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明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 (2019高二上·吉林期中) 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深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B . 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艰难!
C . 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保夕了。

D . 这群热心的义工,长期照顾着这些孤苦伶仃的老人,让他们衣食无缺。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2. (6分) (2019高二上·思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大家来到此地,都抱有求学研究之志,但我要告诉大家说:单是求知识,没有用处,除非赶紧注意自己的缺欠,调理自己的心理才行。

要回头看自己,从自己的心思心情上求其健全,这才算是真学问;若能如此,才算是真进步。

人类所以超过其他生物,因人类有一种优越力量,能变化外界,创造东西。

要有此改变外界的能力,必须本身不是机械的。

人类优长之处,即在其生命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

这从何处见出呢?就是在于他能自觉;而更进步的,是在回头看自己时,能调理自己。

我们对外面的东西,都知道调理他,譬如我们种植花草,或养一个小猫小狗,更如教养小孩,如果我们爱惜她,就必须调理他。

又如自己的寝室,须使其清洁整齐,这也是一种调理。

我们对外界尚需要调理,则对自己而忘记调理,是不应该的。

不过调理自己与调理东西不甚一样,调理自己要注意心思与心情两方面。

心思方面最要紧的是要条理清楚。

凡说一句话,或作一篇文章,总要使其清楚明白。

如缺乏条理,徒增多知识是无用的,因为知识是要用调理来驾驭的。

至心思之清楚有条理,是与心情有关系的。

在心情不平时,心思不会清楚,所以调理心情是最根本的。

对心情应注意的有两点:一是懈,一是乱。

懈是一种顶不好的毛病,偶然懈一下,这事便做不好;常常散懈,则这人一毫用处没有。

在写文章时的苟且潦草敷衍对付,都是从懈来。

文章写得短不要紧,最不好是存苟偷心理。

一有这心理,便字不成字,话不成话,文不成文。

苟且随便从散懈心理来,干什么事都不成样儿。

乱是心情不平,常是像有点激动,内部失掉均衡和平,容易自己与自己冲突,容易与旁人冲突,使自己与环境总得不到一个合适的关系。

乱或暴乱,与散懈相反;散懈无力,暴乱初看似乎有力,其实一样的不行。

因其都是一种机械性,都无能力
对付外面变化,改造环境。

然则如何可不陷于机械而变成一个有能力的人?这就要能自觉,不散懈,亦不暴乱,要调理自己,使心情平和有力,这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

调理自己需要精神,如果精力不够时,可以休息。

在我们寻常言动时,绝不可有苟且随便的心情;而在做事的时候,尤须集中精力。

除非不说不做,一说一做,就必须集中精力,心气平稳的去说去做。

譬如写一篇文章,初上来心很乱,或初上来心气尚好,这时最好平心静气去想,不要苟且从事,如果一随便,就很难得成为一气。

所以我们的东西不要拿出则已,拿出来就要使他有力量。

诸同学中有的却肯用心思,但在写文章时,条理上还是不够,有随便苟且之意,字句让人不易看清楚。

有的同学还更差些。

这不是一件小事体,这是一个很要紧的根本所在。

(节选自梁漱溟《朝话》,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的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 学会心理的调整,这才是真正的学问,才是真正的进步。

B . 人类之所以超过其他生物,是因为比其他物类少机械性。

C . 说话和写文章时,要想表达清楚明白,心思必须先有条理。


D . 调理自己的心情,使之平和有力,是改变气质的根本功夫。

(2)根据文章,下列做法不属于“调理心情”的一项是()
A . 备考要拟定周密的学习计划,拟定计划前要保持内心的平和安定。

B . 教室黑板上方的墙壁上,张贴者“净”“静”“敬”“竞”四个大字。

C . 写文章不急于下笔,先上网专心浏览,摘取相关精彩段落再加以组合。

D . 学习遇到困难时,冷静思考,多方请教,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 学会回头看自己,健全自己的心思心情,是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这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B . 心思与心情是密切相关的,但两者有主次之分,要想调理心情,就得先调理自己的心情。

