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药物预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药物预防
发布时间:2022-09-16T08:32:51.981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5月10期作者:于杰1 遇常红2通讯作者王琳1 [导读]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药物预防
于杰1 遇常红2通讯作者王琳1
(1佳木斯大学;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0)
摘要: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临床中的常见手术类型,在术后,患者可能会由于不同因素导致不同并发症风险的发生,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就是在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类型,根据患者的病情不同,并发症也会呈现不同的严重程度,一旦患者胰腺炎发展为重度,就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
当前临床中会引起术后胰腺炎的因素是比较多的,这就需要及时的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预防,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避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就药物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详细如下。
关键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药物预防引言: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临床中针对胆胰疾病进行治疗的关键性治疗手术,该手术在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且受到了医师和患者的广泛认可,主要是由于该手术具有创伤小且手术时间短、安全性较高的优势,因此也是临床的重要手术类型,在治疗胆胰疾病时已经成为了首选的治疗方式。
但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并发症一旦发生也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其中穿孔、出血以及急性胰腺炎等都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常见的几种并发症类型,也成为了当前困扰医师的重要问题。
在上述并发症类型中,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post-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pancreatitis,PEP)是最为严重的一种疾病类型,患者在出现术后胰腺炎时,术后腹痛或原有腹痛会突然加重,同时24h血淀粉酶也会出现很大的变化[1]。
正常来说,术后胰腺炎一般是轻度或中度,但是一旦发展成为重度就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导致患者生命受到威胁,因此就需要及时对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1.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发病机制
患者会发生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危险因素较多,且针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发生也有较多的研究进行了观察,其中困难插管、胰管显影、括约肌预切开术都是可以诱发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关键性危险因素。
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进行的过程中,患者的胰腺会被各种不同的损伤所影响,其中包括了机械性损伤、化学性损伤以及热能性损伤等等因此医师就需要长时间在十二指肠乳头周围进行操作,为这也会导致胰管出现机械性损伤。
同时,在胆道或胰腺的括约肌切开术、经内镜乳头切除术等会使用电流进行手术,而这都可能导致患者受到热损伤,从而对其十二指肠乳头造成损伤,导致胰腺分泌物无法正常流出,最终引起胰腺炎。
不仅如此,在手术期间,采用的造影机也会给患者造成化学损伤,而这一化学损伤也是导致患者出现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影响因素之一,但是针对这一观点还是存在不同的意见。
但是在术中如果在胰管中注入了较多的造影剂或通过测压导管注入盐水所导致的静水压损伤也会导致患者出现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2]。
2.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2.1与患者相关因素
在所有患者群体中,女性、胆红素正常水平者、年轻人以及复发性胰腺炎病史等等是比较容易患有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高危群体,且这一群体的患者不仅患有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风险更高,同时在患病后,也更容易发展为比较严重的疾病程度,严重威胁到其生命安全,且患者如果酗酒或有长期抽烟史也会导致其发病几率直线上升。
2.2手术相关因素
手术相关因素也是当前临床中的重要探讨话题,有相关研究表明,括约肌预切开术、插管时间和次数以及创伤等都是导致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有学者曾展开观察和对照实验,对关于内窥镜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经分析后发现,困难插管、内窥镜下括约肌切开术、预切括约肌切开术以及主胰管显影等等的危险因素均得到了证实。
3.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药物预防措施3.1静脉补液
在临床中,通常会采用乳酸林格氏液来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患者治疗中使用,降低患者在手术后的术后胰腺炎发生风险。
有相关学者就静脉补液和标准疗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经观察和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的补液后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
3.2经直肠给非甾体抗炎药
欧洲胃肠道内镜学会和美国胃肠道内镜检查学会更加建议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降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发生风险,且大大降低患者的病情严重度。
3.3局部用肾上腺素
有相关研究人员就局部用肾上腺素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发现,通过比较安慰剂和单独使用局部肾上腺素和患者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发生几率存在明显差异,在使用局部用肾上腺素时,需了解患者是否有任何非甾体抗炎药禁忌才可以进行应用。
3.4胰腺外分泌抑制剂
胰腺外分泌抑制剂的应用也可以有效的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生长抑素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对基础胰腺外分泌和受到刺激时的胰腺外分泌造成影响,使其减少。
有相关研究人员展开对比实验发现,短期输注生长抑素效果较低,但是单次或长期注射就可以取得显著的应用效果[4]。
3.5蛋白酶抑制剂
蛋白酶抑制剂临床中研究比较多的一种药物,其中甲磺酸加贝酯、甲磺酸萘莫司特以及乌斯他汀都是比较常见的蛋白酶抑制剂药物,其中甲磺酸萘莫司特和非甾体抗炎药物都可以有效的应用在预防术后胰腺炎的治疗中,降低患者的并发症风险。
4.结语
综上所述,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在患者治疗后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需及时采取药物进行预防,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药物预防方式,避免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发生,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夏敏燕. 术前心理护理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治疗中改善患者焦虑情绪的疗效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8):140+178.
[2]曾婷. 十二指肠镜重复消毒法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患者术后胆管炎的预防效果[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16):50-52.
[3]何锋.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刊,2018,53(02):172-175.
[4]陈艳华.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下取石术治疗中的护理配合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03):213-214.于杰;女;1996年09月21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