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本(2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本
特种设备是指在生产、经营、使用、维修和测试过程中,具有爆炸性、压力性、腐蚀性、有毒有害性等一定危险性的设备。

为了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员的身体安全,需要建立健全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以下是一个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范本,供参考。

一、总则
为了做好特种设备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维护生产秩序和社会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特种设备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三、排查治理责任
1.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是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制定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方案、组织隐患排查、监督整改等工作。

2.专业技术人员
负责特种设备隐患排查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负责特种设备隐患排查的具体工作。

3.设备操作人员
设备操作人员应按照相关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特种设备,并对设备进行日常巡检和保养。

四、隐患排查的内容
1.设备完整性
检查特种设备是否存在破损、变形、腐蚀等情况,确保设备具备良好的机械完整性。

2.运行状态
检查特种设备运行时是否存在异常声音、振动、温度升高等情况,确保设备具备正常的运行状态。

3.安全阀和保护装置
检查特种设备的安全阀和保护装置是否完好,能否正常发挥应有的作用。

4.压力参数
检查特种设备的压力参数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并及时记录。

5.安全附件
检查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例如压力表、浮子阀等)是否完好,能否正常使用。

6.泄漏情况
检查特种设备是否存在泄漏情况,如有泄漏应及时排除。

7.电气设备
检查特种设备的电气设备是否安全可靠,是否存在漏电、过热等情况。

五、隐患排查的频次和方法
1.特种设备应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具体排查周期由单位负责人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确定。

2.隐患排查可以采用实地巡查、设备测试、设备记录查阅等方法。

六、隐患整改
1.发现隐患后,应立即采取措施加以限制,以防止发生事故,并及时报告单位负责人。

2.单位负责人应及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隐患整改,并制定整改措施和时限。

3.整改措施包括紧急修理、设备更换、停机检修等。

七、隐患的记录和报告
1.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相关内容应进行记录,包括隐患排查记录、隐患整改记录、设备运行记录等。

2.单位负责人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情况。

八、处罚措施
对于未按照要求开展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进行处罚。

九、监督检查
上级主管部门将定期对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检查和督促,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单位及时整改。

单位也可以委托第三方进行隐患排查治理的评估。

综上所述,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建立对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人员的身体安全非常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对制度进行调整和完善,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范本(二)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工作,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根据《特种设备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特种设备的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压力容器、锅炉、压力管道、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

第三条特种设备的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有序的原则,依法保障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四条特种设备单位应建立健全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明确职责、限期完成,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水平。

第五条各级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六条各级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能和管理水平,做好特种设备管理工作。

第七条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工作应与相关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相衔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特种设备安全工作的开展。

第二章隐患排查治理
第八条特种设备单位应按照规定,定期对特种设备进行隐患排查,并将排查结果进行记录,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处理。

第九条特种设备单位可以委托具备特种设备隐患排查资质的机构进行隐患排查工作,但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条在隐患排查工作中,特种设备单位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特种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改造、维修、使用和报废等各个环节的检查。

(二)特种设备的工作环境、周围环境和周边设施等因素对特种设备的影响。

(三)特种设备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操作规程的遵守情况。

(四)特种设备的运行状态、设备材质、防爆措施等安全性能。

第十一条特种设备单位应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记录排查结果,并按照情况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计划,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治理和整改。

第十二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得有任何漏洞,特种设备单位应定期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复查和验收,确保隐患得到有效控制。

第十三条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应按照科学、规范、有序的原则进行,不得有违法违规行为,有重大安全隐患的特种设备应及时停用,直至整改合格。

第三章职责分工
第十四条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人员,各自应承担相应的职责,具体如下:
(一)特种设备单位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明确职责,确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人员应按照相关要求,参加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证书,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负责具体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三)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推动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四章监督检查
第十五条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应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对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

(二)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人员的培训和证书情况。

(三)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实施情况。

(四)特种设备单位整改措施和计划的落实情况。

第十六条监督检查应及时发现问题,并向特种设备单位提出整改要求,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确保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十七条监督检查结果应以书面形式向特种设备单位通报,特种设备单位应按照要求整改,对于未整改的问题,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大监督力度,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罚。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特种设备单位应按照规定执行,并及时进行整改。

第十九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特种设备监督管理部门所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