C . 心情的暴乱与散懈,两者看似不同,但都能使我们陷于一种机械性,从而导致行事不顺。

D . 调整心理,集中精力,心平气和,努力写出有力量的文章,这是一个很紧要的根本所在。

3. (12分)(2020·南宁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小题。

第一张书桌
韩少功
一觉醒来才发现两脚泥,只是靠一夜体温的炙烤,加上盛夏天气的烘焙,泥浆已干成了泥壳,在床单上纷纷剥落泥渣。

这有点奇怪,上床前我居然没洗脚?昨晚居然累得东倒西歪一头扎进了呼呼大睡?再说蚊子,那些微型杀手这一夜是嘴下留情,还是根本没法咬醒一个鼾声如雷的死人?
想一想,昨晚能摸到床已是幸运了,不像那一次,在路上走着走着就睡了,一头栽到水沟里。

知青时代就是这样子。

无边无际的累,物我两忘的累呵累,填满了烈日下或风雪里的日子。

有一天,救星终于出现,是公社杨秘书发现黑板报上我的粉笔字不错,抽调我去公社抄材料。

当地人把这种轻松差事叫做“吃楼火”,词义来路不明。

大概“楼”是指大宅子,能待在大宅子里烤“火”的家伙,当然是有富贵之命,至少也是时来运转,值得大家羡慕嫉妒恨。

在没有复印机的时代,抄材料就是手工复写。

杨秘书让我复写各种公文,还有他最为头痛的新闻报道——退稿率太高了,搞得他很没面子。

经过深入反思,他认定投稿失败的原因就在于邮路遥远,自己每次动手都太迟,于是决意加大写稿的时间提前量。

比如还未开镰,他就抢先报道贫下中农喜送公粮;还未下雨,他就早早预测广大群众奋勇抗洪;离国庆节还有十几天,他就精确想象人们在节日里如何“深有体会地说……”“豪情满怀地说……”“一把抓住解放军首长的双手眼含热泪地说……”这种稿子抄得我目瞪口呆。

这个胖子何等神通,把人家十几天后的泪水都流出来了?
时空穿越也无济于事,还被报社或电台回信怒斥为“胡闹”和“弄虚作假”。

他这才苦着一张脸说:“怎么办?怎么办?你还有什么办法?”
在他谦恭的促请之下,我不忍袖手和暗笑,便复写兼顾修改,无非是去掉他的一些语法硬伤,删掉一些八股套话,再加点新鲜事例什么的,终于使他的退稿率后来有所降低。

他乐癫癫地为我倒茶水和切西瓜不在话下。

他最爱唱的“长江滚滚向东方……”从此也时常飘扬在公社机关的房前屋后。

县里大概也注意到这个公社在媒体上的能见度提升,于是常有电话打来,抽调我到县里写材料。

这种“楼火”就吃得更爽了。

几乎每个月我都有几天不用出工上地,而是衣冠楚楚牛头马面地入住县城招待所,每天得伙食补贴五毛,食有荤腥,夜有电灯,还有服务员来扫地送开水。

什么是幸福?这就是幸福吧。

什么是上层建筑?这就是上层建筑吧。

不过县级官员比杨胖子难侍候,每次审稿都会有意见,每个参审人都水平高,哪怕以高克高互相消耗,
甚至把自己绕晕,最后又回到第一审时的意见。

自发现这种否定之否定规律,我便避繁就简,近道超车,每次完稿后决不再急于送审,而是拖到最后时刻,几乎是逼着领导把初审当作终审,只可能务实地说说人话——这就是说,不给他们高来高去的闲工夫,不给他们折腾下属和绕晕自己的机会。

