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普通高中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01(new)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学期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01
一、语言文字运用(28分,其中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蓬蒿.(hāo)骄横.(hènɡ) 笑靥.(yàn)殒.(yǔn)身不恤
B。

慰藉.(jiè)木讷.(nè)筵.(yán)席同仇敌忾.(kài)
C.龟.(jūn)裂作.(zuò)坊栏楯.(shǔn) 悄.(qiǎo)无声息
D.凝眸.(móu)谂.(niàn)知濒.临(bīn)长歌当.(dàng)哭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国幅员广阔,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特产.适应风土,因地治宜,努力发展传统的生产,是切合实际的做法.
B.曼妙的纹身在美女的背部,加强了她的妖娆和蛊惑;病变的皮肤布满令人生厌的疱疹,颓败的肉体紧紧踩住灵魂的脚后跟。

C.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D.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恶运则更令人惊叹。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⑴任何人间理想都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在天灾人祸面前也谈不上什么正义感.
⑵虎一般单独生活,而它所捕食的动物几乎都是群居,让人不禁“团结就是力量”
的概括。

⑶我相信“自然选择”是物种变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的手段
A.抚慰质疑独一无二 B.告慰置疑独一无二
C.抚慰置疑绝无仅有 D.告慰质疑绝无仅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无毒昆虫狐假虎威
....地模仿起有毒昆虫的黄黑斑纹,这是自然界中最危险的警戒信号--弱者的抵抗外强中干,必须模仿恶才得以自卫。

B.邢老汉和他的狗是形影不离
....的伙伴,他赶车出差时也领着它。

C.“新股破发”就是制度变迁的必然结果;“新股不败"已经情随事迁
....,切莫再用老黄历看新形势、新环境、新变化,现在是该到了摒弃侥幸,抛开幻想的时候了!
D.韩鹏力挺错失机会的朱挺:“对年轻队员来说,这无可厚非
....,这次错过两个机会,但下一场比赛,他可能两个机会都能抓住,毕竟这只是一场热身赛,不能因此给队员施加太大的压力。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校参加这届市运动会的20名男运动员和16名女运动员,均是由班级和年级层层选拔出来的优秀选手组成的.
B.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将京剧这一国粹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旨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C.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发展道路,归根结底取决于这个国家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条件。

D.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进入倒计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各个岗位的操作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查,满怀信心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

6.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而笑
..枯槁 D. 渔父莞尔
.. B. 往往
..而是 C.形容
7. 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②臣具以表闻③安能以身之察察④能以足音辨人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⑥于是乘其厉声以呵⑦退论书策以舒其愤⑧谨拜表以闻
A.①⑤/②③⑦⑧/④/⑥
B.①⑤/②③④/⑥/⑦⑧
C。

①⑤/②③/④/⑥/⑦⑧ D.①④/⑤②③/⑥⑦⑧
8. 下列各组通假字最多的一项是
①臣以险衅,夙遭闵凶②其次关木索③狱吏则头枪地④及罪至罔加⑤以当南日⑥此小大之辩也⑦旬有五日而后反⑧却告了相思回避⑨不能喻之于怀⑩则仆偿前辱之责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⑦ C.⑥⑦⑧⑩ D.④⑥⑨⑩
9。

选出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A.室始洞然
..:明亮的样子不能与死节者比.:比较
B.形影相吊.:慰问彼且恶.乎待哉:何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统一所以游目
..骋怀:纵目,浏览
D.意气勤勤恳恳
....:勤奋努力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考察
10.下列各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诗人,其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被称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B.《项脊轩志》被认为是“太仆最胜之文”。

作者归有光以百年老屋为线索,追忆往昔,寄托了对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怀念,抒发了物是人非、抑郁萧索的身世之感。

C.《逍遥游》选自《庄子》,体现了庄子的文学风格和成就,表现了庄子的人生态度,代表了庄子学说的最高境界。

D.《渔父》,选自屈原的《楚辞》,文章采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答,表现了儒家和道家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1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共4分)。

有人说,现在是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
吐温”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就要发”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九一八”的人越来越少了;……
①在省略号处仿照上文句式再补写一个例子。

(2分)
②对此社会现象作出简要点评。

(不超过30个字)(2分)
12.阅读漫画《对话》,按要求答题.(4分)
①简要说明漫画内容.(2分)
②点明漫画寓意。

(不超过20个字)(2分)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各小题。

(共20分)
(一)
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我曾深深地被在南美洲的生物分
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动。

本书以后几章
将要叙述这些事实.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
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

经过了五年的工作之后,我
曾专心思索这个问题,并且写出若干简短笔记。

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
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从那时起直到现在,我曾不间断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
究。

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
地下结论.
现在(1859年)我的工作已将近结束了。

但是因为要完成它还需要许多年月,又因为我
的健康很坏,所以被催促来发表这个“摘要”.特别诱使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华莱斯先生现在
正在研究马来群岛的自然史,对于物种起源,他得到了差不多与我完全相同的一般结论。

