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环境卫生
人类环境与生态平衡
一、人类环境分类
1、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 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①有利健康因素:“正常”空气,水,土壤,阳光, 微小气候, 风光----促进健康
②不利健康因素:“不正常”水、土壤:元素含量异常----地方病
2、次生环境:人类活动下形成的环境,环境污染是主要问题
①保持生态平衡: 次生环境优于原生环境---促进健康
②破坏生态平衡: 次生环境质量恶化----引起疾病
二、生态平衡
1、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在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迁移过程中,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
包括:DDT;TCDD
2、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体内浓度大于环境
三、环境污染
1、松花江事件:苯泄漏
2、燃烧不完全:产生苯并芘—致癌
3、环境污染影响特点:广泛性;多样性;长期性;复杂性
4、二噁英污染:属于多环芳烃类
大气环境与健康
一、大气层分为
1、对流层:逆温现象
2、平流层
3、中间层
4、电离层
5、散逸层
二、大气污染物
1、一次大气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气中的污染物,理化性质未发生改变
代表:颗粒物、SO2、CO
2、二次大气污染物: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产生新的污染物
代表:光化学烟雾(主要成分---臭氧、醛类、过氧酰基硝酸酯)
3、气体分散度
(1)分散度越大:①空气漂浮时间越长;②被吸入可能性越大;③。

三、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多选)
1、温室效应
2、臭氧层破坏
3、酸雨:PH<5.6
4、影响太阳辐射,形成棕色云团
水环境与健康
一、水源
1、降水
2、地表水
3、地下水
①浅层地下水:较清洁、固体多、盐多、容易干涸,水质易受影响
②深层地下水:水温恒定,细菌少,盐多,硬度大
二、介水传染病
(1)病原体
①细菌:霍乱、伤寒
②病毒:甲肝/戊肝
③寄生虫:隐孢子虫
(不包括!:痛痛病、水俣病、氟中毒------土壤污染)
三、饮用水质检查的细菌指标
1、细菌总数小于100 GFU/mL
2、总大肠菌群小于0/ mL(致病性,不得检出)
3、游离余氯:出厂水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低于0.05 mg/L
4、水净化方法: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四、水消毒
1、氯消毒:成本低,杀菌强
2、臭氧消毒:
①优点:消毒效果好,用量少,接触时间短,不产生三卤甲烷,不影响水感官
②缺点:缺乏剩余消毒剂(无持续性杀菌作用?)
3、紫外线
①A段—色素沉着作用
②紫外线B段—红斑作用;抗佝偻病作用
③紫外线C段(200-280nrn)---杀菌作用
土壤环境与健康
一、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一)碘缺乏病
1、流行病特点
①山区>丘陵>平原
②内陆>沿海
③农村>城市
2、碘缺乏地区:<10ug/L
3、地方性克汀病(呆小症):智商<=54
4、分型:
(二)地方性氟疾病
1、特征:氟斑牙、氟骨症
2、病区类型
①饮水型病区
②饮茶型病区
③燃煤污染性:燃煤---氟中毒
3、机制
(1)对牙:大量时在牙釉质产生不规则球星结构----钙化受损,牙釉质疏松多孔
4、临床
(1)氟斑牙
①诊断:白垩样变、缺损、着色
(2)氟骨症
①症状:疼痛(最常见);神经症状;肢体变形
②诊断:靠X线
(三)大骨关节病
1、机制:软骨成骨作用障碍
2、表现:骨关节破坏、变性
(四)地方性砷(砒霜)中毒
1、表现:乌脚病,皮肤色素异常、角化、皮肤癌变
(五)克山病
1、硒缺乏
二、土壤污染
(一)来源
1、天然:火山、灾害
2、人为:工业/生活/农业/交通/其他
(二)综合
1、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肥料、化学改良剂(石灰)
2、生物净化:植物修复、蚯蚓、微生物
3、水旱轮作
4、物理:深翻;换土
第三章生产环境与健康
职业性损害
一、法定职业病:热衰竭、噪声聋
(不包括:高血压)
二、三级预防
1、一级:换机器、防护服
2、二级:早检测
3、三级:防止病情恶化
三、有关名词解释
1、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2、职业中毒(occupational poisoning)
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

