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2024届一轮复习课件-第一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能增量
外界对系统做功
U Q W
传递的热量
3.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有分子动能)只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例5】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来讨论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对外
界做 正功 (选填“正功”或“负功”);气体 吸热 (选填“吸热”或“放 热”);内能 增加 (选填“增加”或“减少”)。
【例4—课本P73】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 做功1.7×105J,气体内能减少1.3×105J,则此过程中气体
放出 (选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 1.0 105 J. 此后,保持气
体压强不变,升高温度,气体对外界做功5.0×105J,同时吸收了
6.0×105J的热量,则这个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了3.0 105 J.
1.物体的内能
【三维设计P28】内能: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与分子势能总和 决定因素:①宏观上:物体内能由质量、温度、体积共同决定 ②微观上:物体内能由分子总数、平均动能、分子间距离共同决定
【 例 3 】 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一滴15℃的水,过一段时间后,水 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温度还是15℃。它的分子平均动能,分子势 能和内能是否发生了变化?为什么?
第一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三章 热力学定律
1.物体的内能
内能
分子动能 分子势能
分子力做功
机械能
动能 势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A
重力做功 Δh
B
弹力做功
h1 h2
1.物体的内能
分子动能:组成物体的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能 分子平均动能: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平均值
温度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增加 ,包装袋内氮气的内能 不变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例7—课本P73,多选】如图所示,水平固定不动、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内用 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空气,外界温度恒定.一条细线左端连接在活塞上,另一 端跨过定滑轮后连接在一个小桶上,开始时活塞静止.现在不断向小桶中添加 细沙,使活塞缓慢向右移动(活塞始终未被拉出气缸).忽略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
Q=7.0×10²J,求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 U 5.0 102 J
3.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 例 10— 课 本 P74 】 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不导热的活塞封 闭在内壁光滑的绝热气缸内,气缸竖直放置,缸内安装一电热丝,活塞 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外界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开始时活 塞处于静止状态,将电热丝通电给气体缓慢加热,测得电热丝两端电压 为U,通过的电流为I.经过时间t,活塞缓慢向上移动距离 L0. 求∶
3.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 例 12— 课 本 P74 】 如图所示,容器A、B中各有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轻 活塞,活塞下面是水,上面是大气,大气压恒定.A、B的底部由带有阀门
K的管道相连,整个装置与外界绝热. 开始时,A 水面高于B水面,打开 阀门,使A中的水逐渐向 B流,最后达到平衡,在这个过程中大气压对水
r r0 ,F斥
r r0 ,F 0
r0 r 10r0 ,F引
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少; 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问题1】设两个分子相距无穷远,我们可以规定它们的分子势能为0。 让一个分子A不动,另一个分子B从无穷远处逐渐靠近A。直至相距很近很 近.两个分子间距离为r 0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把移动过程分为r >r 0 和r<r 0 这两个阶段。在图中画出分子势能Ep与分子距离r关系的曲 线,要求表现出EP最小值的位置及EP变化的均速率相等 ;
分子平均动能: k
1 mv 2 2
分子平均速率
分子质量
③分子动能相等 。
分子动能: Ek N k
分子数
1.物体的内能
分子势能: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由分子间相对位置所决定的能。 决定因素:①宏观上:分子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②微观上:分子势能跟分子间距离r有关。
3.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P
P
Δh
P
hb
ha
W
V
Va
Vb
等压变化
W
V
Va
Vb
非等压变化
从a到b发生等压变化,气体对外界做功
W psh pshb psha pVb pVa
P-V 图面积表示做功大小
3.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例9—课本P60】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等压 过程到状态B. 此过程中,气体压强 p=1.0×105 Pa,吸收的热量
分子动能: Ek N k
分子数
分子平均动能: k
1 mv 2 2
分子平均速率
分子质量
1.物体的内能
【例1】下列关于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1.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加,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加;
2.温度为00C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
3.物体的速度越大,分子动能越大;
4.有两瓶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相比:
理想气体
内能: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做功: ①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 ②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
热量: ΔU = Q + W 参量: pV = C
T
理想气体等压膨胀
【例6—课本P73】 在装有食品的句装袋中充入氮气,然后密封进行加压测试. 测试时,对包装袋缓慢地施加压力. 现将袋内的氮气视为理想气体,则加压测 试过程中,包装袋内壁单位面积上所受气体分子撞击的作用力
绝热过程 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的内能增加
绝热过程 系统对外界做功,系统的内能减少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绝热过程: U W
外界对系统不做功: U Q
内能增量
外界对系统做功
内能增量
传递热量
F h
h F
气体体积V 减小: W > 0 气体体积V 增大:W < 0
温度相等
系统吸热:Q>0 系统放热:Q<0
3.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
与外界对它所做功的和。
内能增量
外界对系统做功
U Q W
传递的热量
物理量 W Q ΔU
符号 >0 >0 >0
意义 外界对系统做功
系统吸热 内能增加
符号 <0 <0 <0
意义
系统对外界做功 系统放热 内能减少
3.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1)气体对外所做的功. W mg p0s L0 (2)气体内能的增量. E UIt mg p0s L0
3.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 例 11— 课 本 P60 】 如 图 , 用 隔 板 将 一 绝 热 汽 缸 分 成 两 部 分 , 隔 板 左 侧
充有理想气体,隔板右侧与绝热活塞之间是真空。现将隔板抽开,气体
不做功 (选填"做功"或"不做功").水的内能 增大 (选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
4.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 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 或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机械能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在机械能范围内的表现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在热力学范围内的表现
会自发扩散至整个汽缸。待气体达到稳定后,缓慢推压活塞,将气体压
回到原来的体积。假设整个系统不漏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
A.气体自发扩散前后内能相同
气体的自由膨胀(真空膨胀)不做功
B.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增大
C.在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D.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E.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用,则在活塞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A.气缸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小 B.气缸内气体的压强变小 C.气缸内气体向外放出热量 D.气缸内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4.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
【例8—课本P7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一系列过程,如图所示. 请 描述a→b、b→c、c→a过程中理想气体做功、热传递与内能变化的情况.
A
B
1.物体的内能
【例2——2019·江苏·高考真题】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荷叶上的小水滴总 是球形的.在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体上表现为
引力 (选填“引力”或“斥力”).分子势能Ep和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
图象如图所示,能总体上反映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Ep的是图中
C (选填“A”“B”或“C”)的位置.
风能转化为电能 电能转化为内能 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第一类永动不可能制成
第一类永动机:不消耗任何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机器。
第一类永动不可能制成原因是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即违背了热力学第 一定律)。
"永动机"构想图
魔轮永动机
滚珠永动机
E Ek EP N k EP
分子数
分子平均速率
k
1 2
mv 2
分子质量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改变内能 的两种方式
做功W
对内:外界对物体做功 对外:物体对外界做功
热传递Q
吸热:物体从外界吸热 放热:物体对外界放热
2.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绝热过程(Q=0):系统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