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铁客运对厦门道路客运业的影响与对策

合集下载

高铁冲击传统道路客运企业如何转型突围

高铁冲击传统道路客运企业如何转型突围

高铁冲击,传统道路客运企业如何转型突围?随着铁路从提速到动车组再到高铁,传统道路客运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市场份额也明显下降,有些企业甚至出现了从盈利到亏损再到停运的颠覆性改变。

业界普遍认为传统道路客运已经到了危机关口,面对目前的严峻形势,传统道路客运企业必需加快转变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主动创新服务模式、主动抢占客运市场才能迎头赶上。

那么高铁的运营模式相比传统道路客运有哪些优劣势呢?高铁对传统道路客运会造成多大的冲击呢?传统道路客运企业又应当如何应对呢?一、高铁和传统道路客运优劣势分析:(一)、高铁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地占用少。

运输相等数量的旅客,高铁所需的基础设施占地面积仅是马路所需面积的四分之一。

2.能源消耗少。

高铁运用电力运输方式,并且它能利用可更新的能源,如太阳能、核电能和水力发电。

3.铁路途路呈带状穿过一些景点,尽最大化降低对四周景观环境的影响,保持和四周环境的协调性、完整性。

4.高速铁路是有电力牵引,基本上不排放有害气体,对大气不会造成污染。

5.高速列车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产生的噪音也比较小的。

6.交通运输平安性高。

据法国国营铁路资料统计,以10亿人/km计,航空死亡人数为0.26,高速铁路为0.18,马路运输为16;在货运中,铁路事故和伤亡人数仅为马路的1/38。

7.旅客感受更舒适。

旅客可以在列车上自由的活动,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

8.有效避开交通堵塞。

高铁有自己的专用通道,不受市内交通的干扰,速度快,对解决时间相对集中、客流量大的运输特别有效。

9.发展高铁符合我国的国情须要。

由于我国能源资源短缺,选择自然资源消耗少、运输效益大的交通方式,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结构,高铁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二)、和高铁相比传统道路客运则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劣势:1.负担过重,经营成本较高。

2.理念落后,集约化程度低。

3.服务意识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

(三)、高铁和传统道路客运主要优劣势对比: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道路客运在和高铁的竞争中,虽然高铁具有许多优势,但是道路客运的机动性、通达率等优点是高铁还不能代替的,所以在和高铁竞争的前提的下,高铁和传统道路客运是互补的关系,客运站可以依据自身的优势取长补短来发展自己。

浅议高铁强势冲击下长途汽车客运的发展

浅议高铁强势冲击下长途汽车客运的发展

浅议高铁强势冲击下长途汽车客运的发展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我国都市运输通道的建设已向现代化方向靠拢,高速铁路凭借自身优势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长途汽车客运的冲击力越来越强,国营道路运输业的发展形势较为严峻。

本文对高速铁路特点、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并对长途汽车客运如何应对高铁强势冲击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速铁路;长途汽车运输;发展建议交通在国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交通运输业可谓是现代化发展的基石。

近年来,在铁路飞速发展、民航强势冲击的影响下,公路客运对我国交通的影响力有所降低。

多条高铁线路已顺利开通,人们首选的远距离出行工具已由公路客运转为高速列车,公路客运受到极大挑战。

1高速铁路发展状况铁路是居民重要的出行方式,但这些年来,受铁路技术设备落后、国家投资较少等因素的影响,铁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受到较明显制约[1]。

运能、运量矛盾愈发严重,此情况在长途客运中尤为明显。

所以,为使运能、运量矛盾得到有效解决,国家就在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运输量较大的区域开通了多条高速列车线路,严格实施客货列车分线运行制。

我国高铁建设充分吸收了外国先进经验和成果,基于我国国情的充分考虑,对线路选择、机车车辆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细化分析,以达实现“科技兴路”的目标。

2高速铁路对公路运输的冲击时速低、路网密集度低等是我国以往铁路列车最典型特点,公路客运发展因此获得了更大发展机遇,客源、经济利益均可得到有效保障。

但近几年来,铁路运行速度大幅提升、油价不断上涨,公路运输业已受到较大挑战,再不复以往“衣食无忧”之光景,再加之经济发达地区已开通多条高速列车线路,闪电般运输速度更是对公路客运造成极大冲击,公路客运客源状况不容乐观[2]。

3长途汽车客运业采取的措施3.1调整票价时间、发车时间个别线路票价、发车时间的制订需以满足旅客需求为前提,将客源损失降至最小,部分线路还可适当增加班次,错开火车发车时间。

高铁开通对公路客运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

高铁开通对公路客运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

高铁开通对公路客运影响分析及应对策略作者:孙智勇来源:《环球市场》2018年第12期摘要:下面对高铁对公路客运市场造成的巨大影响及高铁和公路客运的优缺点分析,并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应对之策。

关键词:高铁运营;公路客运;影响分析;应对之策2015年12月,宁安高铁正式开通运营,马鞍山跨入高铁时代,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宁安高铁沿线设有南京南、马鞍山东、铜陵、池州、安庆等10个车站,自宁安高铁开通运营以来,高铁班次不断增加,发车时点不断优化,经济、方便、快捷的高铁出行方式在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的同时,也给马鞍山市公路客运带来了极大冲击和挑战。

