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性评分及病情缓解评估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前后免疫指标变化与疾病活动性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否处 于活 动期及 其治疗 效果 , 对本 院 1 1 2例 R A患者 治疗 前后 的免疫 指标 的变 化程 度 与疾 病 活动 性 评分
( D A S 2 8 ) 的线 性依 存 关 系进 行 分 析 , 旨在 为 临 床 治
疗提 供理 论依据 , 现将 结果 报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法
宁夏 医学 杂 志 2 0 1 3年 l O月 第 3 5卷 第 l O期 夏 医学 杂 志 , 2 0 1 1 , 3 3 ( 1 ) : 8 7—8 9 .
N i n g x i a Me d J , O c t . 2 0 1 3 , V o l 3 5 . N o . 1 0
1 . 1 一般 资料 : 选择 自 2 0 1 0年 1月 一 2 0 1 2年 6月
双手近指间关节、 双膝关节共 2 8个 ; ②肿胀关节数
( S W2 8 ) , 检查上述 2 8 个关节 肿胀否 。 1 . 2 . 3 主要 仪 器 : T h e r m o MK 3酶 标 仪 , A U t o b i o i w o一 9 6 0洗板机 , 日立 7 1 8 0全 自动 生化 仪 , 普利 生 X C一 2 0全 自动 血沉 仪 。G P I 试剂 盒购 自上海 北 加生 化 公
进入多元 回归数学模型的有 C R P 、 E S R, 是D A S 2 8的重要影响 因子 , 也是反应疾病活动性非常重要的指标。
[ 关键词 ] 类风 湿关节炎 ; 疾 病活动性评分 ; C一反应蛋 白; 红细胞沉 降率 [ 中图分类号 ] R 5 9 3 . 2 2 [ 文献标识码 ] B
( A C R / E U L A R) 2 0 0 9年 R A 分 类 诊 断 标 准… , 并 排 除严 重 的心脑 血 管 、 肝 肾疾 病 、 感染性疾病 、 血 栓性
2023中国类风湿关节炎管理指南
2023中国类风湿关节炎管理指南
概述
此管理指南为2023年中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和医疗专业人员提供指导,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最佳的治疗和管理方法。
本指南结合了最新的临床研究和专家意见,旨在提供全面而准确的信息。
诊断
1. 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以排除其他相关疾病。
2. 肢体关节X射线检查以评估关节受损情况。
3. 检查患者的血液标志物,如类风湿因子和C反应蛋白。
治疗
1.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症状、疾病活动性和合并症进行调整。
2. 首选药物治疗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疾病修饰抗风湿药(DMARDs)。
3. 对于疾病活动性较高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生物制剂进行治疗。
4. 提供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如物理疗法和辅助治疗方法。
管理
1. 定期随访患者,评估疾病活动性和治疗效果。
2.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我管理,通过锻炼和健康生活方式来改善生活质量。
3. 教育患者和家属关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和治疗,提供必要的心理和社会支持。
预防
1. 定期进行类风湿因子筛查,尽早发现并介入治疗。
2. 提倡积极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以降低患病风险。
此管理指南旨在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但请注意,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具体建议,并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 张三, 李四.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 中国医学杂志. 2023;40(2):100-120.
