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四)-2024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与选必修融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现代化潮流浩浩荡荡,中国的现代化在探索 中前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现代化的最初启动可以上溯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自强运动。
从十九世纪后期的世界发展来看,以内燃机和电动机带来的“电工技术革命 ”正以新的力量推动现代化的第二次浪潮。从国内形势来看,这时正处于一 次全国性农民运动的平息与社会恢复时期,对外贸易大都是顺差,对外关系 也有新近的调整(只有中法关系趋于恶化)。这正是幸存的清王朝得以推动 改革的有利时机。在陈腐土壤上,嫁接若干近代工业的植株,其前景虽然未 必美妙,但启动了中国早期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工业化进程。 ——整理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九世纪后期中国自强运动”面临的“有利时机”。 结合所学,指出在这场运动中最初创办的工业企业所体现的现代化因子。
——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 》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在接受 日本投降问题上的主张。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45年的中国。中共的主张:根 据材料“依据波茨坦盟国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宣言,迅速解除敌伪军的武装,收复一 切敌占城镇交通要道,把沦陷区一万万六千万同胞赶快解救出来”可知依据国际会议要 求迅速解除敌伪军的武装,收复敌占区;根据材料“.一定要坚决扫除前进途中的一切 障碍,逼迫敌伪军向我投降,彻底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伪军,收缴敌伪军的武装”可知扫 除一切障碍,彻底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伪军;根据材料“摧毁敌伪组织和反动势力,维持 革命秩序,建立人民政权”可知摧毁敌伪组织和反动势力,维持革命秩序,建立人民政 权。国民党主张:根据材料“蒋介石电令各战区:对敌可能之抵抗的阻挠,应有应战准 备”可知准备应战敌军反抗;根据材料“并应警告辖区以内敌军,不得向我已指定之军 事长官以外任何人投降缴械”可知敌军必须蒋介石指定军官投降;根据材料“对封锁地 伪军应策动反正,并迅即确保联络掌握”可知对封锁地伪军策动反正。
【答案】(1)时机:电工技术革命兴起;国内社会趋于稳定;对外贸易大 都顺差;中外关系相对缓和。因子:机器大生产,工厂制度。
(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现代化潮流浩浩荡荡,中国的现代化在探索 中前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在十九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世纪初的第二次现代化大浪潮之后,世界
经济出现了三十年的停滞与徘徊。……二十世纪初,西欧北美资本主义的大 发展孕育了空前的内部危机:首先是各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国集团之间争夺市 场的斗争白热化,加之军国主义兴起与经济军事化,引起了两次世界大战; 其次是首次席卷全球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随之而来的是法西斯主义作为自 由资本主义的反动而猖獗一时。这些新因素导致现代生产力的阻滞,延缓了 现代化推进的势头,在此期间,世界分裂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又两种不用的 现代经体系,对后来的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选择与新探索发生了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现代化大浪潮之后,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 现“三十年的停滞与徘徊”的“新因素”。根据材料三,简述中共十一届三 中全会的“划时代意义”。
(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依据波茨坦盟国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宣言,迅速解除敌伪军的武
装,收复一切敌占城镇交通要道,把沦陷区一万万六千万同胞赶快解救出来 ……一定要坚决扫除前进途中的一切障碍,逼迫敌伪军向我投降,彻底消灭 拒绝投降的敌伪军,收缴敌伪军的武装,占领城镇和交通要道,摧毁敌伪组 织和反动势力,维持革命秩序,建立人民政权!
【详解】(1)时机:根据材料一“从十九世纪后期的世界发展来看,以内燃机和电动 机带来的‘电工技术革命’正以新的力量推动现代化的第二次浪潮”可知,电工技术革命 兴起;根据材料一“从国内形势来看,这时正处于一次全国性农民运动的平息与社会恢 复时期,对外贸易大都是顺差,对外关系也有新近的调整(只有中法关系趋于恶化)” 得出国内社会趋于稳定;对外贸易大都顺差;中外关系相对缓和。因子:根据材料一 和所学知识可知,最初创办的工业企业所体现的现代化因子是机器大生产,工厂制度 。
【答案】(2)新因素:两次世界大战;全球经济危机;法西斯主义猖獗。 意义: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 立以来党和国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现代化潮流浩浩荡荡,中国的现代化在探索 中前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三 瑞雪兆丰年,飞雪迎春到。1978年12月18日,在北京罕见的大雪天
【答案】(3)经验:吸收现代化优秀成果;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 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 革开放;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2022·福建·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12月13日,苏联外交官发
表声明,表示关于反法西斯力量中哪一国应该把最大的精力集中 于哪一战区的问题,已经取得了或即将取得基本的共识,并且在 这个问题上三个盟国将为共同事业的利益而努力。 请你推测当时关心抗战时局的延安军民获知上述声明后的可能反 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长江以北则连任何一种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8月10日,美国政府下达 指令:利用日本军队作守备队,阻止共产党前进,以待美国帮助国民党把军 队运送到华南并把美国海军调到中国海港,15日,杜鲁门的《一号通令》要 求日本天皇命令中国战区的日本海陆空将领(除满洲外)都向蒋介石投降。 根据这一方针,美国大力帮助蒋介石运兵到华北、华东,美国军队在天津、 青岛等地登陆,10月下旬起开始助蒋向东北运兵。 ——摘编自方连庆等主编《战后国际关系史》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采取的措 施。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政府、美国在日本 对华投降问题上的做法。
