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婺州窑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华婺州窑作文
篇一《探寻婺州窑的奇妙之旅》
金华的婺州窑,那可是相当有说头的。
我第一次知道婺州窑的时候,感觉就像发现了一个隐藏在角落里的宝藏,充满了神秘。
记得有一次,我跟着一群对古窑感兴趣的人,专门跑到一个土窑遗址去一探究竟。
那地方呀,看起来有些破旧,但是又带着一种独特的历史沧桑感。
我们沿着一条有点崎岖的小路走进去,周围都是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杂草,感觉它们就像是年代久远的守护者,默默地立在那里。
到了窑址的核心区域,才是真正开眼的时候。
地上还散落着一些窑具和陶瓷碎片,能看到这些碎片上纹路的轮廓,有的像是弯弯的月牙,有的像是被拉长了的波浪。
我小心地捡起一片碎瓷片,放在手掌心仔细端详。
它的表面并不十分光滑,摸起来还有点粗糙,但是那颜色的沉淀却显示出它曾经经历过岁月的洗礼。
我想这碎瓷片的背后一定藏着好多故事,也许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位手艺精湛的工匠满心欢喜地把它做好,期待着它能被人们喜爱。
可是世事无常,不知道发生了啥,它在岁月里破碎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婺州窑的瓷器造型也是千奇百怪,有的像圆润的大肚佛,挺着个大肚子,特别可爱;有的又像摇曳的柳枝,线条特别柔美。
而且那些色彩,简
单而质朴,没有现代瓷器的那种艳丽,就像是低调的老者静静地散发着属于自己的魅力。
这趟婺州窑之旅就像打开了一本古老的画册,每一页都是历史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篇二《婺州窑:泥土与火焰的艺术》
在金华,婺州窑可算是个宝贝玩艺儿。
还别说,刚开始我对婺州窑就是个半吊子认识,觉得不就是些老瓷器嘛。
可真当我走进它的世界,我的老天爷,我才知道自己以前想的太简单了。
就说那次去一个民间婺州窑收藏者那里看藏品。
一进去,他屋子里全是各式各样的婺州窑瓷器。
那摆满瓷器的架子就像个魔法阵,每个瓷器都像有自己的小魔法。
有个婺州窑烧制的小罐子,个头不大,可它肚子上的那层釉色像星星掉进了泥沼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神秘。
罐子的口沿那有一圈很均匀的卷边,这手艺没得说,就像给这小罐子戴了个精致的小帽子。
我好奇地问这收藏者这罐子咋做出来的。
他一讲起来就刹不住车了。
他说那土里先得挑那种最有劲道的,就像挑馒头得挑最劲道的面一样。
把土淘洗得干干净净,一点点杂质都不能留,这可花工夫了。
然后捏坯的时候,手就像和土在谈恋爱一样,得把坯捏得恰到好处。
捏好之后晾干,就跟伺候小婴儿似的得小心翼翼。
接着就是上釉,釉的配方可神秘了,每种颜色都是经过无数次试验才有的。
最后进窑烧制的时候,火的大小、烧制的时间那都得精准把握。
他说就像炒菜一样,火候不到不行,火候大了也完蛋。
我一下就感觉这婺州窑的每一件瓷器都来之不易,是一摞子工夫堆出来的。
从那之后,每看一个婺州窑瓷器,我就想到背后那些复杂的工序,心里就多了一层敬畏。
篇三《我爱婺州窑》
金华的婺州窑在我心里那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我可不是瞎夸,这都是我在打交道过程中一点点积攒出来的喜爱。
我记得有一次去参加一个小型的婺州窑瓷器展览。
那场面啊,人多得像赶集一样。
一个个玻璃展柜里放着精美的婺州窑瓷器。
我像个馋嘴猫盯着美食一样趴在那些展柜前看。
有一件婺州窑的花瓶特别扎眼,瓶身长长的,像个窈窕淑女的身姿。
花瓶上的图案像是用一种很拙朴的技法画上去的,并不是那种规规矩矩的图案,倒像是随手涂鸦,但是却别有一番风趣。
上面的花像是喝醉了酒的大汉,歪歪扭扭,可就是这种歪扭让人觉得它有了灵气。
花瓶的细细的瓶颈就像天鹅的脖子优雅得很。
我就好奇这工匠咋想的呢。
于是找了个本地懂行的人问。
这可打开了他的话匣子。
他说这婺州窑讲究的就是个自然随性,工匠们都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创作的。
这花瓶可能
是工匠在某个阳光正好的午后,心情舒畅时做出来的。
匠人的手指触摸着泥土,心中满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向往,最后就变成了眼前这独特的花瓶。
从那展览出来之后,我就一直心心念念着那些婺州窑的瓷器。
每一件婺州窑都是一张名片,写着金华这片土地的过往,带着工匠们热忱的心。
我感觉我爱婺州窑,就像爱一个从老祖宗那传下来的活泼可爱的小伙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