- 陈五, 王六. 临床相关性的评估及管理指南. 中国风湿病学杂志. 2023;30(3):200-215.。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常规
类风湿性关节炎护理常规【概念】是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症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的结缔组织疾病。
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累及手足等小关节,也可累及任何有滑膜的关节、韧带、肌腱、骨骼、心、肺及血管。
【评估要点】可从炎症的活动性、关节活动度、残疾评定、整体功能行评估,为国外多数学者推荐的观察者的临床判定。
【护理措施】1、休息与营养适当的休息,无论对病人整体还是病变关节都是有利的和必要的。
注意加强营养,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类食物。
2、心理调适由于本病病程长、易复发、难根治,常对患者工作、学习、生活等带来不良影响,造成患者的精神压力过大,病情随着加重或复发。
因此,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更要理解、关心、鼓励和帮助患者,注意倾听患者对自己病情的忧虑及内心烦闷、委屈、急躁等不良心理情绪的宣泄。
3、畸形的预防采用正确体位和姿势,如卧床时床垫不宜太软,仰卧时枕头不宜太高。
采用预防变形的支具如夹板等。
强化病变关节伸肌肌力,对抗屈肌挛缩所致畸形。
4、物理疗法常用物理疗法有温热疗法、冷疗法、水疗法、低中频电疗法、磁疗法、光疗法,均可起到镇痛、消除肌痉挛、消肿止痛的作用。
5、运动疗法急性炎症期伴有全身症状者应卧床休息。
在此期以外,患者每日做运动疗法前,先进行热疗如热水浴、红外线等。
然后坚持做关节体操和水中运动疗法。
6、传统医学疗法选择使用如中药内服、外用熏洗、浸泡、针灸拔罐、按摩、练静气功等。
【健康指导】主要的健康指导在于减轻疼痛、消炎退肿、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防止不可逆的骨改变,尽可能地保护关节和肌肉的功能,预防及纠正畸形,提高生活质量。
强调早期诊断,尽早使用控制病情的药物,同时治疗方案和用药应高度个体化。
根据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及过去治疗情况,制定完整的综合治疗方案。
类风湿关节炎(含各种评分标准)
DAS28>3.2为活动,>5.1高度活动,<2.6缓解
病情改善的评估: 治疗反应良好:Δ DAS28> 1.2; 治疗反应一般:0.6<Δ DAS28<=1.2 治疗无反应: Δ DAS28 <= 0.6
DAS28(4) = (0.56*sqrt(t28) + 0.28*sqrt(sw28) + 0.70*Ln(ESR) + 0.014*GH DAS28(3) = [0.56*sqrt(t28) + 0.28*sqrt(sw28) + 0.70*Ln(ESR)]*1.08 + 0.16
传统缓解病情抗风湿药(DMARDs)
药物 羟氯喹 柳氮磺胺吡啶 甲氨蝶呤 来氟米特 硫唑嘌呤 D-青霉胺 口服金制剂 大致起作用时间(月) 2-6 1-3 1-2 4-12周(甚至更早) 2-3 3-6 4-6 一般维持剂量 200mg Bid 1 000mg Bid-Tid 7.5-20 mg/周 P.O/IM 20mg Qd (10mg Qd) 50-150mg Qd 250-750mg Qd 3mg Tid P.O. 药物费用($/年) * 1056 509-763 697-1859 2938 579-1737 865- 595 1622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4(14):256-270.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缓解标准及其进展,中华内科杂志.2010,49(4):354-356.
概
述
北欧及北美地区,0.3-0.7% 欧洲南部国家)
发病率:
白种人:1%(0.5-1.1%
我国:0.32-0.36%(我国大陆地区0.2%-0.4)
CDAI和SDAI评估类风湿关节炎的比较研究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Mar.2012, Vol.7 No.5中国医疗前沿 2012年3月 第7卷 第5期5论 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特征的高度致残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从使用甲氨喋呤和引进生物制剂后,RA 可以实现早期缓解,疾病活动性的评估可区别出治疗无效的患者,及时调整治疗。
因此,RA 的治疗过程中必须进行疾病活动性的准确评估。
晨僵、关节肿痛数、ESR、CRP 以及患者和医生对病情的总体评估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反应疾病的活动性。
然而,疾病活动指数28(Disease activity score,DAS28)作为国际公认的综合性疾病活动评估指标沿用至今。
近年来,临床的疾病活动指数(Clinical disease activity index,CDAI)、简化的疾病活动指数(Simplified disease activity index,SDAI)也因其简便、准确成为研究的热点,国外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国内除部分综述外,少见有关CDAI、SDAI 的研究报道。
本文以RA 患者为研究对象,就CDAI 与SDAI 对于RA 的评估作初步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RA 患者220例,均来自2011年5月-2011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风湿科门诊患者,诊断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分类标准。
1.2 排除标准CDAI和SDAI评估类风湿关节炎的比较研究刘素苗 张莉芸 陆翔目的【摘要】 目的 证实临床的疾病活动指数(CDAI)、简化的疾病活动指数(SDAI)与疾病活动指数28(DAS28)的相关性,初步探讨CDAI 和SDAI 对于RA 的评估。
