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浏阳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卷 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浏阳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段考化学
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MgCl2B.NaOH C.HBr D.N2
2.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s>Cl>Br B.热稳定性:HCl>AsH3>HBr
C.还原性:As3﹣>S2﹣>Cl﹣D.酸性:H3AsO4>H2SO4>H3PO4
3.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结构式是
B.NaCl的电子式为
C.23Na37Cl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比是7:8
D.三氟化氮的电子式为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C.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5.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零族元素外,非金属元素全部都是主族元素
B.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C.同周期ⅡA族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5
D.同族上下相邻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32
6.下列关于ⅦA族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
B.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弱的元素
C.ⅦA族元素的最高正价都是+7价
D.ⅦA族元素其简单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7.136C﹣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136C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A.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6个中子
B.与金刚石、石墨、C60等互为同素异形体
C.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
D.碳的一种核素,与126C互为同位素
8.元素A的阳离子a A m+与元素B的阴离子b B 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以下关于A、B 元素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A>B ②离子半径:a A m+<b B n﹣
③原子半径:A<B ④元素所在的周期数:A>B
⑤A的最高正价与B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⑥b=a+m﹣n.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④⑤⑥ D.②⑤⑥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
D.在离子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间也存在离子键
10.Q、R、T、M、W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M的原子序数是R的原子序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Q)>r(R)>r(T)>r(M)>r(W)
B.Q、W的单核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C.五种元素均能形成氢化物
D.W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最强,说明W的非金属性在五种元素中最强
11.X、Y、Z、R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Y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多,Z元素的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呈黄色,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与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Y能形成两种常见的气态化合物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X)>r(Y)>r(Z)>r(R)
C.X、Z分别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含有Y、Z、R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最多只有2种
12.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X Y Z W
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2 +3 +5、+3、﹣3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元素的金属性X<Y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13.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Z<T<X
B.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T<Q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R>Q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必是离子化合物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
C.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15.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X与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
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
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D.只含X、Y、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16.在离子RO3n﹣中,共有x个核外电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A,则R原子核内含有的中子数目是()
A.A﹣x+n+48 B.A﹣x+n+24 C.A﹣x﹣n﹣24 D.A+x﹣n﹣24
17.已知W、X、Y、Z为短周期元素,W、Z同主族,X、Y、Z同周期,W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Y为金属元素,X的阳离子的氧化性小于Y的阳离子的氧化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W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只含离子键
C.W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一定高于Z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D.若W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二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一定为Y2W3
18.如图所示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不能相互反应
19.两种短周期的元素X和Y,可组成化合物XY3.当Y的原子序数为m时,X的原子序数可能是:①m﹣4,②m+4,③m+8,④m﹣2,⑤m+6,其中正确的组合是()A.①②B.①②③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20.现有甲、乙、丙三种元素,其原子序数都不超过20.有关信息如下:
元素代号相关信息
甲n为电子层数,甲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n2﹣1)
乙在周期表中它的周期数为k,主族序数为(2k+1)
丙电子层数大于最外层电子数
下列关于甲、乙、丙三种元素相关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甲的单质难溶于水
B .乙的气态氢化物遇湿润的pH 试纸变红色或蓝色
C .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碱
D .甲、丙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1.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表示含有6个质子、8个中子的原子的化学符号: . (2)周期表中位于第8纵行的铁元素属于第 族.
(3)周期表中最活泼非金属元素位于第 纵行.
(4)周期表中所含元素种数最多的纵行是第 纵行.
(5)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87的元素位于第 纵行.
(6)两核10电子负一价阴离子的为 .
(7)由H 、D 、T 和16O 、17O 、18O 共可以组成 种水分子.
2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针对表中的①~⑨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主族 周期 Ⅰ
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族 2 ①
② ③ 3 ④ ⑤ ⑥
⑦ ⑧ 4 ⑨
(1)这些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填元素符号,下同).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
(3)最高价氧化物是两性氧化物的元素是 .
(4)用电子式表示元素④与⑥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
(5)①与⑦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该化合物是由 (填“极性"或“非极性")共价键形成的.
23.为清理高速公路上的积雪使用了一种融雪剂,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Y 2,X 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X 的阳离子与Y 的阴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元素Z 、
W 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Z 与Y 相邻且Z 、W 能形成一种WZ 2型分子.
(1)m= ,该融雪剂的化学式为 .
(2)Z 、W 元素的名称为 、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Y 2和WZ 2都为离子化合物
B .XY 2中仅含离子键,WZ 2中仅含极性共价键
C .H 2Z 比HY 的稳定性强
D .X 的阳离子比Y 的阴离子半径大
(4)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XY 2的电子式:
B .WZ 2的结构式:Z=W=Z
C .Y 元素的单质与H 2Z 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Y 2+Z 2﹣=2Y ﹣+Z ↓
D.用电子式表示XY2的形成过程为
2015-2016学年湖南省长沙市浏阳一中高一(下)第一次
段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A.MgCl2B.NaOH C.HBr D.N2
【考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分析】活泼金属和活泼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氯化镁中镁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故A错误;
B.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B正确;C.HBr中H﹣Br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C错误;
D.氮气分子中N﹣N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B.
