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诗光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月考试题无答案20190322021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东光县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月考试题(无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读某地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状况图(A图)、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坐标图(B图),回答1~2题。
A图B图
1.A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四阶段中,人口总数最多的是( )
A.甲B.乙 C.丙 D.丁
2.B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所示人口增长特点与A图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基本对应的是()A.①-甲 B.②-乙 C.③-丁 D.④-丙
读“某国1960年~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完成3~4题。
3.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大约是( )
A.1963年~1972年B.1975年~1986年
C.1985年~1990年D.2000年~2010年
4.目前,该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就业压力大B.城市人口比重大
C.国内人口迁移量大D.人口老龄化严重
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结合下表及所学知识回答5~6题。
某岛国2014年
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
养的人口数
最适宜的
人口数
实际供养
的人口数
45万25万35万
5.若a、b,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是( )
A.a B.b C.c D.d
6.若2014年该岛国的人口总量用X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Y表示、环境承载力用Z表示,则三者的关系是( )
A.Z>Y>X B.X>Y>Z C.Y>Z>X D.Z>X>Y
读下面“粤、苏、贵、桂四省区201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完成7~8题。
四省区老年人口比重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值
7.导致图中老年人口变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省际人口的迁移 B.人口出生率的降低
C.人口寿命的延长 D.经济、医疗水平的提高
8.据图判断,今后我国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
是( )
①城镇②农村③经济发达省份④经济欠发达省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读“某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题。
9.读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是L-Q-N-P-M
B.P时期劳动力不足
C.N点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Q点过后人口数量开始增加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11-13题。
1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拉美迁往欧洲
D、从欧洲迁往非洲
12.若此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它所表示的民工流向可能是( )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河北流往山东
C、从新疆流往内地
D、从华北流往重庆
13.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 ( )
A、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交通、通信困难
D、甲地优美的环境
人口的迁移是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有意识的行为,读图回答14-16题。
14.图甲为人口迁移的拉力和推力示意图,下列属于推力因素的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文化教育发达
C、土壤盐渍化
D、老龄化
15.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布局的改变而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城市是( )
A、大庆
B、攀枝花
C、金昌
D、珠海
16.影响③④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国家政策
C、社会经济
D、战争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
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7-18题。
17.2005—2010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18.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
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盛水的木桶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
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
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
完成19-20题。
19.下列关于“木桶”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
A. 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
担心人口过多的问题
B. 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相对
确定性
C. 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D. 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
20.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其最主要原因是( ) A. 气候适宜 B. 本国自然资源丰富C. 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 D. 人口素质较高上海市1993年以来出生率在6‰以下,死亡率在8‰以下。
下图是1993—2003年来上海市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21-24题。
21.上海市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 传统模式
B. “三低”模式
C. 过渡模式
D. 原始模式
22.导致上海市人口总数增加的主要原
因是()
A. 社会文化因素
B. 政治因素
C. 生态环境因素
D. 经济因素23.对城市地租高低影响比较小的因素是()
A. 环境质量
B. 交通通达度
C. 土地肥力
D. 距市中心的远近
24.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
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土地价格②发展历史③交通条件④生活习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读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回答25-26题。
25.尽管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但是,它们
都处于城市化进程的某一阶段。
下列关于国家与其所处
的城市化阶段搭配正确的是()
A. 英国——a阶段
B. 朝鲜——c阶段
C. 中国——b阶段
D. 印度——c阶段
26.下列属于图中b阶段反映的城市化现象的是()
A. 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
B. 城市化速度减慢甚至停滞
C.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 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
下面是我国城市(单位:个)空间分布模式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主要集中在
( )
A.30°N~40°N和105°E~125°E的地
区
B.30°N~40°N和105°E~120°E的地
区
C.20°N~40°N和110°E~120°E的地
区
D.20°N~40°N和105°E~125°E的地区
28.导致图中P处城市呈带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交通 B.土壤、矿产 C.地形、矿产 D.河
流、交通
下图中A、B、C代表三个城市,R1、R2和R3分别代表其服务
范围,且R1<R2<R3,据图回答29~30题。
29.三个城市服务职能符合规律的是( )
A.A——小学B——中学C——大学
B.A——小学B——大学C——中学
C.A——中学B——大学C——小学
D.A——大学B——小学C——中学
30.有关三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服务半径最小,服务范围最大
B.A比B提供的职能种类多
C.C的城市级别最高 D.C的服务范围小于B
下图为某城镇年内风频统计及工业区划示意图。
读图,回答31~32题。
31.对该城镇环境影响最小的工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2.该城镇东南部适宜规划( )
A.仓储物流中心 B.高档住宅小区 C.中心商务区 D.休闲度假村
读某城市建成区面积和城市人口的年变化图,回答33~34题。
33.该图反映的地理现象是( )
A.工业化进程 B.城市化进程 C.逆城市化现象 D.区域化现象
34.该现象最重要的标志是( )
A.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B.城市人口数量
C.城市人口数量和用地规模 D.城市中心区的面积大小
读城市化模式图,回答35~36题。
35.下列有关城市化模式图所代表时空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主要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②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③主要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④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①④
36.形成这种城市化模式的主要原因有( )
①乡村地区环境优美②城乡交通条件改善③城市环境质量下降④城
市就业机会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
③④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举措,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
的原则,否则会引发城市生态问题。
读图,回答
37~38题。
37.导致城市水位过程线提前的因素有( )
①水泥路面多②下水道多③绿地多④人口
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8.下列能够有效防御城市洪水的措施是( )
①在人行道改造中采用透水砖②禁止开采地下水③城市建设中尽可能保护天然池塘、河道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⑤营造“绿色屋顶”和“绿色阳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⑤
读图某城市地租等值线与功能结构分布图回答
39-40题。
39.A、B、C分别代表( )
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B.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40.M处地租等值线明显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
A.交通干线经过 B.人口稠密
C.距离市中心近 D.地形平缓
二、综合题(共40分)
41.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高处的判断依据。
(3分)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
(5分)
(3)下表为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收集的该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的百分比变化情况。
分析该城市水量百分比变化的原因。
(3分)
年份(年) 降水量(%) 蒸发量(%) 地表径流
(%)
地下径流
(%)
1960 100 40 12 48 2013 100 27 41 32
(4)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
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
(4分)
42.右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5分)(1)A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B国家属于________;从人口的年龄构成看,A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2分)
A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经济发展水平看,A国属于________国家,B国属于________国家;A国城市化特点起步________、速度________和城市化水平________;A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问题_______________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43.武汉城市群成立于2004年,在地域上位于湖北省东部,是指由武汉以及在其100km半径内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天门、仙桃和潜江9个城市构成的一个经济联合体,如下图所示完成以下问题。
(10分)
(1).武汉城市群等级最高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
(1分)
等级
城市职能 服务级别 服务范围 孝感 安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武汉市的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5分)
城市 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