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必须切除淋巴结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内膜癌必须切除淋巴结吗
在妇科恶性肿瘤当中,子宫内膜癌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在对早期患者治疗的
过程中主要的手段就是手术,有着比较好的预后,但是在临床上一直存在着治疗
子宫内膜癌的一些争议,比如子宫内膜癌必须要切除淋巴结吗?淋巴结切除术的
范围等,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问题。

1.子宫内膜癌一定要切除淋巴结吗
大多数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有着比较良好的预后,淋巴结转移的几率比较低,大概要小于15%,因此有学者建议,不要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切除淋巴结。

欧洲医学肿瘤协会依据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因素,将其分为三组,主要是低危组、
中危组、高危组。

对于低风险组有着很低的淋巴结转移概率,该协会推荐不切除
淋巴结,但是没有对中危组、高危组是不是切除淋巴结做指导。

由于子宫内膜癌
有着分期、浸润、分级的特点,以往子宫内膜癌切除淋巴结主要是这些情况:Ⅱ
型子宫内膜癌或者病理类型高级别的内膜癌;大于50%的肌层浸润;瘤体直径大
于2 cm;附件或盆腔累及等。

在病理分级为Gl、G2,且浅肌层浸润的低危患者中,淋巴结发生转移的几率要低于5%,由于早期子宫内膜癌淋巴转移的发生率
比较低,对该类患者切除淋巴结是不是必要?在一项子宫内膜癌患者研究之中,
将4个国家14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人员通过最小化法随机分组,将患
者分为两组,一组是标准手术组(704例),一组是标准手术加淋巴结清扫组。


了对患者术后治疗存在的差异进行消除,对中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随机进入ASTEC放疗试验,对清扫盆腔淋巴结是不是影响终点时间生存率进行观察,对无
瘤生存率的观察,结果显示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没有获益于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同时腹主动脉旁淋巴切除术也没能使I/Ⅱ期子宫内膜腺癌患者获得生存率的提高。

还有一些相关研究提示,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来说,进行淋巴切除,似乎
不能明显改善预后。

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有利于对手术分期进行明确。

而对于子宫
内膜癌来说,准确的手术分期是十分重要的预后因素,这是因为其能够为术后患
者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能够对治疗不足、治疗过度进行有效的避免,对于非内
膜样子宫体癌的总生存率来说,虽然系统性盆腔淋巴切除术没有什么影响,但是
能够有效指导患者的预后。

同样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总生存率、有无复发生存率等,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尽管都没有什么影响,但其能够对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进行明确,对预后进行判定。

但是系统性淋巴切除有可能会引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比
如下肢淋巴水肿,形成淋巴囊肿等,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不良的影响。

同时淋
巴切除术可能还会使手术及麻醉时间延长,从而会加大对神经、血管的损伤,使
出血增加等。

May等证实子宫内膜癌患者没有切除淋巴结与切除淋巴结对其总体
生存期没有差异,没有显著的手术损伤差异,但是切除淋巴结的子宫内膜癌患者
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要比没有切除淋巴结的患者要高。

对于子宫内膜癌发生淋巴转移的高危因素进行明确,从而对淋巴转移风险进
行准确的评价,对于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对于有以下其中一
项情况的,建议实施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

第一,术前或者术中对深肌
层浸润进行评估。

第二,低分化肿瘤。

第三,临床Ⅱ期以上。

第四,术中对淋巴
结可疑转移进行探查,或利用活检来对淋巴结转移、附件受侵进行证实。

第五,
浆乳癌等特殊类型。

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需要有指征地运用淋巴结切除术。

2.切除子宫范围
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行手术治疗,是切除全子宫、还是广泛子宫切除或筋膜外?通过多年来公认的标准是I期子宫内膜癌,需要实施筋膜外子宫切除术。


期子宫内膜癌,建议使用广泛子宫切除术。

但是美国的诊治指南认为,对子宫内
膜癌I期,实行全子宫切除,当前国内外都没有统一的手术步骤和范围,临床难以对操作进行规范。

这就使得行筋膜外子宫切除,以及怎样进行切除,都需要加强研究。

大多数研究观点认为,对子宫内膜癌I期建议进行全子宫切除术。

美国卫生癌症研究院建议,子宫内膜癌Ⅱ期实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同时还要进行腹膜后淋巴结活检,并且术后需要辅助进行放疗,或者进行广泛子宫切除,再加上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

子宫内膜癌在临床上很少转移到宫颈旁,也有着较低的主韧带、阴道转移发生,这样就不用过多的切除宫颈旁组织与阴道组织。

因此建议Ⅱ期子宫内膜癌,需要慎重考虑运用广泛子宫切除手术。

对于子宫内膜癌I期来说,可以考虑实行全子宫切除,也可以运用筋膜外子宫切除,但是需要对筋膜外子宫切除进行规范的操作,避免对输尿管造成损伤。

且建议子宫切除范围是,切除2 cm 左右宫旁组织及阴道,不需要切除过多的组织。

综上所述,在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没有必要实施淋巴切除术。

但是当前缺乏完全确定的高危因素检测,也就是缺乏对“真正”早期的子宫内膜癌的有效确定。

这就使得高危因素检测的发展十分重要。

随着SLNs识别技术的发展,能够对淋巴是不是能够转移进行有效的评估,从而对患者是不是需要实施腹膜后淋巴切除术进行决定。

总之,技术是为提高癌症患者总体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服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