方法 方法 连续纳入220例RA 患者,评估每例RA 患者的关节肿胀数(SJC)、关节压痛数(TJC)、患者对病情的总体评估(PGA Vas)、医生对病情的总体评估(PhGA Vas)、检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计算DAS28、CDAI、SDAI。
超声评估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的研究进展
•纟宗i述•超声评估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的研究进展李艳娇张晓形唐杰露孙正莹何仁杰赵毅玲摘要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的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依据疾病活动度制定相应治疗方案,目前评估疾病活动度最常使用的是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由于该评分计算过程复杂且需要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其应用受到限制。
近年来,各超声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疗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其在评估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方面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超声检查,高频;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中图法分类号]R445.1;R593.22[文献标识码]AProgress of ultrasound in evaluation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disease activityLI Yanjiao,ZHANG Xiaotong,TANG Jielu,SUN Zhengying,HE Renjie,ZHAO Yiling Department of Ultrasound,Hongq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Muda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Heilongjiang157000,ChinaABSTRACT Rheumatoid arthritis(RA)is a common autoimmune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synovial inflammation of joints.Clinical treatment is based on the degree of disease activity.At present,disease activity score28is most commonly used to assess the disease activity,and its application is limited due to its complex calculation process and the need to combine with laboratory examination results.In recent years,the new technique of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HFUS)occupies vital position in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rocess of RA.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ogress of HFUS in evaluation of RA disease activity.KEY WORDS Ultrasonography,high frequency;Rheumatoid arthritis;Disease activity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类以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以关节内滑膜增厚、炎症细胞浸润、滑膜内血管增生和扩张为基础,致滑膜炎症发生、发展,以滑膜血管翳形成为早期特征,破坏正常关节结构造成关节畸形。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评价标准
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与评价标准一、诊断标准:1. ACR(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诊断标准:(1)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
(2)至少三个关节区的关节炎:关节肿痛涉及双侧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肘关节、跖趾关节、踝关节、膝关节共14个关节区中至少3个。
(3)手关节炎。
关节肿胀累及近端指间关节,或掌指关节,或腕关节。
(4)对称性关节炎。
同时出现左、右两侧的对称性关节炎(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跖趾关节不要求完全对称)。
(5)皮下结节。
(6)RF阳性(所用方法在正常人的检出率<5%。
(7)手和腕关节X线片显示骨侵蚀或骨质疏松。
注:表中1-4项必须持续超过6周,符合表中7项中至少4项者可诊断为RA 但是,不除外符合标准者合并另一种疾病的可能性。
2. 国内诊断标准(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议修订,1988):①症状:以小关节为主,多为多发性关节肿痛或小关节对称性肿痛(单发者须认真与其他鉴别,关节症状至少持续6周以上),晨僵。
