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普法工作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街道普法工作计划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法治意识已经深入人心。
作为基层街道,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全面推进法治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居民的法律素质,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为此,我们制定了2023年的街道普法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提高居民法治意识,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居民自觉遵纪守法。
2.加强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居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
3.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居民法律素质,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4.充分发挥街道调解作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工作措施
1.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宣传栏、公众号等平台,定期发布法律法规知识,组织居民参加法治讲座、法治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居民法律素质。
2.加强基层法律服务。
设立街道法律服务中心,配备专业律师,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
加强与社区法律顾问的沟通协作,发挥顾问在基层法律服务中的作用。
3.健全调解组织。
加强街道调解委员会建设,选聘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和调解能力的调解员,提高调解水平。
加强对调解工作的指导,确保调解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4.深化法治创建工作。
积极开展法治街道、法治社区创建工作,推动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等场所设立法治宣传栏,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5.强化法治队伍建设。
加强街道司法所建设,提高司法所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能力。
加强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和教育,助力他们顺利融入社会。
6.开展法治满意度调查。
定期对居民开展法治满意度调查,了解群众对法治工作的需求和意见建议,及时调整和完善工作计划。
三、工作重点
1.突出宣传重点。
重点宣传宪法、民法典、刑法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居民法治意识。
2.关注特殊群体。
加强对老年人、青少年、妇女等特殊群体的法治宣传,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3.创新宣传方式。
结合网络流行语、热门事件等,制作生动形象的法治宣传材料,提高宣传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4.强化责任担当。
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单位普法工作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普法工作格局。
四、工作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确保普法工作落到实处。
2.落实普法经费。
将普法工作经费纳入街道财政预算,保障普法宣传、法律服务等活动的正常开展。
2023年街道普法工作计划将紧紧围绕提高居民法治意识、构建和谐法治环境这一核心任务,创新工作方法,强化工作措施,推动普法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一、补充点
1.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协作。
主动与上级司法行政部门、政法单位等沟通,争取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确保普法工作计划的有效实施。
2.培育法治志愿者队伍。
发展壮大法治志愿者队伍,组织居民、学生、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参与法治宣传、法律服务等活动,形成全民参与的普法工作格局。
3.探索法治宣传教育新模式。
结合新兴媒体平台,运用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开展生动形象的法治宣传教育,提高普法工作的传播力。
4.加强法治培训。
定期组织街道工作人员、社区干部、调解员等进行法治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法治素养。
5.建立健全法治评价机制。
将法治建设工作纳入街道目标考核,对各部门、单位的普法工作进行评价,推动工作落实。
二、重点和注意事项
1.重点:普法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居民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确保法治宣传深入人心,居民自觉遵纪守法。
2.注意事项:
(1)确保普法工作计划的具体可行,结合街道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
(2)加强普法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工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注重普法工作的连续性和长期性,形成长效机制。
(4)加强对特殊群体的法治宣传,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和自我保护能力。
(5)充分发挥街道调解作用,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6)严格普法工作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单位的普法工作职责,确保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