3、气溶胶(aerosol)
漂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

4、刺激性气体(irritant gases)
对眼、呼吸道粘膜和皮肤具有刺激作用,引起机体以急性炎症、肺水肿为主要病理改变的一类气态物质。

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 distress, ARDS)
吸入有毒气体、创伤、感染、休克等诱发的,以肺毛细血管弥漫型损伤、通透性增高为基础,以肺水肿、透明膜形成和肺不张为主要病理变化,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的急性、进行性呼吸窘迫和缺氧性呼吸衰竭。

6、窒息性气体(asphyxiating gases)
被机体吸入后,可使氧的供给、摄取、运输和利用发生障碍,使全身组织细胞得不到或不能利用氧,而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窒息的有害气体的总称。

7、农药(pesticide)
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或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控制、影响植物和有害生物代谢、生长、发育、繁殖过程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产物及应用生物技术产生的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8、有机磷农药所致的迟发性神经病变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经急救病情好转后,经4-5天潜伏期又突然出现症状,病情反复,主要累及运动和感觉系统,表现为下肢瘫痪、四肢肌肉萎缩等症状。

9、中间肌无力综合征(intermediate myasthenia syndrome,IMS)
由于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持续积聚,可在急性胆碱能危象症状缓解后,迟发性神经病变之前出现类似重症肌无力症状,先有脑神经麻痹,随之抬头困难、吞咽和眼球活动及呼吸困难。

