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三政治一轮测试我国的国家制度(4)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时我国的国家机构
一、选择题
1.(2010·济宁质检)2009年6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莫斯科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举行会谈。

梅德韦杰夫表示,两国元首频繁会晤并不断取得很好成果,充分显示出两国关系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加强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打下重要基础。

下列对两国元首共同点的评述正确的是()
A.都是本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都是个人权力的体现
C.都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
D.都在国家机构中处于象征性的首脑地位
解析:A、B、D本身表述错误。

答案:C
2009年6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把刺激经济增长与有效增加就业结合起来,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

据此回答2~3题。

2.上述材料体现出()
①国家具有社会属性②我国国家机构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③我国国家机构坚持
对人民负责原则④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②④项与材料无关。

答案:A
3.我国政府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
A.政府具有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职能
B.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C.我国民主与专政是辩证统一的
D.在我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
解析:注意关键词“根本原因”。

2009年6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节仲裁法、修订后的统计法和废止部分法律的决定。

据此回答4~5题。

4.上述材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A.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
B.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C.拥有一定的立法权
D.行使全国人大的决定权
解析:A、D项材料没体现,B项错误。

答案:C
5.国家主席胡锦涛分别签署第14号、第15号、第16号主席令公布了上述法律。

这表明()
A.国家主席在国家机关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B.国家主席依法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
C.国家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
D.国家主席任期与全国人大任期相同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行使国家元首的职权,故选B。

答案:B
6.(2010·西安高三期末)2009年6月12日,杭州市政府召开第25次常务会议,审议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提升残疾人生活品质相关议题。

本次常务会议在市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全程网络视频直播,并邀请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期间开通了直播论坛,公开征集广大网民参与决策的意见建议。

诸如此类现象表明()
①我国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建设不断发展③我国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④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④与材料意思不符。

7.漫画中的制度会促使广大官员()
A.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B.坚持对人民负责,严格依法履行职责
C.加强对司法机关的监督、管理
D.加强立法工作、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解析:A针对司法机关而言。

C、D针对权力机关而言,均不符合漫画寓意。

答案:B
8.截至2010年3月17日,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共5 104.9万人因旱灾,饮水困难人口1 609万人。

温家宝总理强调,优先解决群众饮水问题,是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要摆到抗旱救灾工作的第一位。

这表明我国政府()
A.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B.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
C.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D.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答案:A
9.漫画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警示是()
A.必须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
B.必须深入群众,体察民情
C.必须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接受人民的监督
D.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解析:漫画表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没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良好的工作作风,故启示我们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

答案:A
10.(2010·西安模拟)于2009年6月22日至27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继续审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法草案、统计法修订草案、国家赔偿法修正案草案;首次审议保守国家秘密法修订草案、驻外外交人员法草案、海岛保护法草案。

这样做的政治学依据是()
A.实行依法治国,人民群众是主体
B.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C.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D.增强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解析:A、C、D均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有法可依”。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1.材料一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截至2010年3月17日,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共5 104.9万人因旱受灾,饮水困难人口1 609万人。

旱灾发生后,各受灾省区市高度重视迅速启动了紧急预案,温家宝总理和五省市区市领导亲临抗旱救灾第一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

各受灾省区市把抗旱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投入抗旱保民生、促春耕工作。

材料二2010年3月19日至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云南省曲靖市,深入旱灾最严重的地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抗旱救灾工作。

运用所学政治常识,分析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带领人民抗旱救灾的依据。

答案:(1)国家性质决定政府职能,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政府要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抗旱救灾,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2)我国政府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人民意旨的执行者,抗灾救灾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

(3)政府要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

抗灾救灾,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12.2010年2月6日,人民网载文指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改革开放到了攻坚阶段。

随着科学发展观、依法执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度关注民生等一系列新的执政理念的提出,使政府行为规范化、法治化的要求显得更加迫切。

随着全社会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和人民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的逐步增强,依法行政正在成为社会各方面对政府的普遍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要求更加强烈,社会管理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等改革同步推进的重要性不断上升,政府改革已成为深化改革的重点。

政府改革的核心,就是把各级政府建设成“行为规范、公正透明、勤政高效、清正廉洁、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

运用依法治国的有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2)怎样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答案:(1)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只有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才能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只有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重要条件。

(2)①加强立法工作,为推进政府建设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

②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规范政府行政行为。

③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执法,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司法机关对政府的监督。

④完善法律监督体系,加强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