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试题
(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对于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两个分运动的速度
B. 合运动的速度一定大于一个分运动的速度
C. 合运动的方向就是物体实际运动的方向
D. 由两个分速度的大小就可以确定合速度的大小
2.关于做平抛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由0
v s
t
=
知,物体平抛的初速度越大,飞行时间越短
B 。
由g
h
t 2=
知,物体下落的高度越大,飞行时间越长 C 。
任意连续相等时间内,物体下落高度之比为1:2:3…… D. 任意连续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速度改变量相等
3.如图所示,轻绳的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 点,在O 点的正下方P 点钉颗一钉子,使悬线拉紧与竖直方向成一角度θ,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当悬线碰到钉子时
( )
……………………○…………………密……………○……………封……………○……………线……………………○……
A.小球的瞬时速度突然变大B.小球的角速度突然变小
C.绳上拉力突然变小D.球的加速度突然变大
4. 火星绕太阳运转可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设火星运动轨道的半径为r,火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可以知道( )
A.火星的质量m火=4π2r3
GT2
B.火星的平均密度ρ火=错误!
C.太阳的质量m太=错误! D.太阳的平均密度ρ火=错误!
5。
地球和火星的质量之比M地:M火=8:1,半径比R地:R火=2:1,表面动摩擦因数均为0。
5,用一根绳在地球上拖动一个箱子,箱子获得10m/s2的最大加速度,将此箱和绳送上火星表面,仍用该绳子拖动木箱,则木箱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 )
A.10m/s2 B.12.5m/s2 C.7.5m/s2 D.15m/s2
6.如图所示,分别用力F1、F2、F3将质量为m的物体由静止沿同一光滑斜面以相同的加速度从斜面底端拉到斜面的顶端,在此过程中,F1、F2、F3做功的功率大小关系是()
A.P1=P2=P3B.P1>P2=P3 C.P3>P2>P1D.P1>P2>P3
7.质量为m的汽车,其发动机额定功率为P.当它开上一个倾角为θ的斜坡时,受到的摩擦阻力为车重力的k倍,则车的最大速度为()
8。
一物体静止在升降机的地板上,在升降机匀加速上升的过程中,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等于 ( )
A.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B.物体动能的增加量
C.物体动能增加量与重力势能增加量之和
D。
物体动能增加量与重力势能增加量之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
9。
洗衣机的甩干筒在旋转时有衣服附在筒壁上,则此时()
A。
衣服受重力,筒壁的弹力和摩擦力,及离心力作用
B.衣服随筒壁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筒壁的弹力提供
C。
筒壁对衣服的摩擦力随转速的增大而增大
D。
筒壁对衣服的弹力随着衣服含水量的减少而减少
10。
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C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已知
m A=m B<m C,则三颗卫星的( )
A.线速度关系v A>v B=v C B.周期关系T A<T B=T C
C.向心力关系F A=F B<F C D.半径与周期关系错误!=错误!=错误!
11.质量为m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g的加速度竖直向下运动的位移为h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mgh
B .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2mgh
C .物体的动能增加2mgh
D .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12.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V m ,立即关闭发动机而滑行直到停止,v-t 图线如图,汽车的牵引力大小为F 1,摩擦力大小为F 2,全过程中,牵引力做功为W 1,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 2,则( )
A 、F 1:F 2=1:3
B 、F 1:F 2 = 4:1
C 、W 1:W 2 =1:1
D 、W 1:W 2 =1:3
三、实验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13.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 ⑴用公式
mgh mv 2
2
1时对纸带上起点的要求是 为此目的,所选择的纸带第1、2两点间距应接近 .