生产性毒物
生产性毒物吸收方式:①呼吸道(主要);②皮肤;③消化道
一、铅中毒
1、进入人体方式:呼吸道
2、主要储存部位:骨
3、主要累及:神经系统(最敏感);血液系统(抑制ALA脱水酶和血红素合成酶);腹绞痛;牙铅线(硫化铅沉积)
4、治疗:依地酸二钠钙;二巯基丁二酸钠
二、汞中毒
1、损害:大脑(对中枢作用作用最强—汞)
三、痛痛病(慢性镉中毒)
1、表现:肾脏损伤(最重要);骨骼损伤
四、锰中毒
1、表现:职业性帕金森综合征
五、苯中毒
1、表现
①急性—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
②慢性---造血系统(苯中毒主要特点;中性粒细胞下降)
2、检查指标:尿酚
六、苯的化合物
1、苯胺
(1)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溶血
(2)治疗:亚甲蓝
2、联苯胺:致膀胱癌
3、三硝基甲苯
(1)致白内障(晶状体损害)
(2)肝损害
七、有害气体中毒
(一)刺激性气体
1、毒理—化学性肺水肿
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直接刺激;炎性物质)
②血管活性物质
③肺泡表面张力增加(DPPC破坏)
④肺淋巴循环受阻(压迫;交感兴奋)
⑤缺氧
(二)窒息性气体
1、CO中毒表现(多选):
八、农药
1、有机磷中毒
(1)分布:肝>肾>肺>脾
(2)表现
①轻度中毒:M样症状
②中度中毒:M样症状和N样症状
③重度中毒:N样症状、中枢症状
(3)清除毒物:2%碳酸氢钠溶液(敌百虫禁用)或高锰酸钾溶液(对硫磷禁用)
2、灭鼠药中毒
分类
①抗凝血类:溴鼠隆
②兴奋中枢类:毒鼠强(四亚甲基二砜四氨)
3、氨基甲酸酯类
禁用肟类复能剂
尘肺病
一、生产性粉尘
1、可吸入性粉尘:直径<15um的尘粒
呼吸性粉尘:直径<5um的尘粒
二、游离SiO2粉尘与矽肺
1、基本病理:
①矽结节:成纤维细胞(主要)、尘细胞、淋巴细胞
②弥漫性间质纤维化
2、并发症:肺结核
三、煤工尘肺
1、接触:煤尘、矽尘、煤矽尘
2、混合性矽肺
①病理:块状纤维化
②临床:肺气肿,疱性肺气肿
四、石棉肺
并发症:肺癌、间皮瘤
职业性肿瘤
1、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2、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3、苯所致白血病
4、氯甲醚所致肺癌
物理因素
一、中暑
分型
①热射病:40℃以上,无汗,意识障碍;最严重
②热痉挛
③热衰竭:晕厥,自行缓解
二、噪声
1、声音敏感频率:2000-5000Hz
2、听觉适应:听阈提高10-15Db
3、响度用“方”作单位:频率1000Hz,声压40dB为基线
4、最先出现的听力损失:高频声段
三、振动
1、全身振动:交通工具的振动
表现:运动症;空间定向障碍
2、手传振动(手臂振动/局部振动)
典型表现:振动性白指
四、电离辐射
1、分类(引起物质发生电离)
①电磁波谱:X射线、y射线、宇宙射线
②粒子型:a射线、B射线、中子、质子等
(非电离:微波、高频电场、紫外线、红外线、激光)
第三章练习题(一)
1、治疗铅中毒的首选药物是:
A. 依地酸二纳钙
B. 二巯基丙醇
C. 美蓝
D. 二巯基丙磺酸钠
E. 硫代硫酸钠
正确答案是:依地酸二纳钙
2 中毒性肺水肿的机制不包括哪项:
A. 肺组织间隙的胶体渗透压下降
B. 肺淋巴循环受阻
C. 肺泡壁的通透性增强
D. 肺毛细血管活性物质释放
E. 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
正确答案是:肺组织间隙的胶体渗透压下降
3 肺水肿的哪个分期最易被忽视:
A. 刺激期
B. 前驱期
C. 恢复期
D. 潜伏期
E. 肺水肿期
正确答案是:潜伏期
4、CO中毒的特异性实验室诊断指标是:
A. 尿硫氢酸盐浓度
B. 血中HbCO浓度
C. 血中氧合血红蛋白浓度
D. 进行分光光度分析
E. 尿中硫酸盐浓度
正确答案是:血中HbCO浓度
5、苯引起的白血病最常见的类型为:
A.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B.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E.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正确答案是: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6 氰化物中毒的治疗选用的药物是:
A. 依地酸二钙纳
B. 亚硝酸纳-硫代硫酸纳
C. 使用呼吸兴奋剂
D. 吸入高浓度氧
E. 美蓝
正确答案是:亚硝酸纳-硫代硫酸纳
7 赵某,女性,40岁,口服甲拌磷1小时后入院,经阿托品.解磷定治疗后清醒,36小时后停用阿托品,患者再次昏迷,出冷汗,两肺湿罗音.该患者再次昏迷的原因最可能是
A. 肺部感染
B. 低血糖
C. 阿托品用量不足
D. 癫痫发作
E. 脑血管意外
正确答案是:阿托品用量不足
8 反映苯接触水平的指标是:
A. 测尿中对苯二酚的含量
B. 测血中的赫恩小体
C. 测尿酚的量
D. 测血中高铁血红蛋白的含量
E. 测尿中对苯硫醇的含量
正确答案是:测尿酚的量
9 亚甲蓝(美蓝)作为以下哪种毒物中毒的解毒剂
A. 二甲苯
B. 苯胺
C. 三硝基甲苯
D. 苯
E. 甲苯
正确答案是:苯胺
10 下列哪项指标对有机磷中毒病人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最有价值?
A. 血碱性磷酸酶
B. 血气分析
C. 血电解质
D. 血胆碱酯酶活性
E. 血乳酸脱氢酶
正确答案是:血胆碱酯酶活性
11 以下哪些是汞中毒的典型临床表现?
A. 健忘,多梦
B. 口腔炎
C. 易兴奋性
D. 震颤
E. 头痛,头晕
正确答案是:易兴奋性, 震颤, 口腔炎
12 刺激性气体的特点有:
A. 过强不会引起喉头水肿.肺水肿
B. 共同特点是引起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不同程度的炎症病理反应
C. 以全身损害为主
D. 病变部位与其水溶性无关
E. 过强会引起全身反应正确答案是:共同特点是引起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不同程度的炎症病理反应, 过强会引起全身反应
13 下列属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特点的是:
A. 血谷草转氨酶水平升高
B. 肌肉震颤
C. 平滑肌收缩
D. 腺体分泌增加
E. 迟发性脑病
正确答案是:腺体分泌增加, 肌肉震颤, 平滑肌收缩, 迟发性脑病
14 有机磷农药中毒常用的解毒剂有:
A. 氯磷定
B. 依地酸二钠钙
C. 解磷定
D. 阿托品
E. 美蓝
正确答案是:氯磷定, 解磷定, 阿托品
15 在生产条件下,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主要以下列哪种形式存在于空气中?
A. 粉尘
B. 烟.雾
C. 气溶胶
D. 蒸汽
E. 粉尘和烟
正确答案是:蒸汽, 粉尘
(二)
1、用人单位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人_____。

