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初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存在的问题
及建议
摘要:在新课标教学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要基于一定的教学指标、教学目的。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着重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并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

在模型建构教学理念下,教师要建立适用于学生发展创新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建立一定的生物思维逻辑框架,并使学生体验到生物课堂的奥秘。

本文从模型建构的概念出发,探讨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初中生物;模型建构;问题与建议
引言:初中生物教材中,“模型”是指学生对事物原型结构和运动形式以及发生过程等一种简单化的概述。

由此在初中生物模型建构的过程中应当利用多元化的表现形态来表现生物知识的变动过程,然后再利用生物实验达到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的目的。

一、初中生物模型建构的内涵
生物的模型建构是指在生物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应用。

对于学生而言,拥有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可以从生物学视角去观察事物,并运用生物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使得学生可以运用生物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生物学科是具有严谨性、科学性学科,其内在的思维逻辑和框架体系都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并且,生物学科是理性学科,在指导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素养,这样才能与学生共同进步。

就此,在核心素养培育的前提下,教师要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生物的核心素养融入到生物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生物概念、定理和公式,在生物教学中运用生物的抽象、归纳和推理等
手段,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和技能,学生在具备这些思考能力之后就可以体会到
生物学习的重要性。

此外,基于模型建构理念培养构建高效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转变教师
的教学观念。

要使学生在生物课堂上更好地掌握和发展生物核心素养,就必须把
核心素养放在第一位。

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指导,以新的教育理念为依托,以实
施生物教育的实践为依据,建立起一种新的生物教育模式。

并且还有利于帮助教
师创新生物教学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多种教学方法,不仅可
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生物知识,还可以获得对生物知识的积极情感体验。

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主动探索生物知识,并在探索的过程中调动对生物
学习的兴趣与人情,获得更多的生物知识,从而提升核心素养能力[1]。

二、初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中存在问题以及对应的措施
(一)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生物抽象能力
由于初中生物的某些知识较为抽象,使学生在短期内难以完全吸收,并且在
传统的教学观念下,学生对会生物课程产生枯燥乏味的感受。

另外,由于初中生
物课程的教学时间相对较短,导致了教师在课堂上难以进行有效的教学。

在此背
景下,教师应积极引进信息技术,把原来抽象的教学知识转化为图片、文字和音频,并通过录像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使得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

同时,在教学设
计阶段,教师要对课堂内容进行深度的剖析,并利用网络的网络资源,收集有趣
的视频资料,在教室里对全体同学进行播放;优化课堂气氛,减轻学生学习的困难。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课教学,使信息技术在课堂上起到更大
的作用。

例如,在《细胞》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微课短视频让学生对细胞的概念
产生清晰的认知,从而在后续多细胞物体和单细胞物体学习中有完整的基础。


媒体信息技术在细胞学习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以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去观看细胞
变动的动画,这样会加深学生对细胞的理解,并对生物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同
时还能让学生在完全理解细胞构成的基础上去完成后续知识的学习,并稳步提高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2]。

(二)灵活构建生活场景,增强逻辑推理能力
目前我国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存在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
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无法进行独立思考,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一种被
动学习的状态,学习态度比较消极容易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

当来自老师和外部
的压力逐渐消失,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会增强。

同时,学生也会对生物课堂更加感
兴趣。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生物综合素质,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
态度。

由此,教师灵活构建生活场景,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建立有效的生物课堂。

初中生物课本中的许多知识都涉及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如果教师能把学生所熟知
的生活情景融入到课堂中,让他们根据熟悉的生活体验和经验去理解,能够提升
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调查,从学生的视角出发,确保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生活情景。

同时,在设计教学情景时,既要注意观察
学生的具体行为,又要收集他们对生活环境的感知和反馈。

让生物教师能够在充
分认识生活情景教学的优点,并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改进生物课堂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尝试对动物进行分类》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基本上能掌握动植物
类群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等,对本节课中所提到的生物都已经比较熟悉,已经
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但是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就此,教师在教
学中就可以以生活场景为例,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利用生物知识解决生
活难题,从而帮助学生增强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可以灵活构建生活场景,
以校园为实验场所,并对校园内的各种动植物进行分类,使得学生在认识校园动
植物的同时能理解本课的重点知识[3]。

结语:总体而言,在初中生物模型建构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建模教学的重
要性,从而建模教学的含义出发,有效地推动高效课堂构建。

因此,初中生物教
师今后不仅要提高自己对核心素养的认识,更要深入地分析其内涵,并不断思考
如何将模型建构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郑雪萍.模型建构在初中生物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一以《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节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0(23)34-36.
[2]马英桃;张蔓蔓;李勇慧.生物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视界,2018(09)23-24.
[3]冯自丽.模型建构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
学,2020(03)13-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