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江苏省物理考试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高考,是大学选拔新生的主要依据,同时对中学的教学又具有较强的导向性,所以,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科命题将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江苏省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的原则组织实施。
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关注物理科学技术发展,体现物理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以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科试题将在体现物理新课程理念、体现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方面作积极的探索,以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参照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科考试大纲(教育部考试中心),结合我省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对考试具体说明如下:
(一)能力要求
高考物理坚持知识与能力考查并重,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高考物理要考核的能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能够鉴
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并能应用于简单的实际物理问题。
2.推理能力
能够从有关物理概念和定律出发,在给定的简化情况下导出物理学的定理或公式。
能根据具体物理问题中已知的事实和条件,结合学过的知识和获得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结论或做出正确判断,并能够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对物理问题能独立思考,能够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问题的本质,建立适当的物理模型,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对物理问题进行恰当分析的基础上,能够把较为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得出正确的判断或作出合理的结论。
能够关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掌握的物理知识和科学方法,从实际问题中,找出主要因素、主要环节,初步解决实际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根据数学的特点、规律,进行推导、求解和合理外推,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判断、进行物理解释或作出物理结论。
5.实验能力
有独立完成考试大纲“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
能根据实际要求,控制实验条件,使用实验仪器,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际方法,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自行设计和完成简单的实验,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物理判断或作出物理解释。
以上五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在着重对某一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也不同程度考查与之相关的能力,此外,还应关注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事实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常伴随问题的发现、提出过程,使研究或探索深化。
(二)内容和要求
物理要考查的知识按学科的内容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与原子核五部分,详细内容、要求与说明见下表: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
(三)题型
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对部分物理实验内容)、推导证明题和计算题。
选择题中,包含四选一的选择题和四选多的选择题,并明确区分;针对实验的填空题,在注重基本实验技能
和方法的同时,适度体现探究性和开放性;计算题中有个别选做题,考生从中自主选做。
(四)内容比例
力学的37%
电磁学的38%
热学、光学和原子与原子核部分约25%
实验(包含在以上各部分内容中)约13%。
(五)试题难度
试题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