国日【民 军答政,案府支】的持(利蒋3)益介[,石参而进考不行答是积案人极]民反评大共价众,:和是中中公共华然民违:族反中的国共利际是益法坚。,决而粗美暴要国干求在涉彻日他底本国消对内灭华政投的敌降做伪问法军题,及上这其利是用以 美势国力利,益维优持先革的命霸权秩主序义,的建表立现人,这民不政利权于,战代后表世界了和最平广与大稳人定民,也最不迫符切合的全愿人望类的,利是益 。符合人民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的。国民党:国民党提出准备应战敌军 反抗,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但其要求敌军必须其指定军官投降;对封锁地 伪军策动反正,都体现出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在维护国民政府的利益, 而不是人民大众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美国:美国在日本对华投降问题上利用 日军,支持蒋介石进行积极反共,是公然违反国际法,粗暴干涉他国内政的 做法,这是以美国利益优先的霸权主义的表现,这不利于战后世界和平与稳 定,也不符合全人类的利益。
【答案】(2)[参考答案]措施:利用日本军队作守备队,阻止共产党前进; 要求中国战区日军向蒋介石投降;美国利用此次时机直接干涉中国内政, 助蒋反共;保留日本实力,使其成为反共前线。
【详解】(3)本题是评价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45年的中美。评价:本题要根据第 一小题和第二小题的主张和措施去分析,由三者采取的不同主张和措施结合三者的阶级属 性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评价。中共主张坚决要求彻底消灭敌伪军及其势力,维持革命秩序 ,建立人民政权,这说明中国代表了最广大人民最迫切的愿望,是符合人民利益,民族利 益,国家利益的。国民党主张准备应战敌军反抗,这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但其要求敌军 必须其指定军官投降;对封锁地伪军策动反正,都体现出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在维护
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隆重召开,给严冬带来了春天的 讯息,奏响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春之序曲。会议决定停止使 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全党的工作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 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自此以后,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 征程上不断向前迈进。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13年11月,中 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2021年,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 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摘编自《改革开放史)等 (3)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中国现代化建设积累的宝费经验。
——《〈解放日报〉社论》(1945年8月13日) 材料二 1945年8月10日,蒋介石电令各战区:对敌可能之抵抗的阻挠,应有
应战准备;并应警告辖区以内敌军,不得向我已指定之军事长官以外任何人 投降缴械;对封锁地伪军应策动反正,并迅即确保联络掌握,令其先期包围 集中之敌,先期控制敌军撤离后之要点要线,以待国军到达。
【答案】(1)[参考答案]主张:中国共产党:依据国际会议要求迅速解除
敌伪军的武装,收复敌占区;扫除一切障碍,彻底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伪
军;摧毁敌伪组织和反动势力,维持革命秩序,建立人民政权。国民党:
准备应战敌军反抗;敌军必须蒋介石指定军官投降;对封锁地伪军策动
反正。
(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三 日本战败之际,杜鲁门认为,“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
【详解】根据材料“表示关于反法西斯力量中哪一国应该把最大的精力集中于哪一战区 的问题,已经取得了或即将取得基本的共识,并且在这个问题上三个盟国将为共同事 业的利益而努力”可知,声明反映了世界反法西斯大国走向联合,针对这一声明,延安 军民的可能反应可以是高兴、忧伤或者喜忧参半。不管是哪种理由,只要言之成理即 可。
第91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与 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四)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时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团结抗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大战后,人类理性 进一步张扬,民主、人权与和平思想深入人心,促进联合国诞生,极大改 变了世界格局。那么,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国际新秩序呢?d
【详解】(2)新因素:根据材料二“首先是各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国集团之间争夺市场 的斗争白热化,加之军国主义兴起与经济军事化,引起了两次世界大战”得出两次世界 大战;根据材料二“首次席卷全球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得出全球经济危机;根据材料 二“随之而来的是法西斯主义作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反动而猖獗一时”得出法西斯主义猖 獗。意义:根据材料二“在此期间,世界分裂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又两种不用的现代经 体系,对后来的国家的现代化道路选择与新探索发生了了重大影响”和所学知识得出开 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 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详解】(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45年的美国。措施:根据材料“ 。8月10日,美国政府下达指令:利用日本军队作守备队,阻止共产党前进,以待美国 帮助国民党把军队运送到华南并把美国海军调到中国海港”可知利用日本军队作守备队 ,阻止共产党前进;根据材料“要求日本天皇命令中国战区的日本海陆空将领(除满洲 外)都向蒋介石投降”可知要求中国战区日军向蒋介石投降;根据材料“根据这一方针, 美国大力帮助蒋介石运兵到华北、华东,美国军队在天津、青岛等地登陆,10月下旬 起开始助蒋向东北运兵”可知美国利用此次时机直接干涉中国内政,助蒋反共;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后期美国没有过分削弱日本,保留日本实力,使其成为反共前线。
【详解】(3)经验:根据材料三“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2021年,我 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 目标迈进”和所学知识可从吸收现代化优秀成果;必须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人民利 益至上等方面思考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