑王番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
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

这可以说明
A.唐代战争时使用突火枪 B.唐末军事上已使用火药
C.火药促进了地理大发现 D.唐代火药已经传入欧洲
6. 有学者认为: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庶民成为推动城市大众文化的主流,
出现一种新型文化——“庶民文化”。

下列不属于“庶民文化”范畴的是
A.风俗画 B.心学 C.宋词D.明清小说
7.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启蒙思想家的共同追求
A.①③④
B.②④
C. ①③
D.①②④
8. 恩格斯说:“意大利人是现代欧洲各个民族中间的长子,是西方现代文化转型中最先觉醒的民
族。

”这是因为
A.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B.率先开辟了新航路
C.首先倡导复兴人文主义 D.最先开展宗教改革
9. 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
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

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B.批判宗教神学
C.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 D.促进思想解放
10.有人说:“上帝创造了世界,而牛顿发现了上帝创造了世界的方法”。

材料中的“方法指的是
A. “太阳中心说”
B. 经典力学
C. 量子理论
D. 相对论
11.某《英汉词典》在解释“bus”时,列出的义项有①公共汽车②火箭的一级③火车车厢
④公共马车。

如果按照历史上这些含义出现的先后来编写辞条,那么正确的排序应当是
A. ①③④②
B. ③②①④
C. ④①③②
D. ④③①②
12. 百科全书是指概要记述人类一切知识门类或某一知识门类的工具书。

但在实际使用中,被赋予
了形容的意味或是某种称号的特征。

下列的说法准确的有
①《天工开物》是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②亚里士多德是古代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③
《唐璜》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④《人间喜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 影视艺术包括电影、电视以及两者所表达的艺术效果,电影是影视艺术的起源,电视是影视艺
术的衍生物之一。

该艺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不包括
A.用特殊的技术手段给人以视觉冲击 B.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充实了人们的生活
C.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制度的更替 D.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14. 梁启超是近代历史上“多变”的典型,经常处在“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状态。

除梁启超
外,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很多人均是“多变”的代表,这几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

这在本质上体现了
A.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 B.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剧烈
C.西方文化冲击日益深入 D.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绝境
15. 郭嵩焘在《伦敦与巴黎日记》中说:“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
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

”这表明他主张学习西方的
A.器物层面B.制度层面 C.文化层面 D.实践层面
16. 一位历史学家在论述民国思想史时说:“它似乎为中国提供了一套能够全方位解决中国一切问
题的方法。

在理论层面上,它提供了一套完整、普遍和科学的世界观;这套世界观教人们摈弃了‘科学思想’名义掩盖下的西方帝国主义行为,并把中国的落后挨打归咎于和封建军阀相勾结的金融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奴役。

”这里的“它”指的是
A.民主与科学思想 B.马克思主义 C.新三民主义 D.三民主义
17. 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
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

”“这个办法”是指
A.武装夺取政权 B.联合君主立宪派
C.建立责任内阁 D.实行新三民主义
18.从中国历史看,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二是以毛泽
东、邓小平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新,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这些重大理论成果都
①具有时代精神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③促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变④为中国
的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19.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到邓小平“南方谈话”,我国出现了
两次重要的思想解放。

这两次思想解放
A.结束了“左”倾错误,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B.破除了对领袖个人和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崇拜
C.提高了人民的民主法治意识
D.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20.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
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下列选择中,属于邓小平理论中“吸收和借鉴”表现的是A.“一五”计划工业化方针 B.和平赎买的改造政策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 现在有网友认为:“你的粉丝超过了100,你就是一本内刊;超过1 000,你就是个布告栏;超
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 000万,你就是电视台。

”这从侧面反映了互联网
A.受众面广,渗透性强 B.保存信息的力量强
C.信息容量大、时效性强 D.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
22.某班历史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展开研究性学习,他们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
适合入选的是
A.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成功发射“东方红—1号”卫星
C. “神州”载人飞船试验成功
D. 选育出“南优2号”杂交水稻
23. 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
表中数据说明我国高等教育
A.短时期实现了普及目标 B.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
C.在曲折中逐步发展起来 D.录取率与经济发展一致
24.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客观要
求。

”这里“客观要求”指的是
A.发展科技文化 B.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C.避免学术问题政治化 D.实现“科教兴国”战略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5题20分,第26题18分,第27题14分,共计52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可止以妇人之见为见短也。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有男女岂可呼?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子之见尽短,又岂可呼?设使女子其身而男子其见,乐闻正论而知俗语之不足听,乐学出世而知浮世之不足恋,则恐当世男子视之,皆当羞愧流汗,不敢出声矣。

------《焚书》
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行,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也,而可遽以定本行商法哉?
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

------《藏书》
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续焚书》
材料二且叹夫百余年以来之为学者……置四海之困穷不言……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无见其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顾炎武《亭林文集》
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

……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

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

------王夫之《思问录》请回答:
⑴依据材料一,归纳李贽的主要观点。

(8分)
(2) 依据材料二,概括顾炎武和王夫之的主要思想。

(4分)
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贽、顾炎武以及王夫之他们思想的时代价值及产生的
社会背景。

(8分)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14~16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也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家们批判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传个人的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求知的理念。

所有这些都对天主教会的统治产生了巨大冲击。

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的国家作支撑。

英国、法国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摘编欧洲宗教改革相关资料材料二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

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教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

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出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出现的主要原因。

(8分)
⑵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

(8分)
⑶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共同实质是什么?(2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源曾经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


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

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

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材料四李大钊指出: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世界人类全体的新
曙光”。

他号召人们向俄国学习。

请回答:
⑴比较材料一、二说明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4分)
⑵较之材料一、二,材料三的内容又有何进步之处?(6分)
⑶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有什么重大影响?(4分)
抚顺市六校联合体2016--2017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历史试卷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题14分,共计52分。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5.(20分)
(1) 主要观点:主张朴素的男女平等观点;主张“与世推移”的时代发展观;承认人的私欲;斥责道貌岸然的假道学。

(8分)
(2) 主要思想:顾炎武主张注重实学,经世致用;王夫之提出尊重物质运动的自然规律和社会史观。

(4分)
(3) 时代价值: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具有早期思想启蒙价值。

(2分)
社会背景: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政治上,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思想上,程朱理学严重禁锢人们的思想。

(6分)
26. (18分)
(1) 主要原因:天主教会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社会进步;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思想上,文艺复兴促使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政治上,统一民族国家的出现。

(8分)
(2) 基本观点:鼓励追求财富;主张适应现世生活,提倡个人奋斗;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6分)
共同精神:人文主义精神。

(2分)
(3)共同实质:都是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2分)
27. (14分)
(1)材料一认为外来侵略是中国面临的大祸,材料二认为中国的大祸在国内“民权之说”。

(4分)(2)材料一只认识到西方技术先进,材料二反对西方民权学说,二者根本上都是维护封建统治。

而材料三主张冲破封建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提倡民主与科学,从根本上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6分)
(3)材料四是材料三前期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李大钊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

(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