这样,我就有了许多送审前的多余时光,忙一闲三,经常无所事事。

恰逢 1970 年代初全国文化形势回暖,很多文艺院团恢复了自创节目的演出,省、地、县各级文艺刊物也都重新出版。

在一个知青朋友的鼓动之下,我在招待所里闲着也是闲着,吃了五毛补贴后也得消遣,便胡乱凑些四言八句,关于诱蛾灯的(星火万千,美好诗情呵),关于水库大坝的(锁住龙王,气势非凡也),好像是诗,就算是诗吧,后来居然也印成了县刊上的铅字——眼看着一颗文艺小新星就这样意外地冉冉升起。

杨秘书特兴奋,因为文艺作品也在上稿率统计范围之内,任何铅字都算是全公社的文宣成绩。

他觉得脸上有光,立刻赏我一盏煤油灯,带玻璃罩的,有鱼型灯嘴助燃增亮的,简直是高科技产品,比黑烟滚滚的棉油灯盏强多了。

为了让我抓紧时间创作一台文艺宣传队的节目,一位姓刘的公社宣传委员也投入到对我的关爱中,听说我没桌子,便带我去了学校,逼着校长给了我一张学生用的双人课桌。

这是我走入社会后第一张书桌,一米来长,一尺多宽,有一个双层夹板和娃娃们留下的一些刻痕。

工区里的员工们以前只配有床和木凳,人们平时写信也只能就着箱子或床沿,因此我的这张桌略显怪异,堪称奢侈,很让伙伴们震惊。

想想看,在桌上再摆一个笔筒,立一排书(最好是精装的),插几支花(油菜花或南瓜花都行),不就有知识分子的风雅兮兮和气势非凡了?房间主人若不文思如涌壮怀天下哪还说得过去?
这张小桌伴我三年多,助我写出过三句半、对口词、表演唱、花鼓戏一类,当然还有杂乱的感想和素材,后来进入了小说或散文,包括早期的《月兰》和《西望茅草地》。

杨秘书当然也在这张小桌上进入了我的日记。

比方说,他一上路便不时高唱进行曲,用时下的语言说,活成了一个快乐的表情包。

又比方说,他有一条又脆又亮又尖的娘娘嗓子,总是担当领呼口号的重任。

他怕农民们听不清、喊不齐,常常把一句长口号截分成几个短句,于是一句“打击贫农…‘就是…’打击革命”,经他逐一分别领喊,大家喊是喊齐了,但前后两句分明成了惊心动魄的反动口号,竟被喊得地动山摇。

这一事已被我写入了后来的《马桥词典》。

他的金嗓子还多次用于民兵队列操练。

大概是恼火一些人分不清左右,甚至听不懂“左”和“右”,他灵机一动,找来一些草绳,给每人的左脚缠上一根,于是口令便成了“草脚——肉脚——草脚”,或者“(向)草脚——转……(向)肉脚——转……”还别说,这一招管用。

形象的“草”和“肉”就是比抽象的“左”和“右”好记,如同电视剧比理论书要好懂,你不服还不行。

大家的智商立即提升,队列动作马上整齐许多,据说后来还在什么竞赛中一举夺奖——这一事有几分神奇,将来说不定会被我写入哪篇小说的。

多年后,我重返这里的时候,发现两排土砖房早已换成钢筋水泥楼,集体茶场也早已被私人承包,眼前全是陌生面孔。

我在房前屋后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往日陈迹,除了半块语录墙,两台锈成了废铁的揉茶机,一个隐没在
丛生蒿草中的废弃猪场。

山水之间的人迹总是转瞬即逝。

出乎意料,我吃饭时还看见了厨房墙角里一张课桌,其木纹、刻痕、样式都十分眼熟,不过它眼下已蒙上了枯黑烟垢,还有不少水泥凝结成的斑块,大概曾被泥匠们拿去搭过跳板,当过脚手架什么的。

桌下有几个腌坛,桌上则胡乱堆放了一些杂物,包括一个可口可乐的大瓶子,不知装了些什么。

我默默看了它一眼,然后告别主人走了,上了汽车,上了火车,上了飞机,直至海角天涯。

我很奇怪临别前自己为什么没去把那个桌面摸一下。

其实我常常想起它。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小说以知青时代为背景,开头部分又特别写到知青生活的劳累与疲惫,暗示了拥有“第一张书桌”的特殊社会背景。

