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食疗方减轻了我的疼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信照登
看了2013年第7期《类风关冬病夏治五字诀》一文,觉得写得很好。
作者从中医的理论讲了许多治疗类风湿的方法。
我59岁,患类风湿8年,身上有的骨头变形、肿大,尤其膝关节后面肿得像个乒乓球,很痛苦。
曾在当地中医院治疗,效果不好。
我订阅《家庭医药》7年了,第一次看到介绍食疗方治疗类风湿,我照杂志介绍的用薏苡仁和大米磨成粉食用后,膝关节后面的肿胀减轻了。
非常感谢编辑老师,希望以后能多介绍一些中医药治疗慢性病、免疫病方面的知识,让我们真正“看了少得病,病了少花钱”。
(河南安阳 孙爱琴)
类风湿食疗方减轻了我的疼痛
编者:《家庭医药》的文章能帮读者减轻病痛的折磨,这让我们倍感欣慰。
同时,非常希望大家就杂志内容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被采用的来稿,杂志社将付给稿费。
期待大家的积极参与。
电子邮件请发到:jtyy6735@,平信请寄到:400013 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1006室《家庭医药》采编室 “编读往来”栏目 收。
也可直接拨打电话:(023)63658888-11110。
让生命放射最后的光芒
何谓“尊严死”?它是指遵从自然规律,由患者预留遗嘱或通过立法,让即将走到生命终点的人,选择接近自然死亡的方式。
它体现了生命的和谐,把最后死的权利还归个人,体现了尊重生命,善待自己。
有的人预留遗嘱,不但不做对生命毫无意义的抢救,还要捐赠器官,甚至捐赠遗体。
这种选择是高尚的行为,让生命放射最后、最美的光芒。
我主张“尊严死”,理由如下:
在我从医50年的生涯中,看见太多被疾病折磨,痛不欲生而自杀或请求安乐死的病例。
那些拖着病体,行动困难的垂危患者,以各种形式向我表达不要抢救,个别甚至给我下跪。
然而我除了流下同情泪、无奈、内疚外,无法满足他们的愿望。
现在有人提出“尊严死”,可谓正中下怀,自然十分拥护。
各界有识之士早就有类似看法或行动。
比如罗点点医师在2006年就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创立了“选择与尊严”网站,成立了“临终不插管”俱乐部。
在她的婆婆处于糖尿病晚期,呼吸、心跳骤停,上
呼吸机后又神智丧失,生命毫无质量的情况下,罗点点决定停用呼吸机让老人安详离去。
后她在婆婆笔记本上发现“在我生命尽头时,不过度抢救”的遗言,她帮婆婆实现了遗愿。
自2011年起,已有90多万人登录了“选择与尊严”网站,9千多人完成了生前预嘱。
在2013年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北大医院霍勇教授表示,目前三分之一的抢救是无谓的。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顾晋医师也提交了“尊严死”的提案,中国抗癌协会副秘书长刘端祺评价罗点点做的事“太重要了”。
2013年6月25日,由陈小鲁、罗裕平等发起的“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成立。
生前预嘱“不要抢救我”的尊严死 ,在国外不少国家已入法,美国35个州立法支持自然死亡,英国早在1967年就创立了“临终关怀院”,目前全
■读者视点
——我看“尊严死”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互动交流
球已有70多个国家、地区建立了临终关怀机构。
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是应该让这些“他山之石”来“攻玉 ”的时候了。
“尊严死”不仅把死亡的权利还给本人,实现尊重生命,善待自己,不再对治疗无望的垂危病人、不能活动的躯体,施加上呼吸机、插氧气管、鼻胃管、输液管、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解除患者无异于受刑的痛苦,还能节省大量医疗费用。
据2011年卫生部统计,人的一生,60%~80%的医疗费花费在最后的救治中,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医疗费消耗在毫无意义的抢救上,这是不明智的,也谈不上人道、孝道。
吴仪在任卫生部长期间曾说:医疗预防投资1元,可节省治疗费8元、抢救费100元。
她是说明预防投资对卫生保健及节省医疗费用的重大意义,如果将医疗费的绝大部分用在抢救中,就是本末倒置的无意义之举。
选择“尊严死”,并捐献器官或遗体,更是高尚的行为,让器官“再生”,就是虽死犹生,死得有价值、有意义,比如捐献角膜,可使盲人重见光明,又能看见美好的世界。
基于以上理由,我百分之百支持“尊严死”,我虽年近80,愿意为此尽绵薄之力,为生命关怀事业深入人心,不懈地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华中师范大学校医院 何芳珍)
编者:读者朋友们,关于“尊严死”您有什么看法?理不辩不明。
欢迎大家来电来函共同探讨。
电子邮件请发到:****************,平信请寄到:400013 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1006室《家庭医药》采编室 “尊严死大家谈”栏目 收。
药店的那些糟心事
前不久,我去一家药店买药,我将写了药名的纸片递给店员,谁知,她竟然不知道我写的“洁霉素、扑尔敏、病毒唑”是什么药!竟告诉我说没有这些药,而我分明一眼就看见这些药摆放在柜台的显眼位置!其实稍微有点儿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洁霉素”通用名是“盐酸林可霉素”,“扑尔敏”通用名是“马来酸氯苯那敏”,而“病毒唑”的通用名是“利巴韦林”。
在现实生活中,好多人都记得常用药物以前的商品名称,而其通用名(化学名)由于字数繁多还拗口,所以很难记得住。
药房店员长期和药品、顾客打交道,不仅需要熟悉药品的化学名称,还得熟记药物的商品名称,否则,一旦顾客遇上对药品名称一知半解或者不懂装懂拿错药的店员,后果可想而知。
无独有偶,朋友的母亲在医院做完检查之后,拿着医院的处方去药店买药,准备回家输液。
在准备输液时,医生惊异地发现买回的不是处方上所写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而是“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大家都知道,“0.9%的氯化钠注射液”就是生理盐水,而“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 是用于治疗急性血栓性脑病和脑梗死所伴随的运动障碍的药品,如果不是输液医生仔细,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朋友赶紧将药拿回药店调换。
没想到,犯错的年轻营业员坚持说0.9%的氯化钠注射液和奥扎格雷钠氯化钠注射液是同一种药,拒不承认自己拿错了药,更不肯更换。
后来,还是另一个营业员纠正了年轻营业员的错误,及时给朋友调换了药品,并诚恳地道歉。
有感而发:现在,不少患者由于种种原因,不在医院拿药,而是自己去药店买药后,到附近诊所输液,这本来也无可厚非。
但是,这样一来,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患者的病情是否容易在治疗时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由于家庭和诊所不具备抢救条件,如果发生意外,留下的是终身遗憾;二是药房营业员专业知识欠缺,再加上马虎大意,一旦拿错药而患者又没发现,出事故也就在所难免了。
因此,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在家输液治疗也得视病情而定,必须先向医生详细了解有没有可能突发其他并发症,患者能否承受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怎样采取急救措施。
再就是,去药店买药时,一定要拿着药品和处方仔细对照,并向药师了解相关情况,确保患者健康用药,科学用药,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河北定州 曹祖兴)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