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三导学精品课件: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2节 第2课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 •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
解析:H2S 分子的中心原子 S 原子上含有 2 个 σ 键,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 对数=12(a-xb)=12(6-2×1)=2,所以硫化氢分子的 VSEPR 模型是四面体型, 略去孤电子对后,实际上其空间构型是 V 型;BF3 分子的中心原子 B 原子上含 有 3 个 σ 键,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12(a-xb)=12(3-3×1)=0,所以 BF3 分子的 VSEPR 模型是平面三角型,中心原子上没有孤对电子,所以其空间构型 就是平面三角形;故选 D。
杂化类型 立体构型名称
实例
sp
_直__线__形___ C__O_2_、__C_2H_ 2
sp2 平__面__三__角__形 ___B_F_3___
sp3
_正__四__面_体__形 C__H_4_、__C_C_l4
(2)不等性杂化:参与杂化的各原子轨道进行成分上的不均匀混合。某个杂 化轨道有孤电子对,如NH3的氮原子的sp3杂化。
(5)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的原因是 Cu2+在水中形成了配离子。( √ )
(6)NH+ 4 中的配位键的性质和其他共价键的性质有差别。( × ) 2.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采取 sp3 杂化的是( A )
A.H2O C.SO2
B.CO2 D.BF3
• 3.(2018·高考训练)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 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
• 4.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它的数量巨大,组成和结构形形色色, 丰富多彩。配合物[Cu(NH3)4](OH)2的中心离子、配体、中心离子的电 荷数和配位数分别为( )
• A.CAu2+、NH3、2+、4 B.Cu+、NH3、1+、4 • C.Cu2+、OH、2+、2 D.Cu2+、NH3、2+、2
• 二、配合物理论简介
• 1.配位键:
• (1)概念:由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孤__电__子__对_____,而另一个原子提空供轨道 ________而形成的共价键,即“电子对给予-接受键”,是一类特 殊的共价键。
• (2)表示:配位键可以用A→B来表示,其中A是提供孤_电__子__对______的原 子,叫做给予体;电B是子接对 受________的原子,叫做接受体。
溶液颜色__变__红____
Fe3++3SCN-===Fe(SCN)3
预习自我检测
1.思考辨析:
(1)任意能级的 s 轨道和 p 轨道都可以形成杂化轨道。( × )
(2)凡通过 sp3 杂化形成的分子,其立体构型一定为正四面体形。 ( × )
(3)杂化轨道中一定有一个电子。( × )
(4)两种分子的杂化方式一样,但是分子构型却不一定相同。( √ )
• 2.配位化合物:
• (1)概念:___金__属__离__子__(或__原__子__)_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_体_____)以配位键 _________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 (2)形成条件。
• ①配体有孤电子对;②中心原子有空轨道。
• (3)配合物的形成举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关离子方程式
杂化 轨道
sp sp2 sp3
每个轨道 的成分 1/2s,1/2p 1/3s,2/3p 1/4s,3/4p
轨道间夹 角(键角) __1_8_0_°___ __1_2_0_°___ _1_0_9_°_2_8_′_
立体构型
__直__线__形__ 平__面__三__角__形 正__四__面__体__形
• 杂化轨道类型与分子空间构型的关系:
课前新知预习
• 一、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 1.概念:在形成分子时,由于原子的相互影响,若干个不同类型
能但叫量做_相___近________________的___原__子__轨_,道所发形生成混的杂新,轨重道新就组称合为成_一__组___新__轨__道_。的过程
• 原2.子要轨道点的:杂化
杂化轨道
新课标导学
化学
选修③ ·人教版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2课时 杂化轨道理论、配合物理论
1
新课情境呈现
2
课前新知预习
3
预习自我检测
4
课堂探究研析
5
学科核心素养
பைடு நூலகம்
6
课堂达标验收
7
课时作业
新课情境呈现
• 研究证实,甲烷(CH4)分子中的四个C—H键的键角均为109.5°,从 而形成非常规则的正四面体构型。原子之间若要形成共价键,它们 的价电子中应当有未成对的电子。碳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2s22p2, 也就是说它只有两个未成对的2p电子,若碳原子与氢原子结合, 则应形成CH2;即使碳原子的一个2s电子受外界影响跃迁到2p空轨 道,使碳原子具有四个未成对电子,它与四个氢原子形成的分子也 不应当具有规则的正四面体结构。那么,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构型 是怎样形成的呢?