三年来,马鞍山市公路客运量持续下降,客运企业营收急剧下降,企业面临生存发展困境,亟需客运企业和行业管理部门转变发展思想,调整经营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一、高铁开通对公路客运产生的影响统计数据表明,某地高铁开通将会对当地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变化的影响,并直接导致公路客运市场结构发生彻底改变,尤其是高铁对客运分流现象十分明显,公路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不可避免地发生大幅下降,高铁对公路客运产生的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公路客运客流产生的影响高铁的载客能力强、运行速度快、运送距离远,高铁开通后对原来公路客运沿线、中转线路或客运站点区间的公路客运分流效应显著,高铁沿线的公路客运班线不得不减少趟次或整条班线停运,影响广泛。

例如,宁安高铁开通后,马鞍山市公路客运行业原有的86条省际班线陆续停运了38条,停运率高达44%,造成百余台客车停运,同时原来至江浙沪及苏北、苏南、皖北等通过南京中转班线也纷纷减少班次,勉强维持运行,具体情况见表1:(二)对公路客运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公路客运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于票价收入,高铁对公路客运造成严重分流后无疑会降低客运企业的经营利润,直接影响其经营业绩。

例如,马鞍山长运客运公司是该市唯一从事长途客运的企业,高铁开通前该公司营收一直较为稳定且每年略有增长。

从高铁飞速发展探讨客运车的发展对策

从高铁飞速发展探讨客运车的发展对策

从高铁飞速发展探讨客运车的发展对策1. 引言1.1 高铁客运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城市间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高铁客运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人们出行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也促使高铁客运市场朝着更加智能化、便利化的方向发展。

高铁的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出行效率,也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高铁客运市场的潜力巨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

只有充分挖掘和发挥高铁客运市场的潜力,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出行的需求,推动我国高铁客运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客运车的快速发展势在必行客运车的快速发展势在必行。

随着高铁客运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客运车必须加快发展步伐,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乘客出行需求。

客运车作为高铁客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高铁客运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客运车的快速发展不仅可以提升乘客出行体验,还能促进高铁客运市场的稳定发展。

客运车的现状和问题分析表明,客运车面临着一些挑战和瓶颈,如运输能力不足、设备老化等,因此客运车需要制定有效的发展对策。

客运车发展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服务水平,优化车票价格等方面。

客运车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服务水平提升,这是客运车发展的关键。

加强客运车的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乘客出行需求,还能推动高铁客运市场更好更快地发展。

客运车的快速发展势在必行,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正文2.1 高铁客运需求持续增长高铁客运需求持续增长与旅游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随着旅游业的繁荣,人们对出行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许多人选择乘坐高铁前往各地旅游,享受美景和美食,体验不同的文化和风情。

高铁客运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高铁的快速、准点、安全的特点也使其在客运市场上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支持。

相比于其他交通工具,高铁具有更高的速度和更好的舒适性,大大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体验。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高铁来满足自己的出行需求,从而推动了高铁客运市场的持续增长。

浅析铁路高速化趋势下公路客运应对措施

浅析铁路高速化趋势下公路客运应对措施

浅析铁路高速化趋势下公路客运应对措施摘要:下文主要对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发展的现状,相互之间的竞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公路客运应对措施和建议,以达到提高高速公路客运核心竞争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高速铁路公路客运措施Abstract: below mainly to the highway and railway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each other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highway passenger transport, to improve the highway passenger transport the purpose of the core competitive ability.Keywords: high speed railway highway passenger measures中图分类号:U2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加快和大提速,特别是城际列车及动车组的开行,高速公路客运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与高速铁路相同线路经营日益惨淡。

经统计,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扩展、动车组开行对公路客运的挤压,江苏公路2008年旅客周转量同比下降10.45%。

公路客运如何应对高速铁路的强势竞争,持续快速发展,将成为公路客运近期迫切需要探讨并解决的问题。

1、高速铁路快速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能源、环境等问题的日益突出,依赖航空、公路运输等交通方式的国家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纷纷寻求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运输方式,高速铁路因此而备受青睐。

可以预见,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将步入黄金时期。

高速铁路与其它运输方式比较,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服务优质、节约环保等具有很多优势。

目前,高速铁路备受重视与推崇,缘于其在技术和社会经济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道路客运企业应对高铁的思考与对策

道路客运企业应对高铁的思考与对策

道路客运企业应对高铁的思考与对策2010年4月以来,随着福厦、向莆铁路动车开行,则标志着我省正式进入“高铁时代”,道路客运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目前,与铁路动车组平行的道路客运客流量总体上急剧下降,有的客运班线车辆减班甚至停运,以客运为主的运输企业举步艰难。

面对铁路严峻挑战,道路客运如何应对和加快转型发展,一直是道路客运行业共同关心、思考和探索的话题。

1 高铁对道路客运企业的影响高铁的运营不仅为广大群众的出行提供了安全舒适快捷的服务,让群众在出行方式上多了一项选择,然而在方便群众的同时,对道路客运企业却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近年来,随着福厦、向莆铁路的相继建成通车,杭深线全线贯通,发往南线广东的省际客班将受到正面冲击,并随着动车开行班次的增加,也将加剧对发往浙江、江苏、上海等省市的影响。

