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反思
新形势下县乡〔镇〕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面临着任务重、区域广的特点,基层防疫力度急需增加,已到达畜牧产业实现健康、稳定开展。
笔者基层多年防疫经历,对基层防疫工作面临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加以分析。
新形势下;基层;畜牧兽医;防疫工作
新形势下的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是一项事关畜牧业是否健康开展及人民生命财产平安的大事。
因此,需要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具有相应的责任心与事业心,将动物防疫工作落实好。
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防疫人员要积极主动参与,并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实现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畜牧业不断推向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开展。
1新形势下县乡〔镇〕防疫工作面临的问题分析
县乡〔镇〕防疫经费缺失,是当前新形势下制约基层防疫工作顺利有效进展的关键。
而由于经费缺失,导致基层防疫工作人员待遇普遍较低,这也严重影响了基层防疫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
其次,经费的缺乏也会导致陈旧的防疫设备无法更新换代,现在,一大局部防疫设备依旧停留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水平,无疑制约了基层防疫工作的顺利进展。
此外,因经费缺乏,基层动物防疫专业技术人员的外出学习不多,导致局部地区的防疫新技术严重滞后于国内整体水平【1】。
1.2防疫体制不完善、队伍不健全是影响防疫工作的主要因素
防疫体制主要指防疫队伍。
动物防疫工作的重点与难点都在基层,现有动物防疫队伍的建设并不完善,这与基层防疫工作人员的待遇低有直接关系;此外现有的动物防疫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这和受教育程度也有直接关系,大局部学历高的年轻人不会将基层防疫工作作为自己就业首选。
进而导致基层防疫队伍老龄化也加深。
没有一个完善的基层防疫队伍,防
疫工作必然无法有效开展,也就导致无法有效展开动物疫病防疫工作,形成恶性循环。
这点于防疫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有直接关系,现有的疫情监测与检查工作的开展已经逐渐系统化,复杂程度加深。
但对于基层防疫人员来说完成原有的检测工作尚且吃力,更何况是需要走更复杂的程序。
人员老龄化严重必将导致防疫技术的更新比拟慢,甚至固守成规,不愿接触新的检测方法;此外现有关于防疫技术的期刊、杂志已经非常丰富,基层防疫人员的缺失导致没时间去接触外界先进的技术与书籍,也将严重制约现代畜牧业的开展。
从业人员尤其是技术人员的流动性大,培训速度甚至赶不上人口流失速度,不单单导致基层防疫工作无法有效展开,还导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信度降低。
2新形势下完善县乡〔镇〕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主要对策
2.1新形势下加大县乡〔镇〕基层动物防疫的财政投入
财政支持是保障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有效展开的重要手段。
基层防疫工作的开展花费最多的还是设备,而购进一套设备之后至少有三到五年的使用期限,相较于缝补缀补,可以说是一劳永逸的方式;此外适当提升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待遇,亦可适当参加考核制度,绩效与工资挂钩,提升从业人员积极性。
这点对西部山区尤其迫切,西部地区畜牧业较多,地广人稀分散性比拟大,需有效提升从业人员积极性,做好根底的设施保障,才能实现畜牧业健康开展。
2.2强化并完善县乡〔镇〕基层防疫体制建设
新形势下,要积极开展畜牧系统机构排查登记工作,对畜牧兽医队伍体系构成进行认真梳理,进一步完善工作职责,力争县乡〔镇〕政府对动物防疫系统场所、设备、人员的配备支持。
积极探索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队伍建设途径,完善执业兽医管理制度。
鼓励各类合法市场主体组建多种形式的效劳机构,提供高质量专业化的畜牧兽医效劳。
同时组织开展现代畜牧业建设、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建设、粮改饲和草牧业试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等专题调研,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2】。
完善的根底设施设备才是保障防疫工作有效展开的大前提,这点必须增加相应的财政投资,不断完善相应的根底设备,进而保障兽医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完成工作;提升整个防疫队伍整体能力,就要建立一支完整的队伍建设,起码做到分工明确,如满足基层畜禽疫苗的免疫注射、动物防疫督查、免疫效价检测、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又要负责药品器械供给、应急物资储藏、畜禽疫病诊断、治疗,还要负责品种改进、种畜禽引进和管理等工作需求等等。
参考文献:
【1】桑其晨,鲁柯彤,申兰兰,缪娟娟,等.基层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现状及改进建议.当代禽养殖业,2021,〔10〕:64.
【2】吴新.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问题及对策.养殖与饲料,2021,〔10〕: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