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论文——精选推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学论⽂
试析会话原则和礼貌原则在会话中的应⽤
⽇常谈话中,有的⼈语⾔合适、得体,使⼈很容易直接理解、达到交际⽬的。

但许多⽇常谈话则⽐较复杂。

在⾔语交际中,由于⽤语不当,或出⾔粗鲁⽆礼,引起相互间的误解,导致交际的失败的情况是⼗分常见的。

因此,掌握并熟练地应⽤合作原则、礼貌原则在⽇常谈话中是⾮常重要的。

如果能正确使⽤会话原则,就会使你的交谈“⾔到成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给您的谈话际架起绚丽的彩虹。

⼀、常⽤的会话原则
合作原则和礼貌准则是语⽤学中⼈们在交际活动中常常遵循的两个原则,⼈们在交际中要遵循合作原则,但在具体语境中却可能由于礼貌⽽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以求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

下⾯将对这两原则逐⼀论述:
(⼀)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1、产⽣的背景
第⼀次提出会话原则的是美国哲学家格赖斯(Grice),他提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交际者必须共同遵守⼀些基本原则。

在60年代后期,他提出了“会话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2、所谓的合作原则,基本含义就是交际双⽅需要围绕共同的交谈⽬的⽽配合。

⾔语交际的双⽅都有相互合作、以求交际成功的愿望,所以,交际中⼀⽅的话语若在表⾯上违反了合作原则,另⼀⽅就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其违反合作原则的隐含意义,即“会话含意”,从⽽使交际得以继续。

具体⽽⾔,会话合作原则包括以下四点:
(1)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informative
(2)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truthful
(3)关联准则(Relation maxim)-⼀relevant说话要贴切(与谈话有关联)。

(4)⽅式准则(Manner maxim)—clear and orderly
3、这四原则在会话中的应⽤
1、量的准则在谈话中的应⽤
(1)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的所需要的信息。

例如:
1) Some children like swimming.
此话是说话⼈提供出交谈所需的信息,它隐含着这样的意思:Not everyone does
(2) 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需要的信息。

例如:2) My job’s OK.
例2)是某⼈被问到他的⼯作是否胜任、⼯资待遇是否满意时说的。

显然,说话⼈这个回应⼗分冷淡、简单。

其实说话⼈完全可以说⼀句⽐此话清楚⼀些的话。

但他只说了2),听话⼈得从中推导出说话⼈的隐含意义:I’m not very happy in my work.
数量准则规定了我们说话时所传递的信息量,说得明⽩⼀些就是说话时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凡是对⽅要求或期待你说的,你知道多少就说多少,但不能把对⽅不要求或不期待你说的也都说出来
2. 质的准则在谈话中的应⽤
(1)不要说⾃知是虚假的话;(2)不要说缺乏⾜够证据的话。

例如:
3) A: Would you like come to our party tonight?
B: I’m afraid I’m not feeling so well today.
此句被违反了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1)⽽说出来的。

Grice注意到,质的准则不得违反;如有违反,那就是说谎,成了⼀种道德上的冒犯。

4) Smoking is harm to one’s health.
这句话遵守了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2),表达了说话⼈⾃⼰的看法,或有证据证明⾃
⼰的说法,它隐含的意义是:I believe that smoking is harm to one’s health.
质量准则规定了说话的真实性,也就是要求说话⼈说真话,不说假话,不说没有根据的话。

3.关系准则在交谈中的应⽤———要有关联。

例如:
5) I have to go now.
⼈们在交际中不会离开语境⽆缘⽆故地冒出这样的话来。

要清楚知道这句话的意
思,就必须根据语境,找出说话⼈当时同话语最密切关联的隐含意义。

如果5)的听话⼈是在说话⼈家⾥做客时听到的,“go now”指主⼈(说话⼈)要⽴即外出,这样,主⼈的隐含意义就不但说他要出门,⽽且还可能隐含着⼀个催促客⼈(听话⼈)离开的“逐客令”。

5)的意思就是:I’m going out right now, and yo u’d better come next time.如果换⼀个语境,5)是说话⼈在听话⼈家中做客时说的,听话⼈就会根据语境与话语的关联情况推断出“go now”的隐含意义是客⼈(说话⼈)马上离开;5)的意思是成了:I’m leaving right now.这显然是客⼈在向主⼈(听话⼈)道别,表⽰他马上要告辞了。

关联准则要求⼈们交际时的表达必须与所处的时间、场合⼀致.
4.⽅式准则在谈话中的应⽤
(1)避免歧义;(2)避免晦涩;(3)简炼;(4)井井有条。

例如:
6) A: Shall we get something for the kids?
B: Yes. But veto I-C-E-C-R-E-A-M.
⽅式准则在表达⽅式上提出了要求,要求交际中必须清楚明⽩,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要⽤含糊的词语,避免冗词赘句此句违反了⽅式准则中的(1)。

