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3第2节 节约与保护水资源》精品教案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节约与保护水资源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点。

(重点)
2、结合实例说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难点)
3、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4、知道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了解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教学模式】“三先三后和谐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读图分析、问题引导 【教具准备】地图册、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图片
问:图片中所反映的是什么自然资源缺乏? 小结: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物质资源之一。

我们国家的水资源现状如何呢?
学生看图,回答
通过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点。

2、结合实例说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4、知道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了解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学生读学习目标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
解学习的重点。

先自学 后合作
自学指导(一): 内容:
课本P63-64的内容,并结合图完成:
1.总结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

2.总结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3.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对我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方法:结合图3-2-1和图3-2-2在课本上圈画、标记。

1.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的要求独立学习。

2.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讨论交流。

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体验解方法。

图3-2-1 长江宜昌水文站逐月径流量变化(2011年)
时间:8分钟
要求:8分钟后小组汇报展示
教师巡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组织小组讨论交流。

过渡
自学时间到!常言道:天上下雨,地上流。

陆地上的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看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

先汇报 后点拨
多媒体出示图3-2-1“长江宜昌水文站逐月径流量变化(2011年)”图后,学生思考回答: 1.哪几个月径流量大?
2.从中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追问: 水资源一年之内的季节变化大,年与年之间
变化呢?
学生读图思考回答:
这两幅图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 陆地上的水资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决定了陆地上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1.6—10月径流量大。

2.据图可知:夏秋季降水多,水资源丰富;冬春季降水少,水资源贫乏。

有的年份降水多,水资源丰富。

有的年份降水少,水资源贫乏。

年际变化大
学生回忆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

从空间上看,东部多于西部,
南方多于北方。

从时间上看,降水多集中于夏
秋季节;南方雨季长,北方雨
季短。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和表达的能力。

过渡 下面结合我们学过的降水空间分布特点,来总结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多媒体出示图3-2-2“中国径流带分布”图。

1.找出多水带、平水带和缺水带,说说水资源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

2. 比较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资源状况。

1.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南方多,北方少,
利用学生已有知识深入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先汇报
后点拨
西北最少。

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趋势。

2.南方地区特别是长江流域水资源较丰富,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平原水资源较少。

过渡
我国水资源的这种时空分布特点,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会有哪些不利影响? 先汇报 后点拨
多媒体出示图3-2-3“中国南北方耕地与水资源对比”图。

我国南方和北方耕地与水资源的配合状况有什么不同?这对北方农业发展有哪些影响?
引导学生阅读P67第一段课文及“阅读”总结我国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学生读图后回答:
北方地多水少,南方水多地少。

北方缺水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自然原因: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社会经济原因:人口稠密、耕地多,用水量大。

污染、浪费现象严重。

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深挖教材,学以致用。

过渡 通过刚才的分析可知,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并带来了旱涝灾害影响了经济的发展,那么该如何解决我国水资源的问题呢?
先自学 后合作
自学指导(二): 内容:
课本P65--67的内容,思考:
1、如何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2、如何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3、如何保护水资源?
方法:在课本上圈画、标记。

时间:6分钟
要求:6分钟后小组汇报展示
教师巡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组织小组讨论交流。

1.学生按照自学指导的要求独立学习。

2.在教师的引导下,小组讨论交流。

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体验解方法。

先汇报 后点拨
指导学生读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认识引人注目的南水北调工程。

引导学生思考:
日常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办法?
学生阅读教材,明确我国为解决水资源不均问题而采取的有效措施:
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布—兴修水库
调节水资源的地区分布—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就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调往华北和西北地区,有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

经过我们山东省的是东线,该线基本上沿京杭运河输水。

目前,东线和中线工程已经开工。

学生讨论、交流: (1)颁布法律
(2)推广节水产品和技术 (3)修建蓄水工程,兴建污水处理厂
(4)节约用水
学生展示汇报、纠错补充,教师适时追问、点拨。

先巩固 后拓展
【当堂达标】
1、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北多南少,东多西少
B 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C 我国北方地区,水土资源配合良好,水资源基本能够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求
D 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制约了水资源的利用
2、对水资源时间分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集中在春季和秋季 B汛期河流水量稳定,不易造成洪涝灾害
C东春季节河流进入枯水期 D夏季我国北方易造成严重缺水
3、下列地形区中,耕地面积多,而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 西北地区
4、我国北方缺水的原因是()
A降水少,径流量大 B降水的季节变化小
C植被多,吸收水量大 D降水少,用水量大
5、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
A兴修水利 B防治水污染 C跨流域调水 D节约用水
6、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季节变化的措施是()
A跨流域调水 B节约用水 C防治水污染 D兴建水库
7、读“南水北调工程部分线路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东、中、西3条调水
路线,经过山东的南水北调路线是
________,东线利用了我国著名的
________________作为输水主干河道.
(2)华北缺水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______ ,西北缺水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________水系丰富的淡水资源调到我国缺水的______、地区。

【教学反思】
本课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明确内容、方法、时间、要求的前提下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先自学后合作,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展示点拨的环节,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总结结论更要引导学生展示获取结论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本课与前面学习过的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有密切联系,建议教师从复习降水特征、理清降水与水资源的关系来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