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初三语文 复习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初三语文题型解读及复习建议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给下面这段文字中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不管题型是选择或者是填空,只要注意易读错写错的字词,把以前的错题整理一下即可。
复习时间不宜过多。
2.用课文原句填空。
理解和运用的识记当反复揣摩,不妨把思乡、爱国、建功立业、怀人、寄情山水、咏物抒怀等方面的诗各准备一句。
其他注意易错字和书写规范问题。
如“燕”和“雁”“做”和“作”“清”和“青”“莲”和“涟”等字就很容易错。
以前的错题一定要过一遍。
综合性学习:
此题型可能会以热点时事为载体,但考查的依然是语文知识点,答题一定要从语文的考点上去考虑,比如“表述的简明连贯,用语的礼貌”。
比如“材料中提炼出观点”。
比如“表格数据筛选后的信息推理”。
当然也可以考察一定的地域文化素养和文学素养。
随便举个例子:
【金陵往事】
考查标点、改病句、仿写句
【万家灯火】
考查观点的提炼,电视收视率数据分析和信息提炼乃至名著阅读考查的融合。
【石城未来】
结合青奥会考查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能力或者以语言表达为形式考查学生人文素养。
二、阅读(43分)
建议考生把《江苏省十三市试卷》按阅读文体横向比较复习,每种文体三五篇即可。
(一)古诗赏析
考查的重点,往往在重点句子、重点词语的理解和赏析;整体内容和作者情感的把握(情感类型无非是思乡、爱国、忧国忧民、伤春、思亲怀人、怀才不遇、渴望建功立业、甘于淡泊、乐于奉献等类型);修辞判断和作用的理解;诗歌中描绘的人和物的形象理解。
选择题一定要找出典型错误,通过典型错误来甄别正确的选项。
建议把引发的资料按照考查的考点逐首诗过一遍。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考查的实词和虚词常常是课内学过的,要能联系对照,没把握的可通过上下文语境去推理;
2.文言句子的翻译一定要做到字字落实,不必追求句子的流畅,大体通顺即可,可灵活运用“添”“换”“留”“删”等翻译原则,如官职、人名、地名、古今同意的可以用“留”的原则,不翻译。
3.一定要注意文言文原文下的【注】部分,这是命题老师特意为考生顺畅理解文意安排的,此处往往是理解的难点和重点。
4.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内容和写作手法在课内文言文中常常能找到“影子”,要能联系思考,因为这是命题的原则。
如古代进谏的方式,不管是“直谏”,还是“婉谏”“讽喻”,我们以前的文言文教学都曾涉及过。
5.假如遇到一两句话不甚明了,可以跳过去,不要影响自己考试的信心和心情,这很正常,而且这些句子大都不影响你答题。
(三)议论文阅读。
1.论点一定是一个明确的判断(有修辞一般不是),考试选文,论点常出现在文前文后。
2.论证方法只考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不单独出现。
3.论据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两种,补充论据题型一定要注意:道理论据层次清楚。
可引用名人名言作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一定要典型(名人示例)。
4.考查两句话或两段文字能否调换,一看照应,二看内在逻辑。
5.把每段文字压缩成一句话,一篇文章整体就把握住了。
6.能用文中的句或词,绝不用自己的话或词来答题。
7.注意问题术语,举例论证可以说成例证法,决不能说举例子。
8.答题宜实,不宜空。
如“引出下文,证明文章观点,增加文章说服力。
”“点名主旨,呼应上文”都过于空洞,要结合具体内容作答。
9.议论文中句子赏析要能跟说明文,文学作品句子赏析区分方法。
10.议论文每一段段前段后句子,事例前后句子特别重要。
文学作品的最后一段,说明文的第一段特别重要。
特别要注意一段中有两个分论点,如同说明文中一段中有两个中心句,这是考生最容易丢分的地方。
(四)文学作品阅读
1.文学形象表述一定要完整和准确。
例如人物形象或性格特征的概括一定要有针对性,一定要完整。
2.情节概括填空题一定要根据命题者已经提示的部分做依据。
3.句子赏析题要从修辞、用词、写作手法、描写方法、句子哲理、句式特征多角度思考,内容分析和情感表达往往是得分点。
4.文章重点的句子和重点的词语要重点研读,往往他们就是题目直接和间接的答案。
5.要有整体阅读意识和答案在文中的意识。
6.联系实际、联系历史、结合材料和文本题目一定要在答案中有一定的体现。
(五)说明文问题。
此类题型往往和热点时事结合起来,比如“菜价问题”“海洋石油污染”“极端气候”“世博会江苏馆”等。
我们不妨编个口诀:
整体把握很重要,缩段成句做减法;
文体意识要记牢,特征、顺序和方法;
答案常常在文中,划出关键词和句;
最易丢分选择题,典型错误需查找。
三、作文(50分)
1.十点一刻,不早不晚;
2.两套方案,优选其一;
3.动笔之前,自问自答;
4.袖手于前,疾书于后;
5.审题有误,满盘皆输;
6.点题扣题,缺一不可;
7.展示所长,学会藏拙;
8.打磨亮点,书写做起;
9.完稿修改,开头结尾;
10. 文中有“我”,真情实感;
11.标新慎重,求稳重要;
12. 要有素材,不去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