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N)在炭砖中的原位形成及其对炭砖性能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i C晶 须的 密集 区生成 了T i ( C, N) , 与其他 试样相 比 , S i C晶须 的 量较 多 , 长径 比较 大 ; 外加 6 %( W) T i O 试样 的 平均 孔径低 于 1 0 0 n m, 小于 1 m 孔 的孔 容积 率达 9 0 %, 室温热 导率 达 5 3 . 4 3 W ・ m~ ・ K~; 抗铁 水侵 蚀 性试
国 内外 大量 研究 表 明 , 高炉 炉 缸炭 砖 的损 毁 主要 与铁 水 的渗 透 和炭砖 热 面 向铁 水 中 的溶 蚀有 关 』 。 为 了缓解 铁水 渗透 侵蚀 , 降低 炭砖 气 孔直 径 并提 高 微
孔化 率被 认 为 是 最 有 效 的手 段 5 J 。而 针 对 抗 铁 水
验显 示 , 通过 引入 T i O , 原 位形 成 r r i ( C, N) 的炭砖 试 样 , 其 抗铁 水 熔损性 优 于直接 引入 T i C的试 样 。
关键 词 : 高炉炭砖 ; T i O 2 ; T i C; T i ( c, N) ; 原位 反 应 ; 孔 结构 ; 抗铁 水侵 蚀
研 究表 明 , 在 炭砖 中通过 引入 碳化 钛相 , 可 以改变
碳率 ( W) >3 I 6 % 的热 固性 液 态 酚醛 树 脂 ( P F 一 2 2 3 1 ) 为结 合 剂 。 试 样配 比见 表 1 。按 表 1配 料 , 在 N H一 5型捏 合 机 中先 后加 入原 料 和结 合 剂进 行混 捏 , 然 后使 用 压 力
导 率及 抗铁 水侵蚀 等 性 能 的影 响。 结 果 表 明 : 经1 4 0 0℃ 埋 炭 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处理 后 , 外加 6 %( W) T i O : 试 样 原位 生 成 了 T i ( C, N) 和T i N, 而 引入 的 T i C较 为稳 定 , 在 热 处理过 程 中未 与其 他 组 分发 生反 应 , 且 外加 6 %( W) T i O 试 样 在
溶蚀 性 能 , 除增 加 炭砖 中 陶瓷相 的量 并 改进 陶瓷相 分 布状 态 外 , 还 可 以通过 提高 炭砖 的 热导 率 以提 升 炭砖
表 面铁 水 的黏度 或形成 铁水 凝 固层 , 从 而 降低 炭砖 向
铁 水 中 的溶 蚀 率 J 。 因此 , 微孔化率 、 热导 率 和抗 铁 水 溶蚀 指数 是高 炉炭 砖 的重要 指标 。
试 验机 以 1 0 0 MP a的压 力压 制成 , 1 , 5 0 m m X 5 0 m m 的 圆柱 形试 样 。在 1 1 0 o C干 燥 2 4 h后 , 再 分别 在 1 2 0 0、 1 4 0 0℃ 埋炭 热处 理 。焙烧 曲线 为 : 室温 至 1 0 0 0 o C,
8 6 ~ 9 O


2 第 0 1 4 5 9 卷 年4 第 2 期 月
T i ( C , N ) 在炭砖 中的原位形 成及其对炭砖性能的影 响
李亦 韦 桑绍柏 李亚伟
武 汉科技 大 学 省 部共 建耐 火材料 与 冶金 国 家重点 实验 室 湖 北武 汉 4 3 0 0 8 1
摘 要: 为 了提 升 高导 热炭砖 的抗 侵蚀 性 , 以人造 石 墨 ( ≤O . 0 7 5 、 ≤1 mm) 、 S i 粉( ≤0 . 0 4 5 m m) 、 A 1 粉 ( ≤0 . 0 7 5
m m) 、 活性 A l 0 ( 2 m) 为原料 , 酚醛树 脂 为结合 剂 , 分 别外 加质 量分 数 6 %的T i O : 、 T i C微 粉 , 经 混料 、 成型, 于 1 2 0 0和 1 4 0 0 o C埋炭 热 处理后 制备 了高炉 用炭砖 试样 , 研究了 T i O T i C微 粉 对试样 的物 相 变化 、 微 孔 结构 、 热


炭砖与铁水 的界面特性 , 提高炭砖 的抗 铁水熔损性 l 1 。 与之类 似 , 国内外 使 用 “ 钛 矿护 炉 法 ” , 把 钛 精 矿通 过
炉顶或 风 口加入炉缸 , 在高炉 内反应 生成T i ( C , N) 并沉
积 于炭 砖 表 面形 成保 护 层 , 可 以延 长 炭 砖 寿命 卜 。 然而, 该方法形 成 保 护层 的前提 是 炉料 中需 要 配 入 持 续 而稳定 的钛 源 ¨ l 1 7, 且 人 炉 的钛 精 矿 仅有 少 量 生 成 T i ( c, N) 沉 积在炭砖表 面 , 大部分钛精矿在 炉渣 中富集 并随渣排 出高炉 , 钛资 源利用率较低 ¨ 引。 在本 工作 中 , 拟在前 期采 用人 造 石 墨替 代 电煅 煤 制备 超微 孔 高 导 热 炭 砖 的基 础 上 , 在 高 炉 炭 砖 试 样制 备过 程 中直接 引入 T i O 微粉 , 探 讨在炭砖 中原位
1 试 验
1 . 1 试样 制备 试 验原料 有 : ( C )= 9 7 % 的人 造石 墨 ( ≤0 . 0 7 5 、 ≤1 mm) , W( A 1 )=9 9 %的A l 粉 (≤0 . 0 7 5 m m) , W( s i )=9 8 . 3 %的 S i 粉( ≤0 . 0 4 5 m m) , W( A 1 2 O 3 )= 9 9 % 的活性 O L ・ A 1 O ( 2 I x m) , W( T i O 2 )=9 9 . 8 % 的金 红石 型 T i O 微 粉 ( 1 0 0 n m, 比表面 积 1 8 . 4 9 m ・ g ~, 中位 粒径 d 5 0 :9 2 . 6 n m) , T i C微 粉 ( 2 m) , 采 用 残
中图分类号 : T Q1 7 5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1 9 3 5 ( 2 0 1 5 ) 0 2- 0 0 8 6— 0 5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1— 1 9 3 5 . 2 0 1 5 . 0 2 . 0 0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