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TD定制终端产品白皮书(2014年3月版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TD定制终端产品白皮书
(2014版)
中国移动
2014年3月
保密要求
本产品白皮书仅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提供给与其签署过保密协议的终端合作伙伴。
请各合作伙伴遵循保密协议中相关要求,对涉及的相关信息保密,并承诺采取合理的措施以保证保密信息不被泄露。
未经披露方的事先书面批准,接受方不得直接或间接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方式把保密信息和/或其中的任何部分,披露、透露给任何第三方或者公开。
接受方仅能向有知悉必要的接受方人员披露保密信息。
合作伙伴违反上述任何要求,均视为违约。
违约方应当对其违约行为给披露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版本更新记录
目录
保密要求 (I)
版本更新记录....................................................... I I
1. 前言 (1)
2. 2014年终端产品规划 (1)
2.1 技术发展 (1)
2.2 网络建设 (2)
2.3 产业发展 (3)
2.4 终端产品规划 (4)
3. 2014年TD定制终端推动策略 (5)
4. TD智能机产品要求 (6)
4.1 无线相关要求 (6)
4.1.1模式要求 (6)
4.1.2频段要求 (7)
4.1.3IP协议栈要求 (7)
4.1.4各模式版本及功能要求 (8)
4.1.5LTE CSFB手机补充要求 (10)
4.1.6LTE 单卡双待手机补充要求 (12)
4.1.7TD-SCDMA智能机补充要求 (14)
4.1.8双卡智能机补充要求 (15)
4.2 硬件相关要求 (15)
4.3 软件相关要求 (16)
4.4 性能及稳定性要求 (20)
4.5 业务预装要求 (20)
4.6 安全要求 (20)
4.7 质量要求 (21)
5. TD数据类产品要求 (23)
5.1 无线相关要求 (23)
5.1.1模式要求 (23)
5.1.2频段要求 (23)
5.1.3各模式版本及功能要求 (23)
5.1.4其它功能要求 (24)
5.2 硬件相关要求 (24)
5.3 软件相关要求 (25)
5.4 性能及稳定性要求 (26)
6. TD平板电脑产品要求 (26)
6.1 无线相关要求 (26)
6.1.1模式要求 (26)
6.1.2频段要求 (26)
6.1.3各模式版本要求 (26)
6.1.4其它功能要求 (26)
7. 定制终端产品标识要求 (27)
8. 定制终端产品管理要求 (27)
9. 定制终端产品售后要求 (29)
9.1 售后授权 (29)
9.2 换新备机 (29)
9.3 维修备用机及备件 (29)
9.4 退市机型换新 (30)
9.5 终端厂商维修网点覆盖要求 (30)
9.6 售后服务协同 (30)
结束语 (31)
附录1:缩略语表 (32)
附录2:终端的工作频段要求 (33)
附录3:引用技术规范汇总 (34)
1.前言
2013年,在产业链各方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下,TD终端1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实现款型丰富、销量突破、质量领先和结构优化。
2014年,将是TD-SCDMA终端持续发展、LTE终端放量发展的一年,TD终端产业发展的重要一年。
为提供与网络更匹配、客户更喜欢、业务更流畅、信息更安全、质量更稳定的TD终端,并更好地引导TD终端产业链健康有序发展,中国移动制定本白皮书。
本白皮书就2014年终端产品规划、TD定制终端推动策略及TD 定制终端产品主要要求进行说明。
2.2014年终端产品规划
2.1技术发展