选择一项:
A. 可以辞退
B. 勒令辞退
C. 应当调离原岗位并予以妥善安排
D. 给予生活补贴反馈
正确答案是:应当调离原岗位并予以妥善安排
2 用人单位对_____的劳动者,应当给予适当的岗位津贴。

选择一项:
A. 患有职业病
B. 疑似职业病
C. 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D. 调离岗位的职业病病人
正确答案是: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3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交由_____审核。

A. 工商管理部门
B.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 建设审批部门
D. 卫生行政部门
正确答案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4 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_____。

选择一项:
A.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
B. 职业病统计报告
C. 职业病调查报告
D.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正确答案是: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5 对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_____承担。

选择一项:
A. 用人单位
B. 当地政府
C. 该劳动者
D. 社会保险部门
正确答案是:用人单位
第四章营养与食品卫生
一、营养素
(一)蛋白质
1、谷类第一限制氨基酸:赖氨酸;大豆类第一限制氨基酸:蛋氨酸
2、蛋白质营养不良
①水肿型:蛋白摄入不足,但热能充足
②消瘦型:蛋白和热能均不足
(二)脂类
1、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
(三)碳水化合物
1、单糖: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
2、双糖:蔗糖、乳糖和麦芽糖
3、寡糖:由3-10个单糖分子构成
4、多糖:
5、膳食纤维:指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

(1)分类
①不溶性纤维: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②可溶性纤维:既可溶于水又能被酵解。

