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S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CS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研
究进展
[摘要]为顺应各大医院护理行业的现实需要,中职院校的护理学教育
越来越重视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非仅仅理论知识的灌输。
因此,近年来,护理院校教育一直以此为目标推行教学改革。
作为基础与
临床相连接的基础护理学,也经历了对教学模式不断改进的探索阶段。
理
实一体化及急救模拟人(ECS)是护理职业教育中新兴的教学模式,通过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技能训练,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理解,也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一经推出即获得了较好的反响。
通过
查阅大量文献,分别对上述两种模式进行分析,并就ECS结合理实一体化
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中的教学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ECS理实一体化;护理学;基础教学
护理学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也是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随着
医学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转变,医学教育模式也在逐渐发
生改变。
为顺应这一时代要求,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实用型护理人才成为中
职护理教育的目标。
在护理教改的不断推进中,出现了理实一体化、以问
题为基础(problem-baedlearning)、抛锚式、自学-辅导式、研究性学习、分层教学、问题-讨论-指导、标准化病人、以病例为基础、急救模拟
人(ECS)教学等新兴教学模式,均取得了一定成效[1]。
本文即对在护理
学基础学科教学中运用ECS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作一综述。
一、传统护生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弊端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为主导,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在课堂上
主要由教师发挥组织、监控的作用,这有利于护理基础知识的系统性传授,特别是教师会结合自身经验区分重点、非重点进行教学,也便于学生在接
受知识时能抓住重点学习。
但长时间这种模式的教学,可能会制约学生在课程知识中的自主探索能力,进而影响在今后工作和进一步学习中创新精神及能力的发展。
在既往的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大多安排为理论课程,留给学生进行见习或实习等能接触临床的机会较少,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脫节,而且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也会磨灭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缺乏护患间沟通技巧和对临床实际情况的鉴别、处理的训练,更不利于学生在今后临床工作中的角色转换[2]。
二、ECS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
(一)ECS教学模式
ECS能通过编辑电脑软件来模拟真实临床病例,对模拟人的各项生化指标进行不同数值的设置,配合各种相关医疗抢救器材的使用,以创造出能和真实患者基本一致的临床病情变化及医疗环境,如心跳呼吸骤停、恶性心律失常等临床上较为危急、需要急救的情况[3]。
同时,监护仪上显示的不平稳的生命体征及声音刺激,能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急救环境,调动学生情绪,让其处于较为真切的急救状态,实现了急救时护理操作的全过程,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处突应变能力以及正规的护理操作技能。
以模拟人体作为操作对象,也避免了增加真实患者的痛苦和危险的情形[4]。
(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三、ECS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发展和应用
ECS教学起源于一战的美军课堂,强调在环境中教学,增加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的实践。
1968年,Barrow首次将模拟病人(SP)运用于教学,并提出了教学中需遵循SP的标准化和仿真性。
随后,美国将该教学过程
分为8个步骤,对应不同方法,深入探讨该教学模式的实践及实用性成果,并设计出较为真实的模拟训练方法,后在西方国家得到较广泛应用。
我国ECS教学则起步较晚,在结合国外经验及本国教育实情后,我国
护理教学主要采用“简短理论讲授+分项技术练习+综合模拟训练+录像分
析总结”的培训模式,将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实践体验三者结合,极大
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6]。
而理实一
体化教学原本就是建立在摆脱以往“满堂灌”做法的基础上,强调护理人
员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护理学
专业知识的兴趣,提高护生的临床实用性而在近年来备受推崇的教学方法[7]。
两者原本即在教学理念中有相通之处,一经结合,使护理学基础教学
更具有实践性、动态性,让学生在临床护士的角色扮演中逐渐学会主动分
析病情、检查各项体征、主动寻找答案、针对不同病情探索不同的解决处
理方式,教学效果更佳。
黄四碧等选取120名四年制本科护生,分成实验
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结合ECS、理实一体化的病案情景模拟教学,在实训
课时根据教学视频,每4~5名学生一组,各个组员承担各自角色实训操作,对照组进行常规教学。
在学期结束考核时发现,实验组学生在包括病
历书写、体征评估、给药方式、无菌技术、健康教育等的基础考核与各类
仪器使用技能考核方面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8]孙广田在对专科护
生的教学中,也运用了高仿真模拟人,在进行常规理论知识授课后,选择
能覆盖教学内容的相关模拟情境设置各项生命体征数值,让观察组的学生
观察上述数值、讨论对策、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并在模拟人上进行护理技
能操作,而对照组学生仅仅按照传统方式进行教学。
结果发现,观察组学
生认为该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更具趣味性,更愿意主动学习,也更利于学
生各项技能的提高以及基础知识的掌握[9]。
同时,ECS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让
每一名学生都置身于实训情境中,逐渐克服胆怯心理,在小组合作中提高
团队精神,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
应变能力,从而培养出符合临床需要的人才[10]。
周小菊将本校中职护生
2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运用包括ECS和正常理论教学、
情景模拟、实训操作等多种手段在内的多元化教学法,让学生组成每组
6~8人的学习小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学习静脉输液技术,小组内
成员分角色扮演患者、护士等不同角色,共同参与病案设计,并合作展示
学习成果。
在结束一阶段学习后发现,实验组操作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在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调查中也发现,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学生普遍反
映这种结合了ECS、理实一体化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增
强自主学习、互相协作、沟通交流及临床实践等多项能力,极大增强了学
习效果和对知识点的记忆[11]。
四、不足和展望
ECS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我国尚处于尝试阶段,还没能普遍展开,在专科性较强的基础护理学领域仍基本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
而且,ECS教学中必备的模拟人设备较为昂贵,并且需要许多与之相配的医疗器械,每次实训课需要参与的教师人数也较多,人力资源需要量较大,教学
时间難以控制,再加上没有相对完善的教学评价标准和准确定位的教学目标,这些都影响了该教学模式的发展[12]。
但就今后临床护理的需要及国
外相应教学模式发展情况来看,该教学方式无疑是护理学教学的发展趋势
之一,能极大地提高所培养护生的临床专业素质,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