在无线技术方面,2013年TD-HSUPA技术全面商用,TD-SCDMA技术进一步完善;TD-LTE 扩大规模实验持续推进,CSFB语音回落、双待机语音解决方案、多模互操作等端到端关键技术已得到充分验证,达到商用水平。
2014年,中国移动仍将以提升用户体验为出发点,持续开展VoLTE技术试验验证工作,推动VoLTE及相关技术的成熟商用。
在芯片平台方面,2013年TD-SCDMA芯片在款数、性能、功耗、稳定性等方面都已全面成熟领先,一系列高性价比TD-SCDMA智能机解决方案的成熟商用,极大地加速了智能机的普及进程。
2014年,
1TD终端包括TD-SCDMA终端和LTE终端
在中国移动TDD/FDD融合发展的策略下,更多的国际、国内芯片厂商加入了TDD阵营,目前已有17家芯片厂商能够提供TD-LTE终端芯片,支持多模多频段的芯片得到进一步丰富。
在硬件配置方面,2013年智能终端配置升级速度空前,从年初的单核芯片引领智能机普及大潮,到年末的双核、四核产品已取代单核产品成为市场主流,八核芯片也已开始出现;屏幕尺寸和分辨率跨越式升级,4.5英寸、5英寸取代3.5英寸、4英寸成为主流热点尺寸,高清屏幕开始进入千元机档次;多媒体能力进一步提升,2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成为最低配置,500万像素全面普及,千万像素成为产品卖点。
2014年,TD-LTE商用所带来的全新体验,也必将推动智能终端升级换代和能力提升,更大尺寸屏幕和更高分辨率仍将是配置升级热点,多核化趋势持续发展,大容量内存、拍照效果改善、传感器融合应用等提升用户体验的技术将被更多关注。
2.2网络建设
中国移动一直大力发展基础无线网络建设,在保持2G网络质量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推进3G网络建设。
截止2013年6月,中国移动TD-SCDMA基站数量已达到36.1万个,有效覆盖和业务承载水平明显提升。
为加快推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成熟商用,同时为用户提供更高速、流畅的移动互联网服务,中国移动自2010年以来不断加速TD-LTE网络建设。
2013年初,启动TD-LTE网络一期工程,全国范围内共计建设超
过20万个基站。
2014年年底TD-LTE基站将超50万个,实现全国340个以上城市主城区、一般城区和县城的连续覆盖,农村地区的热点覆盖,以及地铁、机场、高速铁路等特殊场景覆盖。
届时数千万用户将可享受到中国移动的4G服务。
TD-LTE 语音CSFB网络建设同步推进:2013年底前完成16个城市扩大规模试验已建网络升级,开通支持CSFB功能;2013至2014年,伴随TD-LTE网络一期工程建设,将全网同步部署CSFB。
2.3产业发展
2013年,中国移动采用开放的终端产品合作模式,以“低端领先、中端突破、高端精耕”的产品策略,推动TD产业链全面爆发、突破。
产业资源不断向TD产业倾斜,终端产品丰富度不断提升,全年总入网TD终端产品款数超1000款,占3G总款数近60%,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中国移动采用“双版本并举、多渠道覆盖、多种销售方式”相结合的营销策略,推动TD终端销量大幅提升,全年销量超1.5亿,占3G市场总销量的45%,明星产品不断涌现,超30款手机销量超过百万,非定制终端销量持续提升,占整体TD终端销量比已超过30%。
2013年1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正式向中国三家通信运营企业发放了4G(TD-LTE制式)商用牌照,进一步扩大了TD产业阵营,预计TD产业发展空间将更加广阔。
在产业价值延伸方面,4G的移动高速数据业务可更好拓展至交通、医疗、教育、商务等各个行业;在终端产品方面,MiFi、平板电脑、手机、行业终
端等产品组合将更加丰富,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在业务创新方面,4G时代的“高带宽、低时延、永远在线”优势,势必推动NFC支付、视频、游戏、定位等业务取得更好发展。
2.4终端产品规划
●中国手机市场销量
