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
单选题(共40题)
1、著名壁画《逃亡埃及》的作者是()。
A.贝里尼
B.贝尼尼
C.达·芬奇
D.乔托
【答案】 D
2、我国佛像的塑造,在各个朝代有不同的特点。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早期的佛像雕塑手法明显受印度的影响
B.唐代的佛像更具有唐朝人的面容特点
C.长清灵岩寺千佛殿罗汉坐像在雕塑艺术上采用写意的手法
D.北魏的佛像倾向于写实,明显接近了汉人形象的特点
【答案】 C
3、依据《标准》,在美术教学全过程中要贯穿的理念是()。
A.艺术观念与美术术语的学习和运用
B.绘画基础和绘画技能的学习和运用
C.美术欣赏和美术表现的学习和运用
D.艺术思维和学科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答案】 A
4、教材应尽量适应具体的教学情境,具有()。
A.可发展性
B.可操作性
C.情趣性
D.实效性
【答案】 B
5、美术教学应注重()
A.美术术语
B.创设情境
C.社会文化
D.美术理论
【答案】 B
6、下列选项中,设计师与其建筑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A.赖特——《流水别墅》
B.贝聿铭——《朗香教堂》
C.柯布西耶——《悉尼歌剧院》
D.伍重——《蓬皮杜艺术中心》
【答案】 A
7、19世纪浪漫主义的代表性画家是()。
A.库尔贝
B.达维特
C.德拉克洛瓦
D.安格尔
【答案】 C
8、按照评价功能的不同,可将教学评价分为()。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相对评价
C.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绝对评价
D.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答案】 A
9、《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思想,这体现了教学中的()。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答案】 D
10、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高中美术课程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模块总数目是( ) 。
A.5个
B.7个
C.9个
D.10个
【答案】 B
11、故宫太和殿的屋顶用的是()。
A.重檐歇山顶
B.单檐庑殿顶
C.重檐庑殿顶
D.单檐歇山顶
【答案】 C
12、下列属于张旭狂草作品的是()。
A.《兰亭序》
B.《祭侄文稿》
C.《古诗四帖》
D.《鸭头丸帖》
【答案】 C
13、某教师期末总评时,将学生平时学习态度按照30%的比例纳入学生总成绩,这种评价方法是( )
A.表现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答案】 A
14、下列选项中,属于量化评价方式的是( )。
A.分数
B.等级
C.作品展览
D.档案袋
【答案】 A
15、被称为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的是()。
A.顾恺之《论画》
B.谢赫《古画品录》
C.朱景玄《唐朝名画录》
D.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答案】 D
16、在《江山如此多娇》一课的欣赏教学中,不适合作为教学重点的是()。
A.了解傅抱石的艺术风格
B.重点讲解作品创作的心路历程
C.分析作品的背景与艺术价值
D.学生感受作品的气势磅礴
【答案】 B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三个层面的是()
A.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
B.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
C.美术与社会现实相联系
D.美术与人文环境相融合
【答案】 D
18、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和()两类。
A.技能欣赏
B.技能鉴赏
C.创作欣赏
D.创作鉴赏
【答案】 C
19、每个学期,学校都会通过会考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属于()。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量评价
D.定性评价
【答案】 B
20、佛罗伦萨洗礼堂铜门浮雕的设计者是()。
A.多纳泰罗
B.吉贝尔蒂
C.米开朗基罗
D.布鲁内莱斯基
【答案】 B
21、学期末,王老师综合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成绩进行评价,这一评价方式是()
A.多主体评价
B.表现性评价
C.阶段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 A
22、《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课程。
A.必修
B.选修
C.选择性必修
D.辅修
【答案】 A
23、美术是以()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情感的。
A.视觉感受
B.视觉体验
C.审美情趣
D.视觉形象
【答案】 D
24、《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指出,教师应根据美术课程的特点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明确学习任务、学习进度、学习方法和每个环节的具体要求。
A.评价机制
B.教学设计
C.教学评价
D.教学目标
【答案】 D
25、张老师在《学画中国画》一课的作业评价环节,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掌握中国画的绘画技巧并认识到自己作品存在的不足,运用了相对评价的方式。
以下属于此评价方式的是()。
A.总结并点评学生作品中存在的问题
B.以优秀学生作品为基准,对其他作品进行比较点评
C.对学生作品进行分析,然后给出建议
D.让学生相互评价后,教师再进行评价
【答案】 B
26、按题材分类,下列不属于中国画的是()。
A.铜版画
B.人物画
C.山水画
D.花鸟画
【答案】 A
27、佛罗伦萨洗礼堂第三道门“天堂之门”上青铜浮雕的雕刻作者是()。