1858年,他寄给我一篇关于这个问题的论文,并且要求我把它送给赖亦尔爵士,
赖亦尔爵士把这篇论文交给林那学会,并刊登在第三卷会报上。

赖亦尔爵士和虎克博士都是知道我的工作的人,虎克博士曾读过我1844年的“纲要”。

他们给我荣誉,认为可以把我的原稿中的若干提要和华莱斯的优秀论文同时发表。

13。

依次填入文中空格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憩息收集轻易
B、栖息搜集轻率
C、栖息收集轻率
D、憩息搜集轻易
14。

请简要概括第一段中“这些私事”的内容(不超过10个字,2分)。

15。

促使作者发表这个“摘要”的原因有哪些,请分项列述(3分)
(二)。

关于“物种起源”,如果一个自然学者,对于生物的相互亲缘关系、它们的胚胎的关系、它们的地理分布、地质上的连续以及其他的此类事实加以思考,就可能得到如下的结
论:物种不是被独立创造出来的,而是像变种一样,是从其他物种传下来的。

然而这样的结
....论.,即使很有根据,也还是不充分的,除非等到能够说明世界上无数的物种曾经是怎样变化以获得如此完善地、正当地引起了我们赞叹的构造和相互适应。

自然学者们常常把变异的惟一可能原因归之于如气候、食物等等外界条件,从某一狭隘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正确的,我们以后会论述到。

但是要把像啄木鸟那样的构造,它的脚、尾、嘴及舌,如此巧妙地适应于捉取树皮下的昆虫,仅仅归因于外界的条件是不合理的。

又如槲寄生的情形,它从某几种树木吸取养料,它的种子必须由某几种鸟为它传播,它的花雌雄分开,绝对需要借某几种昆虫的帮助,把花粉从一朵花带到另一朵花上。

如果说这种寄生物的构造,以及它与其他数种不同生物的关系,是外界条件或植物的习性导致的结果,也同样是不合理的。

16.作者以什么为根据得出这样的结论
.....?(2分)
17。

作者列举啄木鸟、槲寄生的目的是什么?(2分)
(三)
①她的姓名第一次为我所见,是在去年夏初杨荫榆女士做女子师范大学校长,开除校中
六个学生自治会职员的时候。

②其中的一个就是她;但是我不认识。

③直到后来,也许已经是刘百昭率领男女武将,强拖出校之后了,才有人指着一个学生告诉我,说:这就是刘和珍。

④其时我才能将姓名和实体联合起来,心中却暗自诧异。

⑤我平素想,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
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无论如何,总该是有些桀骜锋利的,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
温和。

⑥待到偏安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

⑦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
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⑧此后似乎就不相见.⑨总之,在我的记忆上,那一次就是永别了。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18。

请用“/”为本段文字划分为四个层次。

(2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19.本段文字中与第⑦句中加点的“才”字相照应的一个词是什么?刘和珍的“黯然”“泣下”表现了她怎样的个性品质?(2分)
(四)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
意外。

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
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
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20.作者为什么要再次强调自己“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2分)
21.根据文段说明这次事件的影响有哪些?(3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52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3-27题。

(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念父母,顾.妻子顾:顾念 B.厥.有国语厥.:乃,才
C.恨.私心有所不尽恨:遗憾 D.虽万被戮.戮.:屠戮
23.句式与“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不相同
...的一项是
A.是以见放 B.洎牧以谗诛
C.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D.见笑于大方之家
2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判断正确
....的一项是。

①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②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③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25.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
.....的一项是
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述的事例,意在自勉。

B.作者把“身受腐刑”看作奇耻大辱,为雪耻辱,他发愤著书。

C.在作者看来富贵者大都名不显于后世,唯有历经磨难、卓越非常之人才能发愤而有所成就。

D.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

26.翻译文中划线的两个句子.(每题3分,共6分)
①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②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8-32题.(选择题每题2分,共11分)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27.解释下列加点词.(共3分)
①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②《齐谐》者,志.怪者也③而后乃今培.风
④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⑤置杯焉则胶.
28.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②水之积也不厚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④汤之问棘也是已
⑤鹏之徙于南冥也⑥楚之南有冥灵者⑦众人匹之⑧之二虫又何知⑨且举世誉之而
不加劝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 B.①③⑥/②④⑤/⑦⑨/⑧/⑩C.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 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
29.下列句中与其他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彼且奚适也? B.之二虫又何知
C.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3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而后乃今将图南. B.不过数仞而下.
C.故述往事,思.来者 D.顺流而东.也
31.在处填上所缺内容,并谈谈你对整句话的理解。

(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3—37题。

(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①间隐人也。

少时慕朱家、郭解②为人,闾里③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

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④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

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⑤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有九年⑥,余在歧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

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苏轼选集》和《古文观止》)注释:①光、黄:即光州和黄州。

光州和黄州邻接,宋时同属淮南西路。


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

③闾里:乡里.④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

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

⑤使酒:酗酒任性。

⑥前十有九年:即嘉祐八年(1063),作者任凤翔府签判。

32.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闾里之侠皆宗.之宗:推崇 B。

稍壮,折节
..读书折节:改变志节、行为
C.方山子傥.见之欤傥:或许 D。

欲以此驰骋
..当世驰骋:纵马奔跑33.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蟹六跪而.二螯 B。