结合产业发展趋势以及用户需求,预计2014年中国手机市场将平稳增长,市场容量将达到4亿。
●TD阵营手机销量
结合2014年TD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中国移动渠道拓展策略等,中国移动TD手机销量1.9~2.2亿,在中国3G/4G手机市场占比超50%,其中,中国移动LTE手机销量将超1亿,在中国4G手机市场占比超60%,中国移动LTE手机产品款数将超200款。
●TD其它类型终端销量
中国移动LTE数据类终端销量将超1000万。
中国移动LTE数据类终端中,LTE MiFi超600万,LTE平板电脑销量将超200万,LTE 数据卡超100万,LTE CPE超100万。
中国移动其它行业终端销量(行车卫士、车务通、POC手机、摄像头等)将超200万。
●TD手机“三同”要求
TD制式与国内其他制式同款手机要求保证“同时、同质、同价”推出,即不同制式的同款机型,配置相同、上市零售价格相同、上市时间相同。
●TD手机版本要求
TD-SCDMA/LTE终端应统一规划,同型号、同配置产品不得同
时上市TD-SCDMA/LTE双版本。
●NFC手机产品规划
中国移动计划2014年NFC手机产品销售3000万部。
各终端合作伙伴在2014年6月30日前送测的LTE高、中、低端产品中,各档需至少有一款产品具备NFC功能,且该产品应在首次上市时就具备NFC 功能。
各终端合作伙伴若在其它制式下推出NFC产品,则需在TD制式下也推出同款NFC产品。
●推动VoLTE手机成熟与商用
中国移动计划2014年内实现VoLTE商用,以新通话、新消息、新联系为代表的融合通信试商用。
在保证终端稳定性和用户体验的基础上,推动2014年内推出面向商用的具备VoLTE和融合通信功能的手机,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通话功能及更丰富的富媒体业务体验。
3.2014年TD定制终端推动策略
●TD终端高、中、低端均衡发展,推出千元LTE智能手机
继续保持TD终端的性价比优势,持续提升中高端产品份额,并引导五模LTE千元智能手机在2014年年中推出,确保TD终端高、中、低均衡发展,以满足各层面的用户需求。
●坚持质量优先,保障多网协同下的终端质量,支撑流量经营
一方面LTE网络将开始规模建设,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业务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用户在多网络下的多场景使用将更加复杂,为保证
良好的端到端用户体验,需要进一步加强质量管控,保障多网协同下的终端质量,以更好支撑流量经营。
●推动多模多频发展,促进产业融合
为保证中国移动用户国际漫游使用需求,以及国外用户漫游到中国移动的网络使用需求,需大力推动多模多频发展,推动TDD和FDD 产业的融合。
●保护用户信息安全,打造安全终端产品
终端信息安全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为进一步确保用户信息安全,中国移动定制终端将加强安全要求和管理方案,为用户提供更安全的产品和服务。
●积极支持创新,做好业务协同
为鼓励产业各方创新,积极开放终端能力,在预装中国移动自有业务的基础上,新增预装受用户喜爱的互联网业务以及终端厂商自研的业务,拉动终端销售,满足客户需求。
4.TD智能机产品要求
4.1无线相关要求
4.1.1模式要求
●TD-SCDMA智能机需支持GSM/TD-SCDMA双模,零售价1500元以上的TD-SCDMA智能机需支持GSM/TD-SCDMA/WCDMA三模。
●自2014年5月31日起首轮送测LTE手机需支持五模(TD-LTE/FDD-LTE/TD-SCDMA/GSM/WCDMA),且需满足工信部进网要求。
中国移动将持续大力推进TDD/FDD融合发展策略,LTE手机产品需同
时支持TDD/FDD。
●自2014年4月1日起,首轮送测零售价3000元以上的TD智能机需为LTE智能机。
●TD智能机需支持WLAN功能,并支持WLAN自动认证,对CMCC-AUTO默认采用PEAP认证方式。
4.1.2频段要求
各模式频段要求如下:
●GSM模式需支持Band3/Band8/Band2,推荐支持Band5。