如:果胶、树胶
(2)来源:主要是植物性食物。

如谷类、蔬菜、水果、菌藻
6、升糖指数:血糖生成指数越小的食物升高血糖的程度越小
(四)矿物质
1、常量元素:钙、磷、钾、钠、镁、氯、硫
2、微量元素:铁、锌、硒、碘、铜、锰、铬、钴、钼、氟
3、我国易缺乏矿物质:钙、铁、锌
4、锌缺乏:生长发育障碍、异食癖
(五)烟酸/尼克酸(维生素PP)缺乏
1、表现:癞皮病
具体为:皮炎(dermatitis)、腹泻(diarrhea)和神经性痴呆
2、以玉米(色氨酸含量少,尼克酸不易吸收)为主食地区容易发生
(六)维生素B2缺乏:生殖综合征(口阴综合征)
(七)维生素B1缺乏(硫胺素)
长期食用大米、精面易缺乏
二、营养素的供给量
1、平均需要量(EAR):是指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2、推荐摄入量(RNI):是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相当于传统使用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计算:推荐摄入量(RNI)= 平均需要量(EAR)+2个标准差(SD)
三、能量平衡
1、基础代谢能量消耗测定:于安静、20-25℃条件下测定
2、蛋白质供热量占总供热量:10%-15%
3、正常成人能量的消耗主要用于:①基础代谢;②食物的热效应;③体力活动
4、婴幼儿能量的消耗主要用于:①基础代谢;②食物的热效应;③体力活动;
④生长发育;⑤排泄耗能
5、BMI(kg/cm2)
18.5-23.9:正常24-27.9:超重28以上:肥胖
四、特殊营养
1、婴儿辅食添加的时间:6个月以后
7-9月---添米糊;10-12月----面包、馒头
五、食品污染与食源性疾病
(一)分类(按机制)
(1)食源性感染:感染性
(2)食源性中毒:毒素、有毒化学物质
(二)黄曲霉素污染
1、临床:肝损伤、肝癌
2、分型:黄曲霉素B1毒性、致癌性最强
3、污染最重:花生、玉米
4、处置:霉变的食物加碱
(三)毒蕈中毒(蘑菇)
1、分型
①胃肠炎型:对症
②神经精神型:阿托品—抑制副神经兴奋症状
③溶血型:肾上腺皮质激素
④肝肾损伤型:二巯基丙磺酸钠—保护含巯基酶
(四)亚硝酸盐中毒
1、使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
2、治疗:用亚甲蓝
(五)伤寒沙门菌污染
1、临床特点:(易考多选)
(六)食品添加剂
第四章练习题
1. 测得某种食品样品的含氮量为4g,则该样品中蛋白质含量为(C)A.18g B.22g C.25g D.36g
2. 粮谷类蛋白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B)
A.蛋氨酸B.赖氨酸C.色氨酸D.苏氨酸
3. 豆类与谷类蛋白质有互补作用,是因为豆类中含有较多的(D)A.蛋氨酸B.色氨酸C.苏氨酸D.赖氨酸
4. 钙含量高且吸收利用率高的食物是(A)
A.乳及乳制品B.豆类C.坚果D.虾皮
5. 某人从膳食中获得烟酸10mg,色氨酸240mg,共摄入烟酸量为(A)
A. 50NE(mg)
B. 30 NE(mg)
C.14 NE(mg)
D. 12 NE(mg)
6. 维生素A 含量丰富的食物是(B)
A.猪肉
B.鸡肝
C.牛奶
D.玉米
7. 脚气病主要是因膳食中缺乏(B)
A.维生素B2
B.维生素B1
C.维生素B6
D.烟酸
8. 典型的维生素C 缺乏病是(B)
A.脚气病B.坏血病C.癞皮病D.夜盲症
9. 癞皮病主要是由于膳食中缺乏(D)
A.维生素B2 B.维生素B1 C.维生素B6 D.烟酸
10. 人体可以通过自身皮下合成的维生素是(A)
A.维生素D3 B.维生素D2 C.维生素A D.维生素E
11. 成人膳食脂肪的适宜摄入量占总能量的(B)
A.15~20% B.20~30% C.25~35% D.30~40%
12. 下列何种是非必需氨基酸(NEAA)?(E)
A. 亮氨酸
B.赖氨酸
C.组氨酸
D.缬氨酸
E.脯氨酸
13. 人体内维生素D 的生理活性形式为(C)
A. 24,25-(OH)2-D3
B. 25-(OH)-D3
C. 1,25-(OH)2-D3
D. 1,25-(OH)2-D
E. 25-(OH)-D2
14.以下不属于膳食纤维的是? (E)
A.纤维素
B.果胶
C.半纤维素
D.藻类多糖
E.果糖
15.推荐摄入量的计算公式为:(E)
A.推荐摄入量= 平均需要量–2 个标准差
B.推荐摄入量= 平均需要量–1 个标准差
C.推荐摄入量= 平均需要量±2 个标准差