B . “我”被抽调到县里写材料时,每次完稿后,决不急于送审,只是为了腾出许多送审前的多余时光来“乱凑些四言八句”。

C . 小说结尾处写到“其实我常常想起它”,其实表达的是作者一直难以忘记那个知青年代的青春岁月以及自己的文学成长历程。

D . 小说善用俗语,语言幽默,轻松诙谐,如“吃楼火”等方言,对杨秘书领呼口号、操练民兵队列的描写,增强了生活色彩和文学趣味。

(2)小说中的“杨秘书”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题目是“第一张书桌”,可文本直到第 9 段才写到这张书桌,大量篇幅似与“第一张书桌”无关,其用意何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
4. (12分) (2016高二上·海州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司马懿与诸葛亮相守百余日亮数挑战懿不出亮乃遗懿巾帼妇人之服懿怒上表请战帝使卫尉辛毗仗节为军师以制之。

护军姜维谓亮曰:“辛佐治仗节而到,贼不复出矣。

”亮曰:“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选《资治通鉴》)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2)《资治通鉴》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

(3)诸葛亮认为司马懿上表请战的目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5. (11分) (2017高三上·宝鸡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希琯,字君锡,旧名希喆,登庆元二年进士第,改赐今名。

少扶父丧归,道遇寇,左右骇散,希琯拊棺恸哭不慑,寇义而去。

既举进士,调汀州司户。

峒寇李元砺方起,汀人震惧,郡会僚佐议守城,希琯下坐无一语,守异之曰不言得无有所见乎希琯曰守城非策也距城三十里有关曰古城若悉精锐以扼其冲贼不足虑矣守以付希琯夜半,贼数百衔枚突至,希琯严兵以待。

贼且至,始命矢石俱下,贼无一免,余党闻风而遁。

希琯引还,老稚罗拜相属,希琯繇他道以避之。

诏升州推官,治疑狱,决滞讼。

去之日,军民遮道泣送者数十里。

调主管夔州路转运司帐司,疏大宁盐井利病,使者上诸朝,民便之。

改知玉山县,未行召对,希琯,言:“民力困于贪吏,军力困于偾师。

”宁宗嘉纳之。

授大理寺丞,权工部郎官。

于是希琯次对时首论:“今日多事之际,而未有办事之人。

朝绅,清选也,以缄默为清重,以刻薄为举职,以无所可否为识体。

臣非敢厚诬天下以为无人,患在选择未得其道、器使未当其才尔。

”授成州团练使,赐金带,令服系。

以宝玺推恩,进和州防御使。

理宗即位,进潭州观察使,以公族近邸,恩特加厚。

又进安德军承宣使。

希琯引对,言:“初政急务,莫先于明道,总治统,收人心。

”上为动容。

越明年,论祠祭不蠲,禁卫不肃。

慈明宫上寿,升节度,封信安郡公。

卒,遗奏闻,上震悼辍视朝,赐含敛,赠以金币。

希琯风资凝重,胸抱魁磊,扬人之善,不记人之过;急人之难,不忘人之恩。

居官,祁寒盛暑未尝谒告,衣食取裁足而已。

追封信安郡王。

(节选自《宋史赵希琯传》)
(1)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守异之/曰得无有所/见乎希琯/曰守城非策也/距城三十里有古城/若悉精锐以扼其冲/贼不足虑矣/守以付希琯
B . 守异之/曰得无有所见乎/希琯曰/守城非策也/距城三十里有古城若悉/精锐以扼其冲/贼不足虑矣/守以付希琯
C . 守异之曰/得无有所见乎/希琯曰/守城非策也/距城三十里有古城/若悉精锐以扼其冲/贼不足虑矣/守以付希琯
D . 守异之曰/得无有所见乎希甫/曰/守城非策也/距城三十里有古城/若悉精锐以扼其/冲贼不足虑矣/守以付
希琯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进士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