●TD-SCDMA模式需支持Band34/Band39。
●TD-LTE模式需支持Band38/Band39/Band40,推荐支持Band41。
支持Band41而不支持Band38的LTE智能机需支持mFBI重叠频谱互识别功能。
自2014年7月1日起首轮送测LTE智能机需支持Band39/Band40/Band41(至少支持中国移动2575-2635MHz频段),零售价1000元以上的LTE智能机需支持Band41全频段。
●WCDMA模式需支持Band1/Band2/Band5。
●LTE FDD模式需支持Band3/Band7,推荐支持Band1/Band17/Band4/Band20。
●WLAN需支持802.11 b/g/n 2.4GHz频段,推荐支持5GHz频段。
●根据市场需求TD智能机可支持其它更多频段。
4.1.3IP协议栈要求
LTE智能手机需支持IPv4单栈、IPv6单栈以及IPv4/v6双栈,其IP协议栈工作模式可手动选择,默认打开IPv4/v6双栈;在同时获得IPv4和IPv6地址时,须能够正常访问仅兼容IPv4的业务应用、
仅兼容IPv6的业务应用以及同时兼容IPv4和IPv6的业务应用。
4.1.4各模式版本及功能要求
●各模式版本要求
TD-LTE模式需支持3GPP R9 2010年6月或以后协议版本。
LTE FDD 模式需支持3GPP R9或以上协议版本。
TD-SCDMA/WCDMA模式需支持3GPP R7或以上协议版本。
GSM模式需支持3GPP R6或以上协议版本。
对于支持TD-SCDMA/WCDMA/GSM与LTE互操作的LTE智能机,TD-SCDMA/WCDMA/GSM需支持3GPP R9或以上协议版本中的互操作相关要求,并需上报R9能力。
●各模式功能要求
TD-LTE模式:
下行传输模式需支持TM1/TM2/TM3/TM4/TM7,推荐支持TM8。
上行传输模式需支持单天线端口(天线端口0)传输,推荐支持开环/闭环发送天线选择分集。
接入TD-LTE小区时,需支持5MHz/10MHz/15MHz/20MHz小区带宽。
TD-LTE帧结构支持配置0/配置1/配置2/配置3/配置4/配置5/配置6。
支持10:2:2和3:9:2以及其它所有R9特殊时隙配比,推荐支持6:6:2特殊时隙配比。
终端能力需支持Category 3,推荐支持Category 4。
在网络采用UL:2/DL:2,特殊子帧采用10:2:2的配置时,峰值需至少达到单下行45Mbps(终端能力Category 3)/60Mbps(终端能力Category 4)。
在网络采用UL:1/DL:3,特殊子帧采用10:2:2的配置时,峰值需至
少达到单下行50Mbps(终端能力Category 3)/70Mbps(终端能力Category 4)。
终端开启WiFi热点功能,WiFi天线配置为1×1时,峰值需至少达到单下行35Mbps;WiFi天线配置为2×2时,在网络采用UL:2/DL:2,特殊子帧采用10:2:2的配置时,峰值需至少达到单下行45Mbps(终端能力Category 3)/60Mbps(终端能力Category 4);WiFi天线配置为2×2时,在网络采用UL:1/DL:3,特殊子帧采用10:2:2的配置时,峰值需至少达到单下行50Mbps(终端能力Category 3)/70Mbps(终端能力Category 4)。
支持TD-LTE系统内小区选择与重选,支持TD-LTE系统内的同频重选、同频段内的异频重选以及跨频段的异频重选;支持TD-LTE系统内的同频切换、同频段内的异频切换以及跨频段的异频切换。
支持RRC连接状态下的长周期DRX和RRC空闲状态下的DRX。
支持基于祖冲之加密算法的完整性保护。
LTE FDD模式:
接入LTE FDD小区时,需支持1.4MHz/3MHz/5MHz/10MHz/15MHz/ 20MHz小区带宽。
TD-SCDMA模式:
支持TD-HSDPA和TD-HSUPA,支持GSM到TD-SCDMA准FR技术方案。
GSM模式:
支持GSM-AMR、GPRS,支持EDGE及EDGE Class12技术方案。
4.1.5LTE CSFB手机补充要求
●语音业务互操作要求
CSFB手机需支持通过R8 RRC重定向方式从TD-LTE回落到GSM,接入GSM时支持呼叫时延优化功能(缓读SI 13)和重选时延优化功能(缓读SI 2quater)。