Grice认为,如果在交谈中都严格遵循这四条准则,语⾔交际效率就可以达到最⾼程度。

.但是,在实际交际中⼈们并不总是格守合作原则的这些准则,有时在某些场合下会有意违反这些准则。

如有意说谎,或拐弯抹⾓,或“顾左右⽽⾔他”,锣嗦累赘。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样做是否会影响信息的传达?是否会引起双⽅的误解?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在实际交际中,如果过于直截了当,虽然⽬的达到了,但有时会使交际双⽅产⽣尴尬、不愉快的情绪,影响交际的效果。

⼈们违背这些准则必定有其他的意图,话语的字⾯意义之下还隐藏着更深的⼀层含义,这就是会话含义(implicature)。

在这种情况下,交际的双⽅必须对违反准则的话语的真实意图进⾏推洲从宇⾯意义中弄清说话⼈在会话中的“会话含义伙以保证会话交际顺利进⾏。

因此,⾔语交际中进⾏会话含义的推导是不可避免的。

只有弄清了其违反准则背后的会话含义,双⽅才能沟通,交际才能成功。

下⾯我们谈下会话原则中不可缺的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1.产⽣的背景
Brown和Levinson(1978)提到⾔语交往涉及社交关系与⽂化,因⽽存在礼貌问题;Leech(1983:80)则认为,如果要解释为什么在⾔语交际中说话⼈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让听话⼈去意会说话⼈的真实意图,那就是因为礼貌。

“为了礼貌,说话⼈不愿坦率明⾔,为了礼貌,说话⼈故意声东击西。

于是他提出了⾔语交际中要遵守的礼貌原则,并且认为,礼貌原则可以‘援救’合作原则,与合作原则益补。

”(何⾃然,1997)。

事实证明,正常有效的交际离不开礼貌这个前提,因为它维护了交谈双⽅的均等地位和他们之间的友好关系,这对交际的进⾏是⾄关重要的。

2、礼貌原则包含有6项准则,每项准则⼜有两条次准则。

(1)得体准则(Tact maxim)
①尽量少让别⼈吃亏;
②尽量多使别⼈得益。

(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
①尽量少使⾃⼰得益;
②尽量多让⾃⼰吃亏。

(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
①尽量少贬低别⼈;
②尽量多赞誉别⼈。

(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
①尽量少赞誉⾃⼰。

②尽量多贬低⾃⼰。

(5)⼀致准则(Agreement maxim)
①尽量减少双⽅的分歧;
②尽量增加双⽅的⼀致。

(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
①尽量减少双⽅的反感;
②尽量增加双⽅的同情。

简⾔之,礼貌原则的⽬的就是使⾃⾝受惠最⼩,使他⼈受惠最⼤;使⾃⾝受损最⼤,使他⼈受损最⼩,以满⾜听话⼈⼼理求同的需求,使对⽅感受到尊重,并获得对⽅对⾃⼰的好感,从⽽使交际顺利进⾏。

采取合作原则固然保证了真实、充分、关联和清楚,但有可能⽤词不妥、出⾔不逊,引起相互间的误会和不快。

如:
1、A: What about a picnic on Sunday?
B: The weatherman says there will be rain on Sunday.
B对A的建议没有直截了当地⽤“no”、“refuse。

”、“I’m not interested”之类的词来拒绝,因为这样的回答必然会使A⼼中有些不快;于是B巧借“天⽓预报说星期天有⾬”巧妙地拒绝了A的建议。

B理由充分、合情合理,交际可以说是成功的。

因此为了不伤害对⽅,⽽⼜能⽐较得体地表达⾃⼰的想法,就需要⽤礼貌原则来“援救”合作原则的不⾜。

2、A: How do you think of Mr. Jo hn’s lecture?
B: His hand writing is excellent.
像B这样的说法既顾及了Mr. John的⾯⼦,⼜间接婉转地回答了A的问题,因其“⾔外之意”真是不⾔⽽喻的.所以说为了使我们能与周围的朋友和睦相处,⽽⼜不失真诚,我们应将“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适时地,恰当地加以配合运⽤。

3、礼貌原则六⼤准则在谈话中的应⽤
在⽇常谈话中,如果⽤语不当,或者出⾔粗鲁⽆礼,会引起交谈双⽅之间的误解,导致
交际上的失败的情况是⼗分常见的。

因此, “礼貌原则是交际成功的⼀条⼗分重要的语
⽤原则”(何⾃然,1997)。

其实,礼貌原则六⼤准则的次准则只是说话的着重点不同,其中得体准则与慷慨准则更是同⼀个问题的两个⽅⾯。

前者讲应该如何对待他⼈,适⽤于请求;⽽后者则讲如何对待⾃⼰,适⽤于答应帮助。

根据这两项,下⾯两个句⼦的礼貌差别就很清楚,a⽐b 要客⽓得多:
7) A. Could you lend me your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B .Lend me your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再⽐如,赞誉准则和谦逊准则也是同⼀问题的两个⽅⾯。

