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鲁教初中语文七下《23生物入侵者》word教案 (3).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生物入侵者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所使用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预习作业:查资料,每个同学找出我国3种生物入侵者(现象)并且用50字左右的一段话概括。

教学方法:五步三查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 ,视频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加拿大一枝黄花”图片以及下面的文字导入。

加拿大一枝黄花,又名黄莺、麒麟草,属菊科植物。

这种花色泽亮丽,在花市上被称为“幸福草”,常用于插花中的配花。

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北美,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

在苏浙沪一带和广东省,加拿大一枝黄花近年来使植物大面积死亡,果园、农田作物产量和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危及生态安全。

(学生自由发表评论,教师引入生物入侵)
二、朗读课文,检查预习(独学)
1、简介作者
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
三、速读课文,迅速提炼相关信息。

(对学)
1.速读课文,看看本文介绍了哪些生物入侵的知识?
请按照段落顺序,以“我从文中第了解到了”为句式,说说本文介绍了哪些知识?
2根据多媒体给出的关键词,整体感知课文
(屏幕显示)
(1)什么叫做“生物入侵者”?
(2)生物入侵者有哪些危害?
(3)生物入侵的途径是什么?
(4)生物学界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态度有何不同?
(5)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四、研读课文,体会语句的好处(群学)
这篇文章不仅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而且说明语言很有特色,下面我们就具体品味一下语句的妙处。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教师小结:说明方法、说明语言等特点及作用。

五、课堂小结,总结收获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一定有所收获吧?
(学生谈收获)
六、课后拓展,走进生活:
1.插入视频
2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入侵者?,面对生物入侵者,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做?
七、课内检测
完成《导学测评》
板书设计:
生物入侵者
梅涛
逻辑顺序
事理说明文
生物入侵者
《生物入侵者》课堂实录
一、导入新课:
师:大家都知道外敌入侵?那么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今天我一起来了解当今生态系统所面临的巨大威胁——生物入侵者。

(播放水葫芦图片,教师简单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生物入侵)二、朗读课文,走进知识的殿堂
师:首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初步了解生物入侵者。

在读中标清段落,划出重点生字词。

(生大声朗读,边读边划。


师:下面请把你划出的词语在导学案上写一写,不认识的词语与同学交流。

(生写、交流)师:还有没有不认识的字词?
生:没有。

师:好。

那位同学把你积累的词语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
师:你积累的词语真不少。

老师也积累了一些词语。

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屏幕显示)
词语之窗:
我会读:扼制、归咎、繁衍、劫掠、遵循
我会写:五彩斑斓在劫难逃束手无策无动于衷啸聚山林
(生齐读后,师强调个别字的读音与写法)
三:速读课文,迅速提炼相关信息。

师:读后,你知道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吗?
生:知道。

(师生齐读文中语句)
师:那么,你从文中还了解到哪些生物入侵的知识?下面我们速读课文,看看本文介绍了哪些生物入侵的知识?
(屏幕显示)
科学之窗
请按照段落顺序,以“我从文中第了解到了”为句式,说说本文介绍了哪些知识?
(生默读)
师(示范):你可以这样回答:我从文中第一段了解到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生1:我从第五段了解到随着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生物入侵者越来越多,他们搭乘国际贸易
的便车迅速到达入侵地。

师:了解到生物入侵者是怎样到达入侵的。

是因为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

生2:我从第四段了解到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师:你从那一句了解到的?能把文中句子读一读吗?
生2:“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地威胁。

生3:我从第二段文中“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了解到生物入侵对自然造成的危害很大。

师:哪一段还写到了生物入侵者的危害?。

生4:第7段。

“生物入侵者”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

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

师:两千多亿美元,天文数字,可见经济损失之大。

生5:我从第8段了解到许多国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师:许多国家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采取措施了。

下面根据老师的提示,整理整理,在文中标记出来。

(屏幕显示)
(1)什么叫做“生物入侵者”?
(2)生物入侵者有哪些危害?
(3)生物入侵的途径是什么?
(4)生物学界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态度有何不同?
(5)目前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采取了哪些措施?
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了解了生物入侵的有关知识,那么作者是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生齐:逻辑顺序。

师:为什么?因为先介绍生物入侵的现象、途径,再分析危害,探究原因。

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

这就是逻辑顺序。

(板书: 逻辑顺序)一篇事理说明文还是事物说明文?(板书:事理说明文)那么说明对象是什么?(板书:生物入侵者)
四:研读课文,体会语句的好处
师:这篇文章不仅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而且说明语言很有特色,下面我们就具体品味一下语句的妙处。

(屏幕显示)
研读课文,体会语句的好处
提示品味文章的语句的角度:
说明方法修辞方法用词的生动性、准确性等方面
提示学习的方法:勾划、圈点、批注
师: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
你可以选择一个角度,结合文中具体语句细细品味。

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生默读课文。


师:人多力量大,下面小组合作,互相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巡视)
师:好,我们来交流一下你对文章语句的理解。

生1:第五段中“一些产自它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藩篱、啸聚山林,危害一方。

”这句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生物入侵者的
危害。

师:不仅说明了危害。

这些生物都是一些宠物。

举这个例子还说明了什么?
生1: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

生2:第一段中运用解释说明的方法,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并且生物入侵者还运用了比喻。

师:“生物入侵者”具有比喻意义,它告诉我们“生物入侵者”的移民行为,是会对人类和自然造成危害的。

生3:第三段中“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

”“到目前为止。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师:你是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角度来评析的。

“到目前为止。

”限制了时间。

那么,文中哪些句子还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生沉默)
师(提醒):就从第三段中找。

