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

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T2DM)患者88例,并根据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肾功能不全的DN组(A组20例)、肾功能正常而有大量蛋白尿的DN组(B组18例)、仅有微量白蛋白尿的DN组(C组25例)、非DN患者的T2DM组(D组25例),并选取28例非T2DM的正常人做对照组(E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浆NT-pro-BNP水平。

结果A、B、C、D、E组血浆NT-pro-BNP水平依次递减,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DN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且随肾功能损害的加重逐级升高,在DN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标签: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ohropathy,DN)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常见且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对其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公认的用于在DN早期诊断的是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e albumin excretion ratr,UAER),但其也受到糖尿病酮症、泌尿道感染、月经期以及患者饮食中蛋白量、患者的活动程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因留取24 h尿标本的不方便,在糖尿病患者门诊定期随访检查中受到限制。

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已得到广泛的认可,但其与微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通过测定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水平,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3月~2011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住院T2DM患者88例,均符合1997年ADA的诊断标准,根据并血肌酐(Scr)、UAER分为四组,肾功能不全的DN组(A组)20例(Scr>97 μmol/L),男14例,女6例,平均(67.40±9.72)岁;肾功能正常而有大量蛋白尿的DN组(B组)18例,Scr200 μg/min,男12例,女6例,平均(67.11±8.81)岁;仅有微量白蛋白尿的DN组(C组),25例,Scr0.05)。

A、B、C、D、E组血浆NT-pro-BNP水平依次递减,并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讨论
脑利钠肽最早于1988年被Sudoh等学者从猪脑组织中分离出来[1]。

人BNP 基因位于1p36区[2],其基因产物包括C末端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N-末端前体脑利钠肽,两者等比例产生[3]。

其中BNP由32个氨基酸组成,含有一个由二硫键连接的17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结构,具有生物活性,但其半衰期短,为22 min,仅少数由肾脏清除,稳定性差,不易检测。

而另一个氮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由76个氨基酸组成,为直链结构,无生物活性,其半衰
期长,可达120 min,稳定性好,易于检测,且其唯一的清除途径是肾小球滤过,故本实验选其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指标。

前人在脑钠肽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中有如下发现:Yano等[3]在47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BNP检测中发现尿白蛋白排泄率异常组的BNP浓度明显高于UAER正常组(P<0.01,UAER切点20 μg/min)。

Siebenhofer等[4]在71例1型糖尿病患者的NT-pro-BNP检测中得到类似结论(P<0.05)。

而Liu等[5]在排除心功能减退后的糖尿病患者的BNP检测中证实肾功能衰竭者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者(P<0.05)。

Mckenna等[6]在对8例1型糖尿病患者输注0.025 μg/(Kg·min)BNP后得出结论,BNP浓度的升高可促进糖尿病患者肾功能减退。

随华等[7]在77例T2DM合并不同程度肾功能减退时,其血浆BNP浓度均升高。

徐滨华等[8]在对116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中发现,BNP水平随肾功能的减退时逐渐升高,且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BN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

本试验检测的血浆NT-pro-BNP水平显示,肾功能不全的DN患者、肾功能正常而有大量白蛋白尿的DN患者、仅有微量白蛋白尿的DN患者、非DN的T2Dm患者以及非T2DM者5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逐级递减,并存在统计学差异,与前人的结论一致。

造成这一现象可能的机制为:DN患者肾脏受损,部分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硬化[9],肾脏钠肽受体减少引起BNP浓度升高[3~5],BNP具有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其浓度的升高引起肾小球滤过压增高,从而加重肾小球“高压-高灌注-高滤过”状态,并增加了肾脏毛细血管对白蛋白的通透性,导致尿白蛋白分泌增加进一步损害肾脏[6]。

总之,血浆NT-pro-BNP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相关,其升高可加重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害的程度,由此可知,其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10~12]。

参考文献
[1]Sudoh T,Kangawa K,Minamino N,et al.A new natriuretic peptide in porcine brain[J].Nature,1988,332(6159):78.
[2]Tamura N,Ogawa Y,Yasoda A,et al.Two cardiac natriuretic peptide genes (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d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re prganized in tandem in the mouse and human genomes[J].J Mol Cell cardiol,1996,28(8):1811.
[3]Yano Y,Katsuki A,Gabazza EC,et al.Plasma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levels in normotensive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ic patients with microallbuminuria[J].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9,84:2253-2356.
[4]Siebenhofer A,Ng LL,Plank J,et al.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type 1 diabetic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diabetic nephropathy.Diabetic Med,2003,20:523-539.
[5]Liu C,Agnes G,Corcuff JB,et al.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 in diabetes mellitus:the influence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and meal[J].Diabetes Care,2005,28:752.
[6]Mckenna K,Smith D,Moore K,et al.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increases urinary albumin and alpha-1 microglobulin excretion in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J].Diabet Med,2001,18:973-978.
[7]随华,刘纯,李秀娟.2型糖尿病肾功能减退对血浆脑钠肽质量浓度的影响[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7):516-518.
[8]徐滨华,吴东红,苏雁,等.脑利尿钠肽、同型半胱氨酸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关系及血糖变化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7):3319-3321.
[9]Mikino H,Mukoyama M,MORI K,et al.Transgenic overexpression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vents the progression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mice [J].Diabetologia,2006,49(10):2514-2524.
[10]Yano Y,Katsuki A,Gabasza EC,et al.Plasma levels of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are correlated with rennin activity in normotensive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J].Diabetes Care,2000,23(12):1853-1855.
[11]李景兰.β2-MG、IgG、GAL检测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129.
[12]郭海旺.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组织结构的变化及防治[J].中国医学创新,2010,7(7):164-1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