语音业务结束后,支持通过小区重选机制、终端自主FR机制从GSM返回TD-LTE。
●数据业务互操作要求
CSFB手机需支持TD-LTE与LTE FDD、TD-SCDMA、WCDMA、GSM间的数据业务互操作。
TD-LTE与LTE FDD:支持空闲态下TD-LTE和LTE FDD之间的双向小区重选,支持连接态下的切换和重定向。
TD-LTE到TD-SCDMA:支持空闲态小区重选,支持在LTE数据连接态下的测量,通过R8 RRC重定向接入TD-SCDMA恢复业务,且需具备重定向失败时自动搜索网络的优化机制。
TD-SCDMA到TD-LTE:支持空闲态小区重选,支持在TD-SCDMA数据连接态下的测量,通过R8 RRC重定向接入TD-LTE恢复业务。
TD-LTE到GSM:支持空闲态小区重选,支持通过R8 RRC重定向接入GSM恢复业务。
GSM到TD-LTE:支持空闲态小区重选,支持在GSM数据连接态下通过NC0模式小区重选返回TD-LTE恢复业务。
TD-SCDMA与GSM:支持空闲态小区重选,语音业务支持从TD-SCDMA到GSM的切换,数据业务支持从TD-SCDMA到GSM的CCO,支持在GSM数据连接态下通过NC0模式小区重选返回TD-SCDMA恢复
业务。
TD-LTE与WCDMA、LTE FDD与WCDMA、LTE FDD与GSM、WCDMA与GSM模式之间CS域和PS域的互操作机制需遵循3GPP标准相关要求,符合国际主流。
●特殊场景处理要求
若CSFB手机由LTE网络重定向至目标网络小区失败,则需自动搜索目标网络的其它可用小区,并尝试接入。
若未搜索到目标网络的其它可用小区,则返回LTE网络。
为保证CSFB手机进入不支持CSFB的LTE网络覆盖区后仍可正常基于2G或3G网络提供语音业务,终端需配置为“Voice Centric”,同时手机支持通过开关机、PLMN选择等重新尝试返回LTE网络。
●选网及其它要求
CSFB手机需支持TD-LTE/LTE FDD/TD-SCDMA/WCDMA/GSM各模式之间的以下选网要求:
CSFB手机在中国大陆地区场景支持TD-LTE/TD-SCDMA/GSM模式。
对于支持LTE FDD/WCDMA的CSFB手机,漫游场景支持TD-LTE/LTE FDD/WCDMA/GSM模式。
根据3GPP标准定义,按USIM卡定义的选网优先级选网。
USIM 卡未定义优先级的情况下,中国大陆地区场景开机选网的优先级从高至低为TD-LTE、TD-SCDMA、GSM,漫游场景开机选网的优先级从高至低为TD-LTE、LTE FDD、WCDMA、GSM。
CSFB手机需支持联合EPS/IMSI附着和联合TAU/LAU过程。
支持SMS over SGs的短信功能。
CSFB手机支持设置为“只在3G/2G 模式下工作”或“在4G/3G/2G 多模式下工作”,默认为“在4G/3G/2G多模式下工作”。
4.1.6LTE 单卡双待手机补充要求
●双待类型及业务承载要求
单卡双待手机的双待待机模式,应支持类型1:具备LTE 和(TD-SCDMA/GSM)多模双待单卡能力;或支持类型2:具备(LTE/TD-SCDMA) 和 GSM多模双待单卡能力。
支持多种模式组合下的双待双通工作方式。
手机工作于双待机方式下:支持CS域业务与PS域业务并发;手机工作于LTE模式下仅需提供分组域承载业务(含彩信业务),无需提供短信和话音业务;手机工作于TD-SCDMA模式下需具备提供分组域承载业务(含彩信业务)能力;对于类型1手机,其TD-SCDMA模还需具备提供语音、短信、可视电话等电路域业务能力;手机工作于GSM模式下需具备提供语音、短信等电路域业务以及分组域承载业务(含彩信业务)能力。
●数据业务互操作要求
类型1手机TD-SCDMA与GSM:支持空闲态小区重选,语音业务支持从TD-SCDMA到GSM的切换,数据业务支持从TD-SCDMA到GSM的CCO,支持在GSM数据连接态下通过NC0模式小区重选返回TD-SCDMA 恢复业务。
类型2手机TD-LTE与TD-SCDMA:支持空闲态小区重选;支持在LTE数据连接态下的测量,通过R8 RRC重定向接入TD-SCDMA恢复业务,且需具备重定向失败时自动搜索网络的优化机制;支持在