向莆铁路作为中线铁路将影响冲击到中西部省际客流,如影响旅客的出行选择,经南昌中转湖南、湖北、安徽等地。

同时,随着私家车增多、燃油和用工成本的增加,无疑给走过60多年的老牌国有道路客运企业雪上加霜。

2 道路客运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在与高铁的竞争中,道路客运业在长距离旅客运输和中心城际旅客运输中处于不利地位,不具备竞争的优势,这里有客观和主观上的诸多原因。

2.1 负担过重,经营成本较高。

由于道路客运实行市场化经营,近几年,用工、燃油等营运成本不断上升,再加上要承担车辆折旧和站场建设成本,这造成了道路客运业负担较重,盈利空间被极大的压缩,严重削弱了竞争力。

2.2 理念落后,集约化程度低。

铁路动车开通之前,道路客运是中长途出行的首选方式,占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且盈利能力强。

这一方面导致运输企业和客运站普遍是“守株待兔”的经营思路—几乎不曾有过市场营销;另一方面,近年来道路客运普遍采取的承包经营、联合经营等分散经营的管理方式,面对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时,由于经营集约化程度低,资产、资源无法重新整合,一时难以适应和积极应对竞争。

高铁建设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

高铁建设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

高铁建设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交通运输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变革。

高铁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代表,其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高铁建设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效率的提高随着高铁的建设,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逐渐被取代。

高铁的时速快、运输能力大使得人们能够更快地到达目的地,大幅提高了交通运输的效率。

相比于传统的汽车和火车等交通工具,高铁不受交通堵塞和道路状况的影响,极大减少了旅行时间,提高了人们的出行便利性。

二、区域经济的促进高铁的建设连接了许多城市和地区,不断扩大了交通网络。

这不仅使得相互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通过高铁,人们可以更方便地出差、旅游、购物等,这带动了旅游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三、助力旅游业的繁荣高铁便捷的交通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人们可以更轻松地去到各个旅游景点,不再受到传统交通工具行程较长的限制。

同时,高铁的快速运输还带来了更多的游客流量和观光资源,为旅游业的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的加速高铁的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

随着高铁的不断延伸,各个城市之间的距离被缩短,人们的流动性增强。

这使得人们有更大的选择权,可以更灵活地选择居住地和工作地。

高铁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推动了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的加速。

五、物流行业的提升高铁不仅对人员运输有着显著影响,对物流行业的提升也是不可忽视的。

快速高效的高铁运输使得物流配送更加迅捷,提高了物流效率和可靠性。

物流企业可以更好地利用高铁网络进行运输,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推动物流行业的发展。

六、降低能源消耗相比于传统的汽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高铁运输能够在单位时间内运送更多的人员和货物,降低了单位运输能源的消耗。

高铁的推广和使用,对于节约能源、减排降耗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

七、促进科技创新高铁的建设和运行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科技创新,如轨道技术、车辆设计、控制系统等。

高速铁路发展对交通行业的影响

高速铁路发展对交通行业的影响

高速铁路发展对交通行业的影响一、背景介绍当今社会,高速铁路凭借其快速、便捷、安全的交通方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

高速铁路系统的不断发展对交通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高速铁路对交通行业的影响。

二、交通出行便捷化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使得长途旅行变得更加便捷。

相比其他交通工具,高速铁路的时速较快,乘车时间缩短,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

人们可以通过高速铁路,快速抵达目的地,使得交通出行更加便捷。

三、促进经济发展高速铁路的发展对于中国来说,不仅仅是铁路交通的现代化,更是对国民经济的推动。

高速铁路给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潜力。

它能够将各地资源快速运输到需要的地方,加快物资运输的速度和效率,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城市规划和土地价值提升高速铁路站点的建设和运行对城市规划和土地价值产生了积极影响。

高速铁路站点的设立使得人们更方便地到达城市中心地带,城市交通变得更加便利。

此外,高速铁路的到来也会使得周边土地价值上升,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五、提高交通安全水平高速铁路以其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技术设备,提高了交通行业的安全水平。

高速铁路系统的建设和运营规范,有效地避免了许多事故的发生,保障了旅客的安全。

高速铁路的发展对交通行业的安全管理和技术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六、促进旅游业发展高速铁路不仅提升了交通运输的效率,还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人们可以通过高速铁路快速到达各个旅游景点,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交通成本和时间被大大降低,为旅游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七、减少环境污染高速铁路采用电力驱动,不产生废气和噪音污染,相比传统燃油驱动的交通工具,减少了环境污染。

高速铁路的发展,对于改善大气质量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实现更加可持续的交通发展。

八、优化资源配置高速铁路的建设和运营,可以促使区域间人口、资源等要素的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迅猛发展的高速铁路能够实现资源的流动,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享受到各地的优质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的效率。

论高铁时代厦门公路、铁路、航空客运如何博弈

论高铁时代厦门公路、铁路、航空客运如何博弈
的定位 。 实际上 , 不同的运输方式都有其独特 的优势 ,以民航为例 , 就
“ 高铁时代 ” 的来 临, 对厦门市的民航业尤其是 8 0 0 公里 以下 以及
1 0 0 公里左右 的行业产生重大的冲击。近年来 , 厦门市的民航业发展迅 猛, 据统计 1 9 9 3 年厦门机场 的旅客吞吐量为 2 1 6 万人次 , 到2 0 0 8 年就 已经发展到了 9 3 8 万人次 , 进入到 2 0 0 9 年 ,就 已经轻松突破 了千万人
对 于厦 门交通运 输行业的影响,并且探讨 了这种背景下的厦 门公路 、铁路以及航 空客运之 间的博弈策略。 【 关键词 】高铁 交通 博弈 中图分类号:F 5 4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 0 0 9 - 4 0 6 7 ( 2 0 1 3 ) 0 2 . 5 2 — 0 2

