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调试方法及故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 9OCCUPATION
126模拟电路调试方法及故障分析
文/张晓虎
模拟电路是技校电类专业课中很重要的一门课程,但
以前的教育模式重于理论教学,所以,改为一体化教学模
式后,很多学生包括老师在内都很不适应。

特别是对模拟
电路的调试方法、故障分析检修方面,有很大的分歧。


面笔者就针对自己上课过程中的体会,总结一下经验。


拟电路的调试在整个《模拟电路》模块中占有重要地位,
它是把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过程,是对设计的电路能否正常
工作、是否达到性能指标的检验和测量。

调试过程是利用
符合指标要求的各种仪器,如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示波
器等各种测量仪器,对安装好的电路进行调整和测量,判
断性能好坏、各种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因此,调整和
测试必须遵守一定的测试方法,并按一定的步骤进行。


般的测试步骤和方法如下。

一、不通电检查检查连线电路安装完毕后,不要急于通电,首先认真检查接线是否正确,包括错线、少线、多线。

多线一般是因接线时看错引脚,或者改接线时忘记去掉原来的旧线造成的,这是在操作过程中最容易发生的情况。

查线时又不易发现,调试时往往会给人造成错觉,以为问题是由元器件造成的。

为了避免做出错误判断,通常采用两种查线方法:一种
方法是按照原理图检查,逐一排查连线,这种方法比较容易
找出错线和少线;另一种方法是按实际安装线路检查,检查
每个元器件引脚的连线是否在原理图上存在,这种方法不但
能查出错线和少线,还能检查出是否多线。

不论用什么方法
查线,一定要在电路图上对查过的线做出标记,并且还要检
查每个元器件的引脚的使用端数是否与图样相符。

查找时,
最好用指针式万用表的“R×1”,或用数字万用表的“X
挡”。

其次,直观检查电源、地线、信号线、元器件引脚之
间有无短路;连线处有无接触不良;二极管、三极管、电解
电容等引脚有无错接。

二、通电观察接通电源后,不要急于调试电路,首先要观察电路有无异常现象,包括是否冒烟,是否闻到异常气味,手模元件是否发烫,电源是否有短路现象等。

如果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关断电源,待排除故障后方可重新通电,以保证元器件正常工作。

三、调试包括测试和调整测试是在安装后,对电路的参数及工作状态进行测量;调整是指在测试的基础上对电路的参数进行修正,使之满足电路的要求。

为了使测试顺利进行,原理图上应标出各点的参考电压值、相应的波形以及其他数据。

测试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采用边安装边调试的方法,也就是把复杂的电路按原理图上的功能分成若干模块,各个模块分别安装、调试。

采用这种方法,能及时发现问题,因此是常用的方法,对于学生学习更应该如此。

另一种方法是整个电路连接完毕,统一进行调试。

这种方法适用于简单电路或固定产品,然后按信号的流向进行一步步调试。

调试一般分为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两步。

静态调试一般指没有外加信号的条件下,测试电路各点的电位。

例如,测模拟电路中电压放大器或者
功率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等,测出的数据与参考值相比较,
若超出调试范围,则应分析原因进行处理。

另外,动态调试
可以利用前级的输出信号为后级的输入信号,也可利用自身
的信号检查功能块的各种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包括信号
幅值、波形的形状、相位关系、频率、放大倍数、输出动态
范围等。

例如,模拟电路的电压放大器中,用示波器观察最
大不失真波形。

把静态调试和动态调试的测试结果与设计的
指标做比较,经深入分析后对电路参数提出合理的修正。

四、整机联调在分块调试的过程中,由于是逐步扩大调试范围,实际上已完成了某些局部联调工作,之后只要做好各功能块之间接口电路的调试工作,再把全部电路接通,就可以实现整机联调。

整机联调只需要观察动态结果,即把各种测量仪器及系统本身显示部分提供的信息与设计指标逐一比较,找出问题,然后进一步修改电路参数,直到完全符合设计要求为止。

调试过程中,不能单凭感觉和印象,要始终借助仪器观察。

使用示波器时,最好把示波器的信号输入方式置于“DC挡”。

它是直流
耦合方式,同时可以观察被测信号的交直流成分。

以上就是笔者对模拟电路调试方法及故障分析的一点
体会。

实际上,电路出现故障常常是不可避免的。

出现这
种情况时,一定不能着急,要从故障现象出发,通过反复
测试,做出分析判断,逐步找出问题的过程,并且逐步独
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