滴加氨水后,试管中首先出 现__蓝__色__沉__淀____,氨水过量 Cu2++2NH3·H2O===Cu(OH)2↓ 后沉淀逐渐__溶__解______,滴 +2NH+4 加乙醇后析出_深__蓝_____色 Cu(OH)2+4NH3===[Cu(NH3)4]2+
+2OH- 晶体[Cu(NH3)4]SO4·H2O
• (1)能量相近:参与杂化的各原子轨道能量要________(同一能级组或
相近能级组的轨道)。
相近
• (2)数目不变:参与杂化的轨道数目等于形成的____________数目。
• (3)排斥力最小:杂化轨道在空间取最大夹角分杂化布轨,道且不同的杂化 轨道伸展方向不同。
• 3.杂化轨道分类: • (1)等性杂化:参与杂化的各原子轨道进行成分的均匀混合。如
• 5.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B是( )
• A.CO2与SO2
B.CH4与NH3
• C.BeCl2与BF3
D.C2H4与C2H2
• 解者子化sp不采,析2杂相 取B:化F同sC3p,中O,32杂C心中故2化原H心A2,子项中原二采不心子者取正原采相s确子取p同2。采s杂p,C取杂化H故s化,4pB中杂,故项心化SC正原O项,确2子不中二。采正心者B取确e原不Cs。子相lp23中C采同杂2心取H,化4原s故中,p子D2心N杂项采H原化不3取子中,正s采心p二确杂取原。
•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 •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
解析:H2S 分子的中心原子 S 原子上含有 2 个 σ 键,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 对数=12(a-xb)=12(6-2×1)=2,所以硫化氢分子的 VSEPR 模型是四面体型, 略去孤电子对后,实际上其空间构型是 V 型;BF3 分子的中心原子 B 原子上含 有 3 个 σ 键,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数=12(a-xb)=12(3-3×1)=0,所以 BF3 分子的 VSEPR 模型是平面三角型,中心原子上没有孤对电子,所以其空间构型 就是平面三角形;故选 D。
杂化类型 立体构型名称
实例
sp
_直__线__形___ C__O_2_、__C_2H_ 2
sp2 平__面__三__角__形 ___B_F_3___
sp3
_正__四__面_体__形 C__H_4_、__C_C_l4
(2)不等性杂化:参与杂化的各原子轨道进行成分上的不均匀混合。某个杂 化轨道有孤电子对,如NH3的氮原子的sp3杂化。
(5)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的原因是 Cu2+在水中形成了配离子。( √ )
(6)NH+ 4 中的配位键的性质和其他共价键的性质有差别。( × ) 2.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采取 sp3 杂化的是( A )
A.H2O C.SO2
B.CO2 D.BF3
• 3.(2018·高考训练)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 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
• 4.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它的数量巨大,组成和结构形形色色, 丰富多彩。配合物[Cu(NH3)4](OH)2的中心离子、配体、中心离子的电 荷数和配位数分别为( )
• A.CAu2+、NH3、2+、4 B.Cu+、NH3、1+、4 • C.Cu2+、OH、2+、2 D.Cu2+、NH3、2+、2
• 二、配合物理论简介
• 1.配位键:
• (1)概念:由一个原子单方面提供孤__电__子__对_____,而另一个原子提空供轨道 ________而形成的共价键,即“电子对给予-接受键”,是一类特 殊的共价键。
• (2)表示:配位键可以用A→B来表示,其中A是提供孤_电__子__对______的原 子,叫做给予体;电B是子接对 受________的原子,叫做接受体。
