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五章第一、二节生态工程的主要类型生态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课时闯关含解析浙教版选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五章第一、二节生态工程的主要类型生态工程在农业中的应用课时闯关(含解析)浙教版选修3
1.下列不.属于我国生态工程建设实例的是( )
A.沼气工程B.桑基鱼塘
C.防沙治沙工程D.焚烧城市生活垃圾
解析:选D。
焚烧城市生活垃圾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属于我国生态工程建设实例。
2.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遵循的哪个原理( )
A.协调与平衡原理B.整体性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解析:选D。
本题考查生态工程遵循的原理。
由题干信息可知桑基鱼糖中,上述四种原理均有体现,但主要体现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3.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生态农业是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前提的
B.以高投入获得农业的高产量
C.生态农业以保持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平衡为主导思想
D.生态农业开展多种经营
解析:选B。
生态农业的特点:少消耗、无污染、多效益、可持续,所以以高投入获得农业的高产量不符合生态农业。
4.下列措施中,属于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是( )
A.农作物秸秆的“过腹还田”
B.治坡、治沟、修梯田,发展林业
C.矿山废弃地的恢复
D.利用废弃的糖蜜制酒精
解析:选B。
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强调,在治理恢复小流域生态的基础上,可持续利用小流域自然资源,将治坡、治沟、修梯田与发展草业、牧业、林业结合起来。
5.很多农村将农作物的秸秆、生活垃圾等经发酵处理制作沼气作为清洁能源,下列属于其生态工程的是( )
A.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
B.小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
C.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D.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
解析:选C。
我们利用的是它燃烧的能量,并且此能量是清洁可再生的。
虽然也有物质循环利用,但不是用沼渣肥田,与物质循环有关但不是本题要求作答的。
6.为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增施化肥,提高作物产量
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提高粮食种植面积
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大光合作用效率的作物新品种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①③④D.③④⑤
解析:选B。
解决粮食生产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可以从控制人口、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开发新的粮食资源、利用新技术提高作物产量等角度着手。
③中增施化肥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④中开荒辟地与围湖造田都会破坏原有植被,改变当地环境甚至影响气候,故①②⑤正确,③④错误,选择B项。
7.退耕还林还草的措施,主要利用的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是( )
A.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技术
B.间作、套种和轮种技术
C.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
D.种植业和畜牧业合理优化技术
解析:选D。
考查农业生态工程的主要技术。
退耕还林还草的措施,主要利用了种植业和畜牧业合理优化技术。
8.下列哪些是生态工程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
①农业生态工程
②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
③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
④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
⑤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⑥住宅、小区和城镇建设生态工程
⑦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工程
A.①②③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答案:D
9.如图是某地农民以沼气为纽带建立的农业生态系统,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技术?
(2)通过实践证明,这种生态系统较为理想,不仅有很好的生态效益,而且也为农民增加了经济效益,其原因是充分利用了____________中的能量。
建立这种生态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从图中分析可看出该生态工程设计主要运用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技术、种植业和畜牧业合理优化技术。
(2)建立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充分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答案:(1)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技术、种植业和畜牧业合理优化技术。
(2)各营养级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0.请仔细读图,然后指出该生态农业的优点。
(1)生态农业设计的基本原理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农业的优越性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农作物→猪→农户”这条食物链中,若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产出300摩尔氧气,则农作物同时产生________摩尔葡萄糖,农户从猪中获取的能量最多相当于________摩尔的葡
萄糖。
解析:本题考查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建设遵循的原理和优势,以及应用能力、理解能力等。
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学的基本理论,食物链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这样各种农产品的生产相互协调、互惠互利,实现了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人们可以利用种间关系对生物种群进行调节。
答案:(1)①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
②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2)各种农产品的生产相互协调、互惠互利,实现了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
(3)50 2
11.如图是一个庭院生态工程的模式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所需的能源最终来自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沼气池中的硝化细菌有除臭作用,这种臭味物质主要是________,经硝化细菌的________作用形成________从而被植物吸收。
(4)该生态工程涉及的主要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考查庭院生态工程的有关知识。
由模式图可知,黄瓜、番茄等蔬菜是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鸡、鸭、猪、人是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二营养级。
流经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自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硝化细菌经硝化作用把氨气转化为NO-3从而被植物吸收,该庭院生态工程主要利用了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和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技术。
答案:(1)人、鸡、鸭、猪(2)太阳能
(3)氨气(NH3) 硝化硝酸根离子(NO-3)
(4)物质的良性循环技术洁净可再生的新能源开发技术
12.20世纪以来石油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在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食品的质量安全持续下降。
于是生态农业成了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如图表示一种“甘薯+奶牛+沼气+花木+龙虾+食用菌”生态农业模式,试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所示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属于该生态系统分解者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可以组成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甘薯藤青贮的主要操作是:甘薯藤切段→填压进入青贮窑中→密封一段时间。
其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题图中甘薯、花木等属于生产者;分解者指的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题图中的沼气微生物、食用菌、底泥中的腐生微生物等都属于分解者。
(2)题图中的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即甘薯→奶牛。
(3)甘薯藤青贮就是通过微生物的发酵,将甘薯藤中不容易被奶牛消化吸收的有机物初步分解为较易吸收的有机物,提高物质和能量的利用率。
答案:(1)甘薯、花木等生产者沼气微生物、食用菌、底泥中的腐生微生物等
(2)甘薯→奶牛
(3)通过微生物厌氧发酵,初步分解甘薯藤中的有机物,有利于奶牛的消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