A.多纳泰罗
B.吉贝尔蒂
C.米开朗基罗
D.布鲁内莱斯基
【答案】 B
28、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高中生“用美术及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美术和其他学科的学习。
”这一表述所体现的理念是()。
A.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B.强调创新精神。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C.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D.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答案】 B
2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创设情境的教学活动是()。
A.故事讲述
B.作品分析
C.角色扮演
D.背景音乐
【答案】 B
30、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能够提高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领域是()。
A.“造型·表现”
B.“设计·应用”
C.“美术·鉴赏”
D.“综合·探索”
【答案】 D
31、1632年,荷兰画家伦勃朗创作的(),标志着他的艺术走向成熟,这幅作品并没有按照固定的格式来画,而是选择了一个教学情节。
A.《圣乔治射手连军官们的宴会》
B.《最后的晚餐》
C.《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
D.《夜巡》
【答案】 C
32、中国古代佛教兴盛,出现了很多著名的佛教石窟,其中被称为“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石窟是()。
A.龙门石窟
B.麦积山石窟
C.敦煌莫高窟
D.云冈石窟
【答案】 B
33、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描述不正确的是()。
A.驾驭课堂灵活机动,应变能力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B.教学机敏,能灵活机动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事件
C.教态自然、仪表端庄、富有情感,对每一个学生都主动、热情、感情真挚
D.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课堂教学调控恰当
【答案】 C
34、造成篆刻艺术作品干变万化的核心因素是()。
A.巧拙变化
B.粗细变化
C.章法变化
D.穿插变化
【答案】 C
35、吴老师对《黑白撕贴画》一课进行教学设计,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教学目标的是()。
A.感受黑白撕贴画的艺术特点,了解黑白灰关系的基本处理方法
B.在撕撕、贴贴的过程中,认识、理解画面黑白灰的对比原理
C.运用形式美法则,快乐涂画,大胆描绘与表现
D.养成认真、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习惯
【答案】 D
36、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工艺美术欣赏——陶器》一课教学难点的是()。
A.陶器的制作步骤
B.陶器的分类
C.陶器的发展历史
D.陶器的艺术审美价值
【答案】 D
37、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不包括()。
A.独特的人格魅力
B.多样的美术知识与技能
C.基本的教育知识与技能
D.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答案】 D
38、()是一种工笔画技法,主要是用一个透明的色整体染一遍,用于大块色彩的统一。
A.章法
B.点虱
C.分染
D.罩染
【答案】 D
39、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的“基本理念”,“倡导探究式美术学习”的前置条件是( ) 。
A.合理进行美术分组
B.进行美术“双基”教学
C.创设问题情境
D.提供教学资源
【答案】 C
40、包老师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自主备课并当“小老师”上课,让全班其他小组从学科知识、语言表达、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教学技术等方面为“小老师”打分,这种评价方法是()。
A.自我评价
B.同伴评价
C.教师评价
D.档案袋评价
【答案】 B
大题(共10题)
一、请按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也可以是单元中的一课)。
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
(2)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
【答案】本题考查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首先分析题目要求,明确教学设计中必须要呈现的四条要求的具体内容。
通过读教材,确定本节课是“设计工艺”学习领域的一课。
确定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其次分析要求,要求规定了要设计合理的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至少要提问三个课堂问题以及对教案中的主要环节做出设计说明。
二、某教师开展了题为《格尔尼卡》的自主性美术学习活动。
教师先让学生自由组合,然后让其搜集作品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和探究,最后以学生分组汇报的形式结束活动。
这节课气氛活跃,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然而观摩此课的教师却提出了一些批评,如:这样的课堂学习效率过低,不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学生的答案“异想天开”,偏离教材中的解释太远……针对上述案例,请你谈一谈自主性美术学习活动的利弊;如果你是美术教师,如何更好地开展此类美术教学活动?