前者规定如何看待他⼈,后者规定如何看待⾃⼰。

当应该称赞对⽅⽽不予称赞,当然就是批评。

⽽按照这⾥的标准,批评是违反礼貌原则的⾏为。

由于受谦逊准则的约束,⾃吹当然是⼀种不礼貌的⾏为,但⾃我贬低倒是⽆害⽽有礼的了。

例如:
8) A: How efficient of you to get this done all at once!
B: It’s nothing.
9) I’ve made a real mess of my essay, but could you possibly read it through it by Friday?
10) A: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what you’ve done for me.
B: Not at all. This is the least I could do.
⼀致准则提出不应直接表⽰不同意对⽅的看法,否则就是不礼貌的⾏为。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在表达不同意见时总先要说上
⼀些表⽰歉意或遗憾的话(如I’m sorry to say……)。

即使对⽅的看法或意见是错误的,为了礼貌也应笼统地肯定⼀下对⽅
(如:Yes, in a way .),或者象征性地表⽰赞同(如Yes, you are quite right , but……),然后再将不同意的真实看法说出来。

礼貌原则的最后⼀项———同情准则,遵守的关键是要注意表达⾃⼰与对⽅共同的⼼情,要喜别⼈之喜,忧他⼈之忧。

例如:
11) a. I was sorry to hear about your grandma.
b. I was sorry to hear that yo ur grandma
killed herself.
C .I was sorry to hear your grandma tripped over the cat, cart wheeled down the stairs
and brained herself on the electricity meter.
这⾥的a符合同情准则,听起来使⼈感到真切。

b就显得不够得体,问题出在说了听话⼈不愿提及的事实(killed herself)。

c就显得太出格了,这⾥不但没有同情,⽽且使⼈感到说话⼈粗鲁⽆礼。

如果他不是幸灾乐祸,就是⼗⾜的冷酷⽆情。

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们要选择恰当的词句,得体的语⾔形式,合适的语⽓,遵守⼀之,直接了当的话语礼貌程度低,间接委婉的表达法礼貌程度就⾼。

所以,礼貌语⾔存在级别性(gradation)。

说话⼈必须选择最恰当的语⾔形式来减少表达有损于他⼈的观点,以⽰尊重。

(3)Answe:thephone. 直接礼貌程度低
(4)1wan:yout。

answe:thephone.{,
(5)Willyouanswerthephone?
(6)Canyouanswerthephone?
(7)Wouldyoumindansweringthephone?
(8)CouldyoupossiblyanswerthePhone? 间接礼貌程度⾼
例句(3)和(4)⽤了陈述语⽓,表⽰说话者相信说话对象毫⽆选择地去执⾏这⼀个要求,带
有较强的祈使性和肯定性。

它违反了得体准则:减少有损于他⼈的观点,尽量少让他⼈
吃亏。


以这两句礼貌程度低。

例句(5)和(6)⽤了疑问语⽓,表⽰说话者不肯定说话对象会不会执⾏这
⼀要求。

疑问语⽓减弱了祈使性和肯定性,增加了试探性。

但是说话者间接⽽礼貌地表明了⾃
⼰的愿望,⽽不是真正问他是否要接电话。

这种间接要求给予了说话对象不执⾏这⼀要求的选
择权,故⽐前两句更礼貌更得体。

疑问语⽓是提出⼀个语⽓常⽤的礼貌策略。

随着不肯定性和
试探性在例句(7)和(8)的增加,相信说话对象会去执⾏这⼀要求的看法就⼤⼤减弱,因⽽更间
接更客⽓更有礼貌,常⽤于正式场合。

为什么间接表达的礼貌程度会⾼呢?⾥奇(108)认为它对说话对象带来了选择余地。

话语越是间接,它的祈使⼒量越弱,越具试探性。

因此,当礼貌程度要求⾼时,我们建议使⽤间接法:
减少强迫性,增加否定性和选择余地。

Besides
综上所述,会话原则来源于⽂化,是⼀种进⼊⾔语⾏为的⽂化准则,具有鲜明的⽂化特点;会话原则不同于语法规则,语法原则是交际双⽅所不⾔⽽喻且共同遵守的规则,否则交际便难以进⾏下去。

会话原则是谈话双⽅根据交际的需要灵活掌握使⽤的,因此要随机应变,灵活运⽤,不能死搬硬套。

会话原则贯穿于语⾔交际活动的全过程之中,对⽇常⾔语交往⽆疑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因此我们应⼤⼒研究⾔语的语⾔学并作出更深⼀步的研究。

参考⽂献:
[1]何⾃然.语⽤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戴炜栋,何兆熊,华钧.简明英语语⾔学教程(修
[3]刘润清.关于Leech的礼貌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2)订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19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