2.已知33As、35Br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s>Cl>Br B.热稳定性:HCl>AsH3>HBr
C.还原性:As3﹣>S2﹣>Cl﹣D.酸性:H3AsO4>H2SO4>H3PO4
【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元素周期律的作用.
【分析】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而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小;
B.非金属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
C.非金属的非金属性越强,其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D.非金属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
【解答】解: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As>Br>Cl,故A错误;
B.非金属性Cl>Br>As,则热稳定性:HCl>HBr>AsH3,故B错误;
C.单质的氧化性Cl2>S>As,所以阴离子的还原性:As3﹣>S2﹣>Cl﹣,故C正确;D.非金属性S>P>As,酸性H2SO4>H3PO4>H3AsO4,故D错误;
故选C.
3.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结构式是
B.NaCl的电子式为
C.23Na37Cl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比是7:8
D.三氟化氮的电子式为
【考点】电子式.
【分析】A.用短线代替所有共用电子对,其余电子省略即为结构式;
B.电子式中需要用中括号将离子括起来;
C.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据此计算出该氯化钠中含有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D.该电子式中漏掉了F原子的3对未成键电子对.
【解答】解:A.水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结构式为:H﹣O﹣H,故A
错误;
B.NaCl为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其电子式为,故B
错误;
C.23Na37Cl中质子数为:11+17=28,中子数为:(23﹣11)+(37﹣17)=32,质子数和中子数之比=28:32=7:8,故C正确;
D.三氟化氮分子中,氮原子和氟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其电子式为,
故D错误;
故选C.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C.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分析】A、Na+和Mg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
B、Pb2+、Pb4+核外电子排布不同,它们不可能都和一种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C、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两原子是同一元素.
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本周期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解答】解:A、Na+和Mg2+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互为同位素的原子,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故A错误;
B、Pb2+、Pb4+核外电子排布不同,它们不可能都和一种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B错误;
C、两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两原子是同一元素,互为同位素,故C正确;
D、原子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最外层呈稳定结构,电子层数目不变,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本周期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不是“上一周期”,故D错误.
故选:C.
5.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除零族元素外,非金属元素全部都是主族元素
B.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C.同周期ⅡA族与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5
D.同族上下相邻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32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
B、同一周期,由左到右,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非金属性增强,则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增强;
C、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在短周期相邻,六、七周期中相隔副族、第ⅤⅢ,且ⅢB 存在锕系、镧系元素;
D、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2、8、8、18、18、32等.
【解答】解:A、非金属元素(除稀有气体外)都是主族元素,故A正确;
B、同一周期,由左到右,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非金属性增强,则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增强,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不一定为最高价含氧酸,故B错误;
C、同周期第ⅡA族与第ⅢA族元素,若在六、七周期中相隔副族、第ⅤⅢ,且ⅢB存在锕系、镧系元素,则原子序数之差可能为25,故C正确;
D、同一主族相邻的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2、8、8、18、18、32等,所以可能为32,故D正确.
故选:B.
6.下列关于ⅦA族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
B.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弱的元素
C.ⅦA族元素的最高正价都是+7价
D.ⅦA族元素其简单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
【考点】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分析】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
C、一般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最外层电子数,氟元素没有正化合价.
D、元素周期数=原子电子层数,ⅦA族元素原子获得电子达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层不变.【解答】解: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故A错误;
B、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故B错误;
C、氟元素没有正化合价,ⅦA族元素除氟元素外其它元素的最高正价都是+7价,故C错误;
D、ⅦA族元素原子最外层获得电子达8电子稳定结构,电子层不变,元素周期数=原子电子层数,所以ⅦA族元素其简单阴离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故D正确.
故选:D.
7.136C﹣NMR(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136C表示的含义正确的是()A.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6个中子
B.与金刚石、石墨、C60等互为同素异形体
C.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3
D.碳的一种核素,与126C互为同位素
【考点】核素;同位素及其应用;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分析】A、136C所含的质子数为6,质量数为13,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求算;
B、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形态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136C是碳元素的一种核素,不属于单质;
C、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加权平均值;
D、126C与136C均属于碳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解答】解:A、136C所含的质子数为6,原子序数=质子数=6,质量数为13,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3﹣6=7,故A错误;
B、由相同元素组成的形态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C60互为同素异形体,13
6C是碳元素的一种核素,不属于单质,故B错误;
C、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的加权平均值,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故C错误;
D、126C与136C质子数均为6,中子数分别为6、7,均属碳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故D 正确;
故选:D.
8.元素A的阳离子a A m+与元素B的阴离子b B 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以下关于A、B 元素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①原子序数:A>B ②离子半径:a A m+<b B n﹣
③原子半径:A<B ④元素所在的周期数:A>B
⑤A的最高正价与B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⑥b=a+m﹣n.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④⑤⑥ D.②⑤⑥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元素A的阳离子a A m+与元素B的阴离子b B 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有a﹣
m=b+n,则有a>b,根据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比较原子半径,根据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核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比较离子半径.
