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密★启用前
重庆一中高半期试题
历史试题卷 .11
历史试题共5页。

满分 100 分。

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比较法是掌握历史事物之间共同性与差异性的一种思维方法。

回答1-3题。

1.以下关于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的原因都是因为阶级矛盾的激化 B.最终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C.都采用外来宗教组织发动人民群众D.都排斥外国先进的经济文化
2. 与19世纪中期相比,19世纪末列强侵华方式的主要变化表现在
A. 割占中国领土
B. 勒索巨额赔款
C. 强迫开辟商埠
D. 获取投资设厂权
3.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重大事件。

下列关于两者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 都始于反对北洋军阀的倒行逆施
C. 都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运动
D. 都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4.清末外交官薛福成认为:“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

……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

”这些对中国“贻害无穷”的条款订立于
A.1844年B.1842年C.1860年D.1843年
5. “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立埠之事后方定,害人之物为禁。

”这表明太平天国的对外政策不包括
A. 倡导自由通商
B. 禁止鸦片贸易
C. 承认已开放的商埠
D. 主张平等往来
诗歌、对联往往是历史的真实写照。

回答6-8题。

6.郑观应曾作诗云:“轮船电报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

办有成效倏变更,官夺商权难自主。

……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

华商因此不及人,为丛驱爵成怨府。

”诗中所言反映出 A .鸦片战争后,封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 .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大量兴办 C .清王朝大力支持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D .洋务民用工业受封建势力束缚
7.“平壤城千仞,妖气压阵云。

灭师非战罪,失利为孤军。

奋臂生吞虏,捐躯死策勋。

大同江水绿,生渡看诸军。

”该诗所赞颂的清军将领是
A. 邓世昌
B. 叶志超
C. 聂士成
D. 左宝贵
8. “城市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瞥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

”这首诗所描写的社会现象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9.下列主张能体现郑观应“商战”思想的是
A.“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B.“十万之富豪,则胜于有百万之劲卒”
C.“治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D.“立学校以育人材,兴大利以厚民生”
10.近代以来,官僚、地主、商人纷纷投资办厂。

从右表中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A .部分官僚、地主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B .民族资本来源多样化
C .投资者主要来自国内
D .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历史图片包含并传递着历史的信息,具有文字无法替代的功能,我们可以通过它来研究历史、了解历史知识。

回答10—12题。

11. 下列事迹与右图所示人物相符的是
A. 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B. 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高举社会主义大旗
C. 缔造中国共产党,当选中央局书记
D. 著《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12. 右图所示杂志在中国近代社会中的历史地位是
A. 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机关刊物
B.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重要报刊
C. 宣传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D. 介绍世界各国史地的重要书籍
13. 右图是近代火柴工业留下的商标——火花。

火花中的信
息说明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兴办、发展民族工业的主要动
力是
A. 政府放宽限制
B. 爱国心的驱使
C. 列强放松侵略
D. 政治地位提高
近代以来,环渤海地区的社会变迁,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缩影。

据此回答13—14题
14.近代在该地区北岸被迫开放的第一个通商口岸是
A.大连B.营口C.天津D.旅顺
15.下列企业创办于该地区且具有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是
A.南通大生纱厂 B.开平煤矿C.继昌隆缫丝厂D.张裕葡萄酒公司
16.鸦片战争后,中国始终存在着“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随着时代的流变,这里的“人民大众”包括①工人阶级②民族资产阶级③农民阶级④地主阶级⑤小资产阶级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7.下列各项,不是
..按前因后果排列的是
A. 工业革命——鸦片战争
B. 新思想萌发——洋务运动
C. 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
D.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18.“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

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这段话是
A. 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B. 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C. 革命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
D. 革命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
19. 下列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属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是
A. 不读四书五经
B. 建立京师大学堂
C.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
D. 开设经济特科
最早把欧洲启蒙思想介绍到中国来的是
A. 地主阶级抵抗派
B. 地主阶级洋务派
C. 资产阶级维新派
D. 资产阶级革命派
21. “两订约国互相约定,将旅顺、大连租借期限并南满洲及安奉两铁路期限,均展至九十九年为期。

