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领导蹲点管理制度规定范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领导蹲点管理制度规定范文
小学领导蹲点管理制度规定
一、总则
为了促进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监督,特制定本《小学领导蹲点管理制度规定》。
二、蹲点的目的和原则
(一)目的
蹲点是指学校领导以蹲点的方式,深入教学现场,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二)原则
1. 充分尊重教师的专业权威,注重发现和培养优秀教师,通过蹲点管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2. 承认和鼓励教师的创新能力,通过蹲点管理支持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
3. 礼貌和友善地与教师进行交流,做到公正、公开、公平的评价和指导。
4. 通过蹲点管理,帮助解决教师的困难和问题,提供支持和协助,改善教师工作环境。
三、蹲点管理的内容和方式
(一)内容
1. 观察课堂教学:领导蹲点管理要注重观察课堂教学,包括教师的课堂授课、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学工具的使用等方面。
2. 沟通交流:领导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深入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困惑等,发现教学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3. 查阅教学资料:领导可以查阅教师的备课教案、学生作业本等资料,了解教师的备课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方式
1. 定期蹲点:学校领导应制定蹲点计划,明确蹲点的时间和对象,保证定期蹲点的实施。
2. 随机蹲点:为了确保蹲点的客观公正,领导可以采取随机蹲点的方式,不事先通知教师。
3. 现地记录:领导在蹲点过程中要及时记录、反馈,确保对教师的评价和指导准确、有效。
四、蹲点管理的程序
1. 通知:学校领导应提前通知教师蹲点的时间和地点,确保教师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2. 蹲点观察:学校领导应认真观察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注意记录并进行评估。
3. 交流沟通:蹲点结束后,领导应与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教师的教学思路和困惑,提出指导和建议。
4. 整理记录:领导应将蹲点情况进行整理和记录,及时反馈给教师,形成蹲点报告。
5. 提供支持:根据蹲点情况和反馈,领导应对教师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解决教师遇到的问题。
五、领导蹲点的效果评估和反馈
1. 效果评估:学校领导应对蹲点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改善等方面。
2. 反馈机制:学校领导应建立蹲点管理的反馈机制,及时向教师反馈蹲点结果和指导意见。
3. 效果总结:学校领导应定期总结和评价蹲点管理的效果,不断改进蹲点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六、领导蹲点管理的注意事项
1. 尊重教师的个人隐私,不得泄露教师的个人信息和蹲点观察内容。
2. 评价和指导要以事实为依据,公正公平,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偏见。
3. 不得以领导蹲点管理的结果作为教师奖惩的依据,蹲点管理的目的在于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而非惩罚教师。
4.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蹲点管理,主动接受指导和帮助,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七、附则
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如有需要修改的,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