TD-SCDMA数据连接态下的测量,通过R8 RRC重定向接入TD-LTE恢复业务。
TD-LTE与LTE FDD:手机支持空闲态下TD-LTE和LTE FDD之间的双向小区重选,支持连接态下的切换和重定向。
类型1和类型2单卡双待手机均应支持基于终端实现的空闲态和数据业务连接态双待间互操作,包括:脱网重搜、离网重选、背景搜索、邻小区信息传递等技术。
选网及其它要求
单卡双待手机需支持TD-LTE/LTE FDD/TD-SCDMA/WCDMA/GSM各模式之间的以下选网要求:
单卡双待手机在中国大陆地区场景支持TD-LTE/TD-SCDMA/GSM 模式。
对于支持LTE FDD/WCDMA的单卡双待手机,漫游场景支持TD-LTE/LTE FDD/WCDMA/GSM模式。
根据3GPP标准定义,按USIM卡定义的选网优先级选网。
USIM 卡未定义优先级的情况下,中国大陆地区场景开机选网的优先级从高至低为TD-LTE、TD-SCDMA、GSM,漫游场景开机选网的优先级从高至低为TD-LTE、LTE FDD、WCDMA、GSM。
单卡双待手机开机时不能同时附着处于双待模式的两个异系统分组域,且不能执行联合位置更新。
对于类型1单卡双待手机:当处于双待机状态时,分组域应默认驻留LTE网络,电路域应根据现有TD-SCDMA和GSM选网机制选择合适的网络驻留。
对于类型2单卡双待手机:当处于双待机状态时,分组域应默认优先驻留LTE网络,次选驻留TD-SCDMA网络;电路域应默认驻留GSM网络。
单卡双待手机处于GSM 1850-1880MHz和TD-LTE Band39共覆盖区时,优先确保GSM语音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推荐支持TD-LTE 数据业务和GSM语音业务的并发能力。
对于类型2单卡双待手机处于GSM1850-1880MHz和TD-SCDMA Band39共同覆盖区时,优先确保GSM语音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推荐支持TD-SCDMA数据业务和GSM语音业务的并发能力。
单卡双待手机支持设置为“只在3G/2G 模式下工作”或“在4G/3G/2G多模式下工作”,默认为“在4G/3G/2G多模式下工作”。
单卡双待手机在插入SIM卡或设置为“只在3G/2G 模式下工作”时,作为3G/2G单待手机工作。
国际漫游方案要求
在漫游场景下,LTE话音解决方案应支持LTE CSFB to WCDMA/GSM 单待方案。
CSFB机制和PS业务互操作机制需遵循3GPP标准相关要求,符合国际主流。
同时还需具备根据PLMN变化实现双待单卡方案和CSFB方案自动切换的能力。
4.1.7TD-SCDMA智能机补充要求
支持GSM/TD-SCDMA双模自动切换,采用TD-SCDMA优先的选网策略,任何情况下不可向用户提供可手动锁定网络类型的功能选项操作界面。
对于支持WCDMA模的TD-SCDMA智能机,国内关闭WCDMA功能,在国外自动开启WCDMA功能,且WCDMA优先。
国外漫游状态下支持GSM/WCDMA双模自动切换。
4.1.8双卡智能机补充要求
自2014年4月1日起首轮送测零售价2000元以上的TD双卡智能机必须支持双待双通。
TD-SCDMA双卡智能机模式要求
双卡模式要求为一卡支持GSM/TD-SCDMA模式,另一卡至少支持GSM模式。
针对支持WCDMA模的产品,双卡模式可为下述两种模式之一:
1、一卡支持GSM/TD-SCDMA/WCDMA模式,另一卡至少支持GSM模式;
2、一卡支持GSM/TD-SCDMA模式,另一卡支持GSM/WCDMA模式。
●LTE双卡智能机模式要求
一卡需能满足LTE单卡智能机现行的多模多频无线能力要求,另一卡至少支持GSM模式,推荐实现两卡业务能力对等。
4.2硬件相关要求
●屏幕要求:屏幕大小不低于3.5英寸(直板机),分辨率不低于HVGA,采用电容屏且至少支持两点以上触摸。
●CPU:频率不低于单核1GHz并支持3D图形硬件加速。
●RAM:不低于256MB,4.5英寸双核(含)以上TD智能机不低于512MB。
●ROM:不低于512MB,用户可用存储空间不低于100MB。
●摄像头:需支持后置摄像头且物理像素不低于200万,5英寸四核(含)以上TD智能机需不低于500万。