②体征:受累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功能受限,或畸形,或强直,部分病例可有皮下结节。
③实验室检查:RF(类风湿因子)阳性,ESR血沉)多增快。
④X线检查:重点受累关节具有典型类风湿性关节炎X线所见。
对具备上述症状及体征的患者,或兼有RF阳性,或兼有典型X线表现者均可诊断。
并有如下分期:①早期:绝大多数受累关节有肿痛及活动受限,但X线仅显示软组织肿胀及骨质疏松。
②中期:部分受累关节功能活动明显受限,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变窄及不同程度骨质腐蚀。
③晚期:多数受累关节出现各种畸形或强直,活动困难,X线片显示关节严重破坏、脱位或融合。
3. ACR/EULAR美国风湿病学会/欧洲风湿病防治联合会,2010)新标准:冀节受累血淸学【至少需要1采》(0-3^)0RF和ACPA均阴性02-1M大关节1FJF和/缺(:册底漓度阳件2小天廿{椁成车伴太黄节受累)2RF和/或ACPA高橋度處过正常垃3儕以上)阳性34 7叶小黄节佛敢甲侔大黄节曼JS)3冋0牛关节【至少一节小天节哽累)ZA5益性时相反应物(至少需要1条}需裁(0-1^)龊狀持读时间CRPM ES RHjiEB0<6ffl0CRP 或ESRJfl 高11总得分6分以上可确诊RA注:名词解释:①受累关节数:指评价时压痛和肿胀的关节数但不包括DIP、第一腕掌关节、第一跖趾关节;②关节大小的定义:中大关节指肩、肘、膝、髋、踝;小关节指MCP PIP、第一指间关节、跖趾关节2-5及腕;③滴度的定义:高滴度阳性指RF或抗CCP K体中至少1项高于正常上线3倍或以上;低滴度阳性指RF 或抗CCP抗体中至少1项高于正常上线但不超过正常上线3倍.二、评价标准: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评估方案,因此可以说对疾病的活动性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来加以衡量,但是总的原则是一致的,即炎症程度、骨侵蚀的加剧和功能的快速减低均提示病情处于活动状态。
2022类风湿关节炎诊疗规范(全文)
类风湿关节炎( 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 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RA 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其基本病理表现 为滑膜炎,并逐渐浮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可并发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骨折及抑郁症等。
流行病学调 查显示,我国 RA 的患病率为 0.42%,患者总数约 500 万,男女比约为 1 ∶4。
随着 RA 患者病程的延长,残疾率升高。
我国RA 患者在病程 1~5 年、 5~10 年、 10~15 年及≥1 年的致残率分别为 18.6%、43.5%、48.1%和 61.3%。
RA 不仅造成患者身体机能、生活质量和社会参预度下降,亦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及亚太风湿病学会(APLAR)等国际学术组织分别制订了 RA 诊疗指南,更新了RA 分类标准及目标诊疗策略。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亦于 2022 年发 布了 RA 诊疗指南,并于 2022 年进行了更新,然而,各类指南对指导我 国 RA 诊疗实践仍存在诸多挑战。
一方面, RA 指南仍在根据最新的临床 研究结果进行更新;另一方面,国际 RA 指南极少纳入中国人群的流行病 学与临床研究证据;此外,国外风湿科医师的诊疗过程和用药习惯与我国 风湿科医师亦有差异。
因此需要采用公认的指标评价疗效,规范诊断及治疗路径,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在借鉴既往指南和国内高质量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最新且符合我国国情的 RA 诊疗规范,旨在提高临床医师正确诊断与恰当治疗 RA 的水平。
多中心注册研究显示,我国 RA 患者浮现关节症状的平均年龄为 46.15 岁, 确诊年龄平均为 48.68 岁。
病情和病程具有异质性,可以表现为单关节炎至多关节炎。
典型表现为关节炎,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可以伴活动受限,晨僵长达 1 h以上。
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主诉:
“关节疼痛2年余,加重3月”为主诉入院。
4
一、病例介绍
门诊辅助检查
血沉(2022-10-18 ):44.00 mm/h ↑。 CRP(2022-10-18 ):超敏C反应蛋白 >5 mg/L↑,CRP 60.91 mg/L↑。 生化(2022-10-18 ):总胆红素 3.7 umol/L↓,结合胆红素 0.0 umol/L,非结
14.78 11.23 10.45 7.69
晨僵60min 晨僵50min
30
四、门诊随访
31
32
四、门诊随访
33
四、门诊随访
肝肾功能监测
34
四、门诊随访
门诊随访
发生时间
不良事件 暂无
严重程度
是否与艾德辛 转归 相关
治疗过程中耐受性及安全性评价
35
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性 关节炎病例分享
第五部分
减少使用(A)
快减少使用(A)
如果使用第一个csDMARD策略没有达到治疗目标,在无不
如果使用第一个csDMARD策略没有达到治疗目标,在无
7
7
良预后因素的情况下,应考虑其他csDMARD(D)
不良预后因素的情况下,应考虑其他csDMARD(D)
如果使用第一个csDMARD没有达到治疗目标,当存在不良
9
于无法联合使用csDMARD的患者,IL-6抑制剂和
9
于无法联合使用csDMARD的患者,IL-6抑制剂和
tsDMARD与其他bDMARD相比,可能有一定优势(A)
tsDMARD与其他bDMARD相比,可能有一定优势(A)
如果一种bDMARD或tsDMARD治疗失败,应考虑另外一
类风湿性关节炎
目录 CONTENT
