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肺病的对症治疗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尘肺病的对症治疗措施
尘肺病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胸闷、气喘为主,应予以药物治疗,呼吸困难和缺氧时需考虑控制性氧疗。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平喘、化痰和止咳的相关药物。
(1)平喘治疗
①B2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刺激B2肾上腺素受体,增加环腺昔酸(CAMP),使气道平滑肌放松。
不良反应较少,主要有肌肉震颤、窦性心动过速等。
短效B2受体激动剂(SABA)。
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吸入100—2OOmg(喷吸1—2次),3-4次∕d,吸入后5min起效,10—15min出现最大疗效,作用维持时间4-5h
特布他
o
林雾化溶液,每次雾化吸入5mg,不超过4次/d。
长效B2受体激动剂(LABA)。
此类药物一次剂量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可持续12h,2次∕d.沙美特罗气雾剂或与氟替卡松联合吸入给药,每次吸入50mg,30min起效。
福莫特罗干粉吸入或与布地奈德联合吸入给药,吸入后2min起效。
②茶碱类药物,具有相对弱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同时有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
因茶碱有效血药浓度与其发生毒副作用的浓度十分接近,因此有条件时,建议检测茶碱类药物血药浓度,指导临床调整剂量。
氨茶碱。
此类药物口服后易引起胃肠道反应,宜饭后服用或选择肠溶片剂。
口服每次100—200mg,3-4次∕d,现临床多用控释或缓释制剂。
静脉用药应控制速度,以免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静脉滴注,一般0.2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OmL稀释后缓慢滴注,1—2次/d。
二羟丙茶碱。
此类药物扩张支气管作用比氨茶碱弱,口服每次0.2g,2-3次/d;静脉滴
注每次0.25-0.5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mL中滴注。
多索茶碱。
此类药物支气管扩张作用是氨茶碱的10—15倍,且有镇咳作用,但无茶碱的中枢和胃肠道不良反应,亦无药物依赖性。
口服每次200—400mg,2次/d;也可300mg 加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IOOmL中静脉滴注,1次/d。
③抗胆碱能药物,通过阻滞乙酰胆碱与位于呼吸道平滑肌、气道黏膜下腺体的胆碱能M3受体结合,发挥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
少数患者出现口干、咽部刺激感、恶心和咳嗽。
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患者慎用。
短效抗胆碱能药物(SAMA)A异丙托澳钱。
气雾或雾化吸入,5min起效,30—60min达最大作用,维持4-6h,气雾吸入每次40-80mg,4次/d。
雾化溶液吸入,每次O5—Img,3—4次/d.
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嘎托澳镂。
干粉或软雾吸入,1次/d给药,作用持续15h以上,干粉每次吸入18mg,软雾每次吸入5mg。
(2)祛痰治疗
粉尘对气道的刺激可致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如并发呼吸道感染则痰量明显增多,大量痰液阻塞气道引起气急甚至窒息,同时又容易滋生病原菌引起继发感染,故祛痰治疗是重要的对症治疗措施之一。
祛痰药物种类很多,其中黏液溶解剂因祛痰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在临床上使用广泛。
①蛋白分解酶制剂。
此类药物裂解糖蛋白中蛋白质部分,使痰液黏度降低。
舍雷肽酶,口服一次5-10mg,3次/d。
副作用主要为皮疹及消化道反应。
②多糖纤维分解剂。
此类药物使酸性糖蛋白纤维断裂,从而降低痰液黏稠度,同时有一定镇咳作用。
浪己新,口服每次8-16mg,3次/d,不良反应有轻度的胃
肠道刺激作用,偶见血清转氨酶升高。
氨澳索,澳己新衍生物,作用较澳己新更强。
口服每次30-60mg,3次/d。
静脉注射,每次15mg,2—3次/d。
③二硫键裂解剂。
此类药物分裂糖蛋白分子间的二硫键,使痰液黏稠度减低。
N-乙酰
半胱氨酸,有片剂、颗粒剂、泡腾片等剂型,每次600mg,1—2次/d。
对胃肠道有刺
激性,可引起恶心、呕吐。
陵甲司坦,不良反应少,每次口服500mg,3次/d。
④新型黏痰溶解剂。
此类药物为挥发性植物油,强力稀化黏素,具有溶解黏液、促进
浆液分泌和支气管扩张作用,并可提高纤毛清除功能,每次口服300mg,3次/d。
⑤中药。
具有化痰作用的中药也可作为选择。
(3)镇咳治疗
镇咳药有中枢性和外周性两大类,前者通过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发挥作用,适用于干咳患者;后者通过抑制咳嗽反射感受器以及效应器而发挥作用。
①可待因。
该药为中枢性镇咳药,镇咳作用强,故不利于排痰,且有成瘾性和依赖性,可用于干咳和刺激性咳嗽,尤其伴有胸痛的患者。
口服或皮下注射,每次15—30mg,3次/d。
②右美沙芬。
该药为中枢性镇咳药,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镇咳药,作用与可待因相似,但无成瘾性和镇痛作用。
适用于痰量少或无痰的咳嗽,痰多者不宜使用。
口服每次每一30mg,3次∕d°
③那可丁。
该药属于外周性镇咳药,为阿片所含的异瞳咻类生物碱,作用与可待因相当,但无依赖性,适用于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
口服每次15—30mg,3次∕d°④中药。
具有镇咳作用的中药也可作为选择。
二、合理氧疗氧疗是通过增加吸入氧浓度(FiO2),提高肺泡氧分压(PAO2),加大肺泡膜两侧氧分压差,促进氧气(02)弥散,从而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02)和血氧饱和度(Sa02),改善全身器官的氧气供给。
研究表明,长期氧疗(每天吸氧超过15h)可提高静息状态下严重低氧血症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生存率,而对轻到中度低氧血症或只在夜间氧饱和度降低的患者没有提高生存率的作用。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策略。
(1)氧疗指征
①尘肺病患者静息呼吸室内空气时,Pa02<7.3kPa,或SaO?V88%,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
②Pa02在7.3kPa和8.OkPa之间,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压积>55%)。
(2)氧疗方法
①鼻导管(或鼻塞)给氧。
鼻导管和鼻塞用具简单,价廉方便,是临床最常用的针对轻中度低氧血症患者的给氧方法。
吸入氧浓度与吸氧流量、患者通气量和吸呼气时间比有关,推算增加IL氧流量可提高4%吸氧浓度。
鼻导管或鼻塞吸氧缺点是吸氧浓度不稳定,吸氧流量较高时,干燥氧气致鼻黏膜和痰液干燥。
②面罩给氧。
面罩给氧浓度稳定,可提供中等氧浓度,一般适用于需要较高氧浓度的患者。
简单面罩给氧适用于无CO?潴留的明显低氧血症的患者;储气囊面罩适用于严重低氧血症伴通气过度呼吸性碱中毒的患者;可调式面罩(Venturi面罩)吸氧浓度不受通气量影响,可以准确控制,适用于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的患者。
面罩给氧缺点是使用时不方便咳痰、进食和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