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实验探究专项训练
1、有一混合气体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水蒸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探究混合气体的成分.(1)实验中,证明混合气体中有水蒸气的现象是;若B中澄清石灰水出现现象,则证明混合气体中有二氧化碳;证明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的现象是。

4、某化学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碱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溶液;小王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钙溶液。

请你按
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猜想与假设】猜想1: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猜想2:该氢氧化钠溶液.
【查阅资料】(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2)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结论】该溶液(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填“能”或“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原因是。

掌握:1、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2、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①稀盐酸,方程式,现象。

②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方程式,现象。

③氯化钙或氯化钡,方程式,现象。

3、检验氢氧化钠部分或完全变质:①稀盐酸和无色酚酞,现象,说明氢氧化钠
变质;②氯化钙和无色酚酞。

6、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解碳酸氢钠粉末(NaHCO3)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该小组成员将少量碳酸氢钠粉末置于下图装置的试管中,充分加热至反应完全,发现试管口出现无色液体,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且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残余.两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1)提出问题:残余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两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甲同学:“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NaOH)”;
【猜想二】乙同学:“白色固体是碳酸钠(Na2CO3)”.
(3)实验与结论: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方程式:;
②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并实验验证:
根据甲同学的猜想与验证,乙同学认为甲的结论不准确,因为。

③以下是乙同学设计的实验:
④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内容,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讨论交流:你还能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吗?
7、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以下是除去食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实验流程:
根据流程图回答:
(1)操作Ⅰ的名称是,加入的试剂A是,沉淀是;
(2)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加入试剂B为,其目的是;
(4)蒸发结晶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
8、为确定木炭还原氧化铜后的固体成份,请你与兴趣小组的同学完成以下探究
【对固体猜想】猜想I:全部是金属铜;猜想Ⅱ: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
猜想Ⅲ:除铜外,还含有木炭;猜想Ⅳ:除铜外,还含有氧化铜、。

【进行实验】实验流程见下图:
【问题与讨论】
(1)步骤②包括溶解、两步操作,它们共同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

(2)C的化学式为,D的化学式为,由此推出固体B中含有(写化学式),步骤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结合(2)的结论推断:如果溶液A显蓝色,则溶液A的溶质的化学式为,说明样品中含有,则证明猜想成立;如果溶液A无色,则证明猜想成立。

9、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我圆明园兔首和鼠首两件文物,但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这两
件文物均为青铜器,其表面呈绿色,小芳查阅资料得知,这是铜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生成了铜绿
[Cu2(OH)2CO3],铜绿不稳定,受热后可生成三种氧化物。

(1)制作兔首鼠首的青铜合金材料属于()
A.金属材料B.复合材料C.合成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
(2)根据铜绿的化学式,你认识铜绿的形成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和
共同作用的结果。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两种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

(3)为探究铜绿的组成,小芳同学从其它铜器上取下适量的铜绿,放入图所示装置中,加热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根据实验现象说明,铜绿加热后可生成、和.
(4)为验证铜绿的组成中含有铜元素,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吗?写出简要的操作步骤、可能的现象及结
论.
10、松花皮蛋是我们喜爱的食品。

某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制皮蛋料泥的原料主要是:生石灰、纯碱、草木灰(含K2CO3)等。

同学们对料泥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猜想I:料泥的主要成份是Ca(OH)2、NaOH、KOH、CaCO3、灰份;
猜想Ⅱ:料泥的主要成份是Na2CO3、NaOH、KOH、CaCO3、灰份。

【实验与现象】实验过程与现象如下图:
【问题与讨论】
(1)步骤②中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
棒、,玻璃棒在步骤②中的一种作
用。

(2)步骤③的现象说明滤渣中含有:(写
化学式)。

(3)请写出上图中出现的化学方程式: 。

(1)若试管2中发生了化学反应,观察到试管1中有气泡产生,且其中的石蕊溶液变红,试管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试管2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观察到两支导管口同时冒气泡、吸滤瓶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试管2中的固体可能是
(3)若观察到吸滤瓶内盛有的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红色溶液变无色,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试管2中的固体分别可能是 ;烧杯中的液体可能是 .请你解释溶液变色的原因:
12.在化学实验技能考试中,有一题目是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小红等几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⑴写出试管②中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⑵实验结束后,小红同学将①、②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
的烧杯中,看到废液浑浊,就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小红等几位同学对
滤液的成分又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 小红认为:只含氢氧化钠; 小明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和氢氧
化钙;
小亮认为:可能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小红、小明、小亮三位同学中谁的猜想不合理,请说明理由。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①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
②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应怎样处理上述实验后的废液才能倒入下水道?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