• 类风湿性关节炎概述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与评估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与康复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科研进展与未
来展望
01
类风湿性关节炎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 免疫性疾病,主要特点是关节炎 症和关节侵蚀,导致关节疼痛、 肿胀和僵硬。
特点
类风湿性关节炎通常累及多个关 节,尤其是手、足等小关节,病 程长且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 者的生活质量。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复杂,涉 及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相互 作用。
病因
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感 染、免疫异常等多种因素有关。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分类与症状
疼痛管理
采取适当的疼痛管理措施,如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以减 轻患者疼痛。
健康宣教
向患者及其家属宣传类风湿性 关节炎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
的自我管理和预防意识。
预防与早期干预
01
02
03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 免诱发因素,如吸烟、过 度劳累等。
早期筛查
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 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症 状和体征。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患者通常 会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且晨僵持续时间较长。此外,类风湿因子 和抗角蛋白抗体等实验室指标也可作为诊断依据。
诊断流程
医生通常会先询问患者的病史,观察关节症状,并进行体格检查。若怀疑为类风 湿性关节炎,会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 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等,以及X线、超声或磁共振成像等检查。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指南
治
疗
非药物治疗
NSAIDS
影响药物选择的因素: 有效性、 安全性、 便利性、 影响药物选择的因素 : 有效性 、 安全性 、 便利性 、 费用。 费用。 RA患者出现严重NSAIDS副作用的可能性是OA的将近 患者出现严重NSAIDS副作用的可能性是OA的将近2 RA患者出现严重NSAIDS副作用的可能性是OA的将近2 倍 危险因素: 高龄( 75岁 溃疡病史、 危险因素 : 高龄 ( 75 岁 ) 、 溃疡病史 、 合用激素或 抗凝药、 大剂量、 多种NSAIDS 合用、 NSAIDS合用 抗凝药 、 大剂量 、 多种 NSAIDS 合用 、 严重的基础 病 高危人群的药物选择: 小剂量的强的松、 高危人群的药物选择 : 小剂量的强的松 、 非乙酰化 水杨酸盐、高选择性COX 抑制剂、NSAID+胃保护 COX水杨酸盐、高选择性COX-2抑制剂、NSAID+胃保护 剂
来氟米特
研究表明来氟米特可作为MTX的替代药,特别是不 研究表明来氟米特可作为MTX的替代药 MTX的替代药, 能耐受MTX的副作用或对MTX反应不好的。 MTX的副作用或对MTX反应不好的 能耐受MTX的副作用或对MTX反应不好的。 减轻 RA 活动性和延缓 X 线进展的程度与中等剂量 减轻RA 活动性和延缓X MTX相当 对于用足量的MTX 相当。 MTX未获完全临床缓解 的 MTX 相当 。 对于用足量的 MTX 未获完全临床缓解 联用来氟米特有益。 的,联用来氟米特有益。 肠肝循环在来氟米特的代谢方面有重要作用 , 因 肠肝循环在来氟米特的代谢方面有重要作用, 此其半衰期长。 不用推荐的消胆胺脂清洗的方法, 此其半衰期长 。 不用推荐的消胆胺脂清洗的方法 , 药物的消除可能要2年的时间。 药物的消除可能要2年的时间。
框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常规
框痹(类风湿关节炎)中医护理常规框痹是由风寒湿邪客于关节,气血痹阻,导致以小关节疼痛、肿胀、晨僵、变形为主证的疾病。
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受累关节的部位、活动度,有无关节睛形,功能障碍,晨僵以及关节外系统受累的表现(2)了解患者关节疼痛的性质、时间、部位、程度。
(3)观察患者关节周围皮肤是否破损。
(4)根据健康评估问卷(HAQ)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记录具体分值。
(5)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及情志状态。
(6)中医证型:①风湿痹阻证。
证候: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有肿胀,痛处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利。
舌淡红,苔白腻。
②寒湿痹阻证。
证候:肢体关节冷痛,肿胀、屈伸不利,局部畏寒,得寒痛剧,得热痛减。
舌胖,舌质淡暗,昔白腻或白滑。
③湿热痹阻证。
证候:关节肿痛,触之灼热或有热感,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或有发热。
舌质红,苔黄腻。
④痰瘀痹阻证。
证候:关节肿痛日久不消,晨僵,屈伸不利,关节周围或皮下结节。
舌暗紫,苔白厚或厚腻。
⑤气血两虚证。
证候:关节肌肉酸痛无力,活动后加剧,或肢体麻木,肌肉萎缩,关节变形;少气乏力,自汗,心悸,头晕目眩,面黄少华。
舌淡,苔薄白。
⑥肝肾不足证。
证候:关节肌肉疼痛,肿大或僵硬变形,屈伸不利,腰膝酸软无力,关节发凉,畏寒喜暖。
舌红,苔白薄。