由于采用 了全新的线路设计标准 、 先进的动力、 制动系统 , 高速铁

高铁对传统铁路运输也会 产生 巨大 的冲击 , 一直 以来 , 铁路运输在
我国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 在客运和货运市场上 , 均远远领先于公路 运输 以及空运 。 但是 , 传统铁路运输 由于其时效性的不 足, 使其在近年 来被空运强 占了不少市场。而随着 “ 高铁 时代 ”的来临 , 游客 以及货运
之下 ,2 0 0 5年和 2 0 0 8 年 ,铁道部分别 出台 《 十一五交通规划 》和 《 中
长期铁路 网规划 》 ,将高速铁路建设纳入 国家发展战略和未来十年铁路 交通建设重点 。 厦 门市作为中国东南沿海极为重要的战略中心城市 , 本 身就承担着 国家改革开放 “ 试验 田”的重担 , 因此加快高铁建设也成 为 了厦 门市 的一项重要使命 和推动厦 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 助力 。 2 0 0 8 年3 月, 铁 道部 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 了 《 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新

高铁技术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高铁技术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高铁技术对交通运输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铁技术的出现对交通运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高铁技术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并从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经济影响高铁技术的引入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高铁技术的运用使得交通运输更加快速和便捷,大大缩短了不同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

这促进了经济的融合与发展,加强了城市间的联系,推动了地区性经济的繁荣。

其次,高铁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相关产业的兴起。

高铁建设所需的材料、设备以及维护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从而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例如,高铁建设带动了钢铁、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行业的需求增加,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高铁还能够促进旅游和服务业的发展。

高铁技术改善了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旅游方式,加快了城市间的旅游通道,为旅游业带来了更多机会。

同时,高铁的运营也为相关服务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环境影响相比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高铁技术在环境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高铁运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铁技术的运用减少了对空气质量的污染。

高铁的动力由电力提供,相比于传统的燃油运输工具,高铁减少了尾气的排放,有效改善了空气质量,减少了环境污染。

其次,高铁技术的普及降低了噪音污染。

高铁在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中注重降低噪音的产生和传播,使得高铁列车在运行时噪音较低。

相比起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噪音,高铁乘坐更加安静舒适。

三、社会影响高铁技术的发展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高铁技术改善了人们的出行体验。

高铁列车舒适度高、速度快,乘坐高铁可以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出行环境,为人们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

其次,高铁的普及提高了区域一体化和城市发展的水平。

高铁相比其他交通工具更加快捷、稳定,方便了跨城市间的人流和物流,推动了不同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促进了区域一体化发展,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高铁技术的发展还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浅析福厦高速公路客运应对

浅析福厦高速公路客运应对

浅析福厦高速公路客运应对福厦高速铁路客运的思路与方法---厦门特运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全国高速铁路网的总体规划,福州至厦门(以下简称福厦)高速铁路将于2009年年底建成通车,这条铁路客运专线的开通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目前福厦客运以高速公路客运为主的运输方式,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沿线居民的出行方式、重新配臵客运资源、促使各客运企业调整运力结构、改变现有的运输组织形式。

为使福厦高速客运在与福厦高速铁路客运“并驾齐驱”的时代依然能够保持现在的繁荣与辉煌,本文就福厦高速公路客运如何应对福厦高速铁路客运提出一些应对思路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以便共同探讨。

一、国内较为典型的高速公路客运应对高速铁路客运的经验与教训(一)成都至重庆(以下简称成渝)高速公路客运是中国运输行业的一个成功典范,是在自由竞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客运模式,同时也是市场化的典范。

这种典范包括两个方面的市场化,一是三种运输方式(公路、铁路、民航)之间的市场化,都是通过市场竞争来获得自己的市场份额,而不是靠政府来指定划分,三类不同的营运商如何分割这个客运市场,最终将取决于乘客的选择。

二是同一种运输方式内也是充满了市场竞争的浓郁色彩,成渝高速客运基本上是市场在起主导作用,基本上是处在一种完全竞争的市场状态中。

成渝高速公路客运开通伊始就冲垮了成渝铁路客运的“老大”地位,并一度使成渝航线停运。

但十年之后,也就是2006年5月1日成渝高速铁路试运营之后,仅仅数月的时间,成渝高速公路客运的市场份额就从原来的70%锐减到30%,减幅超过50%。

造成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就是高速公路客运在与高速铁路客运竞争的过程中在旅客在途时间、票价、正点率等几个关键方面失去了优势。

(二)广州至深圳(以下简称广深)高速公路客运的兴衰广深高速公路客运与广深高速铁路客运两种运输方式在起讫点几乎重合的情况下并行经营,广深高速公路客运在与高速铁路竞争中经历了相持、退却、苦撑阶段。

1、广深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客运的此消彼自1996年5月广深高速公路全线开通后,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就先后有省广深、新锦湖、东方快车等9个专线客运企业投入营运。

