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是个“小社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校园是个“小社会”
摘要:如今的校园,早已不是孔子那个时代里先生与学生皆诵“学而时习之,不
亦乐乎”的那个学园了。

在当今校园唱主角的,都是充满个性的90后,但每个人
的个性都不同,除了学习做的事都不同,因此也就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校园小
社会。

其中,反映了很多真实的现代校园状况。

校园里,鱼龙混杂,与现实中的
人类社会有很大的相似。

别看校园不大,别看我们是从小的视角出发,我们会收
获很多,因为我们真的会发现,从校园看社会,看中国的未来是条不错的途径。

关键词:校园;社会;学生
一、来到这里,我们统一的名字是学生
在学校时光不比我们呆在家里的日子,在学校我们穿着统一的衣服是校服,
我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是学生。

在家里我们是家中的独子,做什么首先想到的是
自己,仿佛是宇宙的中心。

但是,在校园里却不一样,我们与同龄人平等,在校
园这个环境中学习、生活。

校园就是一个整体,每一个班级都是一个团队,每一
个班级里的学生都是这个团队里的成员,做着同样的工作——学习。

这就如同一
个成年人在社会上,需要去工作才能更好的生存。

学生也一样,记得我的老师说过,学生也是一种职业。

而校园恰恰是一个整体,我们在这个整体中去展现自己,收获知识,也是为了将来能更好的生存。

又因为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也就创造
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校园小社会”,“小社会”也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部分,其相似
点有很多,因为,无论什么样的社会,都是由人组成的。

它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当然也不排除它的黑暗面。

二、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每个集体中的人必须具备的。

有很好的团队意识,是个人必须完
善的能力。

无论做什么,都少不了这种团队精神,团队的胜利,是个人本身能力
的一种体现。

对于集体和个人来说,这就不仅仅是双赢了,而是多赢。

我们的团
队不仅得到了他人的认可,并且我们个人的优势,也借助团队的力量得到了最好
的发挥。

团队的声誉好了,个人的地位也自然得到了更高的提升。

在社会上拼搏
一样,都有着一腔热血。

举个例子,比如篮球比赛,若是对手先发球,那么本队
的成员自然全力以赴的去抢球,抢到球之后,会尽自己最大努力来防球,最后再
将球传给一个投篮较准的队员,跑到三分线上漂亮的一投,这就是来自于团队的
合作才收获的胜利。

如果这个团队里的队员心分散或是不团结,那么这个球队也
必定很烂。

打篮球比赛一样,拔河比赛也一样,合唱比赛也一样,都离不开队员
们的支撑,这都是一种团队精神的力量。

这种精神是所有团队中的脊梁。

若是没
有了脊梁,那么这个团队也就该解散了。

我认为,成人社会中的这种团队精神在
校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别看校园是个小整体,但它反映了很多社会事实和现象。

三、“书呆子”与“早恋人群”
当今校园里的学生,我敢保证的说有90%以上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的,就像
社会中已工作的成年人一样,并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他并不一定热爱它,他们
有自己的出发点,他们有自己的目的地,谁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谁能一心只读圣
贤书?如果当今校园里真能找到这样的学生的话,那我估计这个学生的政治要打
0分了,当然我只是开个玩笑,也会有个别学生刻苦钻研,成天折腾在乏味的难
题中,似乎做难题已成了自己的特长,进了校门,是个书生,出了校门,是个呆子。

书生加呆子等于书呆子。

现代校园中,有很多女孩子都化妆,其中高中校园和大学校园这种现象最为
明显,而多部分的女孩似乎都是抱着以女为悦己者容的心理去淡妆浓抹,审美观
扭曲,去学什么所谓另类的非主流。

想想也怪,现在的男生还就喜欢这样的,可
能是校园里这样的女生占大多数的原因吧,素颜朝天的女生保证化妆技术是最差的,也不会出风头,瞬间与书呆子男生成了一对。

现在的学生,无论学习好的,
学习坏的,都有一些小绯闻,仿佛十几岁不谈恋爱就成了耻辱,并且在学校里混
的很有名的男生的女朋友肯定是校园中那个最出风头的,不管她到底算不算得上
是美女,只要同他一起出名就行了。

而那些长得既不帅,篮球打得有不好的男生
在校园也就很自然的被扣上了“剩男”的帽子。

长得既不出彩的女生和极为内向的
女生被叫做校园“剩女”。

由此看来,他们的青春年华中仿佛除了成绩出彩些,其
他什么都是很单调的。

但等到毕业,他们的收获绝对多于那些早早坠入爱河中的学生。

就因为他们
没有把宝贵的时间放在那个年龄最不应该做的事情上。

这就好像社会上的两类人,一类人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奋斗,将人生中最美好的光阴都用在了拼搏事业上,最后成功了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他们,是真正的胜利者。

而另一类人则早早把自
己拴在了家庭的枷锁中,因为很多年少轻狂的事先成了家后去立业。

但成家之后
成功的,实在太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得越来越平凡,工作和家庭,两点一线。

四、“非主流”与小混混
非主流这个词,放佛让人有些匪夷所思,而小混混这个词让人听起来又添了
几分害怕,其实,提起这个词,人们总能与90后联想在一起,因为90后真的能
够把这两个词演绎的是淋漓尽致。

所谓的非主流就是一些另类的十几岁孩子,无
论做什么都显得怪异,就像是社会中的一些另类的神经质,为了脱离社会这个群体,为了让自己在人群中显得独树一帜,为了显示出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效果,他
们选择了让自己变成非主流。

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满是颓废。

因为不想去吃苦,逃
离城市中的喧嚣,躲在黑暗的角落里。

这就如同那些虚度自己年华的人,只因为
在青春岁月里受了一点所谓的伤,而一蹶不振。

90年代出生的人也一样,也有一些虚度年华的,因此便多了个名称叫非主流。

小混混们的青春在香烟和网络游戏中偷偷溜走,他们在校园中从未有过真正
的自信,因为在大人们眼中,他们是所谓的“混子”。

他们很清楚,是因为早恋、
游戏、烟酒和内心的颓废思想把他们彻底毁了,在他们看来似乎却无怨无悔,也
许是因为年轻吧!
五、人生与梦想
“老师,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也许会唤起很多成年人的回忆,学生时代的我们都说过着这样一句话或是写一篇这样的作文。

那时,老师会告诉你要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就会实现梦想。

现在看来好好学习不过是为了应付中国的考试制度
罢了。

很多学生都开始厌学,觉得没什么奔头,就像他们的父母在工作中的不顺
一样,这个校园很现实,老师评论一个学生只看他的分数高低。

这个社会很现实,上司评论一个职员只看他的业绩。

分数的高等于实现了梦想,业绩好也等于实现
了梦想,这个社会很现实,只注重结果,没有人会在乎你在过程中付出了多少辛酸。

六、校园与社会
现在还是想到了我的老师和我们说过的那句话,“学生是最好的职业,但你
却不能做一辈子。

因为你要实践。

”在校园里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之外的东西,也
接触到很多。

校园,仿佛是现实社会的一个缩影,由形形色色的人构成。

他们,在这个校园小社会中各自演绎着不一样的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