【解答】解:①元素A的阳离子a A m+与元素B的阴离子b B 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有a﹣m=b+n,则有a>b,故①正确;
②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核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a A m+<b B n﹣,故②正确;
③A在B的下一周期,电子层数A>B,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A>B,故③错误;
④根据a﹣m=b+n可知A在B的下一周期,电子层数A>B,故④正确;
⑤能确定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无法确定A的最高正价与B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是否相等,故⑤错误;
⑥元素A的阳离子a A m+与元素B的阴离子b B 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有a﹣m=b+n,即b=a=m﹣n,故⑥错误.
正确的有①②④.
故选B.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
D.在离子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间也存在离子键
【考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
【分析】A.离子键为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和静电斥力;
B.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
C.氯化铵中含有铵根离子和氯离子,属于离子化合物;
D.氯化钙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不存在离子键.
【解答】解:A.离子键为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静电引力、静电斥力,故A错误;
B.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之间不一定形成离子化合物,如Al与Cl形成的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
C.NH4Cl中含有铵根离子与氯离子之间形成的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故C正确;
D.离子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与钙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而两个氯离子之间不存在离子键,故D错误;
故选C.
10.Q、R、T、M、W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M的原子序数是R的原子序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r(Q)>r(R)>r(T)>r(M)>r(W)
B.Q、W的单核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C.五种元素均能形成氢化物
D.W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最强,说明W的非金属性在五种元素中最强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分析】Q、R、T、M、W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M的原子序数是R的原子序数的2倍.结合位置关系可知,M为S,R为O,则W为Cl,Q为N,T为Si,
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相同周期原子序数大的原子半径小;
B.Q、W的单核离子的电子层不同;
C.均为非金属元素;
D.O的非金属性最强.
【解答】解:Q、R、T、M、W五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M的原子序数是R的原子序数的2倍.结合位置关系可知,M为S,R为O,则W为Cl,Q为N,T为Si,
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相同周期原子序数大的原子半径小,则原子半径为r(T)>r(M)>r(W)>r(Q)>r(R),故A错误;
B.Q、W的单核离子的电子层不同,核外电子分别为10、18,故B错误;
C.均为非金属元素,均与H形成氢化物,故C正确;
D.O的非金属性最强,无正价,氢化物中W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最强,故D错误;
故选C.
11.X、Y、Z、R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Y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多,Z元素的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呈黄色,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与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与Y能形成两种常见的气态化合物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X)>r(Y)>r(Z)>r(R)
C.X、Z分别与R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D.含有Y、Z、R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最多只有2种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X、Y、Z、R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则其K层为次外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X是C元素;Y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多,则Y是O元素;Z元素的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Z是Na元素;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与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则R的核外电子数是17,所以R是Cl元素,据此解答.
【解答】解:X、Y、Z、R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则其K层为次外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X是C元素;Y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多,则Y是O元素;Z元素的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Z是Na元素;R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与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则R的核外电子数是17,所以R 是Cl元素.
A.X为碳元素,Y为O元素,二者能形成两种常见的气态化合物CO与二氧化碳,故A正确;
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一般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Z(Na)>R(Cl)>X(C)>Y(O),故B错误;
C.X、Z分别与R形成的化合物分别为CCl4、NaCl,前者含有共价键,后者含有离子键,故C错误;
D.含有Y(O)、Z(Na)、R(Cl)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有次氯酸钠、氯酸钠、高氯酸钠等,故D错误.
故选:A.
12.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X Y Z W
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2 +3 +5、+3、﹣3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元素的金属性X<Y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分析】本题利用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以及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来解题,综合考察了非金属性以及金属性的强弱判断.
【解答】解:A、根据题给数据,X、Y的化合价不同,但原子半径相差较小,可知两者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主族,故金属性X>Y,故A错;
B、根据Z、W的原子半径相差不大,化合价不同,且W只有负价,则其可能是O,Z是N,两者的单质直接生成NO,故B错;
C、据此判断可知X是Mg,Y是Al;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其不溶于氨水,故C错;
D、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和氨气反应生成水和氮气,故D对;
故选:D.
13.元素R、X、T、Z、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Z<T<X
B.R与Q的电子数相差26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R<T<Q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R>Q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
【分析】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R为F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T为Cl元素,Q为Br元素,X为S元素,Z为Ar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解答.【解答】解:R单质在暗处与H2剧烈化合并发生爆炸,R为F元素,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T为Cl元素,Q为Br元素,X为S元素,Z为Ar元素,
A.Z为Ar元素,最外层为稳定结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在同周期中最弱,同周期自左而右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Z<X<T,故A错误;
B.R为F元素,Q为Br元素,原子序数相差26,故B正确;
C.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F>Cl>Br,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故稳定性HF>HCl>HBr,故C错误;
D.R不存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故D错误;
故选B.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必是离子化合物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
C.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考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
【分析】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氯化铵等,故A正确;
B.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KOH等,故B错误;
C.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故C错误;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也可能不含共价键,如NaCl等,故D错误;
故选A.
15.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X与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