高铁技术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高铁技术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高铁技术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铁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对现代的交通运输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高铁作为一种高速、高效、舒适、安全的交通工具,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而且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高铁的快速、安全、环保、经济等方面来探讨高铁技术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首先,高铁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交通出行速度的革命性变化。

相对于传统铁路和公路运输工具,高铁具有更高的运行速度和更短的行程时间。

高铁列车的时速可达数百公里,甚至超过了时速300公里。

这意味着人们可以更快地到达目的地,大大缩短了旅途时间。

与此同时,高铁车次的频率也更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进一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需求。

其次,高铁技术的安全性能具有显著的优势。

高铁列车的设计经过了严格的安全测试,拥有高强度的车体结构和先进的安全设备。

高铁轨道的防撞装置和智能控制系统等多重保护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列车行驶的安全性。

相比之下,高速公路存在超速、交通拥堵、不安全驾驶等风险,传统铁路车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高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选择出行的首选。

高铁技术的环保特性也对交通运输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高铁列车采用了电力驱动,与传统的燃油驱动相比,高铁的能源消耗更加经济高效,同时减少了大量的碳排放。

高铁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帮助改善空气质量。

而且,高铁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注重了生态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原则,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较小,可以有效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除此之外,高铁技术对交通运输业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高铁的快速运输能力和大运量特点,使其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促进了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

高铁线路的扩建和运营,能够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带动周边产业的繁荣。

同时,高铁所需的运输、施工等各类服务也刺激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经济机会和就业岗位。

综上所述,高铁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是多维度的。

高铁的快速、安全、环保和经济的特点,使其成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首选工具。

高铁建设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分析

高铁建设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分析

高铁建设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分析近年来,高铁在国内迅猛发展,并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方式之一。

高铁的建设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也对交通运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高铁建设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一、经济影响高铁的建设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高铁的运营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高铁的快速、便捷的特点吸引了大量的乘客,使人口流动更加便利,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高铁的运营不仅刺激了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发展。

其次,高铁建设对劳动力市场有着显著的影响。

高铁的建设和运营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了人们的就业压力,对促进就业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环境影响高铁的建设对环境产生了双重影响。

一方面,高铁相对于传统交通工具,如汽车和飞机,具有较低的碳排放量。

高铁的使用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对缓解全球变暖和空气污染问题具有积极的意义。

另一方面,高铁的建设和运营对环境也带来了一定的破坏。

高铁线路的修建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同时,高铁产生的噪音和振动也会对周边居民造成一定的干扰。

三、社会影响高铁的建设对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首先,高铁的快速、舒适的特点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乘坐高铁不仅省去了传统交通工具中漫长的候车时间,还跨越了地域的限制,使人们更加方便地享受到各地的文化、美食等,促进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其次,高铁的建设也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国家形象。

高铁作为现代化的交通方式,成为城市和国家的重要象征之一,为城市的发展和旅游业的繁荣助力。

同时,高铁的安全性和速度也增强了人们对交通工具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综上所述,高铁建设对交通运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经济方面来看,高铁建设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就业。

在环境方面,高铁的使用可以减少碳排放,但也存在一定的环境破坏。

高铁技术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与变革

高铁技术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与变革

高铁技术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与变革交通运输业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铁技术的引入则对这个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变革。

高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方式,以其快速、便捷、节能等特点,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首先,高铁技术的引入大大缩短了人们的出行时间。

相对于传统的铁路方式,高铁的时速更快,减少了旅行的时间成本。

由于高铁线路经过优化设计和配套设施的完善,乘坐高铁的旅客可以享受更高效的服务,减少了中途停靠和换乘的时间,提高了出行效率。

这种高效性的出行方式使得更多的人愿意选择高铁出行,从而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其次,高铁技术的推广也带来了城市之间经济交流的加速。

由于高铁线路的快速发展,城市之间的时间和空间障碍被极大地消除,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融合与发展。

例如,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之间建设的高铁线路,使得这些城市之间的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加速了经济的交流与合作。

高铁技术的引入不仅促进了城市之间经济的互补与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繁荣。

高铁技术的引入还带来了城市规划和发展的新变革。

高铁站作为一个城市的门户,其周边地区的商业、住宅和服务业等都会随之发展。

例如,武汉的高铁站周边商圈迅速繁荣起来,吸引了大量的商家和游客。

高铁的引入也带来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例如对城市交通、市容环境等方面进行了优化与升级,提高了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此外,高铁技术对环境保护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对于空中和公路交通,高铁具有较低的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耗。

高铁列车的电气化驱动和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使得高铁成为了环保意识增强时代的交通首选。

高铁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还带动了节能环保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高铁技术的影响和变革还在不断延伸和深化。

随着高铁技术的不断推广和改进,人们的出行方式和习惯正在发生改变。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乘坐高铁出行,不仅因为其快速和便捷,而且还因为高铁所带来的舒适和安全保障。

浅析高铁客运对厦门道路客运业的影响与对策

浅析高铁客运对厦门道路客运业的影响与对策

四、厦门道路客运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从短期看,高铁客运的确对道路客运业造成了巨大冲击。但从长期来看,高铁客运的发 展能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协同竞争,有利于综合运输体系的建立。厦门道路客运业,尤其是 班车客运企业在看到其带来短期不利影响的同时,更应该看到潜在的机遇,要转变思路,积 极化挑战为机遇,在新格局下谋求新的发展。
60元/人。 表1:2010年4月26日一5月25日与2009年同期厦门部分道路客运班线运输情况对比
发车班次数 序号 班线 2010焦