生4:第三段中,“五大湖内的疏通管道几乎全被他们占领。

”“几乎”、“全”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师:能具体分析一下吗?
生4:“全”说明斑贝数量多,“几乎”说明并不是全部占领了。

生5:第五段开头一句它不仅说明了生物入侵的危害,它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师:这个同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她从句子的作用上做了分析。

而且分析的很好。

说明老师设计的角度还不够全面。

谢谢你!我们给她鼓鼓掌,以示鼓励。

(全班同学鼓掌。


师:还有那位同学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6:老师,第二段中“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法,生物入侵对自然造成的危害很大。

师:你是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的。

你能不能从用词的角度评析一下?
生6:“赶尽杀绝”用的很好。

师:从这个词看出,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6: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很生动形象。

师:文中有些词加了引号。

你能找出含有这些词来吗?
生(纷纷回答):偷渡者、占领、便车。

师:能结合句子具体品味一下这些词语的妙处吗?
(生沉默)
师:“天堂”给人什么感觉?
生(纷纷回答):自由、幸福、无拘无束……
师:“天堂”这个词,生动贴切的写出了由于没有天敌限制,斑贝在那里随心所欲、大胆放肆的情景。

师:同学们的分析的都很到位,水平很高。

老师总结了一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屏幕显示)
说明方法
列数字:能准确具体的说明事物和事理。

举例子:用具体事例支撑观点,更具说服力。

打比方:使说明的事物更生动形象,深奥的道理浅显易懂。

用词与修辞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等词。

如:大约、可能、几乎、全都、大部分、目前……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把比较深的道理形象化,浅显化。

五.课堂小结,总结收获
师: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一定有所收获吧?
(学生谈收获)
师:课下把你的收获整理在导学案上。

这是一篇关于生态文明的说明文。

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获得一定的生态知识,还应该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

另外,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运用了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为我们写作说明文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六、课后拓展,走进生活:
师:你还知道哪些生物入侵者?,面对生物入侵者,我们人类应该怎么做?
(屏幕显示)
研究性学习
课下搜集有关生物入侵的的资料,可以从物种、原产地、入侵的、危害、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性学习,写出研究报告。

师结:同学们,生物入侵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将来为抵御和防治生物入侵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下课!
1、你知道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说给同学们听听。

2. 自由朗读第五自然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通过生物入侵的途径我们可以看出生物入侵归根结底是我们人类造成的。

从远古蛮荒时代到现在的国际贸易的繁盛,人类正一步一步走向文明。

然而,在我们的匆匆步履中,我们忽略了太多的东西,也轻视了其他生物的力量,面对日益严重的生物入侵现象我们人类又持以怎样的态度呢?(找出生物学及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


面对生物入侵现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1)加大宣传的力度;严格动植物检疫。

(2)谨慎引进外来物种。

(3)查清我国现有的外来有害物种的种类数目及危害状况;加强对已知的外来有害物种的防治及综合治理工作。

(4)政府主导;设立严格的管理体制,由专人负责。

(5)生物治理;保护自然环境。

(6)变废为宝;进行报告监控;农林质检防疫部门配合。

(附相关答案)
第二环(三)1. 文章主旨
本文介绍的是关于生物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可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知识,以引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

2. 作者的思路:第1段:假设情境,引出话题,作出解释。

第2-4段:具体写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及其危害。

第5段:分析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

第6-7段: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对待生物入侵者的不同态度。

第8段: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采取相应措施。

3. 说明顺序:逻辑顺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1. 根据第①段内容的表述,给“生物入侵者”下一个定义
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移到新的环境中并对新的生态系统产生破坏的生物
2、第一自然段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答:解释说明。

3、为什么把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入侵者”?
答:因为他们不仅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4、第二自然段中的“凡此种种”指代哪些内容?在文中用“~”线标出。

答: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安家落户……
5、第③段使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 答: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

6、第③段举“斑贝”的例子是要说明什么?
答:说明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若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给人类造成危害和损失。

7、“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

”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答:不能够,如果删去,说明人们在清理和更换管道上只花了十亿元,与实际情况不符,反之,更能够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性。

8、第④段中““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在文中起何作用? 答: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9、第四自然段,概括出“生物人侵者”有哪些危害?
答:①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

②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

10、针对“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提出一条或几条防范措施。

答:①加大宣传人们防范“生物入侵者”的意识。

②严格出入境检查、免疫工作。

第四环(一).拓展延伸:
1.文中提到的生物物种的迁移与我们平常所说的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完全一致吗?
答:不完全一致。

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常态下的物种迁移是纯自然的,不依赖外界的力量,而文中提到的这种生物物种迁移则是被人为力量造成的不符合正常的自然界物种繁衍的法则与规律。

2.作者用什么说明方法来谈“生物入侵者”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的? 答:举例子、列数字。

(二)阅读检测1.捕食;偷袭;吞食
2.“竟”是出乎意料的意思。

表示由于人们的疏忽,几只斑贝的数量急剧增长,几乎“占领”了五大湖内的全部疏水管道,这是人们始料未及的。

3.生物的自然存在和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这种规律就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总结的“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

如果“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和“不受天敌伤害”,那么“生物入侵者”就可以毫无节制地繁衍,肆意泛滥,就会对人类造成严重的危害及威胁。

4.作者在这两处事例的安排上注意了详略处理。

第一个“斑贝”事例说明得较为详细,其中运用了“几只”与“数十亿美元”进行对比,说明其危害之大;第二个“天牛和红蚂蚁”事例,说明得较为简略,主要说明了它的危害。

5.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不是重复,不能去掉。

这句话是说“生物入侵者”不仅对入侵地的其他物种构成威胁,而且对“物种的多样性”也造成威胁,使生物界的物种种类日趋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