余既耸然.异之/他植者则不然.
C。

晚乃遁于.光、黄间/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

呼余宿其.家/其.皆出于此乎
34.清代王文儒评此文“隐字侠字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
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

②③④⑥
35.下列各项是对文章的分析阐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
自得其乐。

B。

传主少年、壮年时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

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

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

D。

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

但他方以诗文遭祸,不便直言,于是在文中隐约
其辞。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36.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四、默写。

(每空1分,共15分)
①,,是以见放。

②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沧浪之水浊兮,。


③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④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岂敢盘桓, !
⑤青山隔送行,,。

⑥碧云天,,西风紧,北雁南飞. ?总是离人泪。

⑦真的猛士,,。

五、附加题(共20分,折半计入总分)
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问题(每题4分,共8分)
宿洞霄宫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注: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西南大涤洞,一向是游览胜地.道家认为大涤洞是第七十二福地,唐代建有天柱观,北宋改名洞霄宫。

37、此诗颔联写景极有特点,请结合诗句从两个方面作具体赏析。

38、结合全诗,说说“芭蕉雨",“枕上闻”描绘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阅读语段,完成下列问题(选择题2分,共12分)
混合能源网
有人设想汽车在将来的能源领域发挥一种全新的作用。

他们将停车场称为“搁置的资产”-一种没有投入全部生产能力的发电站。

汽车可以成为一座微型发电站,如果把停车场的所有汽车接入电网,就能产生许多兆瓦的电—-相当于一座小型发电站。

如果把全世界所有停车场里停放的汽车都接入电网,产生的电将相当于目前全球消耗量的10倍。

这种想法可能成为能源难题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能源专家们知道,世界经济不可能永远依赖石油和其它碳氢化合物,因此需要开发和利用各种能源,从太阳能和风能,到汽车和地下室的氢燃料电池,还有以玉米和其它植物为燃料的微涡轮机。

目前还没有一个能源网络能够容纳这样的大杂烩。

现在的输电线大多是单向的:从大型电站输送到家庭、工厂和城市。

美国纵横交错的输电线有30多万公里,输送着占全世界1/4的电力。

去年东部地区的停电事件表明,这一电网连应付目前的能源需求都很困难。

如果能源网络能像因特网一样更分散、更灵活,那就可以通过缩短能源生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平均距离而提高效率,网络受高负荷、风暴和恐怖袭击破坏的可能性也会变小。

人们的想法是创建一种灵活的电网,可以双向输送-—既输出能源又接受无数家庭输送回来的能源。

有了混合型能源网,讨论矿物燃料与再生能源孰好孰坏就毫无必要了,而且混合型能源网本身就成了氢燃料的最大优点。

几乎每一种能源都可以用来产生氢,氢又可以转化成电,不仅输送到家庭和工厂,也可以让汽车运转.在混合型能源网中,人类将第一次有可能用任何能源来支持交通运输和电力.
根据这种观点,汽车在将来就有可能成为一种发电站。

未来的汽车里加的将不是汽油,而是氢。

你可以在加气站加气,也可以利用家里的氢储备,你外出上班时太阳能电池和风车就可以把氢储存起来。

如果你需要的能源较少,而得到的能源多于自己的需要,你随时都可以把能源卖给公用事业公司.只要在用电高峰期、在价钱最高的时候通过能源网把电输送回去,你就可以得到额外的收入。

白天在你上班的时候,你也可以把汽车接入能源网,这又能给你带来一笔额外收入。

从理论上讲,混合能源网可以为电力行业带来一连串的革新。

它可以引起人们对氢燃料汽车的兴趣,并为发电设备开辟消费市场。

当然,这一切要成为现实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障碍。

电力行业需要制定一大堆标准和规范,这很难,但并非不可能--许多聪明的工程师正为此而努力。

更大的难题是让公用事业接受变革.在许多国家,公用事业都是安于现状的垄断行业.
尽管如此,电力行业已经出现了变革的迹象。

日本由于担心对进口能源的依赖过于严重,于1993年实行了推广太阳能的计划。

现在约17万个日本家庭向电网送电.一个名叫五百川的1997年在房顶上安装了太阳能装置,当时花了约3.3万美元,其中政府补贴了约1万美元。

此后,他每年通过向电力公司卖电获得收入约460美元,足以抵消家里的电费。

美国、新西兰和德国等地都出现了这种趋势.
当然,开放能源网对印度等电力供不应求的国家最有好处.由于常常停电,印度的糖生产商已经开始用甘蔗发电了。

39.下列对“这种想法可能成为能源难题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混合能源网还只是理论上的一个创意,现在的电网连应付目前的能源要求都很困难,具体实施还缺乏基础和条件。

B.目前还没有能容纳太阳能、风能,汽车和地下室的氢燃料电池及以玉米和其他植物为燃料提供的能源的网络。

C.目前大型电站输送电网都是单向的,不能成为既输出能源又接受输送回来的能源的混合型能源网络。

D.许多国家的公用事业都是安于现状的垄断行业,电力行业又面临重新制定很多标准和规范的障碍,混合能源网的变革面临重重困难。

40.下列表述不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