⑵若实验中所用重锤质量m=1kg ,打点纸带如下图所示,打点时间间隔为0。
02s,则记录B 点时,重锤的速度B v = ,重锤动能KB E = .从开始下落起至B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 ,因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即使在实验操作规范,数据测量及数据处理很准确的前提下,该实验求得的ΔE P
也一定略ΔE K(填大于或小于),这是实验存在系统误差的必然结果,该系统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四、综合题(14题9分,15题10分,16题18分,共37分,请写出必要的公式和文字
说明,只有结果不给分)
14. “黑洞”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的一种特殊天体,它的密度极大,对周围的物质(包括光子)有极强的吸引力.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光子是有质量的,光子到达黑洞表面时也将被吸入,最多恰能绕黑洞表面做圆周运动.根据天文观测,银河系中心可能有一个黑洞,距该可能黑洞6.0×1012m远的星体正以2.0×106m/s的速度绕它旋转,据此估算该可能黑洞的最大半径R是多少(保留2位有效数字)?
15.如图所示,一个滑块质量为2kg,从斜面上A点由静止下滑,经过BC平面又冲上另一斜面到达最高点D。
已知AB=100cm,CD=60cm,∠α=30°,∠β=37°,(g取10m/s2)试求:
⑴滑块在A和D点所具有的重力势能是多少?(以BC面为零势面)
⑵若AB、CD均光滑,而只有BC面粗糙,BC=28cm且BC面上各处粗糙程度相同,则滑块最终停在BC面上什么位置?
16。
一种氢气燃料的汽车,质量为m=2。
0×103kg,发动机的额定输出功率为80kW,行驶在平直公路上时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0.1倍。
若汽车从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启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1.0m/s2。
达到额定输出功率后,汽车保持功率不变又加速行驶了800m,直到获得最大速度后才匀速行驶。
试求:
(1)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
(2)汽车匀加速启动阶段结束时的速度;
(3)当速度为5m/s时,汽车牵引力的瞬时功率;
(4)汽车从静止到获得最大行驶速度所用的总时间。
江南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高一物理答题卡 (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二、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
……○……………封……………○……………线……………………○……………………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不全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
三、填空题(本题共1小题,共15分)
13。
(1)
(2)
(3)
四、综合题(14题9分,15题10分,16题18分,共37分,请写出必要的公式和文字
说明,只有结果不给分)
14。
……………………○…………………密……………○……………封……………○……………线……………………○……………………
15.
16。
期末考试高一物理答案
1。
C 2.B 3.D 4。
C 5。
B 6。
A 7.D 8。
C 9。
BD 10。
ABD 11.AC 12。
BC
13。
⑴ 纸带是打第一个点的瞬间开始自由下落的(2分) 、 2mm (1分)
⑵ 0.59m/s (2分)、 0.174J (2分)、 0.176J(2分)、 在重力的作用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但总的机械能守恒 (2分)
(3) 大于(2分) 重锤下落时受到空气阻力以及纸带受到打点计时器的阻力作用,重锤机械能减小(2分)。
14. 2。
7×108
m
15。
解:⑴J mgs E AB pA 10sin ==α J mgs E CD pD 2.7sin ==β
⑵由功能关系得:A 到D:J E E mgs pB pA BC 8.2=-=μ ① 设滑块在BC 上的 路程为xs BC , A 到最后停止:
J E mgxs A BC 100=-=-μ②
解出743=x , 故距C 点的距离为:cm cm s 16287
4
=⨯=
16。
(1)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3
38010==40m/s f 0.1 2.01010
m p v ⨯=⨯⨯⨯额
(2)设汽车匀加速启动阶段结束时的速度为1v ,
由F f ma -=,得3410F N =⨯ 由
1F p v 额=,得3
13
801020/410v m s ⨯=
=⨯ (3)当速度为5m/s 时,处于匀加速阶段,
牵引力的瞬时功率为:3410520p Fv kW ==⨯⨯= (4)匀加速阶段的时间为1120201
v t s a =
== 恒定功率启动阶段的时间设为2t ,由动能定理
222111
22
m pt fx mv mv -=
- 得247.5t s =
总的时间为1267.5t t t s =+=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