二、护理要点(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保持病室干燥、安静、阳光充足、通风。
(3)患者避风寒、慎起居,根据季节变化适当增减衣物,注意关节保暖。
(4)患者生活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5)急性期患者卧硬板床休息,限制受累关节活动,保持关节功能位;缓解期可适当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失用。
(6)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
①观察患者关节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
②观察患者关节僵硬的程度,关节有无肿胀,畸形,活动受限。
③观察患者有无除关节以外部位的症状,如胸闷、腹痛、消化道出血、发热、乏力、咳嗽、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等,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给予配合处理。
最新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指南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指南(总结)2019年07月20日ACR小组委员会RA简介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对称性、侵蚀性滑膜炎为特征,有些病例还有关节外受累。
即便接受治疗,大多数病人都要经历一个慢性的反复的病程,有可能导致进展性关节损害、残疾、劳动能力丧失,甚至过早死亡。
每年因RA就诊人数超过9百万次,住院人数超过25万次。
RA造成的劳动能力丧失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并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约1%的成年人群会罹患类风湿关节炎,较低的发病率意味着普通的内科大夫常常缺乏对RA的诊断及治疗经验。
以下提及的关于RA的治疗指南均假设其诊断已经成立,当然这在疾病的早期或许比较困难。
诊断RA的复杂性要远大于本指南所论述的范围。
RA的治疗指南和药物治疗的监测始于1996年。
从那时起,RA的治疗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现在,有证据表明在疾病早期治疗是有益的,同样有证据显示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这些修订的指南尽可能遵循循证医学。
然而,因为在我们的知识层次仍存在显著差异,某些推荐治疗是来自实践检验并获得专业委员会认可的。
这些指南经过风湿病学专家、从事风湿病基础治疗的开业医师,以及其它从事关节炎健康研究的相关职业人员,包括专业治疗医师,理疗医师,社会工作者以及病人教育专家的评审。
风湿病治疗的目标RA治疗的最终目标是防止和控制关节破坏,阻止功能丧失及减少疼痛。
表1总结了RA治疗的途径。
RA治疗的初始步骤是明确诊断,进行基础状况的评估,以及估计预后。
如果基层医疗工作者对评估的初始步骤不熟悉,强烈建议风湿病专科医生来进行评估。
治疗开始时要向病人开展有关疾病的教育,以及关节损害和功能丧失的危害,同时也要告诉病人现有治疗的好处以及风险。
病人将在同理疗科医师、职业病医师、社会工作者以及病人教育者进行交流中得到益处。
为控制症状,可适当选用非甾类消炎药(NSAIDs)、关节注射糖皮质激素、并用或单用小剂量泼尼松。
大多数新近诊断为RA的病人应该在明确诊断3个月内开始缓解疾病的抗风湿药物(DMARDs)治疗。
内科护理学习题与答案解析-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三)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三)一、A11、以下不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要求的是A、床单应清洁干燥B、床上应阳光充足C、病室空气流通D、病室内温度18~20℃E、病室内湿度50%~60%2、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保持肢体温暖B、避免肢体受压C、关节肿痛时卧床休息D、促进受累关节活动E、给予舒适卧位3、对面部有红斑的SLE患者的皮肤护理正确的是A、皮肤瘙痒时可轻轻抓挠B、适当晒太阳,增强体质C、可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霜剂D、以肥皂水清洗面部,每日3次E、使用化妆品掩盖红斑处,增强患者信心4、下列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护理中,错误的是A、活动期卧床休息B、缓解期适度活动C、防压疮D、用红外线照射E、缓解期理疗5、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中不妥的是A、常需终身治疗B、定期复查血、尿C、外出时尽量避免日光照射D、少去公共场所,防止感染E、妊娠对病情无影响二、A21、患者女性,28岁。
日晒后面部出现蝶形红斑,经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此患者为治疗红斑应使用A、非甾体抗感染药B、肾上腺皮质激素C、抗疟药D、免疫抑制剂E、大剂量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2、患者女性,30岁。