【答案】分析题干可知,本题主要考察对自主性美术学习活动利弊的分析,以及对美术教学活动的设计。
固此题目分为两方面作答,答题时一定要区分开两个问题进行回答。
三、案例:夏老师在上中国花乌画一课时,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国花鸟画的特性,可以画出很好的中国花鸟画作品,所以在进行教师示范的环节中,夏老师把中国花鸟画的教学分成了几个步骤:教师按照严格的步骤顺序在黑板上展示荷花、梅花、竹子、鸟等作画过程,学生在教师示范下进行临摹学习中国画的技法。
最后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学生都觉得太难,无法顺利地完成了一幅花鸟画作品。
问题:请评价该教师的做法,说明理由并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学习中国花鸟画,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课程。
夏老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国花鸟画的技能表现方法,使用示范法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最大的优点就是给予学生直观的表达。
同时夏老师严格按照几个步骤在黑板上进行展示作画过程,也做到了程序清晰,方法明确,让全体学生观看到示范的全部过程。
但是本次课程也存在很多问题:夏老师在示范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而是自己一味地在进行示范,同时还要求学生依葫芦画瓢,没有体现出创新精神。
根据新课标,“造型·表现”领域不以单纯的知识、技能传授为目的,而是要贴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与美术学习的实际水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该老师在上本次课程的时候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自己观察与欣赏花鸟画作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寻找与尝试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表现方法,教师在示范的时候,也应当做到讲练结合的方式,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参与和探究的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案例:陶老师准备上摄影创作课,却苦于没有足够的摄影器材供学生使用。
于是,他改上摄影鉴赏课。
在教学中,讲解了布列松等大师的摄影作品及其艺术风格。
有些同学听课后跃跃欲试,也想实践操作。
然而陶老师告诉学生,大师的艺术不是可以轻易模仿的,而且需要专业的摄影器材,目前我们学校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问题:对陶老师教学活动的优、缺点进行评析(12分)。
并谈一谈如何在条件欠缺的学校开展相关内容的教学(8分)。
【答案】分析题干可知,需要对两个问题分别进行回答。
第一个问题考察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行为的评价,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回答。
第二个问题是对教学环境与教学实施建议角度进行回答。
五、请依据湖南美术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四课《泥塑——清晨》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
要求:(1)做到文本格式规范,具备基本要素。
(2)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4)设计3个课堂提问。
【答案】本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教学设计正确格式的把握及教学环节的设计。
能设计出一个格式规范,具备基本要素的教学简案。
在保证教学简案规范、完整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提供的教材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应依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进行设
计,做到突出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层次性和启发性,让学生进行探索和发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六、在《远古的呼唤——面具》一课中,胡老师在示范了面具的制作方法后,让学生根据文学剧本自由选择角色制作面具。
学生做完面具之后,胡老师邀请几位面具做得好的学生上台展示.说明自己作品的创意并简单表演。
老师与台上学生一起喝彩,尽情释放激情;享受创作的乐趣。
结课时,胡老师向其他学生说:“他们做得太棒了!可你们为什么这么不用心呢’’问题:请从问题与建议两方面对胡老师的教学评价行为进行分析。
【答案】问题:(1)材料中胡老师在学生做完面具后,邀请做得好的学生上台展示作品.而并没有给其他学生展示的机会,并且对做得不好的学生加以指责,胡老师没有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没有傲到面向全体学生.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身心的良好发展,极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2)胡老师只以面具做得好坏为评判标准作出评价,只评价美术作业,评价方式太过单一,没有做到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没有采用多种方式评价美术作业。
建议:(1)胡老师应该在美术课堂中依据美术课程标准进行评价,面向全体学生,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与反馈功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和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发展。
(2)胡老师应该注重美术学习表现的评价,不仅仅依据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而且要通过考查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3)鼓励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以及座谈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业进行评价。
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
七、在《灯具制作》一课的结课环节,小林同学拿出自己制作的灯具,向全班同学展示介绍。
大家看了他的作品一致表示看不出来是灯具。
小林竭力解释自己作品的独特之处,见大家依然质疑,十分气恼,欲将其毁掉。
张老师见状,连忙举起小林的作品说:“我看还不错”。
但是小林的作品还是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
结合《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评价的建议,从优点、问题、建议三方面对上述教学活动进行分析。
【答案】优点:老师采用多主体的评价方式是可取的。
问题:(1)没有注重对学生学习表现的评价。
学生对小林的态度说明他们只是拿像与不像作为评价的标准。
(2)老师的评价不够中肯。
张老师“我看还不错”的评价语不够真诚,有些敷衍的感觉,不能让小林感受到自己作品的价值。
建议:(1)不要依据美术作业评价学生美术学习的结果,要通过考查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其在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2)对学生美术作业的评价可以从创作构思、表现方式及技能等方面进行,既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要使学生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并找
到发展的方向。
(3)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
八、案例:葛老师在上鉴赏课《培养审美的眼睛》时,展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凡·高的《星月夜》,并提问这两件作品有哪些异同?为什么?接下来葛老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之后每个人写出自己的鉴赏报告,但是学生仅凭自己的兴趣写了喜欢或不喜欢某作品,并没有达到美术鉴赏学习的要求。
问题:分析此课的优缺点,并针对缺点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分析题干可知,本题主要考察对美术鉴赏模块的课程设计的理解,需要考生评价该课的优点和缺点。
固此题目分优点和缺点两方面作答,同时缺点还需要提出相关改进建议。
九、请按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设计1课时的教学简案(也可以是单元中的一课)。
要求:(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
(2)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
【答案】本题考查考生的教学设计能力,首先分析题目要求,明确教学设计中必须要呈现的四条要求的具体内容。
通过读教材,确定本节课是“设计工艺”学习领域的一课。
确定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其次分析要求,要求规定了要设计合理的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至少要提问三个课堂问题以及对教案中的主要环节做出设计说明。
一十、赵老师虽然美术基本功不是很强,但是教学热情很高,整节课上,他不遗余力地进行大量示范,让学生模仿他的作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学生仍然画不好,教学效果不理想。
请分析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分析题干可知,赵老师在授课上有两大问题。
第一,他的基本功不够扎实却一味让学生临摹他的作品。
第二,在课堂上希望通过模仿教师的作品提高教学效果,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固此题可以从这两方面作答,并提出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