D.推荐摄入量= 平均需要量±1 个标准差
E.推荐摄入量= 平均需要量+2 个标准差
16.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C )
A. 各种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B. 各种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C. 各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D. 各种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E. 限制氨基酸的含量与比值
17. 按双键数量,脂肪酸可分为(D)
A.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B.顺式和反式脂肪酸
C.长链和短链脂肪酸D.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E. n3、n6 和n9 脂肪酸
18. 一般制订个体膳食每日营养素摄入量的目标值常用:(B)
A.EAR B.RNI C.NRV D.RDA E.UL
19. 下列哪项不是膳食纤维的生理作用( D)
A.预防便秘B.预防结肠癌C.控制体重D.促进维生素的消化吸收
E. 调节血糖、血脂代谢
20.下列哪个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C)
A.Ca B.Mg C.Fe D.K E.P
21.正常成年人蛋白质提供能量占每日摄入总能量的适宜百分比是( D) A.15%~20%B.20%~30%C.25%~35%D.10%~15%E.15%~25%
22、高蛋白减重膳食模式中蛋白质摄入量达到多少比较合理(E)
A. 占总能量50%以上
B. 占总能量10%
C. 占总能量5%
D. 占总能量15%
E. 占总能量20%以上
23、轻断食膳食模式建议一周有几天摄取平常的1/4能量(B)
A. 5天
B. 2天
C. 1天
D. 3天
E. 4天
多选题
1. 佝偻病的主要表现为(ABCDE)
A.“O”型腿
B.肋骨串珠
C.枕秃
D.方颅
E.鸡胸
2. 下列含磷脂较多的食物有(ABCDE)
A.脑B.心C.蛋黄D.肝E.大豆
3. 下列为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是(BE)
A.α-亚麻酸B.油酸C.亚油酸D.二十碳五烯酸E.棕榈油酸
4. 成人体内钙总量的99%集中于(BC)
A.血液B.牙齿C.骨骼D.软组织E.鸡胸
5. 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包括(ABCDE)
A.肉类B.蛋类C.乳类D.鱼类E.大豆
6. 膳食中铁的良好食物来源包括(AB)
A.动物肝脏
B.动物全血
C.蛋黄
D.乳类
E.乳类
7. 下列哪项是人体必需脂肪酸?(BD)
A.亚麻酸B.亚油酸C.花生四烯酸D.a- 亚麻酸E.硬脂酸
8. 正常成人能量的消耗主要用于(ABC)
A. 基础代谢
B. 食物的热效应
C.体力活动
D.生长发育
E.排泄耗能
9. 含碘丰富的常见食物有:(BCE)
A.肉类B.海鱼C.紫菜D.牛奶E.淡菜
10. 尼克酸缺乏的典型症状有(BDE )
A.暗适应能力下降B.皮肤炎C.神经炎D.腹泻E.痴呆
11、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儿童可分为哪几种类型(ABD)
A. 消瘦型
B. 消瘦-浮肿型
C. 生长迟缓型
D. 浮肿型
E. 肥胖型
12、糖尿病病人的膳食原则不正确的描述是(CDE)
A. 粗粮摄入要适量增加
B. 蔬菜要以深色蔬菜为主
C. 完全不能摄入水果
D. 增加红肉类的摄入
E. 鸡蛋可以多吃
13、限制能量平衡膳食的减重方式对三大产能物质的摄入说法正确的是(ABE)
A. 过于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可能会导致酮病的出现和负氮平衡的加重
B. 蛋白质供给量比例占膳食总能量15%~20%为宜
C. 碳水化合物摄入控制在膳食总能量的30%以下为宜
D. 应适当降低蛋白质供给量比例
E. 脂肪供能量占膳食总能量:20~30%为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