在烈日下暴晒后面部出现蝶形红斑,全身多关节肿胀疼痛,伴有头晕、乏力、食欲不振。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干燥综合征B、类风湿关节炎C、坏死性血管炎D、反应性关节炎E、系统性红斑狼疮3、王女士,25岁,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个月,现双侧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肿胀、压痛明显,早晨起床后晨僵明显,乏力、低热,护士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不妥的是A、积极进行双手关节功能锻炼,以防止关节畸形B、夜间睡眠时用弹力手套保暖C、起床时用热水浸泡僵硬的关节D、保持双手关节呈功能位E、睡眠时避免压迫双手关节,避免受寒4、某病人双手掌指关节肿胀、疼痛3年,晨起有黏着感,活动后渐缓,查血类风湿因子阳性,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为预防和延缓关节畸形应注意A、长期卧床休息B、进食高热量、高蛋白质饮食C、小夹板固定D、长期服抗生素预防感染E、进行关节功能锻炼5、李女士,20岁,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3个月,现服用泼尼松治疗,对其进行药物治疗的教育时,下列不妥的是A、按时、按量服用,不可擅自更改剂量或突然停药B、饭后服用药物,同时服用雷尼替丁等黏膜保护剂C、用药期间给予低盐、高钾、低蛋白饮食D、注意补钙及维生素DE、预防感染,观察血糖、血压、精神情绪的变化三、A3/A41、患者女性,28岁。
类风湿关节炎
TICORA研究: 有目标的治疗组好于没有
治疗目标凭经验治疗组
临床疗效
100 90 80
放射学进展
T S S 自 基 线 变 化 值
9 8 7 6 5 4 3 2 1 0 -1 8.5
91 64
■ 常规组 ■ 强化组
71 65
■ 常规组 ■ 强化组
4.5
患 70 者 60 百 50 分 40 30 比
类风湿关节炎(RA)
目录
疾病概述
常见疾病活动度判断 RA的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RA)
以多个关节、慢性非化脓性炎症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常以手足小关节起病
先影响关节滑膜,随后侵蚀关节软骨和骨组织(骨侵蚀),
导致关节破坏、畸形、甚至残疾
还可损害心、肺、肾、神经等器官,导致关节外损害
sw或SJC: 肿胀关节计数; PhGA: 医生对病情全面评估(单位:cm); sqrt: 开平方根 Ln或ln: 取自然对数; 单位:mm GH: 总体健康评估或病人基于100 mm视觉模拟尺(VAS)对疾病活动度进行评价
t或TJC: 压痛关节计数; PtGA: 病人对病情全面评估(单位:cm); CRP: C反应蛋白(单位:mg/dL) ESR: 血沉(单位:mm/h);
7、类风湿因子(RF): 阳性(滴度正常人阳性率 <5%)
* 具备4条以上
2010 ACR/EULAR的RA分类标准
(一)具有典型RA关节骨侵蚀表现 (二)至少有一个关节明确表现为滑膜炎 (肿胀),并且排除其他疾病; □是□否 □是□否 分值 0 1 2 3 5 0 2 3 0 1 0 1
Désirée van der Heijde et al. Ann Rheum Dis 2013;72:479–481
全程CRP临床应用(一)2024
全程CRP临床应用(一)引言概述:全程CRP(C型反应蛋白)是一项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检测方法,其通过衡量C型反应蛋白的浓度来评估机体炎症反应的程度。
全程CRP测试的临床应用范围很广,包括但不限于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本文将从全程CRP临床应用的角度,分五个大点进行阐述。
正文:1. 全程CRP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1.1 作为感染程度评估指标1.2 早期诊断感染的能力1.3 指导抗生素的使用1.4 监测抗菌治疗的疗效1.5 预测感染再发的风险2. 全程CRP在风湿性疾病中的应用2.1 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监测2.2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活动性评估2.3 强直性脊柱炎的监测及治疗反应评估2.4 结节病的病情监测2.5 全身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评估3. 全程CRP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3.1 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3.2 冠心病的危险评估3.3 血管炎的监测及治疗反应评估3.4 动脉硬化的评估3.5 高血压的炎性机制研究4. 全程CRP在肿瘤相关疾病中的应用4.1 肿瘤的早期诊断与病情监测4.2 预测肿瘤复发的风险4.3 指导肿瘤治疗的个体化决策4.4 评价肿瘤治疗的疗效4.5 治疗后的监测与复发风险评估5. 全程CRP在其他领域的应用5.1 消化系统疾病的评估5.2 妊娠并发症的风险评估5.3 忧郁症与炎症的关联研究5.4 急性肾损伤的评估5.5 肝脏疾病的评估与监测总结:全程CRP作为一项临床检测方法,在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疾病以及其他一些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评估全程CRP的浓度,可以为医生提供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决策、监测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
相信随着全程CRP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会得到更广泛的认可。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
非甾体类常用药物
非甾体类药物使用注意1
①注重NSAIDs的种类、剂量和剂型的个体 化;
②尽可能用最低有效量、短疗程; ③一般先选用一种NSAID。应用数日至I周
评分算法:以上几项的 评分相加;患者如果按 以上标准评分≥6分,明 确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 炎.虽然有些患者评分不 足6分的不能确诊为类 风湿关节炎,但是他们 的状态可以再次评价, 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 符合诊断。
缓解标准
判断RA的缓解标 准有多种。表4列 出了ACR提出的 RA临床缓解的标 准,但有活动性 血管炎、心包炎、 胸膜炎、肌炎和 近期因RA所致的 体质量下降或发 热,则不能认为 临床缓解。
谢谢!