”这里的“两订约国”指的是
A. 中国与日本
B.中国与俄国
C. 日本与俄国
D.日本与德国
22. 下列应属于19的流行词语是
A. 新青年实业救国抵制日货
B. 三民主义武昌中华民国
C. 义和团八国联军北京城
D. 巴黎和会青岛罢工
23. 袁世凯为独断专权、复辟帝制,实施了一系列破坏民主共和的举措,其先后顺序是①解散国民党和国会②制造“宋案”③修改总统选举法④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⑤改国号为“中华帝国”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④③⑤
C. ②①③⑤④
D. ①④③②⑤
24. 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是
A. 孙中山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宋教仁
25. 中国共产党“二大”在宣言中指出:“中国三万万的农民,乃是革命中最大的要素。

农民因为土地缺乏、人口稠密、天灾流行、战争和土匪的扰乱、军阀的额外征税和剥削、外国商品的压迫、生活程度的增高等原因,以至日趋穷困和痛苦。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 同情农民阶级的悲惨遭遇
B. 以发动农民群众作为党的工作中心
C. 肯定了农民阶级的领导作用
D. 认识到农民阶级是民主革命中的动力
第Ⅱ卷(综合题 50分)
本卷共3小题,50分。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数(不包括矿山。

单位:家)
——根据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农商部的统计
材料二 19至19我国注册设厂72家,平均每年设厂24家,1914至19五年间,注册设厂达183家,平均每年近37家,其中以棉纺厂、面粉厂为最多,……这一时期,全国的钢铁冶炼厂只有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的180万吨,仅增加到19的330万吨。

——王方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材料三 19在中国的外商、华商煤矿所占比例情况表
——根据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提供的统计数字材料四 19全国注册工厂数(单位:家)
——根据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提供的统计数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

(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该状况的外部原因主要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四,分析我国民族工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6分)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

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上道光帝折
材料二“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材料三清末“新政”较之洋务运动更能体现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更具有社会转型的色彩。

其计划不可谓不庞大,改革的速度也不可谓不快,但练新军也好,办实业也好,兴学堂、派留学也好,还有各地办警政、地方自治、各类调查与选举,样样需费,而且非有巨额投入不可。

对于连支付赔款与借款都不堪重负的清皇朝来说,经费问题就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

——摘编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1)材料一反映清朝面临怎样的危机?(2分)简述清政府为此采取的应对举措。

(2分)
(2)曾国藩的主张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思潮,根据材料二说明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

(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末新政面临的最大困难。

(2分)为克服困难,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导致了什么结果?(2分)
28.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夫中国大病,首在雍塞。

气郁生疾,咽塞致死。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材料二至于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

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孙中山《民报》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引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四“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参议院议决事件,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

”“法官独立审判,
不受上级官厅干涉。


——引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材料一中康有为认为“中国大病”的原因是什么?(2分)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百日维新”中开出了怎样的“药方”?(2分)
(2)材料二中“民权主义”具体指什么,(2分)与材料一相比,孙中山在借鉴西方政体形式上与康有为有何不同?(4分)
(3)材料三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什么思想?(2分)材料四表明中华民国采取了怎样的政治体制?(2分)结合所学分析这些规定的进步意义。

(4分)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中国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共同因素。

(6分)
命题人:张琦彭述云
重庆一中高半期试题(本部)
历史试题答案 .11
一、单项选择题
1-5 B D B D C 1-5 D C B D B
6-10 D D D B D 6-10 D D D B D
11-15 C C B B D C C B B D
16- C B A C 16- C C A B
21-25 A A B C D (本部)21-25 A A B C D (分部)
二、材料问答题
26.(12分)
(1)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

(2分)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分)
(2)民族工业规模小;重工业基础薄弱;分布不合理,绝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

(6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

(2分)
27.(14分)
(1)财政枯竭,战斗力削弱。

(2分)任命林则徐主持禁烟。

(2分)
(2)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清朝统治,中外和好局面的形成。

(4分)
(3)新政经费不足。

(2分)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

(2分)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起了人民群众不断起来反抗。

(2分)
28.(24分)
(1)封建专制统治下,言路不畅。

(2分)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2分)
(2)民权主义即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分)康有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

(4分)
(3)思想:“主权在民”,各民族一律平等。

制度:三权分立。

(4分)意义:有利于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君主专制。

(4分)
(4)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封建统治危机加剧;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