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学案(鲁教版九年级)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政治学案
第一单元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
第一课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课时:第一课时课题:我们向往公平
学习目标
1.树立公平意识,理智地对待社会不公平现象,努力维护社会公平,积极参与良好的合作。
2.增强在社会生活中判断是非的能力,学会与人进行公平的合作。
3.了解公平的含义,知道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重难点提示
重点: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难点:公平的含义
学法指导
1.观察、分析生活中的公平合作现象,把自己对公平的理解和教材内容联系起来,从合作中的利益和负担的角度来认识公平问题。
2.阅读教材中的关于社会公平的事例、数据,从“机会平等、权利平等、结果平等”三个方面认识社会公平问题,列举我国社会公平的表现,感受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意义。
预习新知
一、时事快评
我们一起来收集一则近期的时事或热点事例(最好与本课内容有关),并做相应评述,准备课堂上的时事演讲。
(要求:收集时事或热点事例可通过查阅报刊、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网上浏览等途径,但不可整段整篇地抄,而应进行适当的修改整理,以把时事、事例交代清楚为标准。
评述时,应尽量运用课本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
时事新闻:
我来评述:
二、新知初探
1.什么是公平?
2.公平对于合作有什么作用?
3.社会公平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4.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有什么作用?
5.有人认为,维护社会公平是国家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的事,与我们是无关的。
这种观点对不对,为什么?
三、质疑(预习时,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请记录下来,我们共同探讨。
)
)
时事演讲
一、组织时事演讲:找两个小组的学生代表进行时事演讲,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准备点评。
二、学生点评:你觉得他们的演讲怎样?请点评。
三、教师点评。
预习交流展示
一、展示交流预习情况: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成果,探讨不懂的问题,并收集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准备全班交流讨论。
二、班级交流讨论: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向全班作交流发言。
师生共同研讨
一、解疑释疑
小组内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我们一起来共同探究:
疑问:
解答:
二、探究提高
材料一: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
的根本保证。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材料二:我国居民收入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差距:居民收入基尼系数超过0.4(差距合理区域的上限);城镇居民收入年增速为8%—9%,农村居民收入年增速为4%—5%;大行业人均年工资超过6万元,而全国机关、事业单位、企业都在2万元以下;财富多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全部城市财富的45%,而财富少的人(占城市居民的10%)占全部城市财富的1.4%。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2)从公平的角度分别说明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积极意义。
(3)请列举当前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平而采取的大政方针和重大措施。
(4)如果在你的实际生活中出现了不公平的现象,你会如何处理?
)
自我检测
一、我来选择(温馨提示: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答案)
1.“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①社会生活中不想获得也就不必付出②社会生活需要合作,更需要良好的合作③公平是良好合作不可缺少的条件④良好的合作离不开团结协作和奉献精神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下列体现社会生活公平的是()
①社会主义能让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贤能者名落孙山,无能者榜上有名④均贫富,等贵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D.①③④
3.2006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宣布: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今年在西部地区实施,明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一政策的实施()
①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素质②有利于培养新型农民③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④说明国家追求社会公平,努力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下列关于公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平就是一个人承担着少于应承担的责任
B.公平是得到自己该得的,分担自己该做的
C.公平就是一个人取得了多于应得的利益
D.公平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
二、分析说明
材料一:我国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据调查,在人均年收入中,各种劳动收入比重占73.8%,资本收入\技术收入\管理收入和其他收入所占比重为26.2%。
材料二:为解决农民增收缓慢问题,2004年中央政府决定“三农”的投入增加300亿元左右;2006年全国取消农业税。
(1)国家采取上述措施体现了什么?
(2)采取这些措施有什么意义?
三、生活感悟
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
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
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
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后来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他们常常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1)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很好的分粥的方法,让每个人都吃上粥,并且说明你的理由。
(2)本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颗粒归仓
本节课,我的收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