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第三中学高考化学训练题5(无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化学训练题五
姓名: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 H 1 C 12 O 16 Si 28 Li 7 P 31 Na 23 Fe 56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 4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最佳选项,共计42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的是 ( )
A.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
B.利用碳酸酯聚合材料生产一次性饭盒可以减少对环境产生的白色污染
C.汽车尾气中的NO、CO等是汽油和柴油的不完全燃烧产物
D.部分烷烃常用于家庭烹饪的燃料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0℃ 101kpa下22.4L氦气含质子的数目为4N A
B.将CO2通入Na2O2使其增重a g时,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目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N A
C.标况下,将2.24L NH3溶于100ml水,所得溶液中粒子个数关系N(NH4+)+N(NH3·H2O)=0.1N A
D.常温常压下14g氮气所含共用电子对数目为3N A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K37ClO3与浓盐酸制氯气:37ClO3-+6H++6Cl-=37Cl-+3Cl2↑+3H2O
B.在溶液中等物质的量的FeBr2与Cl2反应:2Fe2++2Br-+2Cl2=2Fe3++Br2+4Cl-
C.将1mol/L的NaAlO2溶液和2.5mol/L的HCl溶液等体积均匀混合 AlO2-+H++H2O=Al(OH)3↓
D.0.1mol/L的Na2CO3溶液中2 C(Na + ) = C (HCO3-)+ C (H2CO3) + C(CO32-)
4、甲、乙、丙、丁均是由Na+、H+、Al3+、Ba2+、OH-、Cl-、HCO3-离子中的2种组成,可以发生如图转
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AlCl3,乙为NaHCO3
B.在甲中滴加丁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CO3-+Ba2++2OH-=BaCO3↓+2H2O +CO32-
C.白色沉淀A不能溶解在溶液丁中
D.在丙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有:Fe2+、SO42-、NO3-
5 、如图所示其反应原理可以表示为4K2CrO4+4H2O 2K2Cr2O7+4KOH+2H2↑+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反应进行,阴极PH逐渐减小
B.OH-通过隔膜进入B池
C.B池电极发生反应为2H2O+4e-=4H++O2↑
D.每转移2mol电子生成2g H2
6.不能鉴别AgNO3、BaCl2、K2SO3和Mg(NO3)2四种溶液(不考虑它
们间的相互反应)的试剂组是( )
A.氨水、氢氧化钠溶液
B.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C.氨水、硫酸溶液
D. 盐酸、硫酸溶液
7.在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mA(g)+nB(g)
pC(s)+qD(g)在一定温度和不同压强下达到平衡时分别得到D 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下列判正确的是( )
A.当压强增大时平衡向左移动
B.m+n>q
C .增加压强,平衡常数增大 D.平衡不随着压强的变化移动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8分)
8. 【14分】A 、B 、C 、D 、E 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为半径最小的元素,B 的一种核素常用于文物鉴定,化合物BC 与N 2互为等电子体,D 的氢化物有臭鸡蛋气味,F 位于第四周期IB 族。

(1)E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B 2A 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___
(3)将C 2通入FeDO 4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______
(4)A 2D 、A 2C
的沸点谁高些,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 与C 2H 6反应生成一取代物,此取代物中的E 如何检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F 的晶胞密度为a g/cm 3 边长b pm 则N A 为____ ____
9. (14分)某NiO 的废料中有FeO 、CuO 、Al 2O 3、MgO 、SiO 2等杂质,用此废料提取NiSO 4和Ni 的流
程如下:
20% H 2SO 4含NiO 废料浸出液
滤渣1
过滤
电解脱铜Cu
溶液
已知:有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所需的pH 如下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开始沉淀
沉淀
完全Fe Fe 2+Ni 2+
Mg 2+
pH 3+Al 3+
(1)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 。

(2)电解脱铜:金属铜在 极析出。

(3)①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加入H 2O 2的作用 。

②加Na 2CO 3调节溶液的pH 至5,则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 。

(4)从滤液2中获得NiSO 4.
6H 2O 的实验操作是 、过滤、洗涤、干燥。

(5)电解浓缩后的滤液2可获得金属镍,其基本反应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A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和2H ++2e -=H 2↑。

②B 极附近pH 会 (填“增大”、“减小”或 “不变”);用平衡移动原理解
释B 极附近pH 变化的原因: 。

③若一段时间后,在A 、B 两极均收集到11.2L 气体(标准状况下),理论上能得到Ni g 10、【
16分】常用作风信子邓香精的定香剂D 以及可用作安全玻璃夹层的高分子化合物PVB 的合成路线图如下:
电源
B
A +
2i N -24O S
(1)A的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种峰。

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与合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______________。

(3)C为反式结构,由B还原得到。

C的结构式是____ ________。

(4)E能使Br2的CCl4溶液褪色。

N由A经反应①~③合成。

a.①的反应试剂和条件是___ _____。

b.②的反应类型是_ _______。

c.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PVAc由一种单体经加聚反应得到,该单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 ____。

(6)碱性条件下,PVAc完全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____ _________。

11.(14分)3名同学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
味,针对这一“异常现象”进行了实验探究及分析。

(1)甲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上述生成的气体,观察到试纸变蓝,据此判断氧气中混有Cl2。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甲判断试纸变蓝的原因。

(2)乙认为上述现象只能说明混合气体具有性,实验中使试纸变蓝的气体单质
..还可能是。

为了进一步验证甲的推测,乙补充了一个实验:将上述生成的气体冷却后通入盛有溶液的洗气瓶中,若现象为,则甲的推测合理。

(3)丙查阅文献获知,这种方法制取氧气的过程中确有Cl2产生,并且查到了以下反应历程:
① 2KClO3 + 2MnO2→ 2KMnO4 + Cl2 + O2↑
②反应②
③ K2MnO4 + Cl2→ 2KCl + MnO2 + O2↑
总反应 2KClO3→2KCl + 3O2↑
丙设计实验,通过观察MnO4-的特征颜色来验证反应历程中①的发生,具体实验操作为:将一
定量的KClO3和MnO2混合于试管中,加热,。

写出历程中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4)另据文献记载:此法制取的氧气中除了含有Cl2,还混有化合物ClO2。

ClO2具有强氧化性,
可以将污水中的S2-氧化成SO4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