殿试录取分为三甲:一甲称进士及第,二甲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B . 召对,是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

按照规定,官员的考核使用都需经过这种形式。

C . 大理寺,官署名。

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

D . 理宗即南宋皇帝赵昀的庙号。

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赵希箱临危不惧,孝义感动他人。

他年轻时扶父柩归葬,路遇强盗,别人四散奔逃,他仍拊棺恸哭,强盗认为他孝义而离开。

B . 赵希辑善于谋划,智勇令人钦佩。

峒寇李元砺攻打汀州,赵希琯临危受命,扼守要冲。

面对敌人偷袭,他妥善处置,大获全胜。

C . 赵希琯政绩卓著,深得百姓爱戴。

汀州推官任上,他判明疑难案件,决断积久的诉讼,离任时百姓哭泣相送,绵延数十里。

D . 赵希琯博才多识,受到皇帝器重。

他多次被皇帝召见答对,能提出合理化建议,屡被升职,皇帝称赞他风采庄重,光明磊落。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希琯引还,老稚罗拜相属,希琯繇他道以避之。

②居官,祁寒盛暑未尝谒告,衣食取裁足而已。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6. (10分) (2016高一下·大名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

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

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

(1)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复杂情感?请简要分析。

五、默写 (共1题;共6分)
7. (6分) (2018高二上·大连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

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杜牧《阿房宫赋》:“呜呼! ________,非秦也;________,非天下也。

”借秦灭亡的教训批评唐敬宗广建宫室。

(3)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________,________。

六、语言运用 (共2题;共4分)
8. (2分)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 . 他是一位有三十多年教龄的五十多岁的语文有经验的教师。

B . 林冲在高衙内派人一次又一次害他性命时才走上反抗的道路。

C .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在人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D . 她细心操劳家务,把家里安排得井井有条。

9. (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空格处组成一个语意连贯的语段,其中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没有谁可以活在社会舆论的真空里,“贫二代”如此,“拼二代”亦如此,“富二代”更不例外。

,。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误解与偏见。

,,只是,“富二代”的代言人在为这个群体正名的时候,。

“富二代”其实没那么脆弱,也不该如此敏感。

①试图改变社会舆论对“富二代”的看法是必要的
②客观地为“富二代”正名也无可厚非
③只不过社会舆论给予前两者的多是支持和鼓励
④对于“富二代”多是批评与鞭策
⑤实在没必要把普通的社会舆论升级到“歧视”的地步
A . ③①②⑤④
B . ③④①②⑤
C . ③④②①⑤
D . ②③①⑤④
七、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10. (1分) (2017高一上·山东月考) 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并将序号填入横线处。

________
①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也可以预作筹划,不妨就预作筹划,以解除近忧。

②不过,远虑是无穷尽的,必须适可而止。

③有一些远虑,可以预见却无法预作筹划,那就暂且搁下吧,车到山前必有路,何必让它提前成为近忧。

④总之,应该尽量少往自己的心里搁忧虑,保持轻松和光明的心境。

⑤还有一些远虑,完全不能预见,那就更不必总是怀着一种莫名之忧,自己折磨自己了。

⑥中国人喜欢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固然不错。

八、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2020·雅安模拟)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大学生郭岳,2020年寒假期间从武汉回河北老家。

在没有“新冠肺炎”症状的情况下,他全程佩戴了口罩和手套。

他说:“防护好,对自己和他人都好。

”郭岳回到家,主动到社区报备,并进行自我隔离。

收到同学确诊的信息后,郭岳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检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

在治愈出院后,郭岳又在家隔离了28天。

最终,
郭岳未曾感染一人。

读完这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1、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2-1、
2-2、
2-3、
3-1、
3-2、
3-3、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
4-1、
4-2、
4-3、
5-1、
5-2、
5-3、
5-4、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6-1、
6-2、
五、默写 (共1题;共6分)
7-1、
7-2、
7-3、
六、语言运用 (共2题;共4分)
8-1、
9-1、
七、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
10-1、
八、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