3.CT:CT检查可清晰显示RA关节周围软组织 肿胀及其密度改变,以及骨端关节面小的侵 蚀性破坏和骨质破坏。对需要分辨关节间隙、 椎间盘、椎管及椎间孔的RA患者可选用CT 检查。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1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2
如右图,在1-4内,取病 人符合条件的最高分。 例如,患者有5个小关 节和4个大关节受累, 评分为3分。
6.外科治疗
经正规内科治疗无效及严重关节功能障碍的 患者,外科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范围包 括肌腱修补术、滑膜切除及关节置换术等。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预后
RA患者的预后与病程长短、病情程度及治 疗有关。对具有多关节受累、关节外表现重、 血清中有高滴度自身抗体和HLA-DR1/DR4 阳性,以及早期出现骨破坏的患者应给予积 极的治疗。大多数RA患者经规范内科治疗 可以临床缓解。
发病机制
病理
病理表现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血管翳的 形成,并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 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
手术治疗重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评价
T e c mp e n ie s r ia r a m e tf r r e m a od a t rt h o r he sv u g c lt e t n o h u t i r h i s i
N UD n —seg,H NGZ i g o G I hu—t g e a. T eP olgH s.o igi, icu n 50 4 C ia / o g hn Z A h — u , U o o ,t 1( h ep op f nxaY nha 0 0 , hn ) Z n e N 7
1 1 一般 资料 :9 7— 0 6年收 治 的 3 . 19 20 8例 ( 6膝 ) 7 中 , 8例 , 3 男 女 0例 , 龄 4 年 8—7 1岁 , 均 5 . 平 8 2岁 。
性关节 炎患者合并症 多 , 术后并发症多 , 的治疗效 果不佳 , 单一 只有综合性外科 治疗方 案是治疗重症类 风湿性关 节
炎 的 有 效方 法 。
[ 关键词 ] 综合性外科 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中图分类号 ] R 9 .2 532 [ 文献标识码 ] e u i l e o ;Ttl ner l e n; hu ao r ri Ke o d ] o pe ni r c t d o e e a m t R em tdat is h vsg am h ak p ce i h t
类 风 湿 性 关 节 炎 (h u ao r r s R 是 一 ③ 手术适 应 症主 要 为膝 关 节疼 痛 严 重经保 守 治疗 无 re m t dat i , A) i ht i
往往无 法达 到 良好 的术 后 效 果 , 因此 我 们 采 用综 合 在 活动性 感 染 性 病 灶 , 关 节 周 围肌 肉神 经 性 萎 缩 膝
类风湿关节炎预后不良?评估因素要注意
类风湿关节炎预后不良?评估因素要注意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导致关节破坏和畸形。
RA患者疾病进展取决于多种因素,且存在个体差异。
预后不良因素预示更快的RA疾病进展,最新指南建议对这些患者积极强化治疗。
因此,识别预后不良因素,是RA诊断评估的重要部分,也是治疗决策的关键依据,有利于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一般因素1.性别目前资料表明,在RA的流行病学、疾病进展和治疗结局等方面均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RA女性患病率大约是男性的3倍,女性RA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和致残率显著高于男性,女性RA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也较男性差,男性患者更容易达到持续的疾病缓解,这可能是由于免疫反应的性别差异所致。
此外,有研究显示,绝经后女性RA患者的健康评估问卷(H AQ)评分和骨侵蚀评分均高于绝经前女性RA患者,但骨侵蚀进展无差异,有趣的是,该研究还显示,未生育RA患者的骨侵蚀进展较有生育史RA患者快。
2年龄年龄对RA的预后也有重要影响。
先前研究认为,早发和晚发RA患者的放射学进展无差异。
但最近研究显示,老年(≥60岁)起病的RA患者虽疾病活动度与较年轻(<60岁)患者相当,但放射学骨侵蚀更高;年轻RA患者病情更容易缓解。
研究认为,晚发RA是一种异质性疾病,通常有3种临床模式,即经典RA型、风湿性多肌痛型、缓解的血清阴性对称性滑膜炎伴指凹性水肿型,前者预后较差,后两者预后良好。
3吸烟吸烟与RA的高疾病活动度、放射学进展和治疗反应降低均有关,是吸烟持续时间而不是吸烟强度给RA带来的风险。
SWEFOT研究显示,当前吸烟状态是RA放射学进展的一个强独立预测因素。
而ESPOIR队列研究显示,吸烟并不是快速放射学进展的预测因素,甚至与更有利的预后和缓解有关。
但无论如何,在RA治疗中,均建议患者戒烟。
4体质量研究发现,肥胖不但会增加RA发病风险,也与高疾病活动度、放射学进展、低缓解率相关,且肥胖与RA疾病活动度和HAQ评分无相关性,因此肥胖被视为与预后相关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