同期班次对

发送旅客数 2010年 2009年
89462
同期运量对

2009年
3611
厦fl-福州 厦fl-福清
1775
-50.84%
33878
-62.13%

142
2.中短途运输快捷灵活。由于道路运输一般不需要中转换乘即可直接到达目的地,在中
短途运输中,道路客运效率较高。同时,由于道路运输网分布面广,密度大,客运车辆可以
根据需要随时组织运输,既适用于中短途运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长途运输需求,还可 和其他运输方式开展联合运输。因此,对于中短途旅客而言,道路客运仍是首选的出行方式。
191
的道路客运,动车组全部以电能为列车的牵引动力,其运行成本低、能耗低、污染也更小。 2.安全性高。铁路是轨道式的线型运行,发生线路偏离的概率极低,同时与其他陆上运
输工具没有混行、交叉,充分保证了运行方面的安全性;而道路客运则是面型运动,不同交
通工具在同一平面发生运行。即使在高速公路上,机动车之间也有在运行过程中发生轨迹交 叉的情形,引发碰撞、挂擦、追尾等各种情况的交通事故的机率要高得多。据统计,铁路、 道路运输的事故率(每百万人公里的伤亡人数)之比大致为l:24,说明铁路运输远比道路 运输安全。 3.舒适性好。高铁客运运行平稳,振动和摇摆幅度很小,长途旅客可以享受到较高的舒

高铁时代道路旅客运输探析

高铁时代道路旅客运输探析

高铁时代道路旅客运输探析一、背景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水平的提高,当前的运输格局开始发生转变,有其是高速铁路的开通,使得旅客的出行的交通运输有更多的选择,并且高铁的速度往往是道路客运的一倍以上,这也使得人们更愿意选择时间段,坐车舒适的客运条件。

也使得一些与铁路线路重合的道路线路客流量大幅下降。

因此,在当前高铁时代,研究道路客运的客流量运输企业的发展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道路运输当前的发展情况从运输行业内部来看,铁路近些年来的几次大提速和高铁的发展,对于城际道路客运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很多中、短途旅客的出行方式正在发生着向高铁转移。

铁路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必然需求。

(一)困难道路运输与铁路运输作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相互补充又相互促进,在各自比较优势的发挥中产生竞争也是必然的。

与铁路运输相比,道路运输成本高,舒适性、安全性、及时性不够。

近2年,国家为拉动经济加大了对铁路建设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在西部桥头堡的西安市周边已建成郑西、西宝旅客铁路高速专用线,在建大西高铁、成西高铁、西兰高铁以及带动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包西复线,这些都对本来就处于竞争劣势的道路运输企业增添了市场竞争压力。

其主要表现在:①运输主体仍然处于散、弱、小状态;②站场及车辆硬件投入较少;③服务质量太低;④道路运输企业面临压力较大。

(二)机遇铁路提速和高速铁路客运的发展,在给道路客运企业带来竞争压力的同时,也给班线运输带来了一定区间的发展机遇。

主要是:①铁路运输中途站点相对较少,二道路运输班次密集,收取货方便,这也是道路运输企业的商机之一;②铁路的运输成本相对于道路运输来讲,成本较高,道路运输相对于普通旅客更加实惠;③铁路提速后,有部分车站将不再停靠,灵活性较强的客运可以占领市场先机。

三、道路运输企业的发展对策道路运输和铁路运输有其竞争的一面,更有其协作的一面。

面临新的发展形势和新的发展阶段,道路运输企业不应孤立地去考虑竞争,要深入分析铁路运输行业变化对道路运输的深刻影响,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寻找自己的合理定位,充分发挥道路运输的技术经济特点,扬长避短,与铁路运输共同建设高效运转的运输网络。

高铁时代下公路客运运营现状的思考

高铁时代下公路客运运营现状的思考

高铁时代下公路客运运营现状的思考2011-08-12 09:10:00 作者:来源:浏览次数:43随着我国铁路的发展,特别是这几年高速铁路的快速布局,相对于公路运输企业的业务却似乎每况愈下。

针对高铁的冲击,公路客运该怎样发展?本文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供大家参考。

知己知彼——铁路客运的优劣势1、铁路客运的优势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

作为大众化的交通工具,铁路在社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居于骨干地位,他相对于公路运输的优势是不可避免的:A.运力大。

一辆列车的座位数可以达到三千人左右(不含无座的乘客),同样的运量需要50座大巴六十辆;B.速度快,平均时速在80-120公里/H。

公路客运受条件限制一般公路运输平均时速60公里/H,高速公路客运平均也只能达到90公里/H左右;C.通过性能好,受气候限制小,几乎可以全天候运行。

公路运输受雨、雪、雾等恶劣天气影响较大,甚至会无法正常运营;D.运输到达时间准确度高,运行平稳,安全可靠性高。

公路运输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较大,可靠性、安全性相对较低;E.单位能耗低,总运输成本较低。