溶液颜色__变__红____
Fe3++3SCN-===Fe(SCN)3
预习自我检测
1.思考辨析:
(1)任意能级的 s 轨道和 p 轨道都可以形成杂化轨道。( × )
(2)凡通过 sp3 杂化形成的分子,其立体构型一定为正四面体形。 ( × )
(3)杂化轨道中一定有一个电子。( × )
(4)两种分子的杂化方式一样,但是分子构型却不一定相同。( √ )
• 2.配位化合物:
• (1)概念:___金__属__离__子__(或__原__子__)_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_体_____)以配位键 _________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 (2)形成条件。
• ①配体有孤电子对;②中心原子有空轨道。
• (3)配合物的形成举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关离子方程式
杂化 轨道
sp sp2 sp3
每个轨道 的成分 1/2s,1/2p 1/3s,2/3p 1/4s,3/4p
轨道间夹 角(键角) __1_8_0_°___ __1_2_0_°___ _1_0_9_°_2_8_′_
立体构型
__直__线__形__ 平__面__三__角__形 正__四__面__体__形
• 杂化轨道类型与分子空间构型的关系:
课前新知预习
• 一、杂化轨道理论简介
• 1.概念:在形成分子时,由于原子的相互影响,若干个不同类型
能但叫量做_相___近________________的___原__子__轨_,道所发形生成混的杂新,轨重道新就组称合为成_一__组___新__轨__道_。的过程
• 原2.子要轨道点的:杂化
杂化轨道
新课标导学
化学
选修③ ·人教版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2课时 杂化轨道理论、配合物理论
1
新课情境呈现
2
课前新知预习
3
预习自我检测
4
课堂探究研析
5
学科核心素养
பைடு நூலகம்
6
课堂达标验收
7
课时作业
新课情境呈现
• 研究证实,甲烷(CH4)分子中的四个C—H键的键角均为109.5°,从 而形成非常规则的正四面体构型。原子之间若要形成共价键,它们 的价电子中应当有未成对的电子。碳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2s22p2, 也就是说它只有两个未成对的2p电子,若碳原子与氢原子结合, 则应形成CH2;即使碳原子的一个2s电子受外界影响跃迁到2p空轨 道,使碳原子具有四个未成对电子,它与四个氢原子形成的分子也 不应当具有规则的正四面体结构。那么,甲烷分子的正四面体构型 是怎样形成的呢?
滴加氨水后,试管中首先出 现__蓝__色__沉__淀____,氨水过量 Cu2++2NH3·H2O===Cu(OH)2↓ 后沉淀逐渐__溶__解______,滴 +2NH+4 加乙醇后析出_深__蓝_____色 Cu(OH)2+4NH3===[Cu(NH3)4]2+
+2OH- 晶体[Cu(NH3)4]SO4·H2O
• (1)能量相近:参与杂化的各原子轨道能量要________(同一能级组或
相近能级组的轨道)。
相近
• (2)数目不变:参与杂化的轨道数目等于形成的____________数目。
• (3)排斥力最小:杂化轨道在空间取最大夹角分杂化布轨,道且不同的杂化 轨道伸展方向不同。
• 3.杂化轨道分类: • (1)等性杂化:参与杂化的各原子轨道进行成分的均匀混合。如
• 5.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B是( )
• A.CO2与SO2
B.CH4与NH3
• C.BeCl2与BF3
D.C2H4与C2H2
• 解者子化sp不采,析2杂相 取B:化F同sC3p,中O,32杂C心中故2化原H心A2,子项中原二采不心子者取正原采相s确子取p同2。采s杂p,C取杂化H故s化,4pB中杂,故项心化SC正原O项,确2子不中二。采正心者B取确e原不Cs。子相lp23中C采同杂2心取H,化4原s故中,p子D2心N杂项采H原化不3取子中,正s采心p二确杂取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