●耳机:支持3.5mm耳机插孔。
●GPS:推荐支持GPS和A-GPS定位模块,4.5英寸双核(含)以上TD智能机或零售价800元以上的TD智能机必选支持。
●传感器:至少支持3轴加速度传感器。
●USB:支持Micro USB接口及通过接口进行数据传输和充电。
●USIM卡:LTE智能机需支持USIM卡,卡槽可支持插入单MSISDN 号、单IMSI复合USIM卡或SIM卡。
当插入SIM卡时LTE智能机不能搜索LTE网络;当插入SIM卡接入2G/3G网络时,LTE智能机不能上报LTE支持能力,但可作为TD-SCDMA智能机使用。
推荐支持BIP功能。
●存储卡:支持扩展存储卡。
●电池:容量不低于1200mAh。
●NFC:支持NFC产品需采用基于GSMA统一标准的NFC-SWP方案。
4.3软件相关要求
●主屏显示要求
主屏状态栏上需显示网络标识、信号强度、时间、电量等信息。
处于GSM/GPRS、EDGE、TD-SCDMA/TD-HSDPA/TD-HSUPA、TD-LTE网络时,分别显示G、E、3G、4G,且在数据连接激活和非激活状态下应有明显区别;附着TD-LTE网络时,锁屏界面网络标识显示为“中国移动4G”;附着TD-SCDMA网络时,锁屏界面网络标识显示为“中国移动3G”;附着GSM/EDGE网络时,锁屏界面网络标识显示为“中国移动”。
●操作系统要求
需支持Android 2.3或以上版本;或Windows Phone 8.0或以上版本;或其它先进的智能操作系统。
4.5英寸双核(含)以上产品若为Android操作系统需为4.1及以上版本。
●APN要求
需支持“CMWAP”和“CMNET”APN接入点;支持配置APN及在相应配置选项中修改APN;支持至少2个APN并发; LTE智能机在TD-LTE 网络下APN接入点缺省值为“CMNET”,彩信APN缺省值为“CMWAP”。
●备份功能要求
支持备份用户常用数据至扩展存储卡及从存储卡恢复用户常用数据;且在未插入扩展存储卡的情况下,应用下载安装、拍照、视频拍摄、视频下载、音乐下载和文件下载等功能应能正常使用。
用户在更换不同TD智能机时,应确保存储卡在不同手机间能够互通备份,互通备份需支持联系人、短信、彩信、日历和应用程序,推荐支持应用程序的用户数据备份。
●浏览器要求
WAP与WEB浏览器为同一入口;预装指定书签且允许删除和修改。
●通讯录要求
手机通信录容量不低于1000条;拨号盘应支持通过号码、姓名全拼、简拼匹配查找联系人;支持手机通讯录与USIM/SIM卡通信录相互复制功能,当手机通讯录记录超过USIM/SIM卡容量时,给予用户提示。
●通话要求
支持紧急拨号,在未插入USIM/SIM卡或插卡锁屏时支持110、
119等紧急号码的呼叫;由于无线网络条件不具备而无法向用户提供紧急呼叫功能时,不得在界面出现“仅限紧急呼叫”等提示;通话记录默认按时间排序;无通话/通话状态下新来电,用户可短信拒接(拒绝来电并发短信);通话时长不能在手机中予以保存,并且在拨打电话过程中,彩铃或多媒体彩铃播放过程不能计时。
●短彩信要求
短信存储容量不低于1000条(以标准短信计,并存储于机身内存);彩信存储容量不低于100条(大小以50KB/条计,并存储于机身内存);支持短彩信群发,短彩信最大群发数量不少于50条;支持短信合并转发功能,可将多条短信合并成新短信或彩信进行转发,并支持携带原始发送号码;阅读彩信过程中,竖屏切换成横屏时,应保持用户阅读范围不变,以便保证用户连续阅读。
●多媒体功能要求
本地图片浏览支持BMP、JPEG、PNG、GIF格式;音频播放支持MP3、WAV、AMR、AAC、AAC+格式;视频播放编码格式支持MPEG4、H.263、H.264,文件格式支持3GP、MPEG4;视频播放支持720P播放及流媒体播放;拍照时默认格式为JPEG,并且静音模式下拍照仍保留快门声;摄像时视频的默认编码类型为MPEG4或H.264,支持D1(720*480)@24fps及以上格式的视频摄录。
●开关机画面要求
TD-SCDMA智能机设置中国移动专用画面为默认开机画面,若厂商保留自有开机画面,则开机时中国移动开机画面在前。
LTE智能机设置中国移动专用画面为默认开关机画面,若厂商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