据交通部测算数据,铁路的运输成本是公路运输的1/11~1/17。

2、铁路的局限性A.建设周期长。

一条普通铁路干线的建设需要5-10年的时间,高铁的建设要求更加苛刻,从规划到建成耗时更长;B.投资高。

据铁道部总经济师余邦利介绍,6000公里的高铁需要投资超过8000亿元,计算结果显示每公里高铁建设需要约1.3亿元。

另外铁道部数据显示,在已投入运营的6552营业公里高铁建设中,截止2009年,铁路资产负债率就已达到52%;去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更在一份调研报告中估计,随着高铁建设的升温,到2020年铁道部债务累计将接近3万亿元,资产负债率达70%以上。

因此,综合考虑,从投资效果看,在运输量比较大的地区之间建设铁路比较合理;C.铁路的提速在提高运营速度的同时,相应的减少了普通“绿皮车”的班次和一些小站点的停靠,并提高了票价,不利于中低收入群体的出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2
3.运输服务多样化。道路客运业除了班车客运以外,还有直达客运、包车客运、公交、 出租等多种运输组织方式,可以结合道路状况、客流量特点等因素适时开行,能够充分满足 不同人群的出行需要。同时,在出行时间和组客方式上也比较灵活,“随到随走,上门接客”
都是道路客运的优势体现。 4.运输设施多样性。由于道路客运车辆有大、中、小的车型,又有高、中、普的性能装
一、福建高铁发展概况
(一)福建高铁现状 目前,福建拥有4条铁路出省通道,铁路运营里程2128公里,其中高铁里程504公里,
在建的高铁有厦深、龙厦、向莆、京福和赣龙铁路,总里程达1064公里。 1.温福铁路。温福铁路于2004年12月动工建设,2009年9月28日正式开通客运列车, 动车时速250公里,是福建境内开通运营的首条高速铁路。线路全长298.4公里,沿途设瑞 安、平阳、福鼎、宁德、连江等11个站点,全程运行时问约2小时。温福铁路开通后,福
从福厦铁路动车组开通一个月厦门始发部分道路客运班线发车班次数和发送旅客数的
情况来看,厦门至福州、宁德地区道路客运班线的旅客发送量大幅下降,厦门至莆田、泉州
地区的各条班线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详见表1)。此外,道路客运票价大幅下调,如福 州至厦门道路客运班线商务票价由103元/人降为65元/人,普通快运票价由85元/人降为

891
829
7.48%
24577
25497
—3.61%

1066
1144
—6.82%
25861
27140
—4.71%

88
151
-41.72%
1976
4048
—51.19%

40
62
-35.48%
729
1587
-54.06%

38
59
-35.59%
549
1513
-63.71%
10
88
78
12.82%
(二)未来福建铁路发展概况
随着海西经济区的全面推进和加快建设,福建进一步加快了海西铁路的跨越式发展,推 动海西掀起了新一轮铁路建设高潮。
根据规划,福建将投资3500亿元,抓紧建设厦深、龙厦、向莆、京福和赣龙等铁路,
加快构建“三纵六横九环”海西铁路网(即建设沿海、杭闽广、浦建龙梅等“三纵”;北京
一合肥一福州一台北、昆明一漳州一厦门一高雄、衢州一宁德、横峰一福州、向塘一莆田、 长汀一泉州等“六横”;形成连接海峡经济区的九个环状铁路),为又好又快推进海西经济区
适度。此外,相对客车而言,动车车厢空间大,空气流动性好,旅客的活动范围也较大,如
果选择卧铺则有独立的床铺,可以大大减轻旅途疲劳。列车上还提供餐车,备有卫生间,客 车则无法充分提供这些服务设施。特别是高铁开通后,铁路硬件和服务水平跃上新的档次, 列车运行的准确及时性和效率大大提高,路、运、站整体运转更加协调、高效,进一步方便 了旅客的中转、换乘。 4.运载量大。据了解,一条四车道高速公路年运载量最大不超过8000万人,一条双线
2.中短途运输快捷灵活。由于道路运输一般不需要中转换乘即可直接到达目的地,在中
短途运输中,道路客运效率较高。同时,由于道路运输网分布面广,密度大,客运车辆可以
根据需要随时组织运输,既适用于中短途运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长途运输需求,还可 和其他运输方式开展联合运输。因此,对于中短途旅客而言,道路客运仍是首选的出行方式。
建设提供可靠的运力保障。 “三纵六横九环”海西铁路网建成后,福建境内、海西铁路总里程将达6000公里,进
出省通道将超过10个;将形成省内九个设区市的高铁环线,相邻设区市之间半小时交通圈,
各设区市到省会福州2小时左右交通圈,省会福州到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交通圈,省会福州 到首都北京7个小时,全省所有县(市、区)l小时内可上高铁。海西,将从全国铁路网的 边缘末梢,一跃成为东南沿海铁路的关键枢纽。
285
-50.18%
3268
7535
-56.63%

厦N-泉州 厦门一石狮 厦门一晋江 厦fl-惠安 厦门一宁德 厦f3-霞浦 厦f3-福鼎 厦门一福安 厦fl-莆田 厦f]-仙游
2833
2919
—2.95%
75713
88580
-14.53%

3792
3748
1.17%
57908
57726
0-19.40%
ll
823
1143
-28.00%
17439
27285
-36.09%
12
569
535
6.36%
12819
13239
-3.17%
2.龙厦、厦深线路方面 据预测,龙厦铁路动车组开通后,龙厦道路客运班线将流失龙岩、江西方向70%以上的 客源。但在福厦、龙厦铁路动车组开通的问隔期,从龙岩前往福州、宁德地区的旅客将在厦 门中转,成为厦门道路客运业的新客源。厦深铁路动车组开通后,厦深道路客运班线将流失 深圳、广州方向80%以上的客源,厦门往广东方向的道路客运班线可能全部停运。 (---)带动短途支线道路客运 高铁客运对支线道路客运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高铁客运聚集的客流需要通过道路客 运进行分流,从而为道路客运发展中短途运输、支线运输提供了良机。就厦门来说,福厦铁 路动车组开通后,沿线城市居民纷纷乘动车来厦旅游、购物,为厦门带来了大量客流,一定 程度上促进了厦门旅游客运、汽车租赁、出租汽车等行业的发展。
二、高铁客运与道路客运优劣势分析
在一定范围内,高铁客运与道路客运互为补充、互为替换。因此,一方的优势也就成为
另一方的劣势。
(一)高铁客运的优势
1.高速节能。高铁动车时速普遍在200公里以上,且线路走向更合理。因此,与同轴向 的道路客运相比,高铁客运的运行时间大幅缩短,旅客的出行效率明显提高。例如,福厦铁 路动车组全程运行时间仅为福厦道路客运的37.5%,速度优势明显。此外,相较于燃油动力
浅析高铁客运对厦门道路客运业的影响与对策
厦门市道路运输管理处林夏云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加快,特别是京津城际铁路、武广、温福、福厦铁路等城 际列车及动车组的开通运营,铁路的客运能力大幅提高,迅速抢占了中长途客运市场的制高 点,对原有客运格局产生了较大影响。面对来势汹汹的高铁客运,道路客运经营者普遍感到 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道路客运业在“高铁时代”如何调整定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实 现健康有序发展,已经成为经营者和管理部门共同关注的热点。本文就福建高铁客运对厦门 道路客运业的影响与对策进行了浅显分析,以便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备,还有用于特定需求的特种专业车辆和装备,它可以适应各种地区、方式的不同运输需求。
三、高铁客运对厦门道路客运业的影响分析
与道路客运相比,高铁客运速度快、密度高、运能大、安全、舒适、节省运费,技术经
济优势明显,是性价比更高的陆路运输方式。凶此,高铁客运在改变原有客运格局的同时, 也将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和出行方式,同时对道路客运产生巨大影响。
60元/人。 表1:2010年4月26日一5月25日与2009年同期厦门部分道路客运班线运输情况对比
发车班次数 序号 班线 2010焦

同期班次对

发送旅客数 2010年 2009年
89462
同期运量对

2009年
3611
厦fl-福州 厦fl-福清
1775
-50.84%
33878
-62.13%

142
(一)扬长避短,调整优化经营策略、运力结构和运行方式 要根据高铁客运开通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与高铁客运同轴向的道路客运班线进行
调整,如调减线路、减少班次等;要充分发挥道路运输机动灵活、“门到门”的特点,积极 发展、巩固中短途及高铁客运覆盖不到区域的道路运输业务,开辟新线路,拓展新的客运市
场;要努力提升服务质量,丰富服务内涵,增加个性化服务项目,适当降低票价,改进营销 模式,着力吸引中低端客源;同时注意加强区域间运输企业的合作,有效整合资源,重组兼
社会发展的倍增效应具有积极影响。
190
据了解,福厦铁路动车组采取公交化运行模式,大约每半小时就有一组动车从福州、厦
门两地始发。据统计,4月26日至8月3日,福厦铁路动车组全线累计发送动车旅客452
万人次,日均发送4.52万人次,平均上座率高居全国铁路动车线路首位;厦门火车站累计 发送动车旅客超过166万人次,日均发送1.66万人次,其中,终点站为上海、杭州的3趟 动车,每天运送沪杭旅客约2400人次。7月份以来,厦门发往上海、杭州、福州、莆田、 泉州等方向的旅客均大幅增加,厦门火车站日均发送旅客超过3万人次,其中动车发送量部 分时候超过2万人次。每到周末,动车都是“一票难求”。 据悉,为缓解客流近期快速增长带来的压力,南昌铁路局正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实 施福厦铁路动车组第-阶段运行图,在现有开行25对动车组的基础上,再新开12对共计 24趟动车组。届时,福厦铁路将有37对动车组驰骋。
(二)道路客运的优势
1.可实现“f3Nf-I"直达运输。现有道路运输基础设施广泛分布于城镇、乡村、工矿企 业等居民生活和生产的所有区域,因此,道路客运较少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可以把旅客 从始发地门口直接运送到目的地门口,实现“f-JN a'-I”的直达运输,大大减少旅客因中转、 换乘产生的出行成本,还能节约出行时间。
造了福厦之间快捷、高效的客货运输“黄金线”,形成了省内相邻设区市之问1小时交通圈,
为沿线福州、厦门、莆田、福清、泉州等城市居民探亲、旅游、商务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此外,作为我国铁路规划网“八纵八横”沿海通道和“四纵四横”快速客运网的重要组 成部分,福厦铁路将与甬台温、温福铁路及在建的向莆、沪杭、厦深铁路相链接,大大缩短 海西经济区与长三角、珠三角两大经济区的时空距离,对改善海西投资环境、形成海西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