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趣味文化知识问答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趣味文化知识问答试题中秋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寄托。

下面,让我们通过一系列趣味文化知识问答试题,来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充满诗意与温情的节日。

一、选择题
1、中秋节始于哪个朝代?()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周朝
2、以下哪项不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
A 吃粽子
B 赏月
C 吃月饼
D 猜灯谜
3、传说中,嫦娥奔月后居住在()
A 广寒宫
B 天宫
C 兜率宫
D 月宫
4、中秋节与下面哪个节气最接近?()
A 白露
B 秋分
C 寒露
D 霜降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
A 月亮
B 美女
C 美好的事物
D 嫦娥
二、填空题
1、中秋节有________、________等别称。

2、月饼最初是用来________的。

3、常见的月饼口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中秋节的象征物品除了月饼还有________、________。

5、与中秋节有关的神话故事除了嫦娥奔月还有________、_
_______。

三、简答题
1、请简要描述中秋节赏月的习俗及其意义。

2、说说中秋节吃月饼的由来。

3、列举至少三个不同地区中秋节的特色活动。

四、拓展题
1、假如你穿越到古代过中秋节,你会如何度过这一天?请详细描述。

2、如今,中秋节的庆祝方式在不断变化,有人认为传统习俗应该坚守,有人认为可以与时俱进创新。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

答案选 A。

2、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不是中秋节的。

答案选 A。

3、嫦娥奔月后居住在广寒宫。

答案选 A。

4、中秋节通常在秋分前后。

答案选 B。

5、“婵娟”在这里指的是月亮。

答案选 A。

二、填空题
1、中秋节有仲秋节、八月节等别称。

2、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

3、常见的月饼口味有豆沙、蛋黄、五仁等。

4、中秋节的象征物品除了月饼还有桂花、玉兔。

5、与中秋节有关的神话故事除了嫦娥奔月还有吴刚伐桂、玉兔捣药。

三、简答题
1、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之一。

中秋之夜,人们会相聚在庭院、公园等地,仰望明月。

赏月的意义在于寄托人们对亲人的思念,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是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2、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
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
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
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
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
起义响应。

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
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
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

3、不同地区中秋节的特色活动有:
在广东,有“树中秋”的习俗。

孩子们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
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彩光闪耀,为中秋再
添一景。

在南京,中秋之夜,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
游街市称“走月”。

在浙江一带,除了赏月,观潮也是中秋的一大盛事。

四、拓展题
1、假如穿越到古代过中秋节,可能会这样度过:清晨,早早起来,穿上传统的服饰。

去集市上购买一些桂花和制作月饼的食材。

回到家中,与家人一起动手制作月饼,把对亲人的祝福都包进月饼里。

夜幕
降临,在庭院中摆上桌椅,放上月饼、水果和美酒。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品尝美食,谈论着生活中的趣事。

也许还会吟诵
几首关于中秋的诗词,感受古人的浪漫情怀。

2、对于中秋节庆祝方式的变化,传统习俗应该坚守,因为它们是
中秋节文化的核心和根基,承载着历史和民族的记忆。

但同时,也可
以与时俱进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需求发生了变
化,适当的创新可以让中秋节更贴近现代生活,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让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例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
更加精彩的中秋晚会,或者通过互联网平台让更多人分享中秋的欢乐。

但创新的前提是不能失去中秋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通过这些趣味文化知识问答试